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痛无明显原因的舌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应,也表明可能与血黏度升高有关。因此老年人若出现舌痛、麻木、活动不便,不仅应注意局部,更应进行全身检查,预防中风。鼻出血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  相似文献   

2.
鼻出血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此不能麻痹大意.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无明显原因的舌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应,也表明可能与血粘度升高有关。因此老年人若出现舌痛、麻木、活动不便,不仅应注意局部,更应进行全身检查,预防中风。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  相似文献   

5.
《长寿》1994,(11)
有高血压和血管硬化的老年人,如果发生鼻出血,要意识到这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 有鼻出血史的老人,应采取多种预防中风的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情绪波动,不要过多操劳,不过饥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和充足  相似文献   

6.
冬季由于寒冷、气候干燥等原因,鼻出血的病人也增多了.不少人以为鼻出血不足为虑,但是,当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出现鼻出血时就一定要量量血压,因为临床上这类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增加患者中风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以高血压为病因的鼻出血发病率也明显增加.近年来国内报道纯收缩期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患者越来越多,因高血压导致的鼻出血占了近10%~25%.这类患者常易受精神及外界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鼻出血多发生在清晨或活动后.  相似文献   

7.
对一般人来说,鼻腔偶尔出血并非大病。但高血压病人若反复发生的轻时重的鼻出血,则可能与血压波动有关,往往是中风早期的一种征兆。据临床观察,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鼻出血后1-6个月内,约有50%左右可能发生中风。 人到老年,体内大小血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鼻腔的血管尤为显著。加上鼻粘膜较为薄弱,又常受寒冷、炎热、干燥、外伤及致病微生物的侵袭,血管易受损伤破裂。当血压升高而颅内血管来破裂之前,鼻腔内的血管往往先期破裂,成为中风先兆。如兼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肝硬化、血液病及尿毒症时,则…  相似文献   

8.
每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患器质性疾病机会大大增加。诸如上感、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和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病情会加重;高血压病人因血压升高,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甚至发生猝死等。老年人怎样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9.
进入秋天,早晚气温变化加大,除温度下降外,气压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幅上升。特别是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一定要当心脑中风。脑中风除应早发现、早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须采取下列措施,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脑中风的发生。早晚喝杯救命水:中风的发生与老年人血液粘稠度增高有关。人们经过一夜睡眠、出汗和排尿后,人体水分减少,血液粘稠度会升高。所以夜晚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后,应喝下约200毫升白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每天吃2根香蕉:研究发现,每天吃1~2根香蕉,可使中风发病率减少40%。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盐,钾对于增强心脏的正常舒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还可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血管。此外,香蕉中还含有降血压、润肠通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老年人的“头号杀手”。它不仅病势凶猛,而且轻则造成成半身不遂、不能说话(失语)、重则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预防中风的发生、是提高老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的重要措施。 老年人要预防发生中风、除平时注意饮食、稳定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有规律地起居生活外,最应注意的是,在出现中风先兆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  相似文献   

11.
用药不当易患中风 中风是老年人易发的重病,多因高血压等疾病所致。临床上,由于用药不当,致使本不该中风的老年人却发生了中风征象。因此,应引起重视。 止血药 在应用安络血、止血敏、立止血、仙鹤草素等止血药物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使血栓形成,以致发生脑中风。所以患高血压的老人应用止血药时,应谨慎掌握剂量,病愈即止,不宜过量。 镇静药 大多数镇静药都是抑制大脑皮层、扩张血管、松弛肌肉、抗抽搐的作用。如果安定、氨丙嗪等药物用量过大,上述作用过强,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会连锁反应引起缺血性脑中风。 利尿药 大量…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脑血管疾患中的常见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风病人第一次发病时症状可能比较轻,治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果再次发作,病情十分危笃,病残率和病死率相应都要高。因此,应了解中风的发病原因和诱因,注意预防中风发生,在中风发作后,也要加强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筱武 《长寿》2010,(1):23-23
在冬季,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患高血压的老年人。这是因为,低温可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即中风)。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在冬季要注意做好自我保健,预防中风发生。  相似文献   

14.
干冷的冬天,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多发季节。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空气的湿度小,鼻腔内毛细血管得不到滋润,再加上老年人鼻内毛细血管老化脆弱,因此容易导致鼻出血。其次是老年人的抗病能力减弱,病邪乘虚而入,导致鼻腔炎症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等都会使鼻部的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破溃,从而导致鼻出血。这种情况是老年人鼻出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只要鼻腔炎症消失,鼻出血就不会再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发生中风最多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其次是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失水、休克、外伤等。要预防中风,必须预防及治疗以上各种疾病。 高血压在老年人中是常见的,但只要注意治疗,并不会都发生中风。老年人应该经常了解血压的情况,合理用药及采取措施,保持血压稳定,使其波动不要太大。血压太高或忽高忽低,易发生出血或血管痉挛,太低容易引起脑缺血,所以用降血压药要适量。不了解血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鼻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好发于秋冬和初春季节。导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可能是鼻腔本身病变所致,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所致。经常发生鼻出血应该提高警惕,当心其来者不善。比如,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反复鼻出血可能是脑出血的先兆。鼻出血原因众多鼻腔局部疾病,如炎症、外伤等,都可导致鼻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大,止血并不困难。这种情况多见于小儿和健康的青年人,只要及时止血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鼻腔肿瘤的早期,鼻出血量也不多,有些患者甚至仅仅是少量鼻涕中夹杂有血丝。必须仔细检查,及时诊治,以免  相似文献   

17.
一忌极度兴奋:过分兴奋、激动。可使血压骤然升高,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因而容易发生中风。因此,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切忌过分喜怒哀乐。二忌缺少运动:经常而又适度地锻炼,每天至少有规律地运动半小时,是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人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长期缺乏运动,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但是剧烈的运动对高血压病人也不合适。  相似文献   

18.
立冬之后天气渐寒冷,气候干燥,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由于冬季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感冒、流感等疾病,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许多老年人害怕过冬天。为平安过冬,老年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防寒保暖: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中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中风的预防比较重视,但患有低血压的病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其实,低血压同样能够诱发中风。据国外资料表明,老年人中致命的中风有五分之二是由低血压引起的。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硬化程度不断加重,靠脑血管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脑血流量的功能基本消失,脑血流量只有靠血压来维护。如果血压下降(低血压),必然会造成脑血流量减少、血流缓慢、血液粘滞性增加、大脑缺血,所以也容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19)
<正>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所以高血压病人容易发生中风。中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手脚麻木、没力气,甚至出现瘫痪。但是出现手脚没力气一定是中风了吗?不一定。有一种疾病也表现为没力气,而且也容易发生在高血压病人身上,那就是——低钾血症。高血压病人为什么会低钾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音使用了某些降压药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如速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