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最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最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成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制定成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绍兴市某城区随机抽取18~50岁的职工1309名,抽取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结果 检测人群1236名,检测率94.42%,HBsAg阳性率7.61%,男女各为9.92%、4.53%,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HBsAg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2.49,P<0.01).抗-HBs阳性率为48.38%,男女阳性率分别为46.60%、50.75%;抗-HBc阳性率53.12%%,不同年龄、性别的抗-HBs、抗-HBc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基本一致.人群HBV3项指标感染率72.01%,不同年龄组间的感染率有显著差异(χ2=8.05,P<0.05).结论 我市人群HB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成人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尽快制定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方案,以建立有效的全人群防御乙肝的免疫屏障,达到加速控制乙肝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万春阁 《医学动物防制》2012,(10):1127-1129
目的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评价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及GAVI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抽取1~59岁人群306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HBsAg、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安康市汉阴县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4.9%,抗-HBs阳性率为57.2%,抗-HBc阳性率为32.7%,HBV感染率为50.7%。免疫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免疫组和免疫史不详组。HBV感染率15~59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14岁组高于1~4岁组。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乙肝感染率,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乙肝发病。  相似文献   

5.
刘义庆  杨帆  李丽  许丽  邵婧  王泽筠  王勇  张炳昌 《重庆医学》2018,(10):1389-1391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和丙型肝炎(简称丙肝)重叠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011-2016年在山东省立医院就诊的321 501例患者进行乙肝5项定量及丙肝抗体检测.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阳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并分析.结果 HBsAg阳性患者中丙肝抗体(HCV Ab)阳性率为0.91%,HBsAg阴性患者中HCV Ab阳性率为0.47%,HBsAg阳性患者中HCV-Ab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患者(x2=61.638,P<0.05).HB-sAg阳性合并HCV-Ab阳性人群中,男性HCV-Ab阳性率0.99%,女性阳性率0.80%,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8,P>0.05).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人群合并HCV-Ab阳性率为0.63%,HBeAg阴性人群合并HCV-Ab阳性率为1.01%,HBeAg阴性乙肝患者HCV-Ab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乙肝患者(x2=4.977,P<0.05).HBsAg阳性合并HCV-Ab阳性人群中,60~<70岁人群阳性率最高,80岁及以上人群阳性率最低.结论 山东地区乙肝阳性患者合并丙肝感染的概率较低,有年龄差异且与HBeAg阴阳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玉溪市市直职工中HBV免疫保护及感染状况,从而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方法以市直单位职工健康体检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静脉血3~5ml,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指标。结果调查的416人中HBsAg平均携带率为1.44%,总感染率为5.5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8.75%,抗-HBs平均保护率为47.12%。有无免疫史之间乙肝HBsAg和抗-HBs携带率有统计学意义(x2=9.48,133.34,p<0.05)。各年龄组间HBsAg有统计学意义(x2=11.51,p<0.05),抗-HBs阳转率无统计学意义(x2=3.32,p>0.05)。不同性别间乙肝HBsAg与抗-HBs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6,1.02,p>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提高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从而降低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五华县现阶段1~2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华县1~29岁常住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调查1~29岁人群200人,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分别为7.50%、63.00%、18.00%和25.50%。1~岁组、5~岁组HBs 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阳性率低于15~29岁年龄组,1~岁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15~29岁年龄组。与2006年五华县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15岁人群HBs Ag阳性率、抗-HBc Ag阳性率下降明显。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阳性率(12.66%)低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84.62%)和免疫史不详人群(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P0.05)。调查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9.00%,1~岁组、5~岁组、15~29岁组接种率分别为100.00%、80.00%、48.28%,各年龄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8,P0.05)。结论五华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HBs 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持续下降;持续保持较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降低乙肝流行率。  相似文献   

8.
5001名就业前工人HBsAg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和分析兴宁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现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0—2002年兴宁市外出就业前工人,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酶免试剂,采用一步夹心法原理检测HBsAg。结果 检查5001名外出就业前工人,其中2000年1580名,2001年1698名,2002年1723名,检出HBsAS阳性943人,阳性率为18.86%。2000年HBsAg阳性504人,2001年HBsAg阳性220人,2002年HBsAg阳性219人,阳性率分别为31.90%、12.96%、12.71%。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结论 兴宁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高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10%)。应进一步开展预防HBV感染卫生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控制或消除人群HBV感染。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乙肝携带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方法用ELISA法同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指标.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3.2%,抗-HBs检出率为63.4%,HBeAg检出率为1.4%,抗-HBe检出率为11.1%,抗-HBc检出率为12.9%.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4.1% vs 2.4%,P<0.05).结论约有1/3的学生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应及时对他们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对入学新生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了解其HBV感染与免疫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04-2007年大学新生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及接种乙肝疫苗的血清学效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肝传播.方法 采用ELISA法对6953名新生进行了HBV 5项标志物检测,对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者进行了全程免疫.结果 新生抗-HBs阳性率为24.88%,HBsAg阳性率为5.28%,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x2=23.85,P<0.001),各民族新生HBsAg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8,P>0.05),无接种史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有接种史(x2=38.27,P<0.001);HBsAg阳性共有5种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和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51%和37.60%;新生乙肝易感者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为82.62%.结论 宁夏某高校2004-2007年新生69.84%对HBV易感,接种乙肝疫苗可提高易感新生对HBV的免疫力;应根据大学新生HBV不同感染模式,采取定期检测、隔离治疗等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福建省4次人口普查资料绘制人口年龄金字塔,分析各个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并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采用人口年龄移算法预测2000年人口。结果表明我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已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到2000年已接近“老年型”。2000年我省人口可达3550万,针对我省人口形势,提出人口控制方案,为人口规划、计划生育及国民经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惠州市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因素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救治的新生儿破伤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救治的新生儿破伤风病病例全部为农村人口或流动人口,分娩方式均为院外分娩、旧法接生,只有10.61%的母亲在孕期到医院进行过产前检查,所有母亲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普及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流动人口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发病情况,并提出相关的防治建议。方法将89例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本地户籍组和流动人口组,比较两组患者患病年龄分布、既往糖尿病知晓情况以及空腹血糖与结核菌痰检情况的关系。结果流动人口和本地户籍人口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组成和既往糖尿病知晓率均存存明显差异(P〈0.05);痰检阳性患者血糖明显异常者比例高于痰检阴性者(P〈0.05)。结论流动人口结核病合并糖尿病主要集中发生于对糖尿病知晓率低的中青年,应加大宣传和关爱力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源城区外来人口结核病疫情现状,探讨外来人口结核病管理的有效对策.方法 分析2002-2006年源城区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发病情况、患病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2002-2006年外来人口肺结核就诊和发现人数逐年增多.登记涂阳病人118例,占常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的24.7%;男女比例为3.58:1,发病年龄高峰期为20~39岁;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者为主要患病人群;涂阳患者治愈率95%,涂阴患者规则治疗率仅66%.结论 外来人口结核病人治疗、管理工作已成为河源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外来人口肺结核发现和患病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管理措施,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是达到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在中国和英国患者之间可能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英国牛津John Radcliffe Hospital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87例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99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1例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分别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标准化的WERF EPHect调查问卷,收集4组人群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工作状况、月经情况、生育情况、手术原因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英国患者中体质量指数、因痛经进行手术、怀孕史、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次数、工作情况等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相关(P<0.05),而中国患者中痛经史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痛经可能是中国和英国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主要的相关因素;同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在中国和英国患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根据合肥市1986年死亡资料的数据进行预测,男性约1995年进入"老年人口型",女性约1991年比男性提前4年;在生育水平不变条件下,40岁以上各年龄组死亡率明显降低(如降低50%)对人口老化有促进作用,可提前1年左右。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测算,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城市人口首位集中度不断下降,但首位城市的城市人口绝对规模仍然占到整个长三角地区的30%左右。那么,首位城市上海的合理人口规模究竟多大合适?各界为此争论不休。实际上,上海合理的人口规模主要取决于其中心城市职能的多寡和力度大小,即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上海及其腹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其功能定位,到2030年上海需要发展到2220万人(指常住人口),从资源供给来看上海能够承载得起这一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三带喙库蚊实验室种群。方法采用人工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模拟自然环境的方法,幼虫词料为羊肝馒头粉,成蚊供血动物为小白鼠。结果在室温26~27℃,相对湿度70~80%及人工光照13小时的条件下养殖,成蚊逐渐适应实验室条件,经过7代的繁殖,平均孵化率和化蛹率依次为79.0%和69.08%。结论三带喙库蚊繁殖关键在于环境模拟和饲养条件的稳定,以提高成活率,所获数据对进一步了解该蚊虫的生长繁殖特性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对福建省老年人口分布进行分析,发现:(1)按各项人口指标的统计结果,福建省属于成年人口型地区;(2)女性的老年人口比例、长寿水平及平均寿命都高于男性;(3)各市、县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口比例、人口老龄化指数、长寿水平和平均寿命,大体上是城市高于农村,但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地区,长寿水平不一定也高。老年人口在地区、城乡和民族间的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疫情动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老城区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老城区麻疹的发病率为19.16/10万,呈现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以1月和2月为发病高峰,占全部病例的46.42%。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龄和7岁组。职业为散居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全部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免疫史不祥者分别占37.93%、49.27%。流动人口中麻疹病例21例,有明确接种史的2例,免疫史不祥、无免疫史的19例,占总数的65.52%。结论老城区2007年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人口中麻疹的接种率较低,存在免疫空白和发病的隐患,是控制麻疹流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