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15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2例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发生率32.9%.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消失.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60岁,血氧饱和度<0.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和围术期监护,减少手术创伤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常规镇痛、吸氧,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2例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发生率32.9%。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消失。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60岁,血氧饱和度<0.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和围术期监护,减少手术创伤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常规镇痛、吸氧,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术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和实施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全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特点,对25例做全肺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3/25)、低氧血症(0/25),肺水肿(0/25)、血胸(1/25)、支气管胸膜瘘(0/25)、肺栓塞(0/25)。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在全肺切除术术后制定和实施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8例全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心包内处理肺血管与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有关(P〈0.05)。通过去除诱因及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均在10 d内得到纠正。结论: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术前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拟行肺部手术的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于术前3d开始温药物氧气雾化吸入至术后第5d结束,对照组只在术日开始连续应用5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吸氧时间、痰液排除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g/l(P〈0.05),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温药物氧气雾化吸人能有效消除隐匿性呼吸道炎症,有利于术后肺通气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对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1.62%(81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996~2002年间在我科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为21.62%(8/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胸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5月间236例开胸手术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4.1%,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均消失。年龄≥65岁、血氧饱和度<0.93、术中低血压、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和电解质失衡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防治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心律失常,术后应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9.
对15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持续24h心电、中心静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意识监护。并对其出现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护理。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与心电图、肺功能、吸烟史、手术时间、缺氧、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呈显著相关(P〈0.05,P〈0.01)。因此,应加强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术日至术后3d的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液体出入量等监护,术前进行有效咳嗽排痰的训练,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4年10月间468例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26.9%,均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消失。年龄≥65岁、血氧饱和度<0.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和电解质失衡者发病率明显高(P<0.05),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防治非心脏手术开胸术后心律失常,术后应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2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进行呼吸功能及有效咳嗽训练、术后注重专科护理、控制静脉输液总量和速度、指导术后活动等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保证一侧全肺切除患者顺利康复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35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例,发生率为25.71%。主要原因是术前未能调养好心功能,手术中切开心包,刺激速走神经,钳夹或结扎心包膈神经。术后低氧血症,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等。加强术前调养和心理护理,术后保持有效肺通气和满意的氧供给,维持两侧胸腔压力的相对平衡,适当降低肺动脉压力。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和总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结合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肺切除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肺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呼吸训练、咳嗽训练、体位疗法训练、关节运动训练等,比较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康复组肺部并发症、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老年肺切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35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例,发生率为25.71%.主要原因是术前未能调养好心功能,手术中切开心包,刺激迷走神经,钳夹或结扎心包膈神经,术后低氧血症,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等.加强术前调养和心理护理,术后保持有效肺通气和满意的氧供给,维持两侧胸腔压力的相对平衡,适当降低肺动脉压力,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和总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结合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1例发生精神障碍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术后用药、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与同期105例精神活动正常的患者作比较。结果:年龄大、肌酐水平下降快及并发症的病人均在术后有发生精神障碍的倾向(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是多因素所致,应加强老年护理,合适的心理调控。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积极防治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156例普胸手术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普胸手术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0.8%,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均消失.年龄≥60岁、血氧饱和度<0.92、术前有心律失常、及电解质失衡者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加强围手术期监护、避免术后电解质失衡、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防治普胸手术后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7.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对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1.62%(8/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996~2002年间在我科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组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为21.62%(8/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426例,分别在术前7d和术后7d采用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按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等共14个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癌患者肝部分切术后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0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95例发生POCD,发生率为23.2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嗜酒、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和术后持续镇痛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嗜酒、高血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和术中低血压是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POCD是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肺通气功能中度减退患者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行肺癌手术治疗的3l例肺功能减退的患者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术后常见低氧血症(41.9%),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25.8%),肺部感染(25.8%)等一般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功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7%;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2%(1例为左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右肺感染、呼吸衰竭,术后10天死亡;另1例右中上肺叶切除术后出现大出血,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6天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结论肺功能中度减退的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