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逆行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根治术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逆行面动脉一颏下动脉岛状肌皮辨同期修复口腔癌根治术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本组68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无发生感染。除1例发生组织瓣坏死,其余67例组织瓣均成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结论]术前物品准备齐全,熟练配合手术,术中严格执行无茵、无瘤操作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经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全部患者肌皮瓣存活,外观满意,未出现逆行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注意观察肌皮瓣情况及有无逆行性感染发生,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用逆行带蒂颏下瓣同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经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全部患者肌皮瓣存活,外观满意,未出现逆行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注意观察肌皮瓣情况及有无逆行性感染发生,做好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同期采用前臂内侧带血管组织瓣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口腔癌根治术同期采用前臂内侧带血管组织瓣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病人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27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除一例发生组织瓣坏死行2次修复术外,其余病例组织瓣均成活,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室术前应备齐所须物品,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术中熟练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游离腓骨肌皮瓣同期修复牙龈癌缺损中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1例牙龈癌术后缺损同期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转移修复,加强术前、术中护理及手术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操作。[结果]21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组织瓣成活。[结论]加强游离腓骨肌皮瓣同期修复牙龈癌缺损中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口腔癌根治同期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口腔癌根治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术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口腔癌根治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本组16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无发生感染。1例发生组织瓣坏死,其余病例组织瓣均成活,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物品准备齐全,熟悉手术步骤,术中配合熟练,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动脉供血的垂直颈阔肌皮瓣、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颊黏膜癌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其中15例以垂直颈阔肌皮瓣修复(颈阔肌组),18例以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岛状皮瓣组);观察并比较2组皮瓣完全成活率、口腔皮肤瘘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颈阔肌组2组皮瓣部分坏死,完全成活率为86.7%,4例发生口腔颈部皮肤瘘;岛状皮瓣组皮瓣部分坏死1例,完全成活率为94.4%,2例发生口腔颈部皮肤瘘;2组皮瓣完全成活率、口腔皮肤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轻度张口受限,颈阔肌组口腔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垂直颈阔肌皮瓣与颏下岛状皮瓣均可用于颊黏膜癌术后中小型缺损的重建,但垂直颈阔肌皮瓣术后患者口腔功能恢复优于颏下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颊癌根治同期应用下斜方肌复合延长锁骨上肌皮瓣转移修复颊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颊癌根治同期应用下斜方肌联合延长锁骨上肌皮瓣转移修复颊组织缺损病人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6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组织瓣均成活。[结论]手术室术前应备齐所需物品,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术中熟悉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颊癌根治同期应用下斜方肌复合延长锁骨上肌皮瓣转移修复颊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颊癌根治同期应用下斜方肌联合延长锁骨上肌皮瓣转移修复颊组织缺损病人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6例手术配合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组织瓣均成活。[结论]手术室术前应备齐所需物品,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术中熟悉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颅颌面根治术后软组织巨大缺损的修复仍是临床上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我们用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一期修复复发性口腔癌术后缺损,获理想疗效,利用该瓣修复恶性肿瘤颅面根治术后巨大软组织缺损,效果同样显著,由于该手术复杂、创面大,围术期护理对保证病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口底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缺损涉及下颌骨和舌体,直接拉拢缝合会限制舌体活动、发音、张口等,需要转移组织瓣进行修复。游离皮瓣耗时长,技术复杂,需作第二手术野,创伤大且皮瓣不易成活;胸大肌皮瓣组织量大,修复后显得臃肿,且胸部创伤大,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根据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原则,能简单修复就不用复杂组织瓣,作者采用颏下反流面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4例游离前臂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缺损中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结果 2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组织瓣成活。结论加强游离前臂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缺损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及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术后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7例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病人加强术后皮瓣颜色、张力、温度、生长情况、毛细血管充盈等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皮瓣成活率为100%;随访1年~5年,37例病人预后较好,病人在吞咽、进食、舌活动、发音及面容外形均恢复良好,瓣膜修复处平整.[结论]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是确保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病人移植皮瓣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8-05-2010-05廊坊市医院手显微外科23例施行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出最有利的护理方法。结果 23例施行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大大提高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缺损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口腔癌根治术常造成口腔组织大面积缺损,使病人术后出现语言不清,张口严重受限,生活和生存质量下降。在口腔癌根治术中同期行组织缺损修复,因可使病人的外形更美观,生活和生存质量提高而越来越被病人接纳。在多种的修复方法中,采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修复范围广、组织瓣旋转灵活、组织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手部皮肤缺损伴骨外露或骨、肌腱缺损,仍是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挑战之一.尤其是选择一种供区破坏小而受区修复满意的皮瓣或复合组织瓣则更为困难,临床以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2]、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3-4]和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报道最多.  相似文献   

17.
探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85例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着重介绍术前、术后的护理及术中手术配合.加强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及术中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王志力 《临床医学》2005,25(9):65-66
目的探讨多种原因致示、中、环、小指皮肤缺损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14例病人的示、中、环、小指皮扶缺损均采用第2、3、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合并指神经缺损者同期行掌背神经移植修复。结果14例病人皮瓣均存活,术后伤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外观好,血运佳。结论第2、3、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中、环、小指中、近节皮肤缺损技术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口腔癌根治术常造成口腔组织大面积缺损,使病人术后出现语言不清,张口严重受限,生活和生存质量下降[1]。在口腔癌根治术中同期行组织缺损修复,因可使病人的外形更美观,生活和生存质量提高而越来越被病人接纳。在多种的修复方法中,采用斜方肌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修复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6例口腔癌根治术联合胸大肌皮瓣移植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26例口腔癌根治术联合胸大肌皮瓣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本组26例患者手术配合顺利,术后胸大肌皮瓣未发生感染、坏死。结论:术中注意无菌和无瘤操作,保护胸大肌皮瓣血运,熟悉手术操作步骤,严格查对制度,注意术中观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