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描述用^103钯斑放射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因局限性脉络膜血管瘤的视网膜下渗出进行性视力下降的患者中,每次有5患者接受^103钯斑放射治疗。平均最高剂量为2900cGy(2900rad)放射,功能测试成果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解剖学结果包括瘤重量和视网膜下液的改变、以检眼镜、荧光造影和超声证明。  相似文献   

2.
郭佩琦  马刚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86-138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在眼球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球内肿瘤90例90眼的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手术病理或综合诊断及随访证实。结果: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素瘤与脉络膜转移癌有明显不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它们在造影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指标上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检查对眼球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膜血管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改变。方法:回顾分析8例病理诊断为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其中7例眼球标本行VEGF、CD34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摘除眼球前2例误诊为恶性脉络膜黑色素瘤,2例拟诊脉络膜血管瘤,4例脉络膜肿物性质待查,其中5例合并新生因管性青光眼,全部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病理证实为脉络膜海绵状血管瘤,其间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5例瘤体表面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脱失及2例视网膜下见成簇状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脉络膜血管瘤内皮细胞CD34均呈强阳性,而VEGF阴性表达,2例见个别细胞呈弱阳性。结论:病史较长,各种检查提示有脉络膜肿物,伴视网膜脱离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应高度怀疑脉络膜血管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脉络膜血管瘤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源性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为疑似脉络膜血管瘤35例患者。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脉络膜血管瘤患者35例,彩色眼底照相后,行30°及150°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主要指标共聚焦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的成像特征。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为所有35例患者动脉前期或动脉期即显荧光,至动静脉期荧光增强、融合,荧光素渗漏,其间夹杂斑点状弱荧光;静脉早期瘤体呈多湖状,可见血管网形态,晚期荧光素渗漏呈强荧光区。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早期可清晰显现瘤体由脉络膜血管团组成,随后染料渗漏,荧光增强,融合呈强荧光灶。150°广角视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提供了瘤体的整体形态。结论激光扫描血管造影技术中FFA和ICGA同步造影及全景造影为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在共焦激光扫描(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cSLO)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中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采用眼底彩色照相,共焦激光扫描(cSLO)同步完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ICGA),对6例6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接受ICGA检查的6眼中,5眼瘤体周围有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区;5眼瘤体晚期有明显排空。3眼可见瘤体下方有带状RPE萎缩;1眼FFA合并黄斑囊样水肿。结论cSLO的ICGA检查,对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ICGA对10例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患者的10只眼进行检查。 结果10只被检查眼中8只眼ICGA能比FFA更清晰显示瘤体的范围大小;10只眼在瘤体显影的1-5秒内均见整个瘤体由不规则脉络膜血管网团组成;10只眼造影晚期均有特征性的“冲洗现象”;9只眼有瘤体周围的扇形脉络膜灌注不良。 结论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ICGA特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激光光凝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81-83)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患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的3只眼用光动力治疗后的临床所见。患者和方法:在第三级转诊中心,患限局性、位于后部脉络膜血管瘤(厚2.4及2.9mm),邻近视神经上缘并伴扩展至黄斑的感觉视网膜浆液性脱离的2例患者,用Zeiss二极管激光(692nm)及光敏染料verte-porfin做光动力治疗。患限局性中心凹下血管瘤(厚3.9mm)和严重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第3例患者,同时进行治疗。用超声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法研究肿瘤。随访时用Goldmann视野计做视野检查。结果:光动力治疗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消除,所有3只眼的脉络膜血管瘤在2—5个月内退化至未能检出的厚度。每一病例的视力分别从20/50改善至20/20、从20/150改善至20/20、从.3/200改善至20/200。2只眼治疗2次。在从11—16月随访时肿瘤无复发。用Goldmann视野计检查未显示神经纤维束视野损害。结论:光动力治疗似乎在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治疗中有效。光动力治疗后,3只眼中用超声检查法未再发现脉络膜血管瘤,并且伴随的浆液性脱离消除,中央视力改善,未发现神经纤维束损害。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血管瘤是比较少见的良性发育性肿瘤。经组织病理证实者近130例,其中一半为孤立性,其余见于Sturge-Weber综合征的患者。在过去患者如不合并同侧面部血管瘤,诊断脉络膜血管瘤是困难的,极大部分诊断是事后根据组织检查确定的。Witschel及Font报告73%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被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而摘除了眼球。但作者认为根据其临床特征,结合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及超声扫描检查,作到早期确诊是可能的。此病多见于眼底后极部,肿物约为1.5~6PD大小(平均4PD),隆起高度约+1~  相似文献   

9.
脉络膜血管瘤是血管的错构瘤,有局限孤立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后者常见于Sturge-weber综合征。激光光凝被认为是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最近研究表明放射疗法也能有效地治疗此病。作者的研究目的是对脉络膜血管瘤施行钻一60治疗以观察其疗效。41例患者,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6岁。患者的自觉症状包括视力下降、闪光感、视物变形、中心暗点、阴影、周边视野缺损、进行性远视和昼盲,其最后诊断依靠双目间接眼底镜的检查和超声波检查。41眼中38眼为局限性和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且眼有两个孤立性血管瘤,另2例并发Sturge-Weber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脉络膜转移癌和脉络膜血管瘤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特点,探讨常规超声联合CEUS在脉络膜转移癌和脉络膜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5/2016-01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脉络膜转移癌患者17例17眼和脉络膜血管瘤患者35例35眼的常规超声和CEUS资料,常规超声观察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特点,CEUS观察肿瘤的造影剂灌注强度和变化情况,并分析CEUS动态资料获得TI曲线和CEUS参数。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脉络膜转移癌较脉络膜血管瘤回声偏低、欠均匀,隆起度较均匀一致,表面呈波浪状,其诊断脉络膜转移癌、脉络膜血管瘤的正确率分别为59%(10/17)、68%(24/35)。CEUS检查显示,脉络膜转移癌TI曲线类型多呈快进快出模式(14/17),脉络膜血管瘤TI曲线类型多呈快进慢出模式(31/35);脉络膜转移癌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均低于脉络膜血管瘤(P<0.05)。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脉络膜转移癌、脉络膜血管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2%(14/17)、88%(31/3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CEUS可为脉络膜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