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莉 《西南军医》2012,14(1):119-121
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受损神经元的保护和存活是近年来骨科与神经科学界研究的重点。近来认为,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涉及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机体组织提取物中的一种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1984年Gospod.darowicz等最先从牛的大脑和垂体中分离纯化出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证实具有潜在的神经营养作用以来,已引起神经科学界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对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2 4只健康杂种犬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下0 5cm处。每组按 4个时间点 (术后第 1、3、10、17天 )分为 4个小组 ;实验组在梗死心肌区 5个位点注射bFGF 5 0mg 生理盐水共 15ml,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共 15ml。各组动物在处死前采用敏感编码 (SENSE)技术行MR电影和心肌灌注MR成像 ;电子显微镜观察新生血管生长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数量。结果 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自第 10天明显增加 (第 10天 :对照组 2 4 0 9± 3 32、实验组 4 5 71± 6 2 7;第 17天 :对照组 31 4 6± 4 6 0、实验组 5 3 4 6± 5 2 4 ) (P <0 0 5 ) ;梗死心肌首过灌注呈低强化 ,延迟扫描信号强度高于正常心肌 ,曲线上升时间、峰值时间、曲线上升斜率、对比增强率低于正常心肌 ;第 17天时心肌梗死范围百分比显著变小 [对照组 (9 0 4± 1 5 9) %、实验组 (4 0 7± 1 2 0 ) % ](P <0 0 5 ) ;实验组微血管生长活跃 ,其数量除第 1天外余各个时间点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 ,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第 3天 :(92 3± 11 6 )个 /视野、(14 7 3± 11 6 )个 /视野 ;第 10天 :(12 5 0± 12  相似文献   

3.
生长因子,因其与多种病理生理状态有关,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但多关注于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的研究.有关生长因子对肌细胞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应用肌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成肌细胞(Myoblast)的增殖影响.  相似文献   

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种能广泛地促进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的多肽生长因子 ,于 1974年由Gospodarowicz从牛脑垂体和脑组织中分离得到 ,因其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而得名。bFGF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近来研究还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关血管生长因子在血管生成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子宫内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其阳性表达率的关系。结果 在异位内膜中VEGF、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63.89%,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42.86%和39.29%(P<0.01,P<0.05)。VEGF、bFGF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组织、子宫肌腺症组织中无差异(P>0.05)。微血管密度在VEGF、bFGF的阳性组表达明显高于VEGF、bFGF的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VEGF、bF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血管生成密度相关,VEGF、b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伤后继发性损害不断加重 ,发展成为不可逆损害。如何保护脊髓组织、减少脊髓继发性损害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 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关注的新的神经营养因子 ,在机体的胚胎发育、血管形成、创伤愈合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 。为探讨bFGF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再生的影响 ,笔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特殊染色手段 ,观测bFGF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bFGF治疗脊髓损伤提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FGF棉片贴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 合理处理鼓膜穿孔缘,用 2400AU/ml的bFGF棉片贴补于穿孔鼓膜表面,并以bFGF滴耳维持棉片内药物浓度。结果 85例病例中愈合 81例,愈合率 95. 29%,平均愈合时间为 15. 4d。其中 3d内就诊的病例愈合率 100%,愈合平均时间为 11. 5d。结论 bFGF棉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能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及早治疗和穿孔缘的妥善处理是促进穿孔愈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放射性血脑屏障(BBB)破坏的不同方法,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放射性BB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束单次照射25Gy)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前尾静脉注射bFGF组(250ng/kg),并设未照射对照组;分别于照射后2、7和30d采用脑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并用单次静脉注射3mg/kg伊文氏蓝(EB)后脑组织的EB含量法评估BBB破坏情况。结果照射后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注射bFGF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受照后不同日期的脑组织E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含水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EB后检测脑组织,浓度法较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能更好地反映BBB的破坏情况;bFGF对受照后BBB破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常楚王星铎吕刚原银栋朱悦笔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大鼠脊髓中的分布及其在脊髓损伤后的变化,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种能广泛地促进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物质,虽然其在体内的含量甚微,但生理功能相当广泛。最近研究表明:bFGF在体内参予多种组织的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对急性心肌梗死 (myocardialinfarction ,M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的表达作用。方法  2 4只犬建立急性MI模型后随机分成对照组 (MI区注射生理盐水 15ml)和实验组 (MI区注射 5 0mgbFGF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液 15ml) ;每组观察 4个不同的时间点 (术后第 1、3、10、17天 )。各组动物分别在处死前应用敏感编码技术 (sensitivityencodedtechnique ,SENSE)行磁共振电影成像 (cinemagneticresonanceimag ing ,cine -MR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心肌缺血区对照组VEGF的表达增多 ;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 ,LVEF)自第 10天明显增加 (第 10天 :对照组 2 4.0 9± 3 .3 2、实验组 45 .71± 6.2 7;第 17天 :对照组 3 1.46± 4.60、实验组 5 3 .46± 5 .2 4;单位 :%)。结论 局部心肌内注射bFGF有促进MI区域VEGF的表达及提高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缓释微粒对局部缺血心肌区促血管生成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2只健康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bFGF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分别结扎所有犬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下0.5 cm处;同时,bFGF组中的犬在缺血心肌区5个位点注射包含100 μl bFGF缓释微粒的生理盐水1 ml,而生理盐水组中的犬按相同方法 在相同部位注射包含明胶水凝胶的生理盐水1 ml.在处死所有犬之前采用MR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处死后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测定心肌缺血区血管数量和bFGF蛋白的表达. 结果 术后14天,bFGF组的LVEF比生理盐水组明显高(bFGF组 0.47±0.02,生理盐水组 0.43±0.02;P=0.017),bFGF组的微血管密度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生理盐水组163±11,bFGF组189±16;P=0.008),bFGF组的蛋白条带比生理盐水组蛋白条带清晰. 结论 实验表明在缺血心肌应用bFGF缓释微粒体,能够明显提高左心室功能和促进缺血心肌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FGF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FG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bF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有关。结论 bFGF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CT增强特征与bFGF表达和血管生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动脉期CT增强特征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3例经病理证实的且行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bFGF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 ,微血管直径以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antigen ,FⅧRA)的表达部位 ,将CT的增强特征分别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FGF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84.6% ,平均的MVD和微血管直径分别为 (3 5 .83± 10 .65 ) μm和 (11.85± 7.88) μm ,FⅧRA表达部位Ⅰ、Ⅱ、Ⅲ型病灶分别占病灶总数的 3 0 .77%、2 3 .0 8%和 46.15 %。MVD在bFGF表达的阳性、阴性组具有显著差异 (Ρ <0 .0 5 )。HCC在CT上动脉期显示的强化程度与MVD成正比 (Ρ <0 .0 5 ) ,而强化类型则与bFGF的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关系 (Ρ <0 .0 5 ) ,强化程度和类型与其它因素未见相关性 (Ρ >0 .0 5 )。结论 CT的动脉期强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HCC微血管生成以及bFGF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26例ALL初发未治患者及 5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LL初治患者血清bF GF水平为 (64. 71±27. 45 )pg/L,复发患者血清bFGF水平为 ( 76. 02±27 07 )p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 ( 24 06±5. 97 )p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01, 0. 05 );化疗后完全缓解 (C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29. 64 ±7. 02 )pg/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经化疗无效 (N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76. 16±29. 83 )pg/L]与化疗前水平 [ ( 82. 11±32. 64 )pg/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 [ 50. 36±12. 52 )pg/L],P<0. 01。结论 ALL患者存在bFGF的异常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对ALL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慕  曾勇  张磊  杨燕  高明敏 《武警医学》2018,29(10):945-948
 目的 探讨负载VEGF、bF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微囊复合体对放射性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PLGA为支架联合应用bFGF、VEGF构建纳米微囊,作用于小鼠放射性损伤创面作为实验组,单纯应用PLGA为支架,未用bFGF、VEGF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愈合率、创面的病理改变;于伤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创面新生血管细胞数目、毛细血管截断面积及成纤维细胞数量;RT-PCR检测创面VEGF mRNA 、bFGF mRNA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对放射性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组织中VEGF mRNA、bFGF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发现实验组肉芽组织增多增厚,成纤维细胞数量及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伤后第8天、第15天,实验组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及毛细血管横截面积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计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负载VEGF、bFGF的PLGA纳米微囊复合体可以促进小鼠放射性损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中bFGF及其受体和受体后活化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分泌环在膀胱癌发病过程中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2例膀胱癌和 16例正常膀胱粘膜中bFGF及其受体 (FGFR1)和酪氨酸磷酸化蛋白 (P Tyr)表示。结果 三者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其中bFGF和FGFR1表达分别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和复发之间密切相关。膀胱癌中bFGF ,FGFR1及P Tyr三者之间呈相关表达。 结论 bFGF自分泌环活性和受体后信号传递增强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FGF和FGFR1是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较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MSCT多期增强特征与bFGF及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a)MSCT多期扫描的增强特征及与微血管密度(MV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情况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27例PCa患者术前行MSCT扫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的bFGF和MVD的表达情况. 结果 bFGF的表达与MVD有相关性;MVD与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之间有相关性;最大强化幅值(MAV)与bFGF、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 结论 PCa 的MSCT增强特征受bFGF及微血管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旨在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了(bFGF)缓释做球生物活性保存情况及其对于成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bFGF、bFGF-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做球和bF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加入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并检测成骨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BGP)含量。结果 培养1d后.四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4,6d时PLGA做球组细胞计数和A值明显优于其余三组;培养6.8d后.bFGF组值仍然高丁PELA做球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培养2b后,bFGF组的G2/M s期百分数最高,4,8d后PLGA微球组G2/M S期百分数最高。成骨细胞上清液中BGP含量.PLGA做球组最高,其次为PELA做球组。结论 bFGF—PELA微球效果不佳.制备工艺需要改进;bFGF-PLGA微球通过较长时间持续释放活性bFGF,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