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薇 《现代保健》2009,(12):26-27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68例(87眼)糖尿病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术后视力与其糖尿病病程、术前空腹血糖值、术中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类型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白内障术后视力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及眼底病变的程度有关,与术前血糖值及植入的人工晶体类型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眼底病变发生率越高,则术后视力相对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图书馆、PubMed、CINAHL、Embase、CNKI、Wan、VIP和CBM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8月关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利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3 篇文献,涉及9个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MD=4.01,(3.14,4.89),P<0.001]、糖尿病病程[MD=2.99,(2.65,3.33),P<0.001]、受教育时长 [MD=-2.50,(-2.97,-2.03),P<0.001]、 合并高血压 [OR=4.77,(2.85,7.98),P<0.001]、糖化血红蛋白[MD=0.71,(0.62,0.81),P<0.001]、 空腹血糖 [MD=0.88,(0.39,1.37),P<0.001]、空腹胰岛素[MD=3.80,(2.14,5.46),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MD=1.55,(1.18,1.93),P<0.001]、同型半胱氨酸[MD=1.55,(1.10,2.00),P<0.001]。 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病程、受教育时长、合并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同型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门诊老年干部人群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异常的临床控制状况。方法随机调查2个月内在解放军总医院干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95例,分析糖尿病及代谢异常治疗、控制指标。按糖尿病病程分3组,病程≤10年组、病程11~20年组、病程>20年组。比较组间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77.9±8.8)岁,平均病程(13.91±10.90)年;②所有患者均有饮食、运动治疗。单纯以饮食、运动治疗控制血糖者占10.53,加用口服药物治疗者占57.89,单纯胰岛素治疗者占3.16,口服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者占28.42,2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占13.68;③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6±0.91,控制达标率52.63;④近期低血糖发生率为33.68,其中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70.37,单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肥胖的患病率分别达到57.89、70.53、30.53和48.42,糖尿病伴全部4项代谢指标异常的患者占10.53,而仅有糖尿病不伴其他代谢异常者仅占5.26,血脂、血压、尿酸各指标的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探讨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  [方法 ] 将糖尿病患者 5 0例分为有周围血管病变及无周围血管病变两组 ,以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 2h胰岛素、血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为观察指标 ,分析糖尿病各种相关因素与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  [结果 ] 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明显伴随有血糖、血胰岛素、血压、血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和血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P <0 .0 1)。糖化血红蛋白是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论 ] 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胆固醇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90例伴有视网膜病变为观察组,90例不伴有视网膜病变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方面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均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对于存在有高危因素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给予定期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门诊老年干部人群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异常的临床控制状况.方法 随机调查2个月内在解放军总医院干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95例,分析糖尿病及代谢异常治疗、控制指标.按糖尿病病程分3组,病程≤10年组、病程11-20年组、病程>20年组.比较组间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77.9±8.8)岁,平均病程(13.91+10.90)年;②所有患者均有饮食、运动治疗.单纯以饮食、运动治疗控制血糖者占10.53%.加用口服药物治疗者占57.89%,单纯胰岛素治疗者占3.16%.口服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者占28.42%.2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占13.68%;③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6.56%±0.91%.控制达标率52.63%;④近期低血糖发生率为33.68%.其中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70.37%,单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肥胖的患病率分别达到57.89%,70.53%、30.53%和48.42%,糖尿病伴全部4项代谢指标异常的患者占10.53%,而仅有糖尿病不伴其他代谢异常者仅占5.26%.血脂、血压、尿酸各指标的控制达标率约50%,血糖及上述代谢指标控制均达标者只有2.38%;⑥按糖尿病病程分3组比较,在病程>20年组,患者年龄、HbAlc水平、胰岛素使用率、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HhAlc达标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心脑血管病变及代谢异常比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人群各种相关代谢异常伴发率高,相对而言血糖控制达标率较高,但各代谢异常指标综合控制达标比率低;分层分析显示,病程长的患者(>20年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降低,低血糖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2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设28例(28眼)非糖尿病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对照.糖尿病患者术前内分泌专科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非糖尿病组,但经过正确处理,两组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只要有效控制血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但术后血糖的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病,居致盲原因的首位,因此恢复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白内障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而一些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手术后伤口愈合缓慢,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出血和感染。对这类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和防治感染是其能否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关键,我科自1999年12月~2001年6月共收治32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并施以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联合发表的2006年《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管理共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2007版《糖尿病治疗指南》都强调,尽早启用胰岛素治疗以恢复胰岛p细胞功能,有助于血糖尽快达标。《指南》强调,当用一种口服药物治疗时,血糖不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建议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过高(糖化血红蛋白超过10%),预计单用一种口服药不能达标者,建议将胰岛素作为一线用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白内障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白内障手术干预效果;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混浊水肿等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白内障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的时间和对照组相似,P>0.05;手术前两组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视力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角膜混浊水肿等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非常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行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较对照组改善更好,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较对照组宽度更宽、深度更深,组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加深前房深度、开放房角,安全性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郜青叶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72-2473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合并自内障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随访半年。结果24例(27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前房角增宽,部分重新开放,虹膜高褶部分消失,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结论对于术前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的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施行超生乳化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与透明晶状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回顾性研究近一年内在本院接受矫正超高度近视眼患者23例(45只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8例(15只眼),为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植入患者,B组15例(30只眼),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及低度数或负度数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患者。分别在术后第3、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前房反应、后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并发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没有医源性事故发生。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0.5:A组11眼(73.3%),B组19眼(6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主要并发症:A组中于术后24h内高眼压2眼,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2%。B组术后12个月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只眼,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两组均有主诉夜间眩光症状,B组视近困难者6例。结论:两种手术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需充分做好术前沟通及术前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和评估。超高度近视行眼内屈光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稳定性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总结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给予50例(59眼)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监控血糖、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50例(59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明显得到改善,术后视力≥1.0者21眼,0.8-0.9者18眼,0.5-0.7者15眼,0.1-0.4者5眼。5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5.5±1.8)d,术前空腹血糖经控制均〈8 mmol/L;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0%。结论加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普及糖尿病和白内障的相关知识,合理控制血糖,积极防治并发症,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8例(9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有40眼,占40.82%,非糖尿病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45眼,占45.9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糖尿病组并发症有23眼,占23.47%;非糖尿病组并发症有12例,占12.24%,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所有并发症均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均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比较其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透明晶状体性状的改变.结果 12例2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改善了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功能状况,术前眼压(14.26±2.13)mm Hg(1 mmHg=0.133 kPa),术后1年眼压(14.79±2.77)mm Hg(P>0.05),术后眼压稳定,术后ICL与透明晶状体存在裂隙,随访期间未见并发性白内障、慢性色素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手术效果确切,预测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张远航 《现代保健》2013,(20):13-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48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所收治的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眼压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用药后眼压为(26.6±18.7)mmHg,术后眼压为(11.5±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水肿9例,经过药物治疗均在1周之内吸收;虹膜炎症反应12例,经过药物治疗后炎症渗出物吸收。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某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94例患者(102只眼)治疗后经过3~6个月随访发现102只眼中有10只眼视力恢复至0.4以上,视力0.02~0.4之间的眼数由术前49只增加到术后80只眼。术前发生视网膜脱离的41只眼在术后均获得复位,随访期间均未复发。该组102只眼中有12只眼在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光凝封闭。术后有8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其中4只眼经过再次手术后得到治愈,1例在随访期间发生内吸收,而另外3只眼均放弃治疗;在光凝期间有3例出现玻璃体再出血,2只眼内吸收后自行消失,1只眼再次手术治愈;发生暂时性高眼压2眼;并发性白内障l眼,术后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显著改善手术预后,且术后并发症少,能迅速恢复患者视力,减少失明率,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球面人工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变化及对比.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00例,根据植入晶体不同分为球面组58例和非球面组142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视力、双眼立体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NEI-RQL-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