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30min、60min与90min等3种给药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心电图ST段变化的影响。方法2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50mg、30min方案组49例(A组),60min方案组76例(B组)与90min方案组119例(C组)。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ST段回降率。结果溶栓60min时,A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90min时,B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C组(P〈0.05);120min时,C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小剂量rt-PA30min、60min给药法可使心电图抬高的ST段早期回落,促进心肌早期再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30min、60min和90min三种给药方法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功能和预后的比较。方法2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50mg30min方案组(A组,49例)、60min方案组(B组,76例)和90min方案组(C组,119例)。比较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ST段回降率、心功能和住院并发症。结果溶栓60min时A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B组(P<0.05)和C组(P<0.01);90min时B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C组(P<0.05);120min时C组ST段回降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冠脉再通率高于C组(P<0.05)。C组CK-MB峰值高于A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A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A组(P<0.05)。三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有高于A组的趋势。结论小剂量rt-PA30min给药法较60min和90min给药法明显促进ST段早期回降,提高冠脉再通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和预后,是值得推荐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30min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50mg90min常规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将符合溶栓条件的1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t-PA50mg30min方案为A组,共76例;rt-PA50mg90min常规方案为B组,共82例。两组均先予rt-PA8mgiv,A组继之42mg在30min内ivgtt;B组继之42mg在90min内ivgtt,所有病例均联合静脉肝素治疗。以溶栓开始后60min及90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病死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溶栓开始后60minA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B组(81·6%与67·1%,P<0·05);溶栓开始后90minA组与B组的血管再通率无显著性差异(81·6%与80·5%,P>0·05);30d两组的LVEF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58·1%与54·0%,P<0·05);A组与B组出血发生率及30d内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t-PA50mg30min方案治疗AMI安全有效,与50mg90min常规方案比较,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可为补救性PTCA或“易化PCI”至少多争取30min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 mg加速给药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2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小剂量rt-PA加速给药,rt-PA给予8 mg静脉注射,继之42 mg在60分钟内静脉滴注;对照组116例:rt-PA给予8 mg静脉注射,继之42 mg在90分钟内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肝素治疗,以用药后临床2小时再通指标为主要终点.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84.1%vs 70.7%,P<0.05)两组出血率无差别,两组各有1例颅内出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rt-PA加速给药治疗AMI疗效更好,且同样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5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AM1患者57例,90分钟内静脉注射rt-PA 50 mg,依据临床指标判断再通与否.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再通组与未通组的心功能.结果:冠脉再通率71.9%(41/57),再通组心功能明显好于未通组(P<0.01),5周病死率再通组2.4%显著低于未通组(12.5%)(P<0.001).住院期间再梗死率7.0%(4/57),出血发生率14.0%(8/57).结论: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可获较高冠脉再通率,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出血并发症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rt-PA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rt-PA与降纤酶合用的临床疗效,寻找溶栓治疗中辅助抗栓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rt-PA 降纤酶 低分子肝素组(治疗组)和大剂量rt-PA 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及急性期死亡率。结果 小剂量rt-PA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AMI的冠脉再通率可达80%,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无明显差异;而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却明显降低。结论 降纤酶是一种具有溶栓和抗栓双重功效的治疗剂,小剂量rt-PA与降纤酶联合应用治疗AMI,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艾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附10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艾通立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探讨国人应用rt-PA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法: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rt-PA0.9mg/kg,B组为rt-PA 0.7mg/kg,C组作为对照组不用rt-PA。溶栓两组先将总量中的8mg静脉快速推入,剩余量在1h内用静脉泵输入,总量均不超过90mg。观察3组治疗后24h、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90d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同时观察3组治疗后30d脑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A组溶栓后24h和90d治愈及显效率为41.18%和76.47%,90d Barthel指数为95~100分者占58.82%,30d脑出血率为8.82%,病死率为5.88%。B组溶栓后24h和90d治愈及显效率为39.39%和69.70%,90d Barthel指数为95~100分者占54.55%,30d脑出血率为9.09%,病死率为9.09%。C组治疗后24h和90d治愈及显效率为21.21%和30.30%,90d Barthel指数为95~100分者占21.21%,30d病死率为9.09%。90d溶栓组显效率(73.13%)明显高于对照组(30.30%,P=0.0017),严重致残率分别为13.43%和24.24%。结论:急性脑梗死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国外0.9mg/kg的剂量也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8.
爱通立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和分析rt-PA治疗6 h内急性脑梗死合并出血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rt-PA 0.9 mg/kg)、B组(rt-PA 0.7 mg/kg)、C组(对照组),并将三组又分别分为克赛亚组(A1、B1、C1)和非克赛亚组(A2、B2、C2)。采用CSS及Barthel指数评定溶栓前、溶栓后24 h、3 d、7 d、90 d的疗效。结果各组的总出血发生率、48 h脑出血率、14 d脑出血发生率,A、B 组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症状性脑出血率A组、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90 d显效率与90 d痊愈率 A、B组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90 d病死率A、B组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以上各观察结果A与B 组差异无显著性,克赛亚组与非克赛亚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t-PA静脉溶栓6 h以内急性脑梗死会增加出血机会,但能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因此,rt-PA 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显效的,剂量以0.7 mg/kg更符合国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在发病后6h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明显高于后,两组比较均有显差异(P<0.01),5wk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h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闰 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2例AMI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先用15 mg静脉推注,0.75 mg/kg(最大量50 mg)静脉滴注30 min,0.5 mg/kg(最大量35 mg)静脉滴注60 min.观察溶栓后冠脉再通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 本组冠脉再通率81.8%,出血发生率4.5%,住院期间的病死率4.5%,主要死因:心脏泵衰竭.结论 rt-PA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随机选取40例AMI患者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B组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总再通率为60.0%,B组再通率高达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比较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A组,B组4周内只有1例死亡,A组有2例。结论:rt-PA溶栓治疗AMI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要优于尿激酶溶栓治疗,但这些手术都需要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获得更好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再抬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时ST段再抬高的意义.方法:将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93例AMI患者根据有无ST段再抬高分为A、B两组,并对A、B两组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再通率、KillpⅡ~Ⅳ级、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再灌注心律失常及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时ST段再抬高与病例有并发症有关,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存在梗死,血管狭窄程度重及再灌注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治疗中ST段再抬高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 10 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据溶栓后有无ST段再抬高而分为ST段抬高组 (A组 )和ST段未抬高组(B组 ) ,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 ;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均高于B组 (P <0 .0 5 ) ;A组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明显多于B组 (P <0 .0 5 )。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时ST段再抬高与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有密切关系。在溶栓后 1~ 4小时内出现ST段下降后再抬高或原有梗死相关部位ST段抬高再加重 ,其原因可能与溶栓后再灌注损伤及冠脉痉挛有关。而在 2 4小时后出现ST段再抬高可能与新的血栓形成引起再闭塞或梗死延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rPA 18 mg静脉推注;B组给予rPA 9 mg两次静脉推注;C组未溶栓。分别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再通率及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A组与B组临床再通率、血管再通率均优于C组(P<0.05),B组血管再通率优于A组(P<0.05)。A组出血的发生率高于B、C组(P<0.05);A组与B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rPA 9 mg两次静脉推注的给药方式更适合老年患者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大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 ( 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AMI患者 98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5 2例 ,予 rt-PA 10 0 mg 90分钟内静脉滴完 ;B组 46例 ,予大剂量尿激酶 30 0万 U静脉滴注 ,二组常规治疗相同。结果rt-PA与大剂量尿激酶组的血管开通率和病死率比较 ,依次为 78.84% ,73.99%和 7.6 % ,8.7% ,均 P>0 .0 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治疗AMI疗效与 rt-PA相似  相似文献   

16.
静脉延迟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6 3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后 6~ 12h的老年患者进行延迟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探讨该时间段的治疗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 将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列为溶栓组 ,未经溶栓治疗者列为对照组 ;溶栓组又根据胸痛和ST段抬高情况再分为 3个亚组 :ST段仍抬高并伴有明显胸痛者 (A组 ) ;ST段抬高 ,不伴有明显胸痛者 (B组 ) ;无明显ST段抬高 ,但有明显胸痛者 (C组 ) ;观察溶栓组及亚组梗塞血管再通率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梗塞后 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  1.溶栓组总的梗塞血管再通率为 4 1 3% ,A组、B组和C组则分别为 4 6 4 %、 2 8 6 %和 4 2 9% ;2 .溶栓组 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有明显下降 (P <0 0 1) ,尤以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减少最为显著 (P <0 0 1) ,同时心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 (P <0 0 1) ;3.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发病后 6~ 12hAMI患者应积极进行延迟溶栓治疗 ,尤其对于仍伴有明显胸痛者。  相似文献   

17.
韩恭祝  袁鹏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74-1074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若治疗不当 ,15 %~ 35 %可发展为 AMI,甚至猝死 [1 ]。近 3年来 ,我们在抗缺血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尿激酶联用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 U A 33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符合 WHO1979年制定的 UA诊断标准 :1发作时 ST段压低≥ 0 .2 m V,并累及 3个以上导联 ,缓解时 ST段压低明显改善 ;2发作次数每天≥ 1次 ;3每次持续时间≥ 30分钟 ,共 6 3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对照组 30例 ,B组为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诊科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44例AMI患者的急诊科科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rt-PA总量原则为“三级剂量,开通则停”。即当临床显示血管再通时将剂量限制在50mg、75mg及100mg,特殊情况适当加量。负荷量及余量输注速率视梗死部位而异。结果:药物总量达50mg、75mg及100mg时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0%、77%及84%。3例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剂量达100mg后无再通且病情恶化.分别追加50mg、75mg、100mg后血管再通且存活。总再通率为91%。轻度出血率为27%,无严重及颅内出血。结论:提示在急诊科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为临床在应用rtPA溶栓方面找到一个更好更安全的方案。方法通过比较小剂量50mgrtPA30min与60min快速给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89例,随机分为两组:rtPA30min给药和60min给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冠脉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并发症以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30min给药组再通率高达84.7%,与60min给药组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冠状动脉再通率均差异有显著性,梗死后心绞痛、再灌流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出血并发症没有增加(P<0.05)。结论小剂量rtPA30min治疗AMI是安全可靠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rt-PA溶栓治疗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临床医学》2008,28(4):42-43
目的 探讨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3h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急诊接治发病3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给予0.6 mg/kg(最大50 mg)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急性脑梗死3h内静脉溶栓率为3.7%,静脉溶栓再通率为65.6%,再通时间(37±27)min,再通时肌力迅速恢复V-~V级,语言障碍明显改善,但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恢复仍需一段时间.再通后发生再闭塞4.8%,轻微出血9.3%,未发生脑出血现象,溶栓再通与未通组在治愈、有效、无效、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患者4周内治愈59.4%、显效15.6%、无效12.5%、病死率12.5%.结论 3h内给予0.6 mg/kg(最大50 mg)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由于溶栓的时间窗窄及溶栓禁忌证的限制,溶栓治疗的比例很小.必须提高高危人群对脑梗死症状的认识,一旦出现脑血管痰病的症状及时就诊、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治疗,有效地改善预后.同时应注意到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的并发症少,但再通率低这一现象,因此应进一步探讨rt-PA最佳的静脉溶栓剂量,以取得最大的再通率及最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