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11月16日讯:2017年11月13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五运六气临床运用首届学术年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顾植山当选会长。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联合多学科专家,搭建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11月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第六次学术年会在江苏省江阴市举办,同期还举行了五运六气研究峰会。会上,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委会会长、江苏省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顾植山作了题为《五运六气理论若干关键问题》的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孟庆云等18位各学科领域专家围绕"五运六气的临床运用""五运六气的多学科研究""五运六气的现代研究"等内容分别作主题发言,为五运六气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一门“司岁备物”的应用科学,以其准确的“司岁”统领着全球变化科学和保护医学、灾难医学。五运六气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全球变化科学,是保护中医学、灾难中医学,是人类文明中最完美的未来学教程。  相似文献   

4.
1阐发五运六气学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顾植山教授是龙砂医学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顾教授认为~([1-3]):五运六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现,《黄帝内经》整合了太极阴阳,开阖枢和五行学说三大基本理论,根基于中华文明的源头——黄帝文化。中医之魂在《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是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周期性节律,主要表现为五运周期和六气周期,五周期和六周期的结合就产生了"五运六气"。  相似文献   

5.
韩金凤 《新中医》2021,53(3):128-130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夫五运六气,乃天地阴阳运行升降之常道也。五运流行,有太过不及之异;六气升降,则有逆从胜复之差。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则为变眚,皆能病人。”人受五运六气所影响。中医大家方药中先生曾指出,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渊源”。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在“六气六律”“五气更立”的周期变化理论基础上,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机体健康、疾病的影响,并基于此进行治病、养生(治未病)的一门学问,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医学运用方面的最高体现[1]。  相似文献   

6.
运气学说不只是在七篇大论,也不仅仅是疾病预测的问题。《黄帝内经》中到处都是五运六气,需要用五运六气来重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许多原理。三阴三阳六气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精髓和特色体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描述的三阴三阳,表述了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笔者据此绘制的“三阴三阳开阖枢时空方位图”和“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可以作为理解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图式。五行即五运。把一年分作五个时段,就会依次出现以木、火、土、金、水为代表符号的五大类自然气息,是为一年中的五个主运。五行是五运的符号,五运是五行的灵魂。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首先是古代的自然科学模型,在中医学中是具体的医学理论。撇开五运六气,阴阳五行就成为抽象的哲学概念。天人相应是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灵魂,五运六气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有了五运六气,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天人相应思想。  相似文献   

7.
《心印绀珠经》为明代医家李汤卿著,该著作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本于天地阴阳气候变化规律,对疾病的诊治及脉法予以阐述,对后世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具有重要价值。五运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研究六十年一个甲子周期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生命影响的一门科学。本文从运气之要、至真南北、天气之脉、标本运气、防治之径等方面对该著作的五运六气医学思想特点予以阐述,对于深入挖掘古代医家五运六气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受访专家】顾植山,著名五运六气研究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中医文献学》教材主编。它,是中医学术中被人误解最深的理论,它,是中医传承最为薄弱的一个部分,它,本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却一直被误解被误用……今天,让我们走进《五运六气》讲堂,由著名五运六气研究专家顾植山先生,为你讲述五运六气的重要意义。扫描二维码,点击视频。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CNKI)五运六气研究论文、读秀网五运六气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3年(2015~2017年)五运六气领域的基本发展状况及研究重点概要分析,初步认为近年学界对五运六气关注度持续走高的同时,伴随学术活跃、人才培养活跃、科普活跃但研讨交流冷遇状况,可能对五运六气领域长期学术发展产生相应影响;在本领域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多样化趋势下,五运六气临床关注与实用倾向明显突出,五运六气基础研究与理论构建占比较小、质量参差,国家资金支持的五运六气重点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于基础研究,各类研究人员与专业学者发表著作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0.
付帮泽  汤巧玲  黄羚  刘微英  贺娟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89-1191
《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蕴含了丰富的周期思想,其中一些重要观点与现代研究一致.但五运六气周期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尚缺乏实证研究.利用目前丰富的气象、疾病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周期分析方法,可验证其实际周期是否与五运六气周期相吻合,五运六气多周期叠加现象是否存在,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中反映了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和审机辨治观念,通过独具特色的概念体系细致地阐释了其理论原理与运用法则,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当代以来,在国内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约500篇,相关专业论著也时有面世,研究涉及五运六气理论的理论阐释、临床应用及其科学性界定。通过对《素问》运气七篇的概念梳理,提出包括核心概念、基本概念、衍生概念及关联概念的五运六气理论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五运六气治疫遣方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运六气理论提出对时令性疫病的独特认识并积累一定临证经验,其治疫的遣方用药原则是因时随病、按症施治、灵活化裁。可按不同年份的五运、六气特点制定系列方剂,按四时非时之气或时气自病而遣方。或按五运、六气特点调配相应的治疫成药,如按不同年份岁运而确定君药,依四时之气化裁疫病通治方等。深入探讨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指导原则与遣方规律是提高中医疫病防治能力的有力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肾藏精,精生髓"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学者提出的肾-髓-脑,肾-髓-骨等生物轴均是以"肾髓系统"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构建中医"肾髓系统"有利于不断完善和充实"肾髓相关"理论,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肾髓相关"理论解决重大疾病的临证问题。而历代医家并没有对"肾髓系统"做出明确的界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肾髓系统"中的"髓"包括脑髓、脊髓、骨髓,髓可化生血液,其与骨髓共同滋养骨骼,而骨髓与脑髓、脊髓相互贯通,均与血有关,故"髓化血"这一功能特点在"肾髓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从"肾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初步阐释和构建中医"肾髓系统",以期丰富"肾髓系统"相关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何金森 《中国针灸》2008,28(9):685-687
当今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现状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担忧,日本国针灸同行指出临床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应引起同行业人士足够的重视。应日方的几点提问,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某些看法。所谓"辨证论治"是在临床"理、法、方、穴、术"科学有序的具体运用中得以体现的。但要达到有效提高针灸疗效的目的,需在临床技能、作用规律、适应病证、影响因素等诸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传入日本后,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药产业.日本重视汉方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汉方药研发、生产、质量和销售管理体系.目前日本汉方药产品受到了国际上的好评,在国际中医药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开发和产品质量管理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实证主义主导的学术环境中,中医理论研究存在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医生经验和患者体验脱节,倾向"去人化"、"简约化"、"线性化"的问题,探讨方法论和研究范式转变的可能性。在介绍、解读"叙事探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最具"质的研究"特点的"叙事探究"方法开展中医医生经验、内在思维和患者体验的研究,对于更好地诠释中医实践经验的意义、丰富中医理论内涵、发掘中医经验人文内涵具有积极意义;开展中医叙事探究有利于拓展中医理论思维与理论研究方法,有利于探索基于中医经验的理论方式,也有利于更好地留存中医经验的探究史料。  相似文献   

17.
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现代工程科学计算方法的启发并结合中医药的实际,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医方剂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一些典型传统方剂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医方剂的作用,且可以通过药味加减的计算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宗筋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宗筋一词原出《黄帝内经》。文章综合历代医家之论,首次对宗筋概念、生理功能与相关经脉的联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丰富了中医藏象理论;并指出阳痿从宗筋论治的理论意义及具体运用,从而为中医临床治疗阳痿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方法是现代高等院校主要提倡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况及其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习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模式,以及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学习的特色,并能为学习和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与中医的消渴病症接近,可归属于消渴范畴。然而由于各代医家对前人理论和经验的认识程度不同、角度不同,在理解上也各有偏颇,往往赋予消渴不同的内涵。基于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以医籍中有关糖尿病论述部分为"体",以现代医学知识为"用",理顺中医病名的层次关系,从病症、病性、病因、病位四个角度对糖尿病(消渴)相关中医病名进行追溯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