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甘草甜素的免疫调节机制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观察其对临床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在住院患儿中选择哮喘轻、中度患儿共60例,分为对照组、甘草甜素治疗组,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喘息缓解情况.结果:显示甘草甜素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同.结论:甘草甜素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杨文娟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1973-1974
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根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其中姑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之一.虽然西医姑息治疗手段是多样的,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中的作用也是非常独特的.它不仅可以序贯、配合、协同西医姑息治疗,而且可以单独应用中医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达到了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文章列举了三例典型病例,进一步阐明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荔枝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荔枝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6例慢性乙型肝炎使用肝泰乐、肌苷、维生素等护肝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荔枝核治疗6个月,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脾B超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等有改善作用;治疗12周后,对ACT、A、TB1LI有改善作用,对AST、G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治疗24周后,对HA、CN、PⅢP、IV-C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0.01),并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结论:荔枝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治疗作用,并有降酶、退黄、改善肝蛋白的代谢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婷  ;刘瑞珍 《中医药研究》2014,(11):1387-1389
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炎、抗氧化、稳定斑块等作用,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广泛使用.本研究综述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中药抗肿瘤免疫增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药治疗肿瘤及在肿瘤的辅助治疗中发挥了两个主要作用,一是中药的直接杀伤作用,二是以扶正为主,即通过提高机体本身防御能力,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从而间接起到抗肿瘤作用.因此,中医药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以毒攻毒和益气养阴、调脾养肾、扶助正气的方法在肿瘤的治疗中收到了较好疗效.现结合近年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降饮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20mg,bid;治疗组同时加用疏降饮口服,疗程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RE患者常见烧心、反胃、胸骨后痛、嗳气等症状以及内镜下RE程度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单项症状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内镜下RE程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降饮具有抗反流作用,可能与中药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调节胃肠功能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刀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从针刀中针的作用发生机理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在指导临床应用方面有所启发.针刀医学是将中医古老的针刺和西医现代闭合手术融为一体的一种新的治疗体系.其在慢性软组织损伤、骨伤后遗症及其它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显示了较突出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针刀的基本治疗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针刺作用、闭合性手术作用,以及针刺和手术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中始终发挥着较突出的作用,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高科技实验方法的渗透,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正逐渐被现代医学研究所揭示.在肿瘤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孙淑芳 《北京中医》2000,19(5):47-48
活血化瘀法是通过调理血分而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大法.其作用机理在于利用各种方法,通过疏通脉道、清除污浊、畅旺血流、化解瘀积,以恢复血液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本疗法上开其先河,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在疑难病治疗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血管性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其中几例典型病例介绍与同道,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良东  田策  王丹  郑莉  吴节 《河南中医》2012,32(11):1466-1467
鼻鼽的病位在鼻,其本与肺、脾、肾三脏阳气虚损有关.温补阳气可使阳气得以疏通,脏腑得以温煦,脏腑功能正常发挥,则阳气自然充足,作用发挥充分.故在鼻鼽的治疗当中应当重视阳气的作用.治疗方法上可采用中药、针刺、艾灸、拔罐等多种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法是通过调理血分而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大法.其作用机理在于利用各种方法,通过疏通脉道、清除污浊、畅旺血流、化解瘀积,以恢复血液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在本疗法上开其先河,近年来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在疑难病治疗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血管性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其中几例典型病例介绍与同道,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灸学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用针灸进行急救、治疗突发疾病的记载.根据临床观察,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促进防御和增强免疫的作用,能治疗诸如细菌性痢疾以及一些突发性的神经性疾病.有资料表明,针灸还对各个器官机能有一种良性的调节作用.尤其在急救中亦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理论基础为整体观念、经络学说以及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几个方面.通过药物的吸收作用、激发经气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穴位贴敷疗法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痛症的治疗.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归纳总结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中药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在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从抑制气道炎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气道重塑、降低气道反应、调节神经失衡五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中药对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多,但研究方法单一、西化,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证型不相符,未能体现中医证型的变化.因此中药对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应当结合中医药理论基础,注重证型变化,选择符合中医辨证的动物模型,建立系统的、多水平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哮喘复杂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补益剂作为汉方医学所特有的治疗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日本医学界的重视.基础研究证实十全大补汤对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有改善作用;人参养荣汤和补中益气汤对机体防御系统功能紊乱有修复作用.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补益剂不仅对褥疮、MRSA有治疗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除此之外,补益剂在老年医疗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海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海石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及痊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在调节IL-4、INF-γ及降低IgE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海石汤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及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备急千金要方>心悸治疗的方药特色分析,归纳总结风药在治疗中有引经报使、调畅气机、祛风除湿、开郁散热、佐药助势的作用.在组方中注重调理脾肺,重视整体观念在遣方用药中的作用.这些方药特色对于当今心悸治疗仍然具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谈五禽戏在康复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五禽戏的简介,阐述了其主要内容、运动治疗作用以及中医治疗作用.针对现代康复医学的疾病功能降碍,介绍了五禽戏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提出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包括五禽戏在内,将在康复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当飞利肝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飞利肝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护肝片及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ALT、AST、γ-GT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2.7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当飞利肝宁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对活血化痰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证的研究比较深入,在作用机制方面也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笔者在临床运用本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现就活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证的作用机制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