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内镜应用单、双食管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与复发、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结果。结论 43例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都得到缓解,患者有贲门粘膜撕裂、擦伤、渗血等,未发生穿孔、哎血或黑便等并发症。随访时间3个月~4.8年,平均2.6年。治疗后1/2、1、2、3年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0.7%(39/43)、85.3%(29/34)、82.6%(19/23)、82.4%(14/17),症状复发率依次为9.3%(4/43)、14.7%(5/34)、17.4%(4/23)、17.6%(3/17)。此外,随访出现反酸16例(37.2%)、烧心13例(30.2%),诊断I期反流性食管炎6例(14.0%)。结论 经内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在近期或远期疗效都比较满意,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内镜下用ABD球囊扩张贲门狭窄处,根据病人反应及镜下情况决定扩张进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9例病人随访1~2年,近期疗效100%,1年症状缓解率94.4%(17/18),2年症状缓解率88.2%(15/1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球囊扩张联合内科药物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联合内科药物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价值。方法采用直径30mm球囊导管扩张治疗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扩张后嘱患者餐前15min含化心痛定或消心痛。复查随访6~15个月。结果17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年后复发1例,2例出现反流性食道炎。结论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辅助以药物治疗,有利于患者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10月~1996年6月我们采用在内镜下放置自制气囊扩张,配以药物治疗贲门失驰缓症11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患者11例,男1例,女10例。年龄25~69岁。平均38岁。病程6月~11年。临  相似文献   

5.
肌切开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比较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48例患者(手术18例,气囊扩张30例)进行了一年以上的随访观察,通过对症状,X线钡餐食管造影,胃镜检查和食管24小时连续pH监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手术和气囊扩张均是治疗食管贲门失驰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气囊扩张由于其方法简单,不必住院,费用较低等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病因仍未明确,可能与基因遗传、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贲门失驰缓症患者食管肌间神经丛中松驰食管下括约肌的抑制性神经减少或缺失。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气囊扩张、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外科手术括约肌切开以及内镜下括约肌切开等。本文欲将近年有关原发型贲门失驰缓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白1992年10月~1996年6月我们采用在内镜下放置自制气囊扩张,配以药物治疗贲门失驰缓症11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9年7月开始采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至1997年7月共治疗57例,经半年到8年的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33例,女24例,年龄13~60岁,平均28岁,病程3个月至12年,平均3年4个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术)对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42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患者使用POEM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胸Heller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电子胃镜对食管憩室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胃镜诊断的155例食管憩室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憩室部位、数量、伴发症。 结果在行电子胃镜检查48 850例患者中,食管憩室患病率及检出率均为0.3%,其中单发憩室占97.45%,多发憩室占2.55%,其中无症状憩室占比达89.03%;在食管憩室的伴发病,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以61~70岁最常见,发病率依次为慢性胃炎(94.2%)、消化性溃疡(9.7%),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仅为7.1%;在不同部位食管憩室伴胃食管反流病中,膈上部憩室伴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最高达45.45%(5/11),其次分别为食管中段36.36%(4/11)、咽食管部18.18%(2/11),且不同部位食管憩室与胃食管反流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0,P<0.05);胃镜下表现为真菌性食管炎4例(2.6%),早期中段食管癌1例(0.6%)。 结论电子胃镜对食管憩室有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医师采用。  相似文献   

11.
食道、贲门狭窄的病因主要有:1.良性狭窄:炎性狭窄(如返流性食管炎),疤痕性狭窄(如食管化学性灼伤),先天性狭窄(如食管环/食管璞)以及手术吻合口狭窄等;2.恶性狭窄;食管癌、贲门癌等;3.动力性狭窄:如贲门失驰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  相似文献   

12.
孙旭东 《山东医药》1995,35(1):9-10
对16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经食管行扩张治疗,随访6 ̄30个月,疗效显著,并可免受开胸手术之痛苦。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学术交流,提高胃病学的研究和诊治水平,促进我国消化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国胃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2年5月10~13日在广州召开第五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 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MAIT淋巴瘤、增生性胃息肉等病因机研究和诊断治疗: 2.胃动力障碍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驰缓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贲门失弛缓症在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行X线食道吞钡,常规胃镜检查,并都确诊为功能性贲门失弛缓症。术前流质饮食1天,禁食12小时以上,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安定针)、咽部麻醉。由胃镜活检孔插入导丝,退出胃镜,沿导丝将涂有甘油的球囊。(为低顺应性聚乙烯囊),送入过贲门口处于气囊的中央部。由助手向囊内注气,使囊内压逐渐达到10—15psi,维持1—2分钟,间隔2—3分钟后再扩张,共2—3次;退出胃镜和球囊,再插入胃镜观察扩张出血情况及有无穿孔。并与外科肌切开术作比较,从而得出何者更具优点。结果 21例患者中,其中一例因球囊直径选择过小(14mm)而疗效欠佳行第2次扩张后临床症状消失外,其余5例一次既近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术中轻度恶心和胸痛,术后第1—2天轻度胸痛外,余无不适,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扩张治疗与外科肌切开术均是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外科肌切开术组织创伤大,病人痛苦重,经费开支大,术后胃食管反流等不足之处。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胃镜下气囊扩张术优于外科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性研究2 0 0 1年3月~2 0 0 2年2月我院门诊用中药胃力康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 0例,并与同期用吗丁啉者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中男68例,女2 2例,年龄1 8~70岁,平均39.5岁。均有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等临床表现,病史3个月以上。胃镜检查均有明显的胆汁反流现象和胃粘膜炎症改变。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 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胃力康(组方:柴胡、枳壳、川黄连、…  相似文献   

16.
本组56例前列腺纤维化致膀胱颈挛缩,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患者年龄43~78岁,病史3~24年。术前曾分别行尿道扩张、热疗及抗生素、雌激素、竹林胺等药物治疗,1例曾行双睾丸切除术。术前明确诊断3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4例,前列腺小结石3例,膀胱结石2例,前列腺囊肿3例,尿道前列腺部出血2例,膀胱憩室、后尿道结石嵌顿各1例,血精症3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五年来共收治肺炎425例,其中胃食管反流所致吸入性肺炎12例。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45~67岁,平均55.83岁。本组12例均经X线检查确诊有肺部炎症并有下列4项中2项以上者:①有胃食管反流疾病如食道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胃切除尤其胃切除BillrotbⅡ式手术史;②有反酸或反苦味液体、烧心、嗳气、胸骨下烧灼痛或不适感,常伴吞咽障碍;③无哮  相似文献   

18.
贲门失弛缓症贲门扩张前后食管测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扩张疗法是主要治疗方法,从2 0 0 0年7月始,我们对1 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扩张治疗效果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 .对象: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住院患者1 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 9~5 7岁;病程3~1 2 0个月,平均(39 8±37 5 )个月。2 .治疗方法:采用探条扩张法或气囊扩张法。扩张器分别为Wilson Cook公司的Savary探条和专用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气囊。3.食管动力检查:扩张前1d及扩张结束后2d行食管测…  相似文献   

19.
我科完成一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Heller肌层切开术后复发的贲门失驰缓症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主因"间断吞咽困难12年"入院.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胸痛及上腹不适,伴间断呕吐,症状进行加重.8年前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并行Heller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胸痛、吞咽困难,反复发作.3年前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呛咳,影响睡眠.上消化道造影诊断:贲门失弛缓症.2年来体质量减轻约6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sophageal myotomy,POEM)与腹腔镜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2004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OME组和腹腔镜Heller手术组(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共纳入60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POME组27例,腹腔镜组33例,术后随访1个月,两组症状均明显缓解,食管最大宽度下降幅度分别为(2.5±1.2)cm、(2.2±1.3)c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EM组出现2例(7.4%)并发症,腹腔镜Heller手术组出现2例(6.1%)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POEM组出现2例(7.4%)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访1年2例(7.4%)复发,腹腔镜组术后未出现明显不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Heller手术与POME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