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野生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比较不同溶剂萃取野生金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用正己烷、乙醚萃取后浓缩,通过GC-MS分析,实现对组分的鉴定,同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结果:乙醚萃取的挥发油中检出46个成分,鉴定出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2%,主要成分为:亚油酸(20.570%)、1-辛烯-3-醇(18.460%)、棕榈酸(17.616%)和亚麻酸(4.849%)。正己烷萃取的挥发油中检出35个成分,鉴定出2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68%,主要成分为:1-辛烯-3-醇(22.385%)、棕榈酸(19.573%)、亚油酸(16.725%)和亚麻酸(4.488%)。结论:为金线莲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比较野生和栽培薄荷Mentha haplocalyx方法 采收鲜活植株,在人工气候室培养4个月后,采用GC-MS法定性检测两者的挥发油组成。结果 共检测53种化学成分,多以烯、醇及酮类物质组成,其中栽培品种香型主要由D-柠檬烯、桉油素、香芹酮(28.52%、14.91%、25.36%)组成,野生品种香型主要由D-柠檬烯、桉油素、β-水芹烯(12.21%、46.70%、20.19%)组成。结论 野生和栽培薄荷的香型主要组成成分在构成和组成比例上存在不同,野生品种醇类成分的量较栽培品种的醇类成分高。  相似文献   

3.
川产野生与栽培头花蓼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川产野生和栽培头花蓼挥发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分别鉴定出9和10个化合物,其中6种成分相同,而两者挥发油中主要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上存在差异。结论:野生和栽培头花蓼挥发油的组分均以脂肪酸类化合物居多,与文献报道的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ca(L.)A.Br.et Ascher.的干燥全草.具有通鼻窍,止咳的功能,用于风寒头痛,咳痰多,鼻塞流涕等症[1].鹅不食草中有甾醇类、愈创木内酯类、单萜、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等.其中挥发油成分包括庚醇-2、苯甲醇、顺式乙酸菊烯酯等[2].  相似文献   

5.
破铜钱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为伞形科植物破铜钱的全草 ,又名江西金钱草、南昌金钱草、雨点草、天星草、小叶坡铜钱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破铜钱性甘、淡、微辛 ,凉 ,有清热利湿 ,祛痰止咳之功效 ,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 ,胆石症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结石 ,伤风感冒 ,咳嗽 ,百日咳 ,咽喉炎 ,扁桃体炎 ,目翳 ;外用治湿疹 ,带状疱疹 ,衄血。全草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挥发油、香豆素等化合物。关于挥发油成分未见有报道 ,本文报道了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相似文献   

6.
油柑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GC-MS对油柑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油柑叶中的挥发油,然后经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结果 从油柑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8个成分,其中鉴定出35个,其主要成分分别为异植物醇(2.64%)、硬脂酸(9.24%)、十四烷酸(41.34%)、叶绿醇(2.67%)、反亚麻酸(14.14%)及亚麻酸(10.61%),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8.64%.结论 油柑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类,与余甘籽油的成分有一定相似.  相似文献   

7.
狗枣猕猴桃茎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首次测定狗枣猕猴桃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十六酸,十六碳二烯酸甲酯,十二酸,其含量分别为32.13%,30.71%和23.2%。  相似文献   

8.
人工栽培和黔产野生鱼腥草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人工栽培鱼腥草和野生鱼腥草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气-质联用对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测定其百分含量。鉴定了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中42个成分,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34个成分。结果表明,具抗菌作用的癸酰乙醛,甲基壬正酮等在人工栽培鱼腥草挥发油中的含量高于野生鱼腥草挥发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菊花茎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菊花茎叶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菊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药菊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集怀菊、杭菊及野菊的顶部幼嫩茎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以C-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怀菊、杭菊、野菊的茎叶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36个、48个和35个化合物,分别确认30、27、2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为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与相关文献比较发现,菊花茎叶挥发油与菊花花序挥发油有许多相同的化学成分,菊花茎叶与花序的药用功能相似,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其具有相似功能的物质基础.结论:菊花茎叶挥发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水杨梅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长白山水杨梅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长白山水杨梅全草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出44个组分,鉴定了2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75%以上.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是药用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 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鸡屎藤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棕榈酸(25.701%),其次为油酸(21.730%)、亚油酸(12.573%)、2,4-二叔丁基苯酚(8.868%)。结论: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  相似文献   

12.
药用鸡矢藤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的干燥全草,是传统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之一。研究发现鸡矢藤具有抗炎镇痛、抗风湿、抗痛风、抗微生物作用和调节胃肠道功能等药理学活性,临床上用于各种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宽筋藤中反式丁香苷和Tinosinen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建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反式丁香苷和Tinosinen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aters Sun Fir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63 nm,柱温20℃。结果宽筋藤药材采用80倍量的30%甲醇回流提取90 min,制备供试品溶液;反式丁香苷在0.084~0.4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101.54%,RSD=2.52%(n=6);Tinosinen在0.584~2.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7%,RSD=1.27%(n=6)。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宽筋藤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三七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医家张四维1576年在<医门秘旨>中首载三七;随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五加科的三七和另一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将三七和人参联系在一起,归于昭参条下;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进一步描述了三七的功效,并指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类似三七的植物是土三七,即菊叶三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GC-MC法对冠脉宁片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丰富该制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对冠脉宁片的挥发油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1个化学成分,鉴定出其中的28种成分,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5,7,8-三甲基二氢香豆素(9.96%)、氧化香树烯-(I)(9.20%)、4,6,6-三甲基-2-(3-甲基丁-1,3-二烯基)-3-氧杂三环[5.1.0.0(2,4)]辛烷(7.614%)、顺-檀香醇(6.92%)和3-亚丁基-1(3H)-异苯并呋喃酮(5.22%)。结论:冠脉宁片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倍半萜、酮、烯烃、香豆素、烷烃和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石菖蒲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石菖蒲挥发油的收率是0.8%,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结论:石菖蒲挥发油发油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蒿脑31.45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广金钱草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法,为广金钱草染色体数目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以广金钱草根尖为材料,探讨根尖长度、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以及染色时间等相关因素对广金钱草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于上午9:00取0.5 cm根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3 h,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1.0 mol/L HCl溶液60 ℃下解离10 min,改良卡宝品红染色20 min,所得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2,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7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3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为1对,核型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61%.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广金钱草根尖染色体制片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8.
醋炙香附与生香附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醋炙香附与生香附挥发油成分的差别,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对药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香附炮制前后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从香附生品提取物中鉴别出19种化合物,醋炙后香附的提取物中鉴别出16种化合物.结论: 醋炙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中各种烯类、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于生品中的含量,而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低于生品中的含量.醋炙香附挥发油的得率低于生香附.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in the leaves and fruits of Ficus carica. Methods Gas chromatography (GC)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were used. Results The major components detected in volatile oil of the leaves were psoralen (10.12%), β-damascenone (10.17%), benzyl alcohol (4.56%), behenic acid (4.79%), and bergapten (1.99%), etc. The major components detected in volatile oil of the fruits were furfural (10.55%), 5-methyl-2-furaldehyde (10.1%), and benzeneacetaldehyde (6.59%), etc. Conclusion A total of 121 volatile constituents are identified in the leaves and 108 in the fruits of F. carica, among which 103 constituents are identifi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leaves and 100 in the fruits. Eighteen volatile constituents are identified in both leaves and frui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蒺藜炒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油进行分析,为科学评价蒺藜炒制意义提供相关化学依据。方法:利用自制实验室炒制装置收集蒺藜炒制过程中挥发出的成分,利用挥发油提取器收集生、炒品挥发油及甲酯化脂肪油中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从生蒺藜挥发油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炒蒺藜中鉴定出13个,炒制中挥发出的成分鉴定出11个。3类挥发性成分之间的相对含量亦发生变化,生、炒蒺藜中脂肪油含量相近,两者脂肪油中均检出了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花生酸、反-9,12-十八碳二烯酸、山嵛酸。结论:蒺藜生、炒品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炒制对蒺藜脂肪油的含量和其中的脂肪酸组分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