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发性白内障碍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并提纯了许多细胞因子,并发现其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就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机制、细胞因子的概况以及细胞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关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后发性白内障(又称后囊膜混浊)已成为白内障术后视力再度下降,影响术后远期视力恢复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由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膜移行、增殖形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本文对近年来CTGF与后发性白内障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20例(22眼)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形成的不同时间行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与后囊间存在微小间隙者,自视轴中心开始做离心击射;若后囊有张力线,先垂直张力线切开。人工晶状体紧贴后囊者,将爆破焦点置于后囊平面后,自视轴区外开始做向心击射。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激光治疗,并分组统计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后发障形成后3~6月,治疗所需激光能量最低,视轴区囊碎片小,易吸收,眼前飞蚊症发生率低。结论 白内障术后成人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其形成后的3~6月,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应尽早进行激光治疗,以促进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2 0例 (2 2眼 )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形成的不同时间行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与后囊间存在微小间隙者 ,自视轴中心开始做离心击射 ;若后囊有张力线 ,先垂直张力线切开。人工晶状体紧贴后囊者 ,将爆破焦点置于后囊平面后 ,自视轴区外开始做向心击射。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激光治疗 ,并分组统计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后发障形成后 3~ 6月 ,治疗所需激光能量最低 ,视轴区囊碎片小 ,易吸收 ,眼前飞蚊症发生率低。结论 白内障术后成人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其形成后的 3~ 6月 ,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应尽早进行激光治疗 ,以促进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现有研究发现,术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PCO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涉及众多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及整合素的参与;而PCO的防控现有手段有激光治疗、药物治疗、人工晶状体(IOL)材料改性以及基因治疗等多种措施。本文中笔者就当前PCO的发病机制及防控措施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
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晶状体囊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纤维化生是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目前防治后发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除去或破坏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实验研究许多细胞毒药以及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和纤维化药物可以预防后发障,但目前临床上还没安全、有效的防治白内障方法。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包睿  柳林 《国际眼科杂志》2004,4(1):125-128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人们通过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生长因子类物质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胶原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些因子进行适当的调控可能对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方法 36眼儿童白内障中,26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囊浑浊,手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及睫状沟植入。分析后发生白内障形成的因素。结果 36眼中26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72.2%。单纯白内障摘出8眼中5眼发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16眼中11眼发生,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中10眼发生。年龄小,炎症反应重及皮质残留多者发生后囊浑浊者较多。结论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可预防和降低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评价后发性白内障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各种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是当今眼科界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用于后发性白内障研究的各种评价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后发性白内障的评价方法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评价后发性白内障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摘出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各种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是当今眼科界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用于后发性白内障研究的各种评价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后发性白内障的评价方法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本文从其发生机制、发生的相关因素、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及其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后发性白内障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套后发性白内障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建立家兔后发性白内障模型.充分散瞳后(瞳孔直径>6.5 mm),用裂隙灯显微镜拍摄系统(含数码相机、电脑)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拍照.所得图像用于后发性白内障的评分.后发性白内障的评分(PCO score)=∑(OD×AI in CR )×2 +∑(OD×AI in OR),其中OD为后发性白内障混浊密度(0~4级),AI为该级别后发性白内障所占评估范围(以视轴为中心直径 6 mm的后囊膜 )的面积百分比,CR为中央3 mm区域,OR为外周3~6 mm环行区域.为检验系统的可信度, 由6名检查者分别评估5幅图像,以检验系统的个体间差异;由同一名检查者在不同日期对5 幅图像重复评估5次,以检验系统的个体内差异. 结果当后发性白内障评分为0~1.5时,个体间可信度检验的标准差仅为 0.050~0.087,Kruskal-Wallis 非参数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0.314,P=0.972 618);个体内可信度检验的标准差为0.041~0.067,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H=0.613,P=0.961 617). 结论该后发性白内障定量评估系统具有良好的可信度 ,方便、实用,可用于对后发性白内障进行比较精确的定量分析.为检验不同人工晶状体和手术技巧对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及发展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本从其发生机制、发生的相关因素、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及其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后发性白内障合并人工晶状体固定性瞳孔夹持的合理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4岁以下发生严重后发性白内障的患者中合并人工晶体固定性瞳孔夹持伴有严重的虹膜后粘连或瞳孔膜闭的12只眼进行后发性白内障切除、人工晶状体复位术,部分病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对虹膜后粘连或瞳孔膜闭者同时进行粘连分离或瞳孔成形术。结果12只眼成功分离虹膜与囊膜粘连并进行后发性白内障切除和人工晶状体复位。其中2只眼行瞳孔成形术,8只眼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伴有严重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和虹膜粘连或瞳孔膜闭的儿童严重后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后发性白内障并进行人工晶状体复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和并发性白内障后囊混浊的治疗方法。方法后发性白内障30例(33眼),经平坦部施行后囊切除及前段中轴玻璃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32月,32眼后囊中央形成直径3mm圆孔,切囊成功率达97%,矫正视≥0.5者占84.8%;未发现瞳孔区玻璃体疝、囊样黄斑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后发性白内障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外伤性和并发性白内障,尤其是儿童人工晶体前膜形成者。  相似文献   

16.
儿童人工晶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插管灌注、睫状体扁平部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儿童人工晶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对51例(57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儿童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插管灌注、睫状体扁平部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术后随访记录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观察前房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平均随访时间为30个月。结果全部术眼晶状体后囊膜中央均形成直径约3~4mm的圆形透明区,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的成功率为100%;术中前房稳定,人工晶状体无损伤。术后可配合视力检查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恢复至后发性白内障发生前的最佳水平,且部分患者超过最佳水平;其中术后1周和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0.3的术眼分别占44.4%和51.9%,随访期间无切口渗漏、角膜水肿、瞳孔区玻璃体疝、人工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高眼压及晶状体后囊膜切开区再次混浊等并发症。结论透明角膜切口插管灌注、睫状体扁平部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可安全、有效、便捷治疗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后发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17.
后发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发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张洪沛,林楠,赵宏,刘晶后发性白内障,是指因白内障手术或外伤所致晶体囊膜破损、残余晶体皮质所形成的白内障。其常因粘连机化、上皮增生,致形态错综复杂,可形象比喻为“夹板样”。患者以儿童、青壮年居多。我们自199...  相似文献   

18.
后发性白内障多为晶状体外伤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 ,由吸收不完全的残余晶状体皮质及机化组织所形成 ,常伴有虹膜后粘连 ,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我们对 2 0 0 1年 1~ 6月份收治后发性白内障 2 4例 ,应用前房维持器 (anteriorchambermaintainer ,ACM)重建后房空间 ,完成后发性白内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收到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虹膜后粘连占 2个象限以上的后发性白内障 2 4例 2 4眼 ,男15例 ,女 9例。年龄 13~ 3 5岁。病程 7月~ 2年。 2 4眼中 16眼有白内障囊外摘出手术史。 8眼有角膜修补术及前…  相似文献   

19.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术后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各种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对于提高术后疗效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对后发性白内障程度的客观量化尚缺乏统一的判别方法和标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后发性白内障研究的各种评价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本文对后发性白内障评价方法的用途、条件及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眼晶体和房水中存在着增殖性及抑制性两类生长因子,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时打破了两类生长因子间的平衡,引起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导致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近年来,对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结构、基因定位和表达的研究,特别是对信号传导通路机理的研究,都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因而,促进了人们对生长因子与细胞增殖作用的深入了解。本文主要综述生长因子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生长因子与后发障的研究近况和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药物研究简况,为开展在不同水平阻断生长因子对后发性白内障作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