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羟乙基淀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外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 HES)和对照组 (乳酸林格液 )各 2 0例。全部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中分别输注 HES和乳酸林格液各 1 0 0 0 ml。采血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 K值、全血相对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 TK等进行检测 ,以观察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HES组不同切变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 TK输注后明显降低 ( P<0 .0 1 ) ,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也有降低 ( P<0 .0 5 )。结论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 6 %贺斯后对妇科择期手术的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 0例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妇科择期手术的病人 ,输完 5 0 0 ml贺斯后改用平衡液维持静脉输液 ,输注速度控制在 17ml· kg- 1 · h- 1 。对照组 :用平衡液代替贺斯 ,其他同贺斯组。测定指标 :血球压积、全血粘度 (高、中、低切变率时 )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贺斯组比较 ,对照组麻黄素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贺斯组 ,P<0 .0 1。两组在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上均表现出全血粘度下降 ,血球压积下降。结论 贺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很好地代偿硬膜外麻醉等因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稳定循环功能 ,降低全血粘度 ,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术中输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病人 ,按 15ml kg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 30min、手术结束时采静脉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HC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结果 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凝血酶原时间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中未有异常出血发生。结论 输注 15ml/kg 6 %羟乙基淀粉可降低全血粘度 ,减轻红细胞聚集性 ,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有利于微循环灌注 ,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6%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20例)及林格组(20例),术中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及林格氏液1000ml,采血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等,以观察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6%羟乙基淀粉组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输注后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明显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减轻围术期血凝状态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6%贺斯后对妇科择期手术的病人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0例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妇科择期手术的病人,输完00ml贺斯后改用平衡液维持静脉输液,输注速度控制在17ml.kg^-1.h^-1。对照组:用平衡液代替贺斯,其他同贺斯组。测定指标:血球压积,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变率时)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与贺组比较,对照组麻黄素的使用频率高于贺斯组,P<0.01。两组在血液变学的指标上均表现出全血粘度下降,血球压积下降,结论:贺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很好地代偿更多上麻醉等。因素造成的血容量不足,稳定循环,降低全血粘度,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按20ml/kg在手术开始前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4%琥珀明胶或乳酸林格氏液扩容量,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检测稀释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AHH后循环功能稳定,围手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AHH后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细胞变形指数6%羟乙基淀粉组升高。结论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状态,利于微循环灌注,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输血量,胶体溶液优于晶体溶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9.
郭晓丽  葛衡江 《重庆医学》2002,31(4):299-301
目的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是一项减少围术期异体血输入量的新技术。观察和比较骨科手术病人应用晶体溶液及胶体溶液进行AHH后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 ,为围术期AHH方案的制定、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骨科择期手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6 %羟乙基淀粉组 (H组 ,n =2 0 ) ,林格氏液组 (R组 ,n =2 0 ) ,4 %琥珀酰明胶组 (G组 ,n=2 0 ) ,于手术开始前 ,按 2 0ml/kg的容量以 0 5~ 0 75ml·kg-1·min-1的速度分别输注以扩充血容量 ,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 ,维持血循环指标在正常范围 ,检测稀释前、稀释后 30min、稀释后 2h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1)AHH后患者循环功能稳定 ,围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 ;(2 )AHH后三组患者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 ,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 ,红细胞变形指数H组升高。结论 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血循环功能稳定 ,优化血液流变状态 ,利于微循环灌注 ,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应用胶体型血浆代用品进行AHH可以改善血容量相对不足状态 ,增加心脏前负荷 ,有利于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将其分为昏迷组(68例)、昏睡组(52例)2个组别。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气分析检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昏迷组、昏睡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p H、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昏迷组血p H显著低于昏睡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组、昏睡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昏迷组全血中切黏度高于昏睡组,昏迷组红细胞压积低于昏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可引发血氧饱和度、血p H、氧分压、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升高。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血p H参数逐降低,而全血中切粘度升高,加剧患者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的妊高征产妇40例,随机分为2组:术后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和对照组(C组,不使用术后自控镇痛),每组20例。PCEA组于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C组不使用术后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麻醉前(T0)、术后4h(T1)、12h(T2)、24h(T3)、48h(T4)时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bg)浓度。结果 PCEA组在术后1、4、8、12、24、48h的VAS明显低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T2、T3、T4时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Fbg增加(P0.05)。PCEA组在T1、T2、T3、T4时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黏度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Fbg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妊高征产妇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研究组另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黏度高切变、血黏度低切变、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冠心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1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9例。3组病人均在心血管内科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A、B、C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20、40 mg/d,所有病人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3组病人应用瑞舒伐他汀前后心脏彩超指标、血液氧化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以及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情况。结果: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3组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升高(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降低(P<0.05~P<0.01),且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A组与B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P<0.01);3组病人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升高(P<0.01),且C组病人改善程度优于A组与B组(P<0.05~P<0.01); 治疗结束后,3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下降(P<0.05~P<0.01),且C组病人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切变率和相对血液黏度切变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低于A组与B组(P<0.05~P<0.01);治疗后,除A组外,各组病人AST及AL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LDH、C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组LDH及CK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采用瑞舒伐他汀特别是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可使心脏功能好转,能够明显改善病人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心肌酶谱水平,但可引起肝酶轻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杨海波  王英  董明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5):259-260,26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思者纤溶活性、血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OSAS患者32例为试验组,30例PSG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l)水平,全血及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结果:OSAS患者(轻、中、重度)与对照组相比PAI-l活性、低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下降(P<0.05),且OSAS越严重上述变化越明显;中、重度OSAS患者t-pA活性、高切全血粘度及Fg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纤溶活性及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粘度增高,有形成血栓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郝茹  张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03-10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S全血黏度切变率、200/S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具有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其缺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流变学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行常规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2组均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学指标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的检验结果,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沉检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沉检验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均呈正相关,与血沉呈负相关,与血浆黏度无相关性。 结论 血流变学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呈异常状态,血流变学检验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辅助参考依据,对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硝酸异山梨酯10 mg,每日3次,治疗28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治疗,方药组成:川芎15 g,人参9 g,水蛭9 g,赤芍9 g,三七粉3 g。每日1剂,早晚两次分服,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气短、疲乏、心悸、自汗及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配合高压氧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临床效果及其对Barthel指数、神经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以2009年4月~2012年10月期间于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86例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阿加曲班,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高压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神经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D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相对血液黏度切变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D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增高,NIHSS评分、全血黏度切变率、血浆黏度、相对血液黏度切变率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配合高压氧对老年IS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并能改善其自理生活能力、认知功能,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9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脂(TG、TC、LDC-L)、血流变(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内皮功能(NO、H_2S、ICAM-1)、心功能(LVEF、LVESV、LVED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C-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O、H_2S、I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LVESV、LVED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阿托伐他汀,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更为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流变、内皮功能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邵华  赵忠岩 《吉林医学》2009,30(19):2250-2251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血液流变项目中,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血沉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黏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