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1例55条肢体施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地4例4条肢体施行下肢经皮有静脉插管造影,体会下肢深静脉造影术是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确切的诊断手段,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SA深静脉顺行性造影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8条肢体运用DSA施行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并与常规X线静脉造影进行比较。结果:DSA下肢深静脉造影可以明确鉴别下肢静脉疾病的病因。结论:DSA下肢深静脉造影优于常规X线静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倒流性静脉疾病和浅静脉曲张最主要的原因.1998年1月至2003年7月,我科对41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43条患肢施行股浅静脉瓣窦环包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瓣膜外修复成形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Wang S  Li X  Wu Z  Huang X  Ye Y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38-40
目的研究和评价利用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26例患者(37条肢体)施以股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508±100)岁。所有肢体均施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其中7条肢体加施股浅静脉第二对瓣膜外修复成形术,6条肢体加施股总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结果811%(30/37)的患肢静脉性跛行、酸胀、疼痛等症状消失,189%(7/37)的患肢症状明显改善,所有肢体静脉曲张消失,7/9的肢体溃疡愈合。彩超复查除有4条肢体瓣膜功能不全Ⅰ~Ⅱ度外,其余肢体(892%)瓣膜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深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1139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分析,了解各种下肢静脉疾病所占的比例。方法 1993年3月至2001年1月,共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1113例共1139条肢体。结果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23条下肢(63.47%),其中双股静脉畸形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8条(3.34%);深静脉血栓后遗症209条(18.35%);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99条(17.47%);先天性无瓣膜症4条(0.35%);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4条(0.35%)。结论 下肢深静脉造影是下肢静脉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最可靠方法,为下肢静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股深静脉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阐明股深静脉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顺行静脉造影、双功彩超对104条慢性静脉疾病的患肢进行股深静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 其中19条肢体深静脉顺行造影股深静脉全程显影,13条肢体股深静脉主干与腘静脉或股浅静脉远端直接相交通,5条肢体股深静脉通过数条细小分支与腘静脉或股浅静脉远端直接相交通。双功彩超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股深静脉全程显影者均有明显的股深和腘静脉倒流,股深静脉全程显影者其近端股深静脉管径明显大于股深静脉未全程显影者。结论 根据本组资料所示:股深静脉在形态学上可分为5型,股深静脉显影与股深静脉倒流密切相关,Ⅱ型和Ⅲ型股深静脉倒流影响下肢腓肠肌泵功能,这类思考,静脉瓣膜重建应选择在股浅与股深静脉远端相交通的部位之下即腘静脉或同时行股浅与股深静脉瓣膜重建术。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是外周静脉病变的常见临床表现,可由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畸形等多种疾病所致;不同病因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其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临床中常出现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误诊误治,故明确其病因至关重要。目前下肢静脉造影仍是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金标准,可提供完整的下肢静脉系统影像,为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总结江苏常州地区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探讨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意义,并分析该地区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方法: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3 012例(3 42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患肢踝部至盆腔段深静脉形态、通畅度,以及患者做Valsalva动作时造影剂的反流情况,对患者静脉曲张的病因进行分析和分类。结果:3 42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 395条(40.79%),单纯浅静脉曲张1 052条(30.76%),髂静脉受压综合征569条(16.64%),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328条(9.59%),其他(双股静脉畸形、腘静脉瘤、深静脉瘤样扩张、先天性静脉曲张骨肥大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盆腔肿瘤等)76条(2.22%)。结论:常州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因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浅静脉曲张及髂静脉受压为主。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病变,需明确病因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明确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可靠方法,并能检出腘静脉瘤、布加综合征等少见疾病,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其在下肢静脉病变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是外科常见病。自1987年7月至1989年12月,我院共施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64例(共66条下肢),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56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7条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检查的资料分析,认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病变的重要方法。而腘静脉插管造影是定位检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最佳手段。同时可以弥补顺行造影的不足之处。二者配合检查,是对下肢静脉病变合理科学的检查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10.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2例体会寿铉明,边锡良本院自1991年8月至1994年1月为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共施行股浅静脉戴戒术52例(共58条下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8人,女24人,左侧下肢32条,右侧下肢...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95例106条下肢浅静脉曲张,施行经小切口剥脱曲张的静脉和结扎交通支静脉,术前均作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和多普勒听诊辅助指压检测确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结果 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逆流0级62条,I级28条,Ⅱ级16条下肢。多普勒听诊检测显示,隐-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9条(93.3%),隐-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条(4.7%),106条下肢小腿浅静脉有不同程度血液返流。全组患术后切口均工期愈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2.8天;随访(1~3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术前无创多普勒听诊精确定位,小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方法简便,痛苦小,康复快,外表美观,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6年2月至1987年5月,采用自体带瓣臂静脉段移植,治疗下肢深静瓣脉膜功能不全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7~62岁,平均38.4岁。患肢右侧8例,左侧6例,双侧10例。均施行一侧肢体手术,累计共24条病肢。其中4例为施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复发者,16例有小腿顽固性溃疡史。其中4例溃疡直径超过3cm,至术前未愈,病程平均15.6年。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1.顺行造影,全组深静脉通畅,股浅静脉直径平均1.13cm(测量点在股浅静脉最高的一对瓣膜远侧2cm处)。18例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主干均匀增粗、轮廓柔软,瓣膜影依稀可见。交通静脉管径普遍增粗,且均有倒流,6例为血栓形  相似文献   

13.
Wang SM  Hu ZJ  Li SQ  Huang XL  Ye CS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3):853-856
目的探讨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30例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静脉系统手术治疗。每例2条肢体各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并随机分组。1条患肢行股浅静脉外瓣膜复成形术加浅静脉手术(A组);另1条患肢仅行浅静脉手术(B组)。术后1个月和3年,利用彩超、流速剖面图彩超技术、空气体积描记仪(APG)和静脉功能不全评分等方法,比较各例2条肢体的疗效以及2组间疗效。结果全组30例患者60条肢体均为CEAP临床分级(Kistner分级)C2~C4级,经彩超和下肢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返流均为Ⅲ度。术后1个月和3年随访比较,各例属于A组的患肢在静脉返流度、静脉返流量及各项指标均比属于B组患肢改善明显;A组的静脉返流量、静脉灌注指数均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的静脉返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时2组的射血分数和剩余容量分数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功能不全评分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可使下肢深静脉返流量明显减少,瓣膜功能明显恢复,与下肢浅静脉手术联合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以来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2例36条下肢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准确率为100%,本组I型5条,ⅡA型4条,ⅡB型12条,Ⅲ型15条。行人造血管股浅静脉环缩术16条,股浅静脉瓣修复术3条,大隐静脉-Guo静脉原位转流术6条,Guo静脉外肌袢成形术4条;髂总静脉-股浅静脉人造血管移植转流术3条;大隐静脉-股浅静脉交叉转流术4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28条(77.8%),部分消失或改善8条(22.2%),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金指标,可根据瓣膜破坏及通畅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腔内激光(E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172例,198条下肢.按不同病因分为3组,采用EVLT 相应手术方法治疗:①A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5条患肢,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 EVLT 内镜下小腿内侧功能不全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②B组:轻度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5条下肢,行EVLT SEPS;③C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98条下肢,行EVLT.结果 随访2~44个月,平均32个月,5例有曲张静脉复发,再次行EVLT后未再复发;其余167例症状消退或明显好转,溃疡均愈合,彩超示大隐静脉全程闭合,深静脉通畅.结论 EVLT具有微创、安全、易于操作的特点,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逆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下肢静脉曲张手术中经大隐静脉置造影导管,阻断股总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返流程度,瓣膜功能及返流判定参考Kistner分级标准。本组178条肢体,返流0级35条(19.7%),Ⅰ级33条(18.5%),Ⅱ级59条(33.1%),Ⅲ级37条(20.8%),Ⅳ级14条(7.9%)。本组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及曲张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术,其中15例一期股浅静脉瓣膜环型缩窄术。术中逆行造影能更好地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有助于明确是否需要同期瓣膜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7.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6例(5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0例(24条患肢)。所有病人均行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患肢),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5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0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5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四氟乙烯戴戒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4例144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术中造影,发现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属2级以上逆流的49条肢体中,有27条(28余下肢)属于股浅静脉扩张造成的瓣膜相对关闭不全,我们对其施行聚四氟乙烯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水。经平均35.6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为96.4%,疗效满意。这种术式与已往的大隐静脉戴戒术相比,具有两个优点:1.此材料剪裁及操作简单、精确;2.“戒”的包裹作用可靠且持久,不会发生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美国IMEX公司研制的9000型组合式无创血管检测仪,光电溶积描记(PPG)方法检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辦膜功能不全和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共45例47条肢体。通过记录下肢静脉再充盈时间(VRT)值与深静脉造影结果作为对比,揭示PPG检测能作为下肢深静脉辦膜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本组确定下肢静脉再充盈时间(VRT)值小于20秒为阳性,共32条肢体;VRT值大于20秒为阴性共15条肢体,同时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揭示PPG检测阳性肢体中30条肢体有深静脉血液倒流,阴性肢体均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表明两者的检测结果相似,另外,根据VRT值缩 短时间可判断深静脉血液的倒流程度,应用大腿加气压带测定VRT值可鉴别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PPG检测具有无创伤性、易重复、客观、定量和相对定位地判断瓣膜功能情况,适合于术前术后对比以判断疗效,对长期随访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下肢腘静脉肌袢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7年1月~2001年6月,选择经过彩色多谱勒、静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27例(27条)下肢,病程2~32年,平均17.4年.均有浅静脉曲张;其中小腿沉重感25例;肿胀22例;足靴区色素沉着25例;单侧慢性溃疡19例;2例曾行单纯大隐静脉结扎剥脱术.静脉压静息直立时平均为(11.00±0.73) kPa, 活动后平均为(9.14±0.68) kPa.均行腘静脉肌袢成形术,同时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有12例行腔镜下交通支结扎. 结果术后27条患肢静脉压活动后平均下降为(5.94±0.82) kPa.与术前活动后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期疗效良好,小腿沉重感及肿胀完全或基本消失,溃疡创面在2周内愈合.术后22条患肢获2~6年随访,21条患肢疗效优良,无复发;1例随访3年时因肌袢粘连导致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腘静脉肌袢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