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顾伟  张秋蓉 《临床荟萃》2007,22(2):105-106
组织胞浆菌病是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经呼吸道传播,常致肺损害。严重者经血液和淋巴系统播散,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称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主要流行于美洲和非洲,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有散在发生。国内以前此病较罕见,但自2  相似文献   

3.
本院近年诊治数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建立了较为可靠的PDH真菌培养和鉴定方法,分离到的真菌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真菌中心鉴定为组织胞浆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疑为PDH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 1.2 主要仪器 超净工作台,手提式压力蒸气消毒器,  相似文献   

4.
2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所致的深部真菌病,常经呼吸道感染,侵犯肺部引起急慢性肺损害,严重者可发展成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骨髓、肝、脾、淋巴结等。PDH在我国罕见。本院近年先后发现数例PDH,原均误诊为黑热病(LV)。现就其中2例报告如下,并就PDH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5.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是由组织胞浆菌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以进行性全身播散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进行性肝脾肿大、骨髓功能受抑制等,预后差,病死率高。此病多见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北方尚属少见。现报道1例急性进行性PDH因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例。患者女,57岁,河北省行唐县人,农民。因主诉发热半个月入院。该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热,温度38.5~39.5℃,呈弛张热,无寒战。入院体检:T39.2℃,P96次/min,R24次/min,BP80/50mmHg。患者营养差,贫血貌,左臂可见多个淤斑,睑结膜苍白,双侧颊黏膜散在脓点,咽稍充血。腹平坦,肝于肋下可及,轻压痛,脾未及。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四肢活动自如。血常规:RBC2.05×1012/L,Hb60g/L,WBC3.7×109/L,PLT30×109/L;肝肾功能受损;C反应蛋白升高。骨髓涂片瑞-姬染色,光镜下见单核细胞内大小一致的卵圆形芽生孢子,直径2~4μm,孢子胞浆内容物多呈半月形并集中于一端,边缘有较明显的未染色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等。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由骨髓涂片确诊的6例PDH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PDH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肝脾大,白细胞降低等。6例PDH均由骨髓涂片确诊,主要使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治疗。6例治疗后3例痊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而失访。结论PDH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以骨髓象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较有价值,治疗使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有效。  相似文献   

7.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非恶性过度活化、增殖,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进而引起机体一种严重的炎症反应,临床分为原发性HPS 和获得性HPS [1].原发性HPS 常见于儿童,继发性HPS 以成人居多.感染、风湿性疾病、肿瘤等是引起继发性HP...  相似文献   

8.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2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胞浆菌属是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中的一个属,可侵犯网状内皮系统和淋巴系统,引起深部真菌病.我院于1997年至1998年先后收治的2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临床以发热原因待查而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内检出酵母样孢子,确诊后经氟康唑治疗.好转后出院,在院外维持治疗,6个月后作相应复查,结果为阴性,无异常临床表现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组织胞浆菌病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双相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的一些特定区域流行,在我国十分罕见,笔者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0~2004年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的6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例1:女,36岁.于1999-06-20以不明原因发热收住院,查体t39℃,P115次/min,R30次/min,BP150/90 mmHg,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88 g/L,RBC3.05×1012/L,WBC3.4×109/L,N 0.51,L 0.42,E 0.03,M 0.04,PLT180×109/L.  相似文献   

1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较罕见的疾病 ,多发生于获得性免疫缺陷、长期应用激素、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了指导临床用药 ,我们用抗真菌药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菌株 本室自组织胞浆菌病患者骨髓新分离出的组织胞浆菌 ,培养成酵母相和菌丝相。1 2 ATBFungus药敏试剂盒 由法国BioM啨rebury公司生产 ,含有 5 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 6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板 ,ATBF培养基和ATBF缓冲剂。1 3 自制药敏血平板 梅里埃血琼脂基…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以发热25 d为主诉于2012年4月24日入住本院.2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5℃),自服三九感冒灵、阿莫西林等药物(具体用法用量不详)2d效果不佳,至当地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支原体抗体IgG(+)、衣原体抗体IgG(+);白细胞计数正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骨髓象示粒系部分形态轻度异常,血培养(一).给予阿奇霉素+依诺沙星+克林霉素+头孢他定等(具体用法用量不详)治疗14d,体温在37.7~38.4℃波动,以午后为著.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本院.发病以来患者体质量下降约5 kg,无咳嗽、咳痰、胸痛、腹泻、气急、盗汗等症状.患者有宫颈糜烂史10 a余,发现子宫肌瘤2 a(子宫肌瘤大小不详),慢性糜烂性胃窦炎l a.患者有结核患者接触史,否认饲养禽类、鸟类史及婚外性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我院收治的5例PDH,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PDH的主要表现包括反复发热,伴有肝脾肿大、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贫血、皮疹、黏膜溃疡、腹痛、腹泻等。骨髓或组织活检可见巨噬细胞内吞噬的荚膜组织胞浆菌。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轻症患者可用伊曲康唑,氟康唑为二线用药。结论 PDH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全身多脏器受累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直接镜检或培养到病原菌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以两性霉素B为主,可辅以伊曲康唑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建秋 《临床荟萃》2012,27(22):2003-200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为共同特点的一组最常见、最重要的血管疾病。AS是累及大中弹性和肌性动脉的全身性病变,是导致心脑缺血和坏死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焦点,人们对它的  相似文献   

15.
<正>组织胞浆菌病是主要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感染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既往报道,此病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由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1例疑似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所致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资料。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云南省红河州人,司机,长期野外疲劳  相似文献   

16.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并检出引起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HC)。方法骨髓直接涂片镜检;骨髓组织接种于梅里埃双相培养基等培养基上,分别于25℃及35℃孵育,观察HC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置显微镜下检查。结果HC为双相型真菌,25℃条件下为霉菌相,霉菌相镜检找到特征性齿轮状大分生孢子;35℃及动物体内为酵母相,涂片镜检可见酵母样孢子。结论组织胞浆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以患者体内分离出HC。  相似文献   

17.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明确并检出引起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HC)。方法 骨髓直接涂片镜检;骨髓组织接种于梅里埃双相培养基等培养基上,分别于25℃及35℃孵育,观察HC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置显微镜上检查。结果 HC为双相型真菌。25℃条件下为雾菌相,霉菌相镜检找到特征性齿轮状大分生孢子;35℃及动物体内为酵母相,涂片镜检可见酵母样孢子。结论 组织胞浆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以患者体内分离出HC。  相似文献   

18.
张敦华  陶如意 《临床》1997,4(3):131-133
报告4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慢性肺部组织胞浆菌病。1例有发热,咳嗽和咳痰;3例体检发现,胸片示肺内肿块,或伴散在结节状钙化和胸膜增厚。强调痰真菌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对本病有确诊价值。4例肺组织切片显示多核巨细胞肉芽肿,在巨噬细胞内见到许多卵圆形,直径2 ̄4μm酵母型荚膜组织胞浆菌,PAS染为红色,六胺银染成黑色。4例均行肺叶切除,无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作者认为对严重肺炎或空洞性病变患者最好及时给予两性  相似文献   

19.
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3例报告佟力孔晋星王海英①(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昆明650032)关键词静脉血骨髓组织胞浆菌孢子1病例摘要我院自1992~1995年之间收治了3例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男2例,女1例,其中1例为儿童。该病历中共同点为...  相似文献   

20.
对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人类普遍易感 ,尤以婴幼儿和老年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静脉吸毒和免疫功能缺陷者是本病的高发人群。禽类是组织胞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蝙蝠也可经肠道排泄荚膜组织胞浆菌。酵母型组织胞浆菌偶可在人群间传播[1 3] 。组织胞浆菌病并非少见 ,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现就本病的有关临床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一、临床表现(一 )原发性肺部感染[1,3]  潜伏期长短不一 ,视感染病原体的多少、首次感染抑或是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后再次感染而有不同 ,一般为 3~ 2 1d。皮试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