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核素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价值.方法50例经临床确诊为MM的患者,均行全身骨显像、X线平片检查、骨髓穿刺涂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合骨穿及其它检查结果,分析核素骨显像对MM的诊断意义,并对部分患者进行追踪观察,评价核素骨显像对MM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作用.结果50例MM患者中,核素骨显像阳性38例,X线阳性34例.对8例患者进行追踪,治疗后复查核素骨显像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缩小,骨髓穿刺证实病情好转.结论核素骨显像在MM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MM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核素骨显像对MM疗效的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全身骨显像表现及骨髓显像对多发骨髓瘤骨损害的探测价值。方法 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常规进行全颓有显像,显像剂^99mTc-MDP,其中22例有详细的X检查结果。结果 ①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阳性率60.6%(32/46)。②骨显像大多表现为多发性异常浓聚骨病灶,以肋骨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胸椎、颅骨、腰椎、骨盆、四肢近端。③5例(10.9%)骨显像表现为顶骨放射性均匀增高,形似“帽状”;5例(10.9%0表现为双侧肱骨头和/或双侧股骨头放射性对称性异常增高。④X线检查阳性而骨显像阴性18.2%,多见于颅骨;骨显像阳性而线查阴性22.7%,多见于肋骨及肱骨头和股骨头;骨显像与X线检查少的患者。结论 ①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显像的阳经为69.6%。②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显像大多表现为全身多发放射性浓聚灶,多见于躯干骨,颅骨及双侧肱骨头和股骨头也较常见。③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显像可能有一定的特征表现:颅顶骨的“帽状”征及双侧肱骨头和/或双侧股骨头放射性对称异常增高。④骨显像与常规X线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损害探测各有所长,二者相互补充,骨显像可以作为探测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骨显像表现,并与对应的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91.1%(82/90)。多发病灶者占93.9%,主要分布于肋骨、胸骨、脊柱和盆骨,其中热区(浓聚区)病灶占87.0%,热区与冷区(减低区)共存病灶占13.0%;单发病灶者占6.1%,分布于肋骨、颅骨、髂骨、股骨。X线、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94.9%(37/39)、97.4(38/39)。X线与CT和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率与CT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显像、CT和MRI联合诊断阳性率为100%(39/3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阳性率高,结合MRI或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骨外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临轻,长骨骨端和大关节放射性摄取增强程度无明显变化(图床表现多样化,有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等。2)。此时实验室检查部分有好转,血红蛋白83gL,白细胞核素骨显像常表现为多灶性骨骼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疏,7.0×10L,中性粒细胞0.749,淋巴细胞0.21单核细胞,以脊柱、肋骨和骨盆最常受累。国内未见MM患者骨外软10.05,血小板516×10L;尿蛋白 ;血尿素氮11.0mmol9组织摄取骨显像剂的报道。本文报道2例MM患者软组织L,肌酐245μmolL;血钙1.9mmolL,血磷1.0mmolL。摄取Tc-MDP(亚甲基二磷…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伴发淀粉样变性1例的99Tcm-MDP骨显像所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55岁,因口腔粘摸反复起血疱、舌肿大5月余就诊。患者近5个月来舌背、颊粘膜反复出现血疱,有时糜烂、破溃形成溃疡,同时感舌肿大不适、言语不清。并感全身关节疼痛、左右臂均不能上举2年余。既往曾有肝炎病史,已治愈。无高血压、无黑便史。查体: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轻、中度贫血貌。P108次/分,R20次/  相似文献   

6.
99m^Tc-MDP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特点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在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局部ECT的影像特点,探讨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治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4年9月在我院进行全身骨显像的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年龄32~80岁,由核医学医师集体阅片,结合X线影像表现、免疫球蛋白测定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对异常影像进行诊断,所有患者皆经骨髓穿刺及(或)病理活检证实。结果 骨显像正常2例,骨显像表现为单发病灶8例,多发病灶26例。在单发病灶中的骨骼各部位分布为胸、腰椎各1例;左锁骨1例;骶骨3例,均为冷区表现;四肢骨2例,均伴有病理性骨折。在多发病灶中,骨骼易于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四肢、肩胛骨、颅骨、锁骨和胸骨。7例患者在治疗后复查骨显像,5例明显好转。结论 全身骨显像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灵敏手段之一,且非常适用于治疗中的随访和疗效观察。充分了解疾病的骨显像影像特点,并结合X线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在常规骨显像基础上适当应用断层显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为最易发生骨转移的三大恶性肿瘤.肺癌患者主要经直接蔓延,血管和淋巴三条途径而转移到全身其它部位.现就本院1996~1998年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25例肺癌病人全身骨显像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45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行核全身骨显像。结果发现骨转移者31例,占68.9%,呈发转移者3例,占9.7%,呈多发转移者28例,占90.3%。平均每例检出5.16个转移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骨转移率以腺癌为最高,其次为鳞癌,未分化癌最低。不同部位骨转移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肋骨,胸椎,股骨,腰椎,髋臼。  相似文献   

9.
颅骨平片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瘤,肿瘤破坏骨髓结构,X线平片可显示溶骨性骨破坏病灶,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搜集11例行颅骨X线平片显示有骨质破坏,经骨髓穿刺证实为多发骨髓瘤的患者,着重对其X线表现和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3例、女8例,年龄46~73岁,多数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各部位的疼痛,然后出现贫血,少数患者有全身乏力,尿频、尿急等症状。本组病例均摄X线颅骨正侧位平片和实验室检查,经骨髓穿刺病理检查确定诊断。2 结果全组病例均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圆形、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X线骨骼平片与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初发MM患者X线骨骼平片和放射性核素(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比研究。结果 X线骨骼平片穿凿样溶骨性骨破坏占90%(18/20例),病理性骨折占80%(16/20例),弥漫性骨质疏松占80%(16/20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阳性率45%(9/20例),其表现是放射性核素浓聚灶、稀疏区,分布不均。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MM骨损害检查不如x线骨骼平片敏感、特异性高。X线骨骼摄片检查仍是诊断MM骨骼损害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内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水平,并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Pα)的台量,且与临床治疗发病与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7例MM患者血清APRIL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与25例健康志愿者作了对照。结果MM患者血清APRIL和慨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纽(P〈0.01)呈负相关。结论MM患者血清APRIL水干和TNFα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提示APRIL及TNFQ检测水平与MM患者发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对50例MM患者和50例正常人群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MM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维度上的评分均低于正常人群(P<0.05或P<0.01),而在认知功能和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上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MM患者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208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比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208例多发性骨髓瘤(MM)病例的骨髓细胞学、临床分型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结果 ,探讨其在M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8例MM患者骨髓细胞学特点,按照欧洲血液学会议形态学分型标准将骨髓瘤细胞分型,计数骨髓瘤细胞比例;按临床特点和分期标准将病人分期;记录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结果。结果 208例MM病例中: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比例≥10%的204例(98.1%),骨髓瘤细胞比例在6.0%-10.0%的3例(1.4%),骨髓瘤细胞比例不增高的1例(0.5%);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型128例(61%),IgA型47例(22.7%),轻链型28例(13.7%),未分泌型5例(2.8%);临床表现主要有骨破坏168例(80.1%)、贫血163例(79.5%)、骨痛146例(70.1%)、肾功能损害102例(49%)、出血8例(3.8%)、粘滞血症2例(0.9%)。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在MM的诊断中尤为重要。血清学特点及明显的临床表现也对MM的诊断有提示作用,三者需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染色体核型、肾功能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患者分成4组:A组为同时检测到CMC和MMC患者;B组为仅检测到MMC患者;C组为仅检测到CMC患者;D组为未检测到瘤细胞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各组相比,A组的β2-MG和肌酐浓度显著增高,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就上述预后因素而言,在检测到与未检测到骨髓瘤细胞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发、复发/难治患者的CMC和MMC百分率明显高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瘤患者CMC与MMC显著相关。结论:骨髓瘤患者CMC和MMC百分率不仅反映肿瘤负荷,而且预示病情进展,特别是同时检测到CMC和MMC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MM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DC-CIK免疫治疗+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化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Tregs水平、B细胞、浆细胞比例水平变化;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3.33%(i6/30)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8/30),1年复发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9/3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25+Tregs、CD4+CD25 high Tregs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B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浆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CcIK免疫治疗+化疗能够改善MM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症状,降低浆细胞比例,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观察27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切片,就骨髓增生程度,骨髓中浆细胞浸润度及增殖模式,骨髓间质病理变化及骨髓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骨髓活检切片显示的增生程度明显高于骨髓涂片;骨髓切片的浆细胞增殖模式与骨髓涂片的浆细胞比例不完全一致;骨髓纤维化程度对骨髓涂片和活检的细胞增生度一致性有影响。结论:骨髓活检切片比骨髓涂片能更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浸润情况及增殖模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蓉 《华西医学》2012,(2):171-173
目的测定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探讨Cys-C与国际分期体系(ISS)、血β2-微球蛋白、溶骨性损害等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9月32例初治和8例复发的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查资料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ys-C、血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采用核素全身骨显像(ECT)观察患者的溶骨性病变部位数。结果患者血清Cys-C水平(1.40 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90 mg/L)(P<0.01);在MM患者中Cys-C比Scr更敏感,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血清Cys-C水平与ISS分期晚,血β2-微球蛋白升高以及溶骨性病变进展密切相关。结论 MM患者的Cys-C水平高于健康者。Cys-C是骨髓瘤肾损害的早期敏感标志物,与肿瘤负荷及溶骨性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肿瘤负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8.
潘莹  朱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020-202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未检出单克隆条带,而免疫固定电泳可以检测出单克隆条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的分型以及其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待测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结果:(1)实验组的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中,游离λ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2)实验组和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2/α1比值显著升高(P=0.046,P=0.00);(3)实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实验组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结论:2α/α1比值升高,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可能正常或下降,总血磷升高的怀疑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推荐做免疫固定电泳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身反转恢复成像(STIR)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全身骨转移瘤评估上相对信号强度的差异。[方法]44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行全身 MRI扫描,包括冠状位 T1WI ,STIR 及 DWI(b=800)。每次扫描,经T1 WI确认最多4个最大的病灶,定量计算每一病灶的平均信号强度与背景的比值,对于该感兴趣区(ROI)的STIR和DWI的病灶/背景信号强度进一步进行比较。[结果]有92%(22/24)前列腺癌患者DWI的病灶/背景比值高于STIR(3.91 vs 2.31),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有86%(6/7)多发骨髓瘤的患者,DWI的病灶/背景高于STIR(7.59 vs 3.70),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有69%(9/13)乳癌患者, STIR和DWI的病灶/背景接近(4.13 vs 4.26,P >0.05)。[结论]通过测定肿瘤/背景信号比值来研究骨转移瘤MRI成像方法表明,对于前列腺癌和多发骨髓瘤病患而言,DWI在b值=800时较STIR具有更高的显示能力。全身DWI应该用于此类病变的检查当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维族汉族多发性骨髓瘤特征。方法对60例MM患者血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60例MM患者血清蛋白电泳显示M带31例(维族18例、汉族13例),主要位于1区;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IgA、IgM、游离型,维族、汉族相应的分别为(8,16)、(6,9)、(1,5)、(11,4)例;尿本周氏蛋白检测17例阳性(维族11例,汉族6例);流式分析与汉族MM患者相比,维族男性MM患者CD3细胞、CIM细胞、CD4/CD8比值及B细胞均明显减少(P〈0.05),而CD8细胞、NK细胞比例升高;维族女性MM患者CD3细胞、CIM细胞、CIM/CD8比值、NK细胞、B细胞比例均低于汉族MM患者,而CD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汉族MM患者(P〈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MM患者存在民族、类别、免疫表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