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锐器伤对护生的危害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120名护生进行锐器伤频率、伤后的处理、对刺伤危害的认识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实习护生中受伤人数达75名,占62.5%,受伤两次以上的达8名,仅6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正规的处理.结论 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谈漠,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锐器伤发生率高,需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的教育,执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护生锐器伤的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护生发生锐器伤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7年8月-2008年5月在医院实习的护生发生锐器伤,并登记<医院医疗锐器伤呈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在30名锐器伤中,锐器伤种类中针刺伤23名(76.7%),其他伤7名(23.3%);锐器伤发生操作环节,操作中15名,操作后15名;未戴手套23名(76.7%);伤害86.7%发生在手指;30名锐器伤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63.3%.结论 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生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改进护理器材,规范护生操作流程,能切实减少护生发生锐器伤;健全锐器伤监测、呈报制度,确保护生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35  
目的探讨护士预防锐器伤的对策。方法对某所综合性医院193名护士在2004年1月~2005年6月发生的锐器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6.1%护士发生锐器伤,人均1.6次;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6.7%),其次是玻璃(32.4%);护士主要在掰安瓿(29.5%)、使用后处理锐器(22.3%)、安装调整针头(15.8%)、医护配合传递锐器(10.1%)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9.1%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结论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各方应当采取对策,预防和控制锐器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78名临床护士,1年内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8名临床护士有38名护士锐器伤53例次,刺伤率为48.72%,1年内刺伤1次的40人,占51.28%,2次的9人,占11.53%,3次的3人,占3.84%,4次的1人,占1.27%。发生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针头刺伤占54.71%,掰安瓿占37.73%,其他占7.56%,38名临床护士刺伤后均采取防护措施。结论:强化"标准"理念,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的现状,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临床19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8年1月~2009年5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2.92%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5.37%)、其次是玻璃(31.71%);护士主要在掰安瓿(32.11%)、处理使用后锐器(23.17%)、配药治疗时(21.14%)、治疗后拔针(10.57%)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7.86%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有63.57%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 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完善操作规程并规范操作行为、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岗前培训对减少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岗前标准防护教育的普及对实习期间护生锐器伤发生及伤后伤口处理的影响,为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和2009年度在本院临床实习的护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105例和107例,对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2009年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91.09%、83.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伤后护生进行正规消毒处理伤口比例分别为57.61%、85.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岗前培训未能显著降低护生锐器伤发生率,但提高了护生对伤后伤口规范处理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实习护生突然面临大量临床患者及护理操作,加之操作不熟练、紧张、环境陌生,容易出现锐器伤.因此,如何减少锐器伤、加强职业防护、保障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已成为密切关注的问题.病区助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担任实习总带教.将职业防护知识教育纳入临床实习的岗前培训环节,使锐器伤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行岗前培训对减少中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实习中职护生2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法,未进行标准预防理论学习及操作培训。观察组实习护生来医院实习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培训之外,还接受岗前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统计。结果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对照组64例(发生率51.2%),观察组35例(发生率28.0%);锐器伤后正确处理情况:对照组29例(正确率45.3%),观察组24例(正确率68.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可有效降低中职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和有效提高锐器伤后正确处理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行岗前培训对减少中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实习中职护生2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法,未进行标准预防理论学习及操作培训。观察组实习护生来医院实习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培训之外,还接受岗前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统计。结果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对照组64例(发生率51.2%),观察组35例(发生率28.0%);锐器伤后正确处理情况:对照组29例(正确率45.3%),观察组24例(正确率68.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可有效降低中职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和有效提高锐器伤后正确处理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护士对其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环节的认识,降低其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临床86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2009年1月-2010年4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7.91%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种类主要是玻璃,占73.17%,其次是注射器针头、带翼针头,分别占11.93%、10.55%,护士主要发生在掰安瓿、治疗后拔针、针头覆帽等环节,分别占80.74%、5.04%、3.44%;有89.55%护士发生锐器伤是未戴手套,有28.36%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13,他引:38  
目的了解护士被锐器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护士被锐器伤的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916名护士中有759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2.86%,共发生2 572例次损伤,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3.39次,其中69.57%被污染针头所刺伤;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分别占70.47%、24.20%;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在处理使用过的锐器时刺伤率达39.93%;护士在操作时只有42.25%戴手套。结论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   总被引:220,自引:16,他引:220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 2001年8月作者对北京13所医院的新护士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432名实习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占93.3%,共发生2756次损伤,平均每人6.4次,其中针刺伤2.6次;被调查者所在26所学校均无开设职业防护课程,也无相应教材;发生损伤后能主动汇报的比率很低,占5.71%;发生锐器损伤的地点分布以病房为主,占71.41%;锐器伤发生的种类中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占80.33%;被污染物刺伤的占37.72%;在有潜在血液接触的操作中戴手套率很低。结论 实习护士缺乏防护知识,发生锐器损伤率高,因此,学校应增设职业防护课程,医院应加强岗前安全教育及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分析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与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医疗锐器伤登记表”上报的76名临床护士锐器伤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76名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中锐器物种类依次为头皮针(43.4%)、各种注射器针头(28.9%)、玻璃(14.5%)、缝合针(5.3%)、其他(7.9%);发生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操作后处理锐器(34.2%)、掰安瓿(14.5%)、回套针帽(13.1%)、拔针(9.2%)等;44名(57.9%)锐器伤是被血污染针头所刺伤,其中23名(30.3%)锐器伤证实患者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染病;89.5%的锐器伤发生者操作时未戴手套;已证实的22名乙型肝炎感染的锐器伤仅10名受伤护士注射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结论强化“标准预防”理念、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景英  黄涛  刘序莲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85-986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护士被锐器损伤的情况,为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从事临床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104名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为86.54%(90/104),共发生锐器损伤364次,人均3.5次。因锐器损伤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1人,占1.11%(1/90)。[结论]基层医院防护意识淡漠,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防护教育,加强防护措施的落实,建立职业损伤报告、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调查各级医疗机构护士锐器损伤发生概率,分析发生原因及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50所医疗机构1050名护理人员,进行从事护理工作后发生锐器损伤的调查,发放调查表1050份,有效使用1028份。结果50所医疗机构1028名护理人员,其中有903名在工作中均受到不同程度锐器损伤,损伤概率占87.84%;工龄6-10年损伤率最高,占40.75%,其次是工作11-15年占31.12%;共发生损伤7059例次,每人平均损伤7.80次,损伤〉10次287名,占31.78%;配药时被安瓿损伤4 986例次,占70.63%;其次是清洗器械损伤1 097例次,占15.54%;皮肤轻度损伤4 072例次,占57.69%。结论要不断改进安瓿工艺及器械安全性;有条件医院应购置器械清洗机;关键是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的宣教力度,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损伤概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对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危害因素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加强岗前培训,使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率从54.2%下降至4.8%,锐器伤上报率从3.1%上升至80.0%,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 加强岗前培训及防护知识,减少或消除造成锐器伤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54名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了解新毕业医务人员实习期间诊疗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4-2006年154名实习生进行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预防教育回顾性调查。结果154名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学习,实习期间91名接受锐器伤防护相关知识教育,各专业教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组83名中锐器伤62名,锐器伤发生率75.2%,未教育组71名中锐器伤64名,锐器伤发生率9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4名学生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126名,共585人次;锐器伤发生率为81.8%,平均每名受伤3.8次,其中>2次者占87.8%;学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种类以药物安瓿伤为主,占35.0%,其次为注射器针头27.0%、输液针头22.0%。结论新毕业医护人员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高,学生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与锐器接触频率高密切相关,加强预防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建立规范操作流程,是避免发生锐器伤的发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群  孙湘  丁翔  詹义  唐艳林  陆荣柱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16-1217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选取连云港、南通和镇江市3所三级医院中工作满一年的护理人员,共39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7%的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年人均刺伤2.5次;78.1%的人被污染针头所伤。针刺伤的发生与护龄长短及职称高低有关;针刺伤多发生在治疗室加药以及处置室针头处理等环节中。针刺伤发生后,只有7.48%的护理人员及时上报。结论护理人员中针刺伤的发生十分普遍,应当在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同时,推进相关职业防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