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是参与DNA拓扑结构调整和转录、复制、修复的重要工具酶,由活性Tyr残基向DNA发动亲核攻击,导致DNA单股或双股断裂.Topo蛋白的含量、活性、功能改变是卵巢癌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作用于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上游.TopoⅡ蛋白表达增加的卵巢癌患者预后较差.TopoⅠ、Ⅱ抑制剂如TPT、VP-16等在复发卵巢癌的有效率大致为13%~25%,现已成为二线用药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卵巢癌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81例上皮性卵巢癌TopoⅡα的表达 ,并予以 3~ 8个疗程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 :低分化卵巢癌TopoⅡα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 (P =0 .0 4 7) ,术前行化疗的卵巢癌TopoⅡα表达明显低于术前未化疗者 (P =0 .0 0 2 ) ,而复发性卵巢癌TopoⅡα表达再次升高 ;不考虑MDR1因素时 ,TopoⅡα与化疗敏感性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73) ,而在排除MDR1影响后 ,TopoⅡα表达与化疗疗效间具有明显相关性 (P=0 .0 2 6 ) ,阳性表达时化疗效果好 ,未发现TopoⅡα的表达强度与化疗疗效间有相关性(P =0 .98)。结论 :TopoⅡα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有关 ,化疗影响TopoⅡα的表达 ,复发病例TopoⅡα表达重新增强 ,MDR1阴性时 ,TopoⅡα表达与化疗敏感性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 ,可以根据卵巢癌TopoⅡα表达情况 ,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肿瘤细胞对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拓扑异构酶(Topo)抑制剂作为一种新的抗癌靶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耐药性的出现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Topo分Ⅰ,Ⅱ两型,就TopoⅠ抑制剂的耐药机理及可能的逆转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HER2/neu蛋白是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转移及恶性表型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约15%-30%的卵巢癌存在HER2/neu蛋白过度表达。HER2/neu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癌患者较短存活期相关,可作为预后因素。HER2/neu蛋白表达高低与卵巢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起指导作用。但以HER2/neu蛋白为靶点的抗卵巢癌治疗效果需进一步临床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DNA拓扑异构酶(Topo)抑制剂作为一种新的抗癌靶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耐药性的出现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Topo分Ⅰ,Ⅱ两型,就TopoⅠ抑制剂的耐药机理及可能的逆转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和DNA拓扑异构酶IIα(TopoⅡα)的表达水平,反映子宫肉瘤生长、转移、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标记物用于监测子宫肉瘤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子宫肉瘤中CD34、TopoⅡα的表达水平。结果:除病理类型及分期外,CD34和TopoⅡα表达与患病年龄、初潮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及经期、是否绝经无关。低微血管密度(MVD)组和低细胞增殖指数(LI)组患者经不同范围的手术治疗,生存期有差别。手术治疗+辅助治疗组的两种标记物低值组与高值组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高值组总体生存率低于低值组,Log-Rank检验,P分别为0.0035和0.0039。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子宫肉瘤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是否切除双侧卵巢、TopoⅡα、CD34表达有关,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CD34-MVD可能是反映子宫肉瘤侵袭转移的特异性指标。TopoⅡα有望作为子宫肉瘤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文献报道,90%的家族性卵巢上皮性癌(家庭性卵巢癌,指有家族史的卵巢癌患者)与BRCA1基因突变有关,而BRCA1基因突变仅发生在极少的散发性卵巢癌(指患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中未发现卵巢癌患者)中,但无论是在家族性还是散发性卵巢癌中,约90%的患者其癌组织中的BRC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除基因突变外,引起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另一个机制就是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3D5ScFv和鼠GM—CSF融合蛋白(3D5mGM),并对其活性进行鉴定。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3D5ScFv基因与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基因融合,插入到pET30a( )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一3D5mGM,转化大肠杆菌B121(DE3),IPrG诱导,以包涵体形式获高效表达,超声破碎细菌细胞获得包涵体,用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后直接稀释复性,SDS-PAGE分析蛋白纯度,ELISA和细胞增殖实验测定融合蛋白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活性。结果复性蛋白纯度达90%以上。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与OC125单抗结合,也能与大鼠抗小鼠GM-CSF单抗特异结合。并能刺激mGM-CSF依赖株NFS-60细胞增殖。结论表达的融合蛋白3D5mGM保留了两种蛋白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治疗卵巢癌的可能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拓扑特肯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其抗癌的作用机制不同于铂类及紫杉醇。对复发和耐药卵巢癌有效率为13.5% ̄37%。拓扑特肯对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失败的卵巢癌,疗效至少与紫杉醇相当,对紫杉醇耐药者也有效。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呈剂量限制性,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但持续时间短,不发生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表不同耐药机制的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在原发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体外药敏试验(ATP-TCA)结果与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宫颈鳞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ATP-TCA法成功检测上述细胞对11种化疗药物(共16种组合)的体外敏感性;采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3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T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耐药蛋白P-gp、GST-π、TopoⅡ、TS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耐药蛋白P-gp表达与体外PTX+CBP耐药正相关(P=0.040);耐药蛋白TS表达与体外5-FU、5-FU+MMC、5-FU+DDP耐药正相关(P=0.015,0.012,0.006);TopoⅡ,GST-π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体外耐药均无相关性。结论:体外药敏试验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可能用于宫颈鳞癌化疗前药敏预测。  相似文献   

11.
顺铂耐药是卵巢癌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卵巢癌的顺铂耐药机制复杂,除抑癌基因、癌基因、耐药相关基因的改变处,还涉及染色体改变、细胞解毒过程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增强以及细胞骨架、热休克蛋白表达异常等,对其分子机制的了解有助于指导卵巢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卵巢癌p(53)基因蛋白表达的量与DNA倍体水平、细胞增殖活性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免疫荧光技术对卵巢癌42例的常规石蜡标本单细胞悬液行DNA含量和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定量测定。结果42倒卵巢癌的异倍体率为76.2%(32/42)。细胞增殖指数(PI)为31.24±5.36。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59.5%(25/42),其表达的量与DNA倍体水平、组织学分级及PI均相关(P<0.05,P<0.01),DNA异倍体率与组织学分级亦有关(P<0.05)。卵巢癌p(53)蛋白表达阳性的DNA含量、PI值均显著高于阴性者;组织学分化越差,p(53)蛋白表达阳性率越高。结论p(53)蛋白表达阳性可作为反映卵巢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TM激酶表达水平和活性对卵巢癌细胞Ca OV3顺铂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ATM-siRNA转染Ca OV3细胞48h下调ATM蛋白水平,以KU-55933预处理Ca OV3细胞12h下调ATM激酶活性。CCK8试验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TM及r-H2AX蛋白表达,荧光共聚焦confocal检测细胞DNA双链损伤标志蛋白r-H2AX表达及同源重组修复关键蛋白RAD51表达及两者细胞核中共定位,应用碱性慧星试验检测细胞内DNA双链损伤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卵巢癌细胞系Ca OV3具备相对完整的同源重组修复能力,下调ATM或抑制ATM激酶活性均可降低DNA双链损伤情况下的同源重组修复能力,增加其对c DDP敏感性,同时减少c DDP引起的G0/G1期周期阻滞。结论:抑制ATM可影响卵巢癌细胞同源重组修复过程,增加DNA双链损伤,缓解G0/G1期周期阻滞,增加其对顺铂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卵巢癌血清DNA 3号染色体短臂基因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ang H  Li Z  Chen M  Zhang G  Xu K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5):298-300
目的:探讨血清NDA3号染色体短臂(3p14,25)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并结合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分别对38例卵巢癌及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DNA 3p14,25的4个微卫星位点(D3S1029,D3S1228,D3S1300,D3S1481)杂合性丢失进行检测,另外,检测38例中18例患者的组织及相应血清DNA 3p14,25杂合性丢失。:18列卵巢癌血清与肿瘤组织DNA3p14,25基因2个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丢失率之间存明显的相关性(P<0.05),38例血清DNA标本中有29例(76%)至少在1个微卫星位点出现杂合性丢失,17例(45%)有2个以上微卫星位点出现杂合性丢失,卵巢癌II期,Ⅲ期,Ⅳ期出现杂合性丢失率分别为1/4,78%,8/9,。卵巢癌病理类型仅在微卫星D3S1029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74)。8例良性肿瘤组织及血清均未出现杂合性丢失。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DNA与肿瘤组织DNA3p14,25出现杂合性丢失密切相关,血清3p14,25出现杂合性丢失率与卵巢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卵巢癌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中p53蛋白阳性率为53%。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p53蛋白阳性率为50%。无癌转移的淋巴结和正常卵巢组织中p53蛋白染色均为阴性。1例透明细胞癌中检出了p53蛋白的强阳性表达。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在相应的有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有较好的相关性。p53蛋白阳性表达在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病变部位及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p53蛋白阳性表达在卵巢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IGF II)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MP 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细胞 (1.5× 10 5/ml)培养 4 8h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IGF II ,再培养 18h。用RT PCR法测定MMP 9mRNA、TIMP 1mRNA水平 ,用明胶酶谱法半定量测定MMP 9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IGF II可刺激MMP 9蛋白的分泌。随着IGF II浓度增加 ,诱导作用增强 ;浓度较高时 ,MMP 9的分泌量轻度下降。但IGF II不影响MMP 9和TIMP 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 :IGF II可刺激卵巢癌细胞SKOV3中MMP 9的分泌 ,在卵巢癌的侵袭转移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基因与预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之首。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耐药是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卵巢癌化疗耐药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近年来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基因成为监测预后的指标。主要从细胞内有效药物浓度的降低(MDR基因,MRP,LRP,GST),药物作用的靶点异常(微管蛋白基因),DNA损伤修复功能异常(MMR,BRCA1基因)及细胞凋亡异常(p53、bcl—2基因、caspase,survivin基因)这四个方面对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基因及其与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DNA操作修复能力增强是导致卵巢顺铂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由铂-DNA加合物引起的DNA损伤修复主要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该签字径涉及多种蛋白,包括损伤识别、切开、切除、修复合成和DNA连接等5个步骤,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联。应用基因治疗、化疗增效液晶或联合化疗抑制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将增加卵巢癌患者顺铂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耐药细胞TopoⅡα基因的表达是否能逆转耐药.方法 (1)设计并筛选针对Topo Ⅱα基因的、沉默效果最佳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将其克隆到psilencer4.1-CMV-neo载体上;将psilencer4.1-CMV-neo-Tope Ⅱα重组质粒转染至受试细胞,建立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Topo Ⅱα siRNA(+)SKOV3/DDP.(2)采用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测定稳定转染细胞中TopoⅡα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opeⅡαRNA干扰前后细胞的耐药指数、细胞周期和细胞内顺铂含量的变化.结果 (1)转染psilencer4.1-CMV-neo-Topo Ⅱα质粒后能抑制SKOV3/DDP细胞中TopoⅡα基因的表达,TopeⅡα siRNA(+)SKOV3/DDP和SKOV3/DDP细胞中TopoⅡα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和0.92±0.08;两种细胞中TopoⅡα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1±0.04和1.95±0.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KOV3/DDP细胞转染Topo Ⅱα siRNA后耐药指数下降,TopoⅡα siRNA(+)SKOV3/DDP和SKOV3/DDP细胞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46和5.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opoⅡα siRNA(+)SKOV3/DDP细胞的G_0/G_1期、G_2/M期细胞比例较SKOV3/DDP细胞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P均<0.05).(4)Topo Ⅱα siRNA(+)SKOV3/DDP细胞经20 μg/ml顺铂处理24 h后,其顺铂含量(157.20 ng)较SKOV3/DDP细胞(63.99 ng)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断卵巢癌耐顺铂细胞中Topo Ⅱα基因的表达能逆转其对顺铂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Lu JP  Sun H  Cao CC  Ou Z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8):533-537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诱捕物脱氧寡核苷酸(ODN)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NF-κB活性和下游细胞分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SKOV3细胞转染NF-κB诱捕物ODN后,用白细胞介素113(IL-1β)刺激6、12、24、48 h,采用凝胶电泳滞后实验测定NF-κB DNA结合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ICAM-1、VEGF、uPA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SKOV3细胞表达NF—κB DNA结合活性,IL-1β刺激后其活性上升,在转染NF—κB诱捕物ODN后SKOV3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被显著抑制,刺激6、12、24、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99.6%、86.4%、80.1%、21.6%。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2)SKOV3细胞表达ICAM-1、VEGF、uPA mRNA和VEGF蛋白,IL-1β刺激后其表达率上升,转染NF-κB诱捕物ODN后其表达率下降。结论NF—κB诱捕物ODN转染SKOV3细胞后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从而抑制ICAM-1、VEGF、uPA的表达。NF—κB诱捕物ODN有望应用于卵巢癌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