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近年来有关抑郁症的研究较多,从临床角度出发,对有关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动物模型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研究动向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01/2003-12期间与抑郁症相关的文章,关键词“Depression,Neuroendocrine,Psychologicaltreatment,Drugtherapy。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相关杂志2002-01/2004-10期间的与抑郁症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关键词“抑郁症;神经内分泌学;动物;药物疗法;心理治疗过程”。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实验研究类文章,对是否应用了中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未作限制。对观察性文章、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文献不予采用。资料提炼:共收集49篇关于抑郁症方面的研究原著,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了21篇,11篇因系重复研究,7篇因实验结论不确定,3篇为一般的分析研究文章。资料综合:抑郁症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改变是一种交互作用,中枢神经肽的改变继而影响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在药物研究方面筛选了一些作用靶点明确,副作用小的药物。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较为重要,单纯的药物和心理治疗都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强调心理加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动物模型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食欲不振,或体质量明显减轻;早醒或失眠或睡眠过多;性欲明显减退等。本病散见于中医“郁证、百合病”等病中。  相似文献   

3.
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刘建  张艳  朱欢丽  糜涛 《中国康复》2004,19(2):90-91
目的 :观察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情况以及不同治疗措施的疗效。方法 :6 8例患有躯体疾病患者填写Zung量表 (抑郁症自评表 ) ,按Zung量表评分标准 ,>4 0分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患者诊断为抑郁症。结果 :内科疾病组 5 5例中 2 5例 (45 .6 % )患有抑郁症 ,显著高于体检组 13例中 2例 (15 .4 % )患有抑郁症(P <0 .0 5 ) ;对内科疾病组 2 5例抑郁症患者中的 10例 ,在躯体疾病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其有效率 80 .0 % ,显著高于未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40 % ,P <0 .0 5 )。结论 ;躯体疾病患者常合并有抑郁症 ;对这些患者同时给予适当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综述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抑郁症的生化病理机制研究,认为5-羟色胺(5-HT)能低下作为抑郁症神经生物学标志。随着神经生物学领域中神经肽研究的兴起,肽类神经递质-生长抑素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新热点。神经内分泌研究一致公认:抑郁症神经内分泌改变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研究认 为促甲状腺激激素(TSH)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反应迟钝可作为重度抑郁症的生物学标志;有关抑郁症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认知疗法治疗重症神经抑郁症个案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疗法是医学心理学中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神经性抑郁症是一种抑郁情感为突出症状的一种神经官能症,而神经官能症患在临床和社会上往往被医护工作或亲朋好友,甚至患本人常误认为是思想问题而延误诊治和缺乏关爱,造成患备受痛苦,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认知疗法的是将认知过程作为行为和情感的中介,帮助患找出不良认知以及不良行为情感,使患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继而对不良认知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同时进行有效调整,使患的心理障碍逐步好转,从而改善患的不良行为和情感。  相似文献   

6.
谭集凤  李改瑞  郭中敏 《全科护理》2012,10(13):1227-1229
阐述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从预防、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方面综述老年抑郁症防治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的心理加药物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的随访分析对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心理加药物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两组进行开放式对照研究,评价指标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并在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以观察其复发率。结果单纯药物治疗复发率高,没达到心理和躯体康复的目的,药物加心理治疗组复发率低,且患者的各项心理学指标明显提高,表明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结论抑郁症的治疗心理治疗是关键,重在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人格整合,以调整和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思想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心境低落为主,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现将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权英  邹晓波 《现代护理》2003,9(8):618-619
目的 观察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对住院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40例,给予药物、心理治疗和相应护理,治疗前后以雌二醇水平及进行SCL-90疗效评定。结果 疗效佳,治疗护理后抑郁及焦虑分显著降低。治疗4周后雌二醇(E2)升高。结论 抑郁症进行药物、心理治疗和护理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的发展,关于抑郁症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身体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治疗疾病,这一点已在运动生理学中得到了证明。现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增进心理健康,尤其在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方面有特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故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成为社会和临床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青少年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人群往往面临着角色转换、重大人生变故等较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心理疗法青少年技能培训(IPT-AST)是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提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达到预防抑郁症的目的。本文对IPT-AST理论、IPT-AST对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的严重精神疾患。药物治疗抑郁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起效滞后,且存在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非药物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为抑郁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抑郁症非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了解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及优势,便于临床工作中尽快给予全面抗抑郁治疗,以提高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临床上可单发或继发于脑卒中等疾病之后,由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给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制带来很大的困难。应激动物模型,神经生化功能改变模型及孤养和分养模型等是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但只表现出抑郁症的某些方面症状。转基因动物模型是一类很有希望的动物模型,能够比较全面地表现出抑郁症症状,逐渐成为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有随访条件的326例产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产后抑郁症58例,发生率17.78%,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手术产是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的诱因。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疾病,不仅会表现为心理异常,还会由于缺乏生活兴趣导致社会参与度低,肢体活动明显减少,引发躯体疾病。目前药物和心理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基于运动处方的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运动疗法可以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完善抑郁症的生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因此,探讨运动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最佳运动处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抗抑郁药的新药开发都离不开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都有其局限性,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开发研究则可以比较全面地表现出抑郁症症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对现阶段研究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出发,总结分析常用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及最新的抑郁症动物模型,以期为抑郁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夏秦  王静  郑凯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66-168
背景: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躯体疾病对患者的脑功能产生影响,引起脑功能紊乱。并通过心理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精神症状。老年人在慢性躯体疾病的基础上患抑郁症的比例较高,从而可使其病死率增加。 目的:探讨单纯抗抑郁药物与心理及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躯体疾病康复的影响。 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病科。 对象:于2000-03/2003—01选择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病科患者10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不能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心脏、消化道症状、慢性疼痛或全身症状;Zung量表评分〉加分,平均(48.83&;#177;4.15)分。随机分为药物组(n=46)与综合组(n=56)。两组患者均有≥2种躯体症状。其中≥3种占81.0%。 方法:根据两组患者不同原发病,遵循内科疾病治疗常规。予以正规治疗。同时予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剂氟西汀。20mg/d。根据病情可于2周后酌情加量至40mg/d。练合组患者在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同时立即实施有效的心理指导,包括(1)明确患者抑郁和恐惧的焦点所在,予以安慰和心理援助,减低焦虑情绪。(2)提供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客观告知其病情及预后,鼓励学习有关康复技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尽量满足患者需求。鼓励家庭和社会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和生活支持,协助患者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减少患者的隔绝感和孤独感,增加安全感。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2及8周时采用Zung量表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进行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包括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及前景等5个方面,最高10分,最低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 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2,8周时,两组患者Zung量表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评分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治疗2周时。药物组和综合组Zung量表总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1.12&;#177;2.60)。(48.83&;#177;4.15),t=10.67;P〈0.05];[(40.88&;#177;3.43),(49.03&;#177;4.21)。t=11.24,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8周时两组Zung量表总分下降明显[(36.11&;#177;2.87),(30.71&;#177;3.6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组间比较,综合组更优于药物组(P〈0.05)。(2)治疗2周时,药物组和综合组治疗前后及组间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5.47&;#177;1.33)。(5.32&;#177;1.04)];[(5.55&;#177;1.18),(5.27&;#177;1.35)]。治疗8周时药物组和综合组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评分开始上升[(7.21&;#177;0.13),(8.83&;#177;0.3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积极有效的抗抑郁综合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无并发症出现.绝大多数患者对原发病的预后呈现乐观的心态。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对促进原发疾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的心理加药物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的随访分析对照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目的 探讨抑郁症心理加药物疗法和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两组进行开放式对照研究,评价指标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并在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以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复发率高,没达到心理和躯体康复的目的,药物加心理治疗组复发率低,且患的各项心理学指标明显提高,表明心理和社会功能康复。结论 抑郁症的治疗心理治疗是关键,重在改善患的认知功能和人格整合,以调整和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
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为女性抑郁的治疗和预防莫定心理学基础。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女性抑郁症患者46例与男性抑郁症46例,进行对照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B),选用10个临床量表2个研究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女性抑郁症患者与男性比较,抑郁本质是相同的,但女性患者的心理特征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癔症、病态人格、偏执、神经质因素等方面,4项量表分与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74.12.39,7.05,6.93,P均&;lt;0.01)。患者常常自我中心,依赖性强,多疑、敏感、应激和适应能力差。结论:女性抑郁症患者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与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女性趋向于表现为抑郁和紧张。在进行心理分析、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心理特征,给予更加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