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脑出血240例CT表现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急性脑出血是常见脑血管病。现将急性脑出血240例。按死亡组与存活组的CT表现与生命预后的关系对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灿坤  梁旭 《广东医学》1991,12(2):16-18
本文总结我院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间,经CT扫描确诊的自发性脑出血80例患者的临床与CT检查情况,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50例,女性30例。发病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60.2岁。有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脑出血CT与DSA检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CT表现与DS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CT及DS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自发性脑出血CT检查中33例表现为SAH,25例为脑内血肿,2例为原发性脑室内出血;DSA证实颅内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14例,其中1例合并血流相关性未破裂动脉瘤;Moyamoya病4例,其中3例合并动脉瘤(1例脑底动脉环动脉瘤,2例末梢血管动脉瘤);静脉窦血栓2例;14例DSA未发现异常。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结合患者年龄特征及CT影像学改变虽可对病因作出初步判断,但DSA仍是确诊病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5.
青年脑出血     
本文报告经脑CT确诊的33例39岁以下青年脑出血,占脑出血病例的15%,出血多位于脑叶。青年脑出血有以下特点:(1) 头痛、呕吐、抽搐、颈强等症出现率高;(2) 昏迷、共同偏视、偏瘫、一侧病理征、高血压等症出现率低;(3) 在病因方面,青年脑出血主要由脑血管畸形引起(4) 对所有病例均应争取做脑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脑血管畸形应行外科手术。青年脑出血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翟琼香  刘纪清 《广东医学》1995,16(12):814-815
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并偏瘫23例临床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510080)翟琼香,刘纪清,刘梅珍我院自1985年~1993年共收治小儿颅内出血病人103例,其中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并偏瘫患者23例,全部经头颅CT扫描及脑血管造影证实,本文就出血并偏瘫的病...  相似文献   

7.
8.
9.
杨爱兰 《医学综述》1995,1(9):419-420
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脑叶出血的诊断提供了确切的依据,现将我院1991年10月~1993年10月二年中收治的脑叶出血中资料较全的34例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0岁,40岁以下3例,40~50岁4例,其余27例均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龄61岁。有高血压病史18例,脑梗塞病史3例。发病时血压高于20/12kPa者30例,意识障碍24例(神志恍惚8例,浅昏迷4例,中度昏迷10例,重度昏迷2例),发病时头疼17例,头晕9例,呕吐18例,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25例,语言障碍8例(其中运动性失语3例,混合性失语1例,构音不…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95 - 2 0 0 3年共收治 37例经头颅 CT证实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男 2 4例 ,女 13例 ,年龄2 4~ 79岁 ,平均 5 4.5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 5例。1.2 临床表现  37例均急性起病 ,首发症状为眩晕、呕吐者 2 0例 ,头痛、呕吐者 19例 ,神志清楚 2 8例 ,嗜睡 5例 ,昏迷 19例 ,言语含糊不清 14例 ,水平性眼球震颤 10例 ,肢体共济失调 10例 ,肢体肌张力减低 8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8例。1.3 CT扫描  30例于发病当天 ,7例于发病第 2天行头颅 CT检查 ,其中小脑半球出血 30例 (81.1% ) …  相似文献   

11.
小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3例小儿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凝血酶原时间检查超过照3s以上。63例头颅CT诊断以脑实质出血多见,次为蛛网膜上腔出血。降颅压采用小剂量甘露醇合用呋塞米及地塞米松。结论:小儿颅内出血以缺氧缺血性脑病、产伤和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为主。治疗给予止血、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脑细胞赋活剂及慎重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80例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精心护理后7例因脑出血量过大死亡,5例自动出院,68例(占85%)安然度过危险期。仅8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0%。结论重型脑出血患者及时治疗,精心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0年来共1015例经CT确诊的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的好坏与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并发症、既往病史、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早期维持有效脑血流量及脑灌注压对改善脑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报道15例脑脊液澄清的脑出血15例,结合CT所见,多在壳核和内囊,血肿量2~25ml,头痛和轻度意识障碍突出,保守治疗14例存活。认为正确估价镜检有红细胞的澄清脑脊液对诊断脑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坤木  童绥君  马琪林 《医学综述》2009,15(13):2046-2048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19例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组17例。局部亚低温组在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予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72h。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术(SPECT)显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发病第4天)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21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SPECT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局部亚低温与常规治疗组两组病灶区平均血流灌注对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低于局部亚低温组(P<0.05),NIHSS评分在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第14天和第21天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黄永新  陆正齐 《华夏医学》2002,15(3):415-417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较困难,近年来有关脑血管痉挛治疗研究进展较快,为提高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的认识,现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57例早期脑梗塞患者及9例大脑梗塞模型。大脑梗塞模型的CT病型对照研究阐明了早期脑梗塞CT 征象的病理基础。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对梗塞灶的分组及分型,探讨不同部位及大小的梗塞灶在早期CT 征象上的差别,制定诊断标准。并发现了大脑镰增强征,内囊后肢增宽等新的CT 征象。作者首次将组织结构分析法用于诊断早期腔隙性梗塞,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6例 ,采用分流术。两组均应用甘露醇、甲氰咪呱等治疗 ,采用监护室监护 ,监护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肺部感染 ,水电解质紊乱 ,发生脑疝和应激性溃疡等护理。治疗采用颅骨穿孔出血灶引流 ,并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 36例中 30例康复 ,占 83 .3 % ,对照组 6 0例中 36例康复 ,占 6 0 %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脑出血患者施行引流术并加强引流护理 ,优于常规护理及非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由基与大脑半球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利用SCT—6800CT机对114例脑出血病人的平扫观察与统计。结果:左侧大脑半球的脑出血比右侧多。结论:自由基的产生过多,脑内的血管细胞的损伤几率增加。左半球脑出血的患者多于右脑半球出血的(左侧占总数的60.58%,右侧为39.42%)。  相似文献   

20.
142例脑出血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脑出血的发病病因和规律,了解脑血管病的特点,提高诊治水平,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方法对2006年142例脑出血住院病人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42例脑出血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3:1;平均发病年龄59.9岁,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占67.61%;致残率较高,91例好转病人中8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占患者总数的56.34%;以冬春两季为好发季节;易患人群为城区的脑力劳动者。结论高血压为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强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做好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