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6年10月以来采用带蒂腹膜瓣和脂肪组织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7例,效果满意。一般资料 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37~58岁。左侧输尿管上段狭窄2例,下段、右侧上段各1例,中段3例。狭窄段长1.5~4.7cm。病程7月~4.5年。均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手术方法游离狭窄段输尿管,并将其前壁纵行全层切开至正常段两端约0.5cm处,在邻近之腹膜上由近向远切取带蒂腹膜瓣,其长度比狭窄段输尿管长约1.5cm,宽度视缺损宽度再增加0.3cm左右,浆膜面与输尿管切开面对合,上中段缝合前先放入硅胶管作支架管,直径比输尿管直径略小0.1cm,再用5—0肠线间断缝合,支架管经肾或肾盂造瘘口引出;下段狭窄,则在其近端约5cm处及经膀胱前壁用“T”管和硅胶管分别作尿液转流和支架引流。最后以邻近带蒂脂肪组织复盖包裹整形段  相似文献   

2.
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应用的长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肌瓣在长段输尿管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长段输尿管缺损后的修补方法。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膀胱肌瓣卷管修复中下段输尿管缺损的患者10例,其中8例有患侧周围相关手术史,1例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例为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形后的肌瓣管平均长度8.4 cm,平均住院时间9.8 d,术后6周均顺利拔除双J管。术后获随访4年,所有患者上尿路积水情况明显减轻,3例存在手术侧轻度输尿管膀胱返流,2例出现输尿管与肌瓣管连接处狭窄,再次留置8 Fr双J管8周后恢复。结论:膀胱肌瓣卷管输尿管重建是处理中下段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两种输尿管膀胱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膀胱角输尿管吻合术(9例)和膀胱壁瓣输尿管吻合术(7例)治疗输尿管下段长段狭窄或缺损16例,13例为盆腔输尿管下段手术或妇产科手术后继发狭窄的切除后吻合,3例为下段输尿管病变切除后缺损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吻合成功,尿路梗阻消除,未发生新的再狭窄。结论:该两种术式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盆腔段输尿管长段缺损或狭窄,可修复膀胱输尿管缺损距离在3~10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采用经腹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骼血管平面以下结石42例。为防止和减少术后腹膜炎及盆腔脓肿的发生,主张作宽基后腹膜舌瓣以复盖输尿管切口并建立良好的腹膜外引流通道。对如何预防尿液污染腹膜及输尿管术后狭窄的细节作了重点讨论。本组资料表明这一改进术式对盆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刘锋  万里军  张大宏 《浙江医学》2010,32(11):1678-1680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输尿管未端狭窄的理想手术方式,但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长,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开放手术已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近年来,我科采取腹腔镜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长段输尿管下段梗阻,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膀胱壁瓣修复输尿管下段缺损八例报告潘正跃葛根(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330006)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1~60岁,手术误伤输尿管下段伴输尿管皮肤瘘2例,输尿管下段炎性狭窄伴肾积水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后狭窄伴肾积水4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游离下降术+膀胱瓣代输尿管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输尿管镜致输尿管长段撕脱后采取肾脏游离下降术+膀胱瓣代输尿管术,联合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将患侧肾脏游离后下降4 cm左右,再将膀胱向患侧上提固定后斜取膀胱瓣可从容修复长约15 cm输尿管缺损。术后电解质、尿素氮、血肌酐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1年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脏显影良好,未发现肾功能损害现象。结论对于输尿管镜引起的医源性输尿管长段缺损,采用肾脏下降术结合膀胱瓣代输尿管联合治疗,完全能够修复长段输尿管缺损,恢复输尿管的连续性,保存患侧肾功能。该术式是一个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并发输尿管全程或长段狭窄是肾移植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其与DGF发生的原因密切相关。2005年8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行肾移植的患者中,因术后DGF而并发输尿管全程狭窄3例,又经自体膀胱瓣一移植肾肾盂吻合术治疗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重建方法治疗犬输尿管黏膜剥脱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 SJ  Lü BD  Jing YF  Sun HB  Ta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2):2271-2274
目的 观察不同重建方法对输尿管黏膜剥脱的疗效,探索治疗输尿管黏膜剥脱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成年杂种犬20条,随机分为4组,制作输尿管黏膜剥脱模型后.黏膜缺损处分别予膀胱黏膜或腹膜植入、输尿管黏膜原位回置处理,对照组仅留置支架管.术后10周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和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组均产生输尿管腔闭锁或严重狭窄.输尿管黏膜原位回置组和腹膜替代组输尿管腔均无明显狭窄及扩张,重建段新生黏膜生长良好,接近正常输尿管结构.膀胱黏膜组死亡1条,2条重建段上段输尿管轻度扩张,2条输尿管腔无明显狭窄.结论 输尿管黏膜原位回置或采用腹膜重建并留置支架管充分引流治疗输尿管黏膜剥脱疗效理想;膀胱黏膜可作为输尿管黏膜剥脱后重建可选择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包括5例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者)均采用腹膜外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耗时92~155min,术中出血20—50m1,术后3~5天拔引流管,手术后一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吻合口狭窄和肾积水。结论腹膜外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治疗输尿管狭窄和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符合泌尿外科医师的手术习惯。  相似文献   

11.
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敖敏  许丽 《西部医学》2008,20(6):1161-1162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治疗中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治疗中及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7例,中段结石8例。16例术前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2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失败,17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果35例中4例中转开放,余顺利完成取石成功。手术时间45~225min,平均75分钟。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指标明显好于开放输尿管取石术;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40毫升;术后1例漏尿2天;术后1~3d拔除后腹膜腔引流管,术后住院3~10d。随访2~12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切13疼痛、结石复发扣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是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重要、有效而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作为ESWL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失败的有效补充,可望替代大部分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2.
1992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应用肾盂瓣逆向翻转治疗长段UPJ狭窄所致肾积水 5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男 4例 ,女 1例。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4 0岁 ,左侧 3例 ,右侧 2例。狭窄段长度 4 5~ 6 5cm。其中 ,2例系上段输尿管结石 ,开放性取石术后 ,1例系上段输尿管结石行腔内弹道式碎石术后 (未放置内引流支架 ) ,2例为原发。 4例中度肾积水 ,1例重度肾积水。1 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 ,沿同侧十二肋缘下斜切口进入。显露出扩张的肾盂 ,游离出输尿管狭窄段并切除。将远段断端正常输尿管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抗反流技术的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肾积水的价值。方法腹膜后纤维化所致长段输尿管狭窄和肾积水患者11例,其中双侧肾积水9例,单侧肾积水2例,均采用一段回肠替代双侧或单侧输尿管,输尿管与回肠作端侧吻合,并采用回肠壁外与腰大肌间隧道抗反流技术,固定段长4~5cm。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2~76个月,术后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积水明显减轻,术后半年肾积水基本消失,血生化、电解质正常。结论回肠替代输尿管时采用回肠壁外隧道抗反流技术是治疗腹膜纤维化引起的肾积水的较好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抗反流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1输尿管结石的形成:输尿管位于腹膜后,为一由肌肉黏膜所组成的长管状结构,全长约25~30cm。具有上、中、下3个生理性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第1狭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第2狭窄),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第3狭窄)。这些狭窄处的管径平均仅2~3mm,输尿管结石最易于在这些生理性狭窄处停留或嵌顿。如果输尿管结石没有顺利排出,则可能在停留部位发生嵌顿甚至逐渐“长大”,导致结石部位输尿管内壁损伤出血及以上部位输尿管和肾积水,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肾绞痛、血尿等。2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标准:输尿管结石的典型声像图表现:(1)输尿管腔内出现团块状或斑点状强回声,其后伴声影。部位多位于输尿管生理性狭窄处。(2)强回声团界限清晰,形态规则。(3)强回声团以上的输尿管积水扩张,可波及到同侧肾盂、肾盏。(4)完全性梗阻时患侧输尿管开口处无喷尿现象。(5)无输尿管积水的结石,需确定结石在输尿管腔内,应排除输尿管以外的病变。(6)CDFI部分结石周边或后方可见五彩镶嵌的多普勒快闪伪像。  相似文献   

15.
熊林  邹茜  余书勇  沈宏峰  李威  何耿  康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226-1227,1230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10月接受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2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5~140 min,平均74.3 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32.5 mL。术后有1例漏尿2 d。22例随访3~55个月,平均12.1个月,22例肾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6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输尿管下段缺损或狭窄38例。绝大多数为医源性手术损伤所致。均一次手术修复成功。其中输尿管膀胱再植21例(55%),输尿管端端吻合及膀胱腰大肌悬吊输尿管膀胱吻合各4例(21%),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8例(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运用腹腔镜经后腹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20例。结果20例全部取石成功,无1例出现术后出血、感染、肠管损伤、漏尿、输尿管狭窄。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是较理想的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方式,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腹膜后纤维化(RPF)系腹膜后结缔组织广泛纤维化,围绕并压迫血管、神经和输尿管而出现的临床症状。其中输尿管周围发生纤维化粘连,使输尿管壁发生炎性反应,输尿管僵硬、狭窄、蠕动消失,造成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有特发性RPF和继发性RPF。腹膜后纤维化在我国发病率极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背侧腰切口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在十二肋与髂嵴之间、竖脊肌外侧做皮肤小切口,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肾及输尿管上段,对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肾盂结石,3例。肾下极囊肿患者,分别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肾盂切开取石以及肾囊肿去顶术。结果4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及腹部严重并爱症。结论背侧腰切口适用于病变定位第5腰椎以上的上段输尿管及肾下极的手术,其优点是不切断重要的肌肉、层次简单、显露迅速、创伤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周增强 《浙江医学》2009,31(6):797-798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大多于手术当时即被发现,亦可于术后短期内发现。损伤的类型包括血管钳钳夹、结扎、缝扎、切开或误切一段。若损伤长度较大,不能行输尿管一输尿管吻合术,则可采用输尿管成形术。如盆腔段输尿管长段损伤,则可考虑行带蒂管状膀胱壁瓣输尿管成形术。笔者于1980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此法治疗盆腔输尿管长段损伤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