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水降氟10年后儿童氟斑牙及尿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防氟改水对预防儿童氟斑牙效果。方法对已改水10年的地方性氟中毒村进行了氟斑牙检查及水氟、尿氟检测。结果吴坡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7.57%,氟斑牙指数0.68,水氟、尿氟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巴邑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1.61%,氟斑牙指数0.22。结论防氟改水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测2003年陕西省地氟病病情.方法 对两个监测点进行了氟斑牙检查及水氟、尿氟检测.结果 吴坡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7.64%,氟斑牙指数0.72;巴邑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2.32%,氟斑牙指数0.20.两监测点水氟、尿氟均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结论 病情指标处于稳定态势,但水氟、尿氟明显回升,提示对地氟病的连续监测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两监测点改水后水、尿氟含量变化,评估地氟病防治效果,连续4年用氟电极法测定水、尿氟含量,氟斑牙诊断用Dean's氏法,结果表明巴邑村水氟含量从2.5mg/L降至1.0mg/L(国家标准)以下,氟斑牙患病率从71.01%降至15.98%;吴坡村水氟含量从4.4mg/L降至1.12mg/L,氟斑牙患病率从81.3%降至39.77%,随水氟含量逐年下降,两监测点8~12岁儿童尿氟含量也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尿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之间,巴邑未出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01),吴坡呈非常显的正相关关系(r=0.876),说明改水降氟对地氟病的防治效果是明显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氟斑牙患病率和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多元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目的:了解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的依存关系。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间的依存关系。结果:氟斑牙患病率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10.3633 4.5306x1 15.9369x2;氟斑牙流行指数与水氟、尿氟之间的回归方程:y^=0.0712 0.0961x1 0.3766x2。结论:水氟、尿氟对一个地区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尿氟指标对氟斑牙患病率的相对贡献较水氟大。  相似文献   

5.
2002年陕西省高氟区儿童牙齿损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陕西省高氟区儿童牙齿的损害情况,为科学防治牙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水氟在0.54 mg/L和1.15 mg/L的巴邑和吴坡两村儿童进行牙齿检查.结果水氟在0.54 mg/L的巴邑村儿童龋患率35.54%,龋均0.78,氟斑牙患病率5.35%,氟斑牙指数0.11;水氟在1.15 mg/L的吴坡村儿童龋患率35.12%,龋均0.79,氟斑牙患病率34.49%,氟斑牙指数0.75.吴坡村儿童龋患率与巴邑村儿童龋患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χ2=0.006 5,P>0.05),两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53.56,P<0.01).结论高氟可造成龋病与氟斑牙的双重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和防治工作进展,为更深入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县的轻、中、重病区和非病区分别抽取调查点。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7.23%,氟斑牙指数1.41,尿氟含量中位数1.27mg/L。病区防氟井改水率为25,46%,报废率49.46%。结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饮水型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选取10个县(市、区)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个村,对已改水村进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和水氟测定,对未改水村进行水源水氟检测;检查每个村全部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氏法。结果监测已改水村26个,水氟含量合格工程22个,合格率84.62%;监测未改水村4个,水氟含量〉1.2mg/L且≤2.0mg/L的村有2个,水氟含量〉2.0mg/L且≤4.0mg/L的村有2个,无水氟含量〉4.0mg/L的村;已改水村检查8~12岁儿童1942人,氟斑牙检出率21.94%,氟斑牙指数0.46;4个村改水工程水氟超标村共计检查8~12岁儿童330人,氟斑牙检出率62.12%,氟斑牙指数1.77;未改水村检查8~12岁儿童647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78例,氟斑牙检出率27.51%,氟斑检查牙指数0.57。结论新疆氟中毒监测区儿童氟斑牙病情稳定,部分改水工程水氟超标,今后应保证改水1二程质量,提高防治效果,加强改水力度,未改水村尽快改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林省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井水氟含量以及人群氟中毒患病情况。方法选择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前男村和非病区小帅村为调查点,测定井水氟含量、儿童尿氟含量,并进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以及人群残废型氟骨症情况调查。结果前男村井水氟含量明显高于小帅村(P〈0.01),井水氟含量范围为2.27~11.14mr,/L,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且井水氟含量随着井深的增加而降低(r=-0.498,P〈0,01);前男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6.5%,其氟斑牙患病率和尿氟含量均明显高于小帅村(P〈0.01);前男村仍存在成人残废型氟骨症患者。结论乾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前男村井水氟含量超标严重,井水氟含量与井深呈明显的负相关,病区人群仍存在严重的氟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9.
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掌握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9个病区村中随机抽取9个,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各3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8.03%,未检出重度氟骨症患者;饮水氟平均浓度为0.54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为1.02mg/L;调查点总改水率100%。结论五华县地方性氟毒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病情逐渐减轻的趋势,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东省平度市地方性氟中毒防制工作现状。方法按照《平度市地方性氟中毒防制工作现状调查方案》的要求,对原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和疑似病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水、尿氟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法进行诊断,X线摄片检查氟骨症。结果全市共建改水降氟工程344处,均运转基本正常。已改水病村482个,占69.96%;未改水病村207个,占30.04%。共检测了672个病村的1140份水样,水氟≤1.0mg/L的村占33.33%,水氟〉1.0mg/L的村占66.67%;在482个改水村中,水氟≤1.0mg/L的村占42.53%,水氟〉1.0mg/L的村占57.47%;水氟最高为19.0mg/L。调查了937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61.69%,氟斑牙指数为1.34。对617名30岁以上成人进行了临床和X线摄片检查,氟骨症检出率为27-88%。8-12岁儿童的尿氟均值为1.53mg/L(0.43-5.84mg/L);30岁以上成人的尿氟几何均值为2.25mg/L(0.06-16.40mg/L)。结论平度市现在仍有448个村的23万余人遭受高氟的危害,地方性氟中毒防制形势十分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2年度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随机选取6个病区县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抽取3个村,对未改水村进行水源水氟检测,对已改水村进行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和水氟测定;在每个村用Dean氏法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监测已改水村17个,调查降氟改水工程17个,水氟含量合格9个,占监测工程总数的52.94%;监测未改水村1个,水氟平均值3.41mg/L;在降氟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村,检查8.12岁学生686人,氟斑牙检出率21.14%,氟斑牙指数0.4;在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村,检查8~12岁学生649人,氟斑牙检出率40.52%,氟斑牙指数0.9;在未改水村检查8~12岁学生27人,氟斑牙检出率44.44%,氟斑牙指数0.9。结论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的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基本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或未改水的病区村,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大多达不到国家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降氟改水后永济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慨况及消K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脂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水济市氟中毒流行枢按轻、中、重病区共抽盘18个病区村,进行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碌氟及16岁以.卜成人氟骨症流行病学调查。水氟和尿氟采用氟离于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共抽检饮川水81份,超标5份,超标率6.17%,水氟均值0.70mg∥L,最大值2.41mg/L。8~12岁儿童28l铝,氟斑牙患病率为41.64%,缺损率为16.37%,氟斑牙指数1,尿氟均数为2.38mg/L。共渊查16岁以上成人19662人,氟骨症患病人数663人,患病率为3.37%。结论水济市氟中毒病情已处于稳定状态,但依然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区,以降氟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3.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食物氟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改水后食物氟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探讨控制总摄氟量的措施。方法以改饮低氟水15年以上的2个村为观察组,正常非氟病区的1个村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水、土、粮、菜、空气氟含量,并对改水后出生的8~16岁儿童氟斑牙和尿氟水平评价指标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粮、菜氟含量是对照组的3.6倍。观察组儿童每日人均摄氟量(3.419mg)比对照组(1.438mg)高2.38倍;儿童氟斑牙(白垩型)患病率(21.65%)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尿氟含量均值(2.59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年龄尿氟水平。其中经食物摄入的氟占总摄入量的66.07%。结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在改饮低氟水15年后,仍因摄入过量的食物氟而产生蓄积中毒。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改水降氟效果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水、尿氟含量的变化及儿童氟斑牙的流行趋势,评估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效果。方法于2006~2008年每年4、9月,对陈家村和西蟠村两个监测点水氟和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用Dean,s法对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结果陈家村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4.20mg/L降至0.93 mg/L,氟斑牙患病率由80.40%降至71.56%;西蟠村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2.40 mg/L降至0.34 mg/L,氟斑牙患病率由54.80%降至42.93%,随着改水时间的延长,尿氟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尿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之间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r=0.864,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改水降氟能够有效的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不同改水降氟情况的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在13个市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点,水氟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氏法进行诊断。结果共调查31个县337个病村,水氟>1.00mg/L的病村占54.41%,8 ̄12岁儿童氟斑牙总患病率为41.39%,斑釉指数为0.95,缺损率为9.10%。在未改水的病村中,有69.77%的病村水氟>1.00mg/L(最大值为6.62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41.84%,斑釉指数为0.97,缺损率为9.06%;在改水降氟工程运转基本正常的病村中,有37.04%的病村水氟>1.00mg/L(最大值为5.57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33.29%,斑釉指数为0.73,缺损率为5.98%;在改水工程停用报废的病村中,有72.84%的病村水氟>1.00mg/L(最大值为8.32mg/L),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57.18%,斑釉指数为1.35,缺损率为15.02%。结论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十分严重,须进一步落实防制措施和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梁山县改水降氟措施的落实情况和监测点徐东村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观察采取防治措施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儿童氟斑牙检查采用Dean法,水、尿测定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成人氟中毒的体征、症状及氟骨诊断标准依照卫生部地病司《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执行。结果 梁山县共落实改水降氟措施131个病区村(109处工程),占全部氟病村的60.9%,受益人口10余万人。已落实防治措施病村中正常运转的改水工程63处,含74个病村,占已改水病区村的56.5%。监测点东徐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1997年的68.9%降至2001年的32,2%,尿氟水平由1997年的1.31mg/L减低至2001年的1.06mg/L,成人氟骨症的患病率随改水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且病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 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改水设施的运行正常与否,是保证预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改水降氟10年后儿童氟负荷及氟效应指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评价改水降氟对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效果。方法:检测分析了病区组、改水病区晨病区组8-12岁儿童的尿氟和氟毒性效应指标。结果:尿氟均值病区组明显高于改水病区非病区组;尿羟脯氨酸(HOP)排泄量均值病区组亦明显高于改水病区组和非病区组改水病区组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10年前的82.4%降至6.45%,明显低于病区组。斑釉齿指数呈依次递减趋势,病区组、改水病区组、非病区组分别为0.73、0.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2001~2005年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系统地掌握全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14个病区县的轻、中、重病区抽取有代表性的屯作为监测点;用氟离子电极法检测监测点居民水氟含量和8~12岁儿童尿氟;采用Dean氏法调查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结果改水监测点8~12岁儿童氟斑牙平均检出率达到病区控制标准。有13个改水监测点儿童尿氟达到≤1.5mg/L的控制标准。改水病区氟骨症患病率明显低于未改水病区(X^2=119.61,P〈0.05)。结论改水病区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平均尿氟水平及成人氟骨症患病率均得到较好控制,未改水病区氟中毒病情仍较严重,需加大改水力度,控制氟源,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城市改水降氟10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运城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居民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重度病区侯家卓改水后饮水氟10年间稳定在1.0mg/L以下,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随改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改水12年后无新病例发生,儿童尿氟保持在1.0~1.4mg/L,成人氟骨症检出率明显降低。中度病区杜东庄改水后水氟为1.25mg/L,超过改水标准,虽然以上几种指标呈下降趋势,但都高于侯家卓。结论 饮水型地方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后保证水源水氟稳定在1.0mg/L以下,是防治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改水降氟后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规律,评价改水降氟的效果。方法按《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要求,在未完成改水前的2003年,对监测村的水源水、居民户饮用水(末梢水)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尿氟,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尿氟进行监测;2004-2013年每年4~5月份按上述监测内容进行连续监测。结果监测点所在村改水前饮用水水氟含量(3.62±0.08)mg/L,居民户水氟含量(末梢水)(3.67=t:0.43)mg/L;改水工程后的10年,水源水和居民户饮用水(末梢水)水氟含量均〈1.0mg/L;改水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87.35%,氟斑牙指数1.93;改水后氟斑牙检出率随改水时间的延长氟斑牙检出率和氟斑牙指数逐渐降低;改水前8~12岁儿童尿氟均数(3.24±1.86)mg/L,改水1年后尿氟均数(1.08±0.71)mg/L,改水后8~12岁儿童尿氟均数均小于正常值1.4mg/L;改水前监测点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8.43%,改水后5年氟骨症检出率5.24%,改水后10年氟骨症检出率4.81%,改水后5年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与改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9.6985,P〈O.05);改水前成人尿氟均数(5.05±2.36)mg/L,改水后5年降至(1.75±1.2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63,P〈0.05)。结论监测点饮用改水工程水源水以后,水源水和居民户饮用水(末梢水)水氟含量在监测年度均〈1.0mg/L;随改水时间的延长氟中毒病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改水8年后儿童氟斑牙病情达到了控制标准,成人氟骨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落实改水降氟措施的氟中毒病区,成人氟骨症患者的防治将成为以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