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AIDS病人以来,至今已20年,近2年AIDS的传播速度呈递增趋势,随着AIDS流行的快速增长,临床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不断增加,医务人员常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在医疗环境中HIV职业暴露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着AIDS的挑战及HIV职业性感染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医务人员应提高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1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1医务人员对HIV/AIDS知识的掌握欠缺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接触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与职业暴露现状,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凉山州78家医疗机构调查当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525份。结果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总得分为(34.96±12.23)分,得分高水平者占15.13%、中水平者占35.76%、低水平者占49.11%。学历、专业、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的主要原因(P<0.01);有64.3%的医务人员发生过锐器伤,52.77%的医务人员发生过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专业和科室、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锐器伤在二级乙等医院发生率最高;护理专业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专业;掰安瓿是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首要因素;妇产科医护人员皮肤粘膜污染发生率最高。结论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职业防护状况较差,应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护行为、防护技能的培训,并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疾病谱也在发生重要变化,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已成为医院所面临的主要感染源。由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性,使之成为各种感染的高危群体。虽然近年来我国已加强了职业暴露防护教育,但因我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多数建立较晚,管理模式相对封闭和单一,且长期以来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医务人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潜在的职业危险。实际上精神科医务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较高的职业暴露危险。现结合近年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院感工作,谈谈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在精神科医务人员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预防的管理体系。结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使口腔医务人员掌握口腔感染管理标准,明确口腔器械消毒程序,在口腔诊治过程中通过实施普遍预防的策略。结论构建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李素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857-85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了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结论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教育,构建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现状,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6年4月6日—5月6日向全国13个省份158所不同级别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别调查各所医院开展职业暴露监测首年、2010年及2015年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及监测情况。结果81.65%(129/158)的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98.73%(156/158)的医院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77.22%(122/158)的医院存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漏报现象。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11 116例,调查首年发生1 542例,2010年发生2 474例,2015年发生7 100例。锐器伤在各类职业暴露类型中占96.76%;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中,护理人员占53.90%;职业暴露人员科室来源主要为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器具主要为注射器、头皮钢针、手术缝针等;静脉注射、针头丢入利器盒、手术缝针等是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在职业暴露源阳性分布中,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58.69%。结论我国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大,危害重,形势严峻,应通过政府立法、推广应用安全器具、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强化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评估和随访机制等措施,以切实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9年全院报告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和职业暴露报告单,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报告职业暴露46人,其中锐器伤30人,占65.22%,血液/体液暴露16人,占34.78%;发生职业暴露以护士(60.87%)和医师(32.61%)为主;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为最多,占锐器伤暴露源的80.00%;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病房占65.22%;各暴露环节中以各种穿刺和注射所占比例最高占30.43%;全年共支出职业暴露检测治疗费用11 417.76元,平均每人248.21元。结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强化免疫接种和完善职业暴露监测制度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体系,为医院内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保障体系、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落实体系和职业暴露追踪体系的构建,探索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通过防护体系的建立、实施,不断健全职业暴露的各种防范、干预制度,规范报告,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及暴露后应急防范与处理能力,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漏报率.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与安全教育,规范医疗操作行为,落实标准预防,逐步完善医院职业暴露的防护体系,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对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多数医院将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以及防控措施等主要用来保护患者,以防止其发生医院感染。而对于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性。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可见医务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因此医务人员有必要了解职业暴露的相关问题及职业防护的知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做好处理以减少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13.
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增强检验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3名检验科医务人员中正确洗手的仅占13.9%;正确应用擦手工具9.3%;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72.1%,〉30次27.9%;皮肤被利器刺伤过95.3%;被利器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69.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41.9%;认为有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93.0%。结论:构建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重视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需求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的三个分支局保健中心共计6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与技能涉及到的1 1个问题中回答正确率最高为75.0%,最低为37.5%,接受过职业暴露培训的仅占18.8%,迫切需要对职业暴露进行培训的占93.8%.结论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务人员普遍缺乏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应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环境、职业伤害与感染的发生情况,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3至5月期间,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8个区(县)抽取13家不同类别和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 [结果]共调查442例对象;护士占40.5%,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占50.7%.个人防护用品的总使用率为86.5%.受到被血污染的锐器刺伤后,59.7%的调查对象对血液来源进行追踪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阳性率最高(36.2%).发生伤害最多的岗位是护士(50.8%),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最高(45.1%).受到伤害后仅有47.3%的医务人员立即报告. [结论]医务人员不安全医疗行为普遍存在,且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不强,尤其是三级医院的护士.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对健康的损害,探讨有效的防护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两组医务人员各96名,对96名医务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培训,两组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与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进行了效果对照。结果观察组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防护措施知晓度明显提高,p<0.001,发生职业暴露上报时间提早,χ~2=45.58,p<0.05,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紧急处理p>0.05,规范预防用药明显增多p<0.05,血清学追踪随诊比例增多p<0.005。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必须建立和使用有效的防护设备及措施,实施教育与行为干预为主的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有效的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及减少职业暴露对健康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4):196-197
(2 0 0 4年 5月 31日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 ,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第二章 预 防第… 相似文献
18.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普查方法,对农五师医院205名医务人员现场问卷. 结果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正确应答率为69.84%;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行为应答率为58.78%;愿为艾滋病人服务应答率为38.05%,治疗艾滋病有经验应答率为20.49%,接受职业暴露培训应答率为76.59%,对职业暴露知识培训需求应答率为61.95%. 结论 农五师医院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防治知识、自身预防行为和艾滋病服务意识与态度,应加强这方面有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中采取标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医务人员110例,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再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医务人员115例,列为实验组,采取标准管理,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处...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我们分析了2008年8月-2013年2月该院26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2008年8月-2013年2月报告给医院感染控制科的26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调查工具为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规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