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6例桡动脉作为移植物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技术和手术结果。采用改良Allefts试验筛选桡动脉,采用“无接触”技术提取桡动脉,术中术后应用合贝爽预防动脉痉挛。结果:共提取桡动脉156根,平均搭桥3.3支。术后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量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血肿2例,无切口感染,有暂时性拇指皮肤感觉减退6例,无前臂和手的运动功能障碍。结论:自体桡动脉是较理想的冠状动脉移植材料,应用“无接触”技术和合贝爽可有效防止桡动脉痉挛,近期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桡动脉是重要的冠状动脉移植物 ,5年通畅率为 91 4 % [1] 。我院自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6 2 3例 ,其中选择桡动脉作移植血管 86例 ,所有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复发 ,近期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在我院选择桡动脉作移植血管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 86例 ,男 80例 ,女 6例 ;年龄 4 2岁~ 74岁 ,平均 5 8 4岁 ,均有劳累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既往有心肌梗死史 31例 ,合并糖尿病 34例 ,高血压 38例 ,高血脂症 39例 ;心功能分级 :Ⅰ级 1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心外膜高频多普勒超声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搭桥 )术中移植血管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经心外膜对 3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 82支移植血管进行检测 ,显示血管二维结构 ,测量血管腔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血流量参数。结果 移植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乳内动脉内径和流量参数均小于大隐静脉 (P <0 .0 1 ) ,但峰值血流速度、时间平均峰值流速、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移植在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的大隐静脉 ,比较其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及血流量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经心外膜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移植血管的管腔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可望成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检测移植血管的一种直观、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吉雳  谭薇等 《现代护理》2002,8(3):208-20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有确切疗效,但由于手术应用的移植物多为大隐静脉,远期通畅率低,远期疗效较差。近年来我院开展将桡动脉作为移植物进行冠状动脉移植术10例,取得良好的远期通畅率。我们根据手术配合的要求,进行手术前的探视,重点检查患者前臂与手的血供情况,准备齐各种术中所需器械,配合医生取桡动脉及进行非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旁路动脉移植术。1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体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应用的护理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技术及安全措施。方法:通过对桡动脉解剖的认识,从术前判断、术中获取技术和术后防止血管桥痉挛3个方面回顾总结63例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桡动脉的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前臂运动功能障碍,3例出现短暂感觉异常。无前臂及手部缺血并发症。桥血管近期通畅率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价、术中和术后适当地保护桡动脉是安全获取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中升主动脉近端血管的"V"形桡动脉与大隐静脉组合血管桥("V"形桥)的吻合方法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纯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CABG手术的21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近端吻合时用大隐静脉或桡动脉与主动脉根部做近端端侧吻合,作为血源桥。另外一根血管桥的近端与血源桥近端(0.5 cm内)做端侧吻合,形成"V"形吻合。术后30天观察患者死亡率。术后3~6个月,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评价"V"形桥吻合口以及远端吻合口的近期通畅性。结果 21例患者中,术后30 d死亡率为0(0/21)。术后3~6个月,除1例"V"形桥吻合口桡动脉分支闭塞外,其余病例吻合口均通畅,"V"形桥吻合口及远端吻合口的通畅率均为95.2%(20/21)。结论应用"V"形桥行CABG的升主动脉近端吻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术式,临床效果满意,近期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间断两切口微创切取桡动脉的应用体会,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01例患者中,58例采用间断两切口法切取桡动脉(A组),43例采用全程切口法切取桡动脉(B组).比较2组的切口长度、切取桡动脉长度,取材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低于B组(延迟愈合为3与9例,切口疼痛为6与22例,神经麻痹及感觉异常10与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7、χ2=0.532、χ2=33.232,P<0.05),切口长度显著短于B组[(7.2±2.0)cm与(18.1±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5,P<0.01),且美容效果显著.结论 间断两切口法切取桡动脉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用乳内动脉(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10年通畅率>90%)明显优于大隐静脉(SV)桥(10年通畅率50%~60%)[1],已被公认.但有限的IMA不能满足多支病变时动脉化的需要,桡动脉(radial artery,RA)作为第2种理想的替代动脉,逐渐被多数学者重新应用,且远期通畅率与IMA相当[2].2002年1~11月我科共应用桡动脉为移植物行CABG 28例,早期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乳内动脉 (IMA)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 (10年通畅率 >90 % )明显优于大隐静脉 (SV)桥 (10年通畅率 5 0 %~ 60 % ) [1] ,已被公认。但有限的IMA不能满足多支病变时动脉化的需要 ,桡动脉 (radialartery ,RA )作为第 2种理想的替代动脉 ,逐渐被多数学者重新应用 ,且远期通畅率与IMA相当[2 ] 。 2 0 0 2年 1~11月我科共应用桡动脉为移植物行CABG 2 8例 ,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0 0 2年 1~ 11月 ,我院自体桡动脉 (RA)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 8例 ,男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和初步体会。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49~74岁。平均62·7岁)。均在全麻常温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OPCAB术,人均远端吻合口3·0±0·9个。结果:全组1例死亡,其余恢复顺利,疗效满意。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194·7分钟,人均输血788·2ml,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改善。结论:OPCAB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现状、围术期监护进行了综述,强调了OP-CAB后的心肌保护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1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围监测2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结果显示:①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冠脉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支供血区缺血敏感度为92%、91%及93%,特异度及阳性预告值均为100%,阴性预告值均为67%,总符合率为93%、92%及93%;②监测缺血室壁运动状态,弥补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节段室壁运动异常的遗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运动减弱区节段收缩功能的改善强于运动消失和矛盾运动区域;③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左室容积、收缩功能,指导人工心肺机的脱离和麻醉用药的调整;④监测术中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鹰  龚晓  蒋志红 《上海护理》2003,3(1):10-11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状态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选择2001年12月—2002年6月我院在非体外循环即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共27例,术中控制血压、心率的变化,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充分利用CTS局部心肌固定器及冠状动脉塞子,使吻合口局部心肌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结果 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术后9d—16d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娴熟的配合技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将40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麻醉组(芬太尼组,n=20)和瑞芬太尼麻醉组(瑞芬太尼组,n=20)。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恢复的情况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拔管时间和出监护室时间均显著短于芬太尼组(P均<0.05),瑞芬太尼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亦显著少于芬太尼组(P=0.029)。结论:将瑞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患者苏醒和恢复时间较短,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点、适应征及移植材料的选择。方法 :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 ,正中切口。例 1搭桥 2支 ,例 2搭桥 3支。结果 :例 1,手术时间 2 .5h ,带气管插管时间 4 .5h ,例 2 ,手术时间 3h ,带气管插管时间 4h ,均在术后 9d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可行 ,拓宽了搭桥术的指征。且可减少手术创伤与并发症 ,降低医疗费用 ,在移植材料上 ,首选动脉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NCAB)组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组,于手术前一周内、术后三月和半年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和SF-36量表的测评。结果完成术前及术后随访测试者共72例;SAQ评分术前以心绞痛稳定状态(AS)得分最低,在术后各项目有明显好转;SF-36的生理健康内容(PCS)和心理健康内容(MCS)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ONCAB和OPCAB两组之间各纬度得分无论是在术后3月还是在术后6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CABG术对心绞痛的有效缓解,患者生存质量随之提高;比较术后ONCAB和OPCAB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