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65例脑血管畸形伽玛刀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雅莉  刘稳 《安徽医药》2007,11(2):184-185
伽玛刀是一种融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外科治疗技术于一体,以治疗颅脑疾病为主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它利用伽玛射线几何聚集的原理,在精确的立体定向下,将经过规划的大剂量伽玛射线集中照射于体内预选靶点,一次致死性损毁靶内病灶组织,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或损毁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伽玛刀治疗16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过程顺利,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立体定向技术也在不断前进,目前立体定向技术应用范围明显扩大,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世界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会议和欧洲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均已召开了十多次;我国也已召开了5次,2004年将在宁夏召开全国第六届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立体定向技术包括三部分: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立体定向显微外科。  相似文献   

3.
<正>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手术平台,是一种实时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的机器人放射外科系统,是唯一精准度在亚毫米、不需要框架而治疗全身肿瘤的放射外科设备[1]。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系统整合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是一种近乎实时的图像引导放疗系统,一种对靶区高度适形的四维适形放射系统,可以引导射束对随呼吸运动的靶区进行呼吸追踪照射,在肺癌患者中取  相似文献   

4.
伽玛刀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先进医疗器械,其特点是利用射线的几何聚集原理,以钴60作为放射源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大剂量伽玛射线旋转聚集于病灶,即在短时间内使肿瘤组织受到损伤。当癌细胞受到放射量伽玛射线后,将发生一系列放射生物变化,主要为胞核内DNA螺旋双链断裂.最终导致癌细胞崩解死亡。我院自2001年10月开展伽玛刀治疗以来,对126例恶性肿瘤施行体伽玛刀治疗以及全面护理,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和全身症状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5):F0002-F0002
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是一个以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为主的医院重点科室,涵盖癫痫外科、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血管内神经外科、内镜神经外科、导航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以及大量的颅脑肿瘤、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和颅脑外伤救治等。科室设85张床位,年收容量达1600人次,大型手术量超过800例次。  相似文献   

6.
1951年瑞典学者LeKsell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概念。采用等中心技术通过立体定向多线束把放射线聚集在病灶区实施一次大剂量照射治疗。由于线束从三维空间聚焦到靶点,使病灶区形成高剂量,靶外正常组织容积剂量很低。等剂量曲线在病灶以外陡降、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剂量界线分明,达到控制、杀灭病灶同时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在低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62例低分级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后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和常规外照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19.4%),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9.7%);对照组复发5例(16.1%),观察组复发2例(6.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结合常规外照射治疗低分级脑胶质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X-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是以医用直线加速器为照射源,配装头部立体定位准直系统和专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使照射源围绕病人头部的等中心点移动旋转.使射线集中于靶点(瘤体),从而取得治疗效果。X线刀治疗既可使病变得到大剂量的根治性照射,又可严格保护邻近重要器官,起到不开颅也能达到准确、安全除去病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它和外科肿瘤学(手术治疗),内科肿瘤学(化学治疗)组成了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自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物理剂量——伦琴(r),50年代制造了钴-60远距离治疗机,放射治疗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近10年来在该领域开展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等,放射治疗有了飞跃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学科是一个临床学科,肿瘤放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简称SRS)开辟了神经外科治疗的新领域。SRS的代表有γ-刀和X-刀,都是将高能射线一次性聚集于病灶,使之发生坏死或血管闭塞,而靶区以外的组织遭受的放射线锐减,形成刀切样的边界,达到了类似手术切除样的目的。X-刀在治疗某些脑肿瘤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实现了治疗脑肿瘤不需开颅,无痛苦,侵袭轻微的目的。现概述如下。1 SRS的发展 瑞典的Leksell教授(1951)首先提出了立体定向放谢外科一词,(一种与放射治疗相结合的‘C’型臂导向器,同X射线球管匹配,使X射线汇聚于靶点)。通过立体定向聚焦照射三叉神经半月节达到了  相似文献   

11.
周道安  史文化 《河北医药》2000,22(3):163-164
自 1994年以来国内引进了当今国际最新的放疗设备和技术 ,这不仅引发了我国放疗技术水平的飞跃、设备档次和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动 ,同时也对国内放疗专业和生产厂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从技术上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大类 :立体放射手术 (立体放射外科 ,SRS)和立体放射治疗 (SRT)。1 立体放射手术 (stereotacticraidiationsurgery,SRS或stereotacticraidiosurgery,SRS)追述立体放射外科 (γ刀 )的历史 ,典型设备开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由一位叫雷克塞尔 (Lek…  相似文献   

12.
伽玛刀框架安装原则及相关问题的处理150医院(河南洛阳471031)张宗昆毛伊斌许川周前早自1951年Leksel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理论至1968年世界上第一台伽玛刀问世〔1〕,使SRS进入了更精确、更适用的阶段。尤其适合治疗脑中线、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联合5-Fu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对52例胰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射联合5-Fu化疗治疗.结果 患者多数能耐受,并发症较少,部分患者肿块有不同程度缩小,44例患者腹痛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具有定位精确、治疗时间短、副作用小的特点,联合5-Fu化疗患者多数能耐受,并发症较少,大部分患者腹痛减轻,部分患者肿块有不同程度缩小,近期疗效较为满意,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神经外科临床上,对于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显微手术切除、经血管介入栓阻治疗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即γ刀、X刀放射外科治疗。部分AVM由于体积大或部位特殊手术完整切除常十分困难,与患者或其家人谈明手术中、手术后的可能并发症等情况后屡屡拒绝手术。对于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及脑深部的AVM手术操作多较勉强,术后并发症严重,神经外科医师极感棘手。近年来,随着γ刀放射外科治疗病例的增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倾向于对那些较小的(直径<3cm)或位于脑敏感区、脑深部的AVM采取γ…  相似文献   

15.
姜炜  郭阳 《天津医药》2002,30(8):459-46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及与治疗效果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1995年4月至2001年1月连续治疗的112名脑转移瘤患者,共199个病灶。平均年龄(61.68±8.51)岁,平均Karnofsky评分(73.57±10.30)分。平均肿瘤体积为8.62 cm3。肿瘤边缘剂量为4~22 Gy,平均13.53 Gy,平均治疗次数为3.83次。全部多发颅内转移瘤患者和14例单发患者于SRS治疗前均给予全脑照射(WBRT),剂量为40 Gy。结果:患者生存质量术后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为 79.9%,中位生存期为 13个月,1年生存率为44.99%。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的一种理想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997年3月至2000年3月采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胰腺肿瘤16例,其中胰腺原发肿瘤12例,转移性肿瘤4例。肿瘤靶体积为29-233cm^3。肿瘤边缘剂量每次为3.5-8.0Gy,第周3次,总剂量为20.5-40.5Gy,平均剂量为30Gy。5例补充常规外照射,剂量为20-40Gy/2-4周。6例并用化疗。2例放射后行胰腺肿瘤手术切除。结果 16例病人疼痛症状无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例黄疸病人中,黄疸完全消退2例,明显减轻1例,无明显变化1例,肿瘤完全消失2例,缩小50%以上5例,缩小25-50%的4例,变化不明显2例。全组中位生存期8个月,1a生存率为37.5%(6/16),生存6个月以上的占81.3%(13/16)。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常规外照射(总剂量为55-80Gy)或手术的la生存率为100%(6/6)。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总剂量为20.5-40.5Gy)或加化疗的生存期仅为3-10个月。结论 放射治疗可明显减轻胰腺肿瘤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与放射剂量密切相关。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是推高胰腺肿瘤放射剂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立体适型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患者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54例常规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为4.5~6.0Gy/次,隔日1次,肿瘤病灶总剂量为50-65Gy。结果:CR为18.5%(10/54)、PR为70.4%(38/54)、SD为7.4%(4/54)、PD为3.7%(2/54),总有效率为88.9%;1、2年生存率分别为63.0%(34/54)和25.9%(14/54);放射反应以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为主,大多为Ⅰ~Ⅱ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立体适型定向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放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案例研究,对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加以分析。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6例肺部小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体膜固定及CT扫描检查,采用三维适形定向放疗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透视检查分析患者的呼吸动度,记录出PTV结果,运用直线加速器对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依照标准制定放疗剂量为5567 Gy,分为1067 Gy,分为1014次进行,经过放射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统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传统放射治疗方法,评价分析其具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及与传统放射治疗效果的对比,26例肺部小肿瘤患者中,其缓解率达到了86.3%,不良反应或复发率为13.7%。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身体乏力、白细胞下降114次进行,经过放射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统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传统放射治疗方法,评价分析其具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随访及与传统放射治疗效果的对比,26例肺部小肿瘤患者中,其缓解率达到了86.3%,不良反应或复发率为13.7%。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身体乏力、白细胞下降12度及放射性肺炎12度及放射性肺炎13度等。结论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疗效显著、发生不良反应概率较小,适合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2004年7月采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SRT)治疗38例脑转移瘤,共49个病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SRS)是指将高能放射线汇集于某一局限性的靶组织,使之发生放射性坏死,而靶外组织因射线剂量迅速递减而免受累,靶区内外剂量梯度陡嵴的变化,使得靶区边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损伤边界,达到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