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痰”和“瘀”不仅是机体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为某些疑、顽、怪症的发病原因。“痰”和“瘀”均属于阴,同出一源,故异名而同类,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津液凝滞而为痰,痰聚气阻则血瘀,痰瘀互结,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所致病症千奇百怪,,顽固难疗。笔者仅就“痰瘀”所致妇科临床病症作如下初探。  相似文献   

2.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3.
郭玲  远方  栗睿 《环球中医药》2021,14(2):246-249
膜性肾病是临床常见肾脏疾病,本文围绕痰、瘀的致病特点探究其病机本质,创"痰瘀膜肾方"应用于临床.痰邪因水液运化失常而产生,其致病因素可贯穿于疾病始终,且导致疾病变化多端.久病不愈后因气、痰而产生瘀血,瘀血阻于肾络,也是膜性肾病重要的病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痰瘀交结互为因果,使病情缠绵.而痰或瘀的产生,是因为脾肾亏虚...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津阻生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不同。但临床实践所见,痰与瘀在许多疾病又常互结相兼为患,常须痰瘀同治方能奏效。特别是在某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时,活血、化痰并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以,深入研究痰瘀之间的关系,掌握痰瘀同治的临床运用原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津阻生痰,血滞生瘀,痰瘀本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治疗措施迥然不同。但临床实践所见,痰与瘀在许多疾病又常互结相兼为患,常须痰瘀同治方能奏效。特别是在某些疾病久治不效、缠绵难愈时,活血、化痰并用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以,深入研究痰瘀之间的关系,掌握痰瘀同治的临床运用原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属于中医学"瘖痱"、"类噎膈"等范畴,是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音嘶哑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卒中合并症.本文就中医学对缺血性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诊治谈一些体会. 1 中医学对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痰瘀致病的认识 痰瘀乃正气败坏之物,在百脉之中,本无单痰或单瘀之谓.津败为痰,营滞为瘀,津血混浊,痰瘀互结乃整个病因病机形成之过程.故在百脉之中,这个痰瘀互结之物,不可分割.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痰瘀贯穿于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各个阶段."痰瘀互结"即所谓"痰夹瘀血"从理论上讲,是痰湿与瘀血的交织互结,是以痰湿瘀血为直接因素所致疾病发生发展中病机传变的一个阶段,是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等疾病的两种病理产物、两种致病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一种复合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从“风痰瘀络”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得中医面临严峻的挑战。既往中医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多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论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通过对近年来900余篇文献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中以痰瘀阻络证候最为多见,因此痰瘀阻络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而风痰瘀络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针对这一发病机制,创立熄风化痰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必将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其诊治思路的探讨研究必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腺体综合征是由自身免疫引起多个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减退或亢进而导致的一类疾病。临床发病的人逐年增多。温成平教授从中医角度认为,多腺体综合征发病多由痰、火、气、瘀四者郁而化毒所致。治疗上以疏郁解毒祛瘀法论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痰瘀毒”方面着手,探讨“痰”、“瘀”、“毒”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采用涤痰、化瘀、解毒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科学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证结合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从痰论治,疗效显著。本文简要从风痰、痰热、虚痰、痰瘀四方面辨证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经验。感邪初期所致风痰咳嗽者,治以疏风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合止嗽散加减;邪气久恋所致痰热咳嗽者,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脾气虚弱湿邪内生所致脾虚湿盛者,治以健脾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加减;痰瘀互结,痹阻肺络,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而出现咳嗽痰多,临床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每证附案一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西医方面目前还未有治疗该疾病的特效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进展;中医中药则有其独特的观点。基于"痰挟瘀血碍气而病"的理论浅析本病的致病机理,并分别从寒痰血瘀、痰热血瘀、气虚痰瘀、阳虚痰瘀四个方面简要论证其治疗,对临床上诊治疾病的水平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导师侯丽辉教授根据诊治本病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痰瘀胞宫"新理论,认为肾虚脾弱,痰瘀互结是PCOS排卵障碍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脾虚痰湿、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是其临床常见证型,因此,探讨PCOS中医病因病机为中医临床从痰、瘀论治PcOS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痛风主要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笔者从"湿、热、痰、瘀"等方面治疗痛风,认为痛风的发作以湿热痰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急性发作期以"利湿泄浊、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为主治其标,缓解期以"健脾益肾"为主调其本,以四妙丸为主方随证加减,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周栋  孙伟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8-119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15.
痰瘀同治法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痰浊、瘀血都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脏腑器官,导致各种疾病,故又属致病因素。古有“百病多痰”、“久病多瘀”之说。唐容川《血证论》中有“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语。痰瘀互结所致病证甚多,痰瘀同治为临床常用之法。现将临床应用痰瘀同治法的体会简介如下。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以排尿因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属中医癃闭范畴。关于本病之成因,多责之于肾气专职虚及下焦湿热。然据笔者临床观察,本病痰瘀互结者亦颇常见。年高之…  相似文献   

16.
毒损心络与高血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学杰  沈宁 《中医杂志》2005,46(2):155-156
1 络病学说与毒损心络的渊源 临床上高血压病患者以苔腻多见,而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病中日趋增多.痰和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为毒邪.高血压病是心络受邪所致.  相似文献   

17.
孙跃农主任医师运用痰瘀学说治疗妇科诸疾,收效明显。现将老师从痰瘀论治痛经、从痰瘀论治月经后期、从痰瘀论治卵巢囊肿、从痰瘀论治产后缺乳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痰瘀同治”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为中医学特有的概念 ,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为津液停滞不行所致。“瘀”指气血瘀滞不行而引起。“痰瘀同源”不论是临床还是实验研究都发现脉络瘀阻多兼有痰浊形成 ,祛痰也兼能化瘀 ,二者互为影响 ,同源相关。1 病理生理“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这是人体的正常水液输布 ,如果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 ,津液停聚则成痰饮。张仲景将痰饮列为四饮之一 ,与悬饮、溢饮、支饮并列 ,是论中痰饮又为四饮统称 ,并提出了治疗总则 ,“当以温药和之”。《类证治裁》…  相似文献   

19.
史大卓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虚""瘀""痰"的互结互化,而"虚""瘀""痰"互结互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转化关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中医辨病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生理、病理认识,依据兼症不同,合理组方用药,可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从哮喘缓解期的病理因素出发探讨哮喘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原因,阐述了痰饮与瘀血对于哮喘缓解期发病的重要性。认为"痰伏于肺"是哮喘的夙根,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根本病理因素,而瘀血亦贯穿哮喘发病的始终,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津血同源,痰源于津,瘀本于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胶结,阻滞气道,从而使病情难愈,痰瘀互结、留伏于肺是哮喘缓解期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不能见痰治痰,见瘀治瘀,应当充分考虑到痰瘀之间相互化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