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及Ⅳ型胶原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肾病分为DM组38例和DN组42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对象的尿RBP、TRF及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DN组患者尿RBP、TRF和Ⅳ型胶原水平显著高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尿Ⅳ型胶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尿RBP和TR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RBP、TRF及Ⅳ型胶原联合检测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TRF)对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其中42例不伴有肾损害,40例伴有肾损害;另以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血清Cys-C、尿TRF和放射免疫法进行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Cys-C和尿TR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伴有肾损害者升高更显著。结论:血Cys-C和尿TRF可作为反映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检测尿微量蛋白对诊断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为HSP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8例多次尿常规正常的HSP患儿尿4种微量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G),白蛋白(AI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 HSP患儿4种尿蛋白中1项以上异常40例(83.33%),α1-MG升高30例(62.50%),AIb、TRF、IgG中1项以上升高26例(54.17%).结论尿4种微量蛋白能敏感地反映早期肾损害,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在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诊断中的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 ,检测了 1 2 2例高血压病人和 1 1 0例正常人的尿RBP、尿微量清蛋白 (AER)、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和尿转铁蛋白 (TRF)的变化。③结果 高血压病人Ⅰ、Ⅱ、Ⅲ期组的RBP、AER、β2 MG和T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4 .88~ 94 .6 5 ,P <0 .0 1 ) ,Ⅱ期组较Ⅰ期组、Ⅲ期组较Ⅱ期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 (t=5 .5 0~ 32 .35 ,P <0 .0 1 )。高血压病人尿RBP与AER、β2 MG和TRF均呈正相关 (r =0 .5 39~ 0 .95 6 ,P <0 .0 1 )。④结论 高血压早期会出现肾小管功能损害 ,尿RBP可作为诊断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给予黄芪和山莨菪碱联合治疗,通过测定尿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达到早期诊断和逆转糖尿病肾损害。方法 观察30例正常人和30例尿微量白蛋白在正常范围的糖尿病人,通过控制血糖,静脉给予黄芪和山莨菪碱治疗前后尿TRF、RBP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中治疗前组尿TRF、RBP值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糖尿病中治疗前后组尿TRF、RBP值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中治疗后组尿TRF、RBP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测定尿TRF、RBP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害,而有效地控制血糖,应用黄芪和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可逆转早期糖尿病肾损害有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病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 (DN)病人早期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的变化及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 ,检测了 98例糖尿病 (DM )病人 (其中无DN病人 4 1例 ,早期DN病人 32例 ,临床DN病人 2 5例 )和 87例正常人 2 4h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转铁蛋白 (TRF)、β2 微球蛋白 (β2 M )和RBP的含量。③结果 DM病人、无DN病人、早期DN病人、临床DN病人的UAE、TRF、β2 M和RBP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11.75~ 87.6 8,q =8.97~ 32 .96 ,P <0 .0 1)。早期DN病人较无DN病人上述指标明显升高(q =11.2 1~ 2 6 .2 0 ,P <0 .0 1) ,临床DN组较早期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 (q =12 .4 3~ 31.5 6 ,P <0 .0 1)。DN病人的RBP与UAE、TRF和 β2 M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5 1~ 0 .978,P <0 .0 1)。④结论 尿RBP增高可反映DN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 ,对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慧  丁菊华 《现代医学》2002,30(6):380-381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探讨其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以指导临床及早期预防。方法 测定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观察其结果变化。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尿RBP,IgG,α1-MG无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TRF,RBP,IgG,α1-MG均明显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检测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及Ⅳ型胶原(Ⅳ 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尿中RBP、TRF及Ⅳ C ,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 ,酶偶联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正常对照组中尿RBP/Cr、TRF/Cr及Ⅳ C的含量分别为(2.12±0.95)mg/mmol,(1.81±0.52)mg/mmol,(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 ,其微量白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 ,而RBP、TRF及Ⅳ 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 ,mALB、RBP/Cr、TRF/C的及Ⅳ 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联合检测尿RBP、TRF及Ⅳ 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意义。方法选择65例早期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的患者;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另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标准方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素(BUN)、肌酐(CR)以及尿液微量清蛋白的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引起肾损害组RBP联合MALB诊断敏感度为90.77%。糖尿病肾损害组RBP、MALB显著高于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损害组BUN、CR高于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联合尿MALB检测比单独使用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标本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及Ⅳ型胶原(Ⅳ-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尿中RBP、TRF及Ⅳ-C,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酶偶联法测定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尿rBP/Cr、TRF/Cr及Ⅳ-C的含量分别为(2.12±0.95)mg/mmol,(1.81±0.52)mg/mmol,(44.68±17.2)ng/ml。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mALB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而RBP、TRF及Ⅳ-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的初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mALB、RBP/Cr、tRF/C的及Ⅳ-C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RBP、TRF及Ⅳ-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矮小症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及营养指标变化状况。方法 选取符合矮小症诊断标准儿童286例,0~6岁142 例,7~14岁144例;健康儿童100例,0~6岁和7~14岁各50例;均检测血清IGF-I、25(OH)D、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结果 0~6岁组矮小症儿童血清IGF-I、25(OH)D、PA、TRF、RBP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岁组矮小症儿童血清IGF-I、25(OH)D、PA、RBP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RF、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龄组矮小症儿童FFA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矮小症儿童存在低水平血清IGF-I、25(OH)D、PA、RBP,高水平血清FFA,早期检测血清IGF-I、25(OH)D及营养指标水平对有效评估和干预营养性矮小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符克英  钟路 《海南医学》2000,11(4):18-18,15
目的 探讨肾脏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2例肾脏病患者及128例正常健康人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其与肌酐比值(RPB/Cr)的含量。结果 肾脏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52例肾脏病患者中肾衰36例,肾综50例,肾炎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9SLE)42例,尿感30例,其他19例,结果均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1或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芪水煎液在防治顺铂化疗所致肾损伤方面的作用,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早期肾损伤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入选60例确诊为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予含顺铂方案化疗,干预组在化疗同时加用参芪水煎液口服.在化疗前、化疗第2疗程及第4疗程分别收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胃癌术后化疗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FH方案)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化疗期间予以AlaGln外周静滴,对照组患者普通饮食;分别在化疗前、中、后每日测患者:①血浆谷氨酰胺Gln水平;②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B);③动态观察患者饮食及体重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G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PA、TRB等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体重有变化但不显著。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予以免疫营养支持,可提高结构蛋白质合成,改善蛋白质营养水平,为防治化疗并发症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肾损害分为过敏性紫癜组(76例)和紫癜性肾炎组(73例),分析两组患儿血清IgM、IgG、IgA和尿液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的差异特征.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阳性率(28.95%)、IgA阳性率(80.26%)高于紫癜性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尿液NAG、Ig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水平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A、IgG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发生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尿液NAG、IgG、TRF、MA水平差异对判断患儿早期肾损伤具有更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1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视黄醇结合蛋白可作为诊断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 RBP)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51名健康成年人血清RBP的含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血清RB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组(P<0.01);胃十二指肠溃疡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RBP的含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RBP能及时的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及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TRF、MA及β2-MG与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的关系,探寻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皮肤型组、混合型组、HSPN型组、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TRF、MA及β2-MG。结果HSP早期各临床分型比较发现HSPN型组尿TRF、MA及β2-MG水平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组(P〈0.05);治疗后组3个指标都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HSP早期患儿尿TRF、MA及β2-MG水平明显增高,伴有肾损伤者升高尤为明显,恢复期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尿TRF、MA及β2-MG可作为反映早期HSP肾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