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探讨其相关因素,以期达到降低再手术率的目的 ,探讨再手术的指征、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6例中再手术者43例(6.46%),分析再手术的原因及效果.结果 原位复发30例(69.77%),是再手术最主要的原因.19例再次开窗椎间盘切除,18例手术效果优良.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彻底摘除突出的组织,对可能突出的组织做相应处理.控制好再手术指征,提高操作技巧,仍能获得良好疗效.再手术时,重复的椎间盘切除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建华 《颈腰痛杂志》2002,23(3):224-225
目的 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 通过对 2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次手术未能缓解症状而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初次手术效果不佳原因有 :(1)定位错误。 (2 )髓核残留过多。 (3)多间隙突出仅手术一个间隙。 (4 )神经根通道减压不彻底。(5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其他疾病等。结论 术前详细理学检查和读片 ,术中认真周到操作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定位失误及漏诊,术中髓核取除不净、侧隐窝狭窄未解除,术后椎管瘢痕粘连、脊椎稳定破坏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的术式,髓核除要干净,充分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6月~199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6例,再手术26例,再手术率为2.87%。分析原因有:原椎间盘切除不彻底11例,再突出5例,合并椎管或根管狭窄共3例,定位错误和双间隙突出遗漏共5例,三间隙再突出和医源性损伤各1例。作者提出术前应明确诊断,术中定位准确,充分显露突出的椎间盘,反对片面强调小切口开窗术式,仔细操作,彻底减压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提高再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4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36例.结果 对36例病例进行6月-4年随访,按优、良、可、差评定,优良率达80.56%,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掌握腰椎间盘再手术适应证,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精细操作,松解粘连,椎管减压彻底,早期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郁凯乐  俞思勤 《中国骨伤》2000,13(3):165-165
我院自 1980年 8月~ 1995年 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84例 ,其中 18例因不同原因再次手术 ,再手术率为6 3%。 18例再手术病例经椎管造影、CT或MRI检查确认病变所在 ,行二次手术探查。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2例 ,女 6例。首次手术时年龄为 2 4~ 5 0岁 ,平均 35 2岁。再次手术时年龄 2 8~ 5 2岁 ,平均 40 5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 1 5年~ 7年 ,平均 3 5年。1 2 再手术原因  (1)因技术原因再手术者 8例 ,均为首次手术后症状依旧或减轻不明显。其中 4例经椎管造影见原间隙突出平面造影剂充盈缺损或中断 …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再手术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初次手术效果不佳原因有:(1)诊断及定位错误;(2)术中椎间盘切除不彻底,术后限制活动时间不足;(3)合并椎管和(或)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未予彻底减压松解;(4)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5)椎间盘感染。[结论]术前全面查体,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手术方案;术中准确定位,仔细探查,彻底减压,必要时内固定;术后充分引流,正确的恢复期指导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健。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治疗大多可获得满意疗效,但仍有复发,也有初次手术未能成功需再手术,过去报道再手术率为2~92%,我院自1994年2月至1996年4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1例,其中再手术10例,再手术率为30%,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的患者,进行二次手术情况分析和总结.结果 随访2-6年,29例病情缓解,恢复正常,6例术前症状有所减轻,5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复杂性高,明确术前诊断、严格手术指征、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4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段与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17例胸腰段与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患者,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判断责任节段,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个性化手术方式。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根据Otani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6例,可3例。结论胸腰段与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较复杂,诊断是关键,需要对临床表现进行全面分析,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椎间孔的病理变化规律,探讨腰椎间孔狭窄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00例无下腰痛病史及腰椎畸形的人群(正常组)和59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突出组)拍摄标准腰椎X线侧位片。在侧位片上分别测量L3~4及L4~5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上部宽度;采用"同身法"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4~5突出组病变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上部宽度均较正常组明显变小(P<0.001);椎间孔高度与椎间隙高度变化正相关;椎间孔上部宽度与椎间孔高度变化正相关。结论 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变节段骨性椎间孔高度和上部宽度明显变小,腰椎间孔有效空间明显减少;椎间孔的高度随腰椎间盘退变的加重而减小;腰椎间盘退变对腰椎间孔上部宽度无直接影响;腰椎间孔高度和上部宽度的变化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4岁以下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8例中,6例正规保守治疗,2例单侧开窗突出髓核及软骨板切除.结果 8例全部经5年以上随访疗效优良.结论 外伤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症状与体征的不相平行是其临床特点;治疗上主张正规保守治疗,但少数保守治疗3月以上无效、症状体征重者,手术仍是治疗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因腰痛6个月加重伴右下肢麻痛10余天入院.入院时查体:心肺及腹部未发现明显异常,脊柱无明显侧弯及后突畸形, L4~5右侧压痛,臀部压痛,伴右下肢小腿外侧窜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0°),膝跟腱反射右侧减弱,跷踇肌力右侧三级.CT示:L4~5椎间盘突出,Hb 118 g/L.入院诊断.L4~5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间再次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患者术后腰腿疼痛均明显缓解,参见Epstein法对患者主观感觉评价,术后2月优良率91.3%,末次随访仍达82.6%,术后腰腿疼痛JOA功能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月与末次随访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板间再次开窗或扩大开窗治疗腰椎稳定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3,IgG和CD68在青少年与中老年患者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个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方法]收集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腰椎间盘髓核标本,青少年组18例;年龄11 ~25岁,平均(20.59 ±3.39)岁;中老年组24例,年龄30~72岁,平均(47±11.15)岁.HE染色观察标本退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MMP-3,IgG和CD68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测并记录数据.[结果] MMP-3阳性率青少年组(33.3%)低于中老年组(79.2%);IgG阳性率青少年组(66.7%)高于中老年组(29.2%);CD-68阳性率青少年组(83.3%)高于中老年组(54.2%),两组MMP-3,IgG和CD68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本HE染色提示中老年组腰椎间盘存在明显退变,青少年组椎间盘退变不明显或无退变.[结论]病理表明中老年组突出腰椎间盘组织存在明显退变,而青少年组退变不明显.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中老年组MMP-3明显高于青少年组,但青少年组IgG和CD68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免疫和炎症反应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病因,而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主要与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B-Twin 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不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B-Twin cage治疗4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85~130 min,术中出血量95~225 ml。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30个月。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植入cage松动脱出等并发症。术后JOA下腰痛评分:优33例,良5例,可5例,优良率88.4%。结论应用B-Twin 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不稳,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安全性可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6例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7例根据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诊断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椎板间开窗、神经根管探查、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  7例随访 6个月~ 4年 ,基本恢复正常 ,能从事原体力工作 ,效果满意。结论 CT扫描是诊断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12例青少年患者中,2例症状较轻者保守治疗后缓解,6例经2~16个月保守治疗失败,4例未行保守治疗。共9例行后路手术治疗。结果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时,2例未手术患者腰腿痛常复发。8例手术患者获1年6个月~9年随访,6例无腰腿痛,神经功能恢复,恢复术前活动度;2例劳累后有轻微腰痛,其中1例5年后复发。结论 神经根张力试验阳性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