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再手术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初次手术效果不佳原因有:(1)诊断及定位错误;(2)术中椎间盘切除不彻底,术后限制活动时间不足;(3)合并椎管和(或)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未予彻底减压松解;(4)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5)椎间盘感染。[结论]术前全面查体,完善的术前检查及手术方案;术中准确定位,仔细探查,彻底减压,必要时内固定;术后充分引流,正确的恢复期指导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健。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和疗效。 方法  1993年 1月至2 0 0 0年 1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6 4例 ,其中再手术者 42例 (5 5 % )。再手术方式为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切除椎间盘 2 5例 ,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 6例 ,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 9例 ,前路经腹膜外椎间盘切除 2例。 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2 0月~ 81月 ,平均 5 2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19例 (45 3% )、良 14例 (33 3% )、可 6例 (14 3% )、差 3例 (7 1% )。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主要原因为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 ,术前及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 ,术后出现腰椎节段性不稳定以及合并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中央椎管狭窄。如果再手术时机及再手术方式选择适当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定位失误及漏诊,术中髓核取除不净、侧隐窝狭窄未解除,术后椎管瘢痕粘连、脊椎稳定破坏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的术式,髓核除要干净,充分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手术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及疗效。在获得随访的患者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46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松解术22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后缘骨赘及软骨结节切除术16例,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神经通道松解、后外侧植骨或椎间融合术47例。结果143例患者初次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44个月,平均62个月。再手术后29例出现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29分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再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3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4.2分,平均改善率72.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未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正确选择再手术时机及方法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75例,其中17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再手术治疗,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9岁。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法切除椎间盘11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5例(同时行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单侧椎板切除1例。术后对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神经根受压表现进行观察,并根据Mac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15-96个月,平均51个月。所有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及神经根受压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Macnab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同一间隙闻盘组织再突出、继发性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突出等。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难度大于初次手术,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周密计划,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6月~199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6例,再手术26例,再手术率为2.87%。分析原因有:原椎间盘切除不彻底11例,再突出5例,合并椎管或根管狭窄共3例,定位错误和双间隙突出遗漏共5例,三间隙再突出和医源性损伤各1例。作者提出术前应明确诊断,术中定位准确,充分显露突出的椎间盘,反对片面强调小切口开窗术式,仔细操作,彻底减压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红羽  黄曹  张连仁 《中国骨伤》2005,18(11):663-664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9.8岁。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前在X线机下,分别于病变节段上位棘突下缘、上位椎板下缘中点定位,置人内窥镜头。在椎间盘镜配套的监视器下咬除部分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本组除1例患者因术中硬膜囊破裂改为开放手术,其余14例平均手术出血量60ml,平均手术时问86min。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按照Nakai评级,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方法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方式。方法:从1985年12月-1999年12月,共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采用3种方式。分别是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减压18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器植入、螺丝钉关节突扣锁12例;以关节突为中心减压、RF-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器植入6例。结果:随访6月-14年,优良率8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应根据有关影像学检查,明确疼痛性质和部位选用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建华 《颈腰痛杂志》2002,23(3):224-225
目的 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 通过对 2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次手术未能缓解症状而再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初次手术效果不佳原因有 :(1)定位错误。 (2 )髓核残留过多。 (3)多间隙突出仅手术一个间隙。 (4 )神经根通道减压不彻底。(5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其他疾病等。结论 术前详细理学检查和读片 ,术中认真周到操作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本院1986~2001年间1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误漏诊4例,术中定位错误2例,同一间隙椎间盘再突出2例,手术方法不当及不彻底5例.13例再次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5个月.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做出术前诊断及准确定位,根据其不同类型采用与其相应的术式,可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1.
开放手术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溶核失败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开放手术观察分析椎间盘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原因。方法 收集溶核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 术中见45例硬膜外脂肪完全消失,43例髓核未见溶解,2例髓核溶解呈糊状但未被吸收,21例伴有侧隐窝狭窄,15例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20例黄韧带增厚,2例椎管骨性狭窄,14例突出物钙化。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间隙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粘连、椎管狭窄、突出物钙化等,不是溶核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常规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再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神经根管狭窄22例,腰椎不稳6例,手术失误8例(间隙错误3例,术侧错误3例,间隙遗漏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37例均顺利完成再手术,术后脑脊液漏2例,经头低脚高位及拔管后腹带加压治愈。37例均获随访,平均3.2(2~6)年。采用侯树勋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9例,可7例。结论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严重胸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合并椎间盘损伤的情况及其对选择手术方式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6 1例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常规行MRI检查 ,了解合并椎间盘损伤的程度和位置以及椎管占位情况 ,并依此同时结合临床表现、X线片、CT检查结果 ,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6 1例中 ,合并有上或下位椎间盘损伤者共 4 1例。单纯伤椎的上位椎间盘损伤 2 6例 ,单纯伤椎的下位椎间盘损伤 11例 ,伤椎的上下位椎间盘同时有损伤 4例。对 4 1例合并椎间盘损伤行前路手术 ,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骨融合 ,未出现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结论 严重的胸腰椎骨折常合并有椎间盘的损伤 ,其中以上位椎间盘损伤多见。MRI是确定椎间盘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椎间盘损伤程度应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4例椎管内肿瘤,其中8例以“椎间盘突出症”而施行手术,文内就其各种误诊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报告 2 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用AF系统内固定加术中椎管造影的疗效。方法 对 2 3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应用AF系统内固定结合术中造影治疗。结果 其中 2 0例占 86 9%造影显示椎管通畅 ,脊髓神经根无受压 ,未行椎板切开减压。 1例硬膜囊破裂 ,1例椎间盘破裂突入椎管内 ,1例椎体游离骨折块突入椎管内。给予有限的椎板减压 ,修补破裂的硬膜囊 ,取出破裂的椎间盘及游离的骨折块。结论 认为该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合献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结果:血肿压迫1例,椎管内感染1例,马尾粘连1例,原间隙丙突出3例,中一间隙突出2例。随访10个月~4年,结果优6例,良1例。结论:由于再手术原因众多,初次手术时做好详细的术前检查及周密的手术准备,术中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神经根受压于神经根管外侧的椎间管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本组共3例。1例为椎间管外,2例为椎间管内。由于症状与普通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术前难以鉴别。具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手术探查阴性或突出物不能解释临床症状时,要考虑本症。注意观察神经根走向、敏感度及张力,发现异常则扩大探查。该症要求手术暴露广,椎弓切除范围大,术后是否会出现椎体间不稳,尚待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artificialdiscreplacement,ADR)植入后,下腰椎神经根管、椎管的径线及容积改变,以其为合理的ADR植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行ADR置换,观察术后JOA与ODI评分、椎间隙活动度、椎间孔径线改变以及椎间孔、椎管的容积变化。结果ADR术后JOA与ODI评分明显改善,椎间隙与椎管径线与容积显著增加,腰椎节段的稳定性与功能恢复。结论人工椎间盘植入后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有效地恢复椎管及神经根管径线与容积。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artificialdiscreplacement,ADR)植入后,下腰椎神经根管、椎管的径线及容积改变,以其为合理的ADR植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行ADR置换,观察术后JOA与ODI评分、椎间隙活动度、椎间孔径线改变以及椎间孔、椎管的容积变化。结果ADR术后JOA与ODI评分明显改善,椎间隙与椎管径线与容积显著增加,腰椎节段的稳定性与功能恢复。结论人工椎间盘植入后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有效地恢复椎管及神经根管径线与容积。  相似文献   

19.
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启明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16,29(3):242-247
目的 :探讨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1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7±13.27)岁(18~83岁)。选择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至治疗时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2个可能对非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脊髓损伤ASIA分级(P均0.05)。结论 :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MRI脊髓损伤类型及范围,同时与有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程度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相关。对于选择非手术治疗需谨慎,仅适用MRI检查提示脊髓信号无改变或水肿程度轻且范围局限者,其余则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再次及多次手术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玉华 《颈腰痛杂志》1997,18(3):157-159
本文重点讨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及多次手术的常见原因,详细站过了神经根管及侧隐窝狭窄,椎间盘及异物残留,定位错误及椎间隙感染,术后腰椎不稳的临床表现。分析探讨了再次及多次手术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理.认为利用现代化检查手段.详细地体格检查.严格手术适应症,严密的手术操作,切除椎管致压物及有效减压.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是预防再次及多次手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