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ASA Ⅰ或Ⅱ级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先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5 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0~2.5 mg/kg;B组:静脉给予舒芬太尼10μg,3 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0~2.5 mg/kg;C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0~2.5 mg/kg,待患者安静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检查时间对丙泊酚总量进行调控.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体动反应、丙泊酚总用药量、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记录术毕清醒后1 min(T0)、5 min(T1)、10 min(T2)、20min(T3)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A、B两组在术毕清醒后各时点的VAS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与镜检前比较,C组镜检中、镜检后各时点的MAP升高、HR增快(P<0.05);与C组比较,A、B两组镜检中、镜检后各时点的MAP降低、HR减慢;A组和B组镜检中体动反应和丙泊酚总用药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结肠镜检查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联合肿胀麻醉用于美容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注入),维持量为0.3~0.5μg/(kg·h),B组静注丙泊酚1.5~2mg/kg,维持量为3~5mg/(kg·h)。手术开始前5min两组患者皆静注0.2μg/kg舒芬太尼,实施肿胀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注射舒芬太尼后)(T_1)、肿胀麻醉开始时(T_2)、手术30min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清醒时(T_5)的HR、RR、MAP、SpO_2,患者诉疼痛难忍(或体动影响手术)、呼吸抑制情况,清醒时间(术毕至steward评分达6分时间),术后30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两组HR、RR、MAP均明显降低,T_2、T_3时B组HR快于、RR慢于、MAP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毕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出现疼痛或体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舒芬太尼用量、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肿胀麻醉用于美容整形手术,优于丙泊酚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与单纯丙泊酚维持用于胃镜检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患者285例,男105例,女18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90kg,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n=76)、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n=87)、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组(O组,n=71)和单丙泊酚组(C组,n=51)。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2.0~2.5mg后推注丙泊酚至受检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胃镜检查;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0~50μg、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2.0~2.5mg、C组静脉注射与其余三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余同D组。记录患者入镜前(T_0)、入镜后1min(T1)、3min(T_2)、5min(T_3)的SBP、DBP、HR、SpO_2。记录患者入镜时及入镜5min内呛咳、体动、追加丙泊酚情况、呼唤睁眼时长及胃镜检查时长。结果 T_1和T_2时D组、T_2时O组、T_2和T_3时F组SBP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3时F组DBP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3时D、O、F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D、O、F组丙泊酚消耗剂量、每公斤体重丙泊酚消耗剂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呼唤睁眼时长明显短于C组(P0.05),其中以D组呼唤睁眼时长最短,O组每公斤体重丙泊酚消耗剂量明显高于D组(P0.05),四组胃镜检查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镜时及入镜5min内D、O、F组需追加丙泊酚例数、发生体动例数及呛咳例数均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以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行无痛胃镜检查有助于减轻丙泊酚单独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丙泊酚使用剂量,缩短呼唤睁眼时间。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羟考酮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为无痛胃镜检查时的更佳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在门诊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患者(ASAⅠ~Ⅱ级)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μg/kg。3min后2组均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 mg/kg。分别观察记录2组注药前(T_00)、注药结束时(T_1)、检查中(T_2)和定向力恢复时(T_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氧饱和度(SpO_2)、呼吸抑制发生例数、苏醒时间及检查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T_1时的MAP、HR及SpO_2均较T_0时下降,但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1、T_2、T_3时点MAP、HR及SpO_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抑制发生例数、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检查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效果好且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实施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R组)和丙泊酚(P组)。P组:丙泊酚1.5~2.5 mg/kg静注。R组: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0~2.0 mg/kg,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叫不应时开始检查。观察2组患者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SPO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镜检中各时点HR、MAP高于镜检前(T0)(P<0.05)。R组T1时HR、MAP低于T0(P<0.05)。T2~T4时R组HR慢于P组,P<0.05。P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长于R组(P<0.05)。丙泊酚的用量P组大于R组(P<0.01)。体动反应P组高于R组。结论与单纯应用丙泊酚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术中体动少,丙泊酚用量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双上臂、面颊部、腰腹部吸脂整形手术的患者各2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观察麻醉前(T_0)、麻醉后2 min(T_1)、注射肿胀液时(T_2)、手术开始20 min(T_3)及手术结束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SpO_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静脉麻醉镇痛与镇静效果,并观察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活动、喉痉挛、清醒时间、呛咳、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B组麻醉时MAP和HR下降较A组更显著(P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B组高(P0.05);T_1~T_3时间点,B组MAP和HR低于A组(P0.05);T_4时间点B组MAP和HR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较B组长(P0.05);RR组呼吸抑制、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配合局部肿胀麻醉在小面积微创吸脂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时间长,术中呼吸抑制少,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静脉输注丙泊酚,观察组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_1)、麻醉诱导后(T_2)、过脾区(T_3)及退镜后(T_4)患者的HR、SBP、Sp O2和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各时点的SpO_2和T_1、T_4时点的HR、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时点的HR、SBP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肢动次数、丙泊酚使用总量、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比较,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总用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行门诊肝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在门诊治疗室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患儿40例,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组(A组,n=20)及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B组,n=20)。A组在皮肤消毒前予以2.5~3.5mg/kg丙泊酚缓慢静推,B组则予1.5~2.5 mg/kg丙泊酚+0.5μg/kg瑞芬太尼缓慢静推;穿刺过程中若患儿出现躁动则立即追加10~30 mg丙泊酚加深麻醉。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1 min(T_1)、术毕时(T_2)及返回病房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呼吸抑制率、术中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初醒时间(t)。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T_1、T_2时刻MAP较麻醉前(T_0)下降(P0.05),而同时刻点两组HR、SpO_2无显著改变(P0.05);丙泊酚用量、躁动发生率和初醒时间A组皆大于B组(P0.05),呼吸抑制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肝穿刺活检的门诊手术中,单纯推注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两种方案都安全可行。在吸氧状态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方案相对优于单纯丙泊酚镇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意识指数(IOC)监测下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对麻醉药用量、体动反应、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恶心呕吐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我院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TEAS组、舒芬太尼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入室后均进行意识指数、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维持IOC1值为40~60,IOC2值为30~50时行胃镜检查。TEAS组:入室前10 min TEAS右侧合谷、内关、足三里、梁丘穴直至检查结束,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1%丙泊酚0.15~0.25 mL/kg;舒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1%丙泊酚0.15~0.25 mL/kg;对照组入室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1%丙泊酚0.15~0.25 mL/kg。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前(T1)、给药后1 min(T2)、进镜时(T3)及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观察低血压、高血压、低氧血症、体动反应、注射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TEAS组在T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丙泊酚用量及注射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使用剂量。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对照研究。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A组(0.2 mg/kg瑞马唑仑复合0.25μg/kg瑞芬太尼,100例)、B组(0.3 mg/kg瑞马唑仑复合0.25μg/kg瑞芬太尼,100例)、C组(0.4 mg/kg瑞马唑仑复合0.25μg/kg瑞芬太尼,100例)、D组(0.2 mg/kg瑞马唑仑复合0.50μg/kg瑞芬太尼,100例)、E组(0.3 mg/kg瑞马唑仑复合0.50μg/kg瑞芬太尼,100例)、F组(0.4 mg/kg瑞马唑仑复合0.50μg/kg瑞芬太尼,100例)、R组(2 mg/kg丙泊酚,99例)。记录7组患者入室后(T_(0))、给药结束后1 min(T_(1))、胃镜操作时第1分钟(T_(2))、胃镜操作时第3分钟(T_(3))、胃镜操作时第5分钟(T_(4))、离院时(T_(5))的心率、MAP,记录7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并发症(呼吸抑制、低氧血症、低血压、呛咳、呃逆、体动等)发生情况、镇静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操作者满意度评分。记录瑞芬太尼0.25μg/kg的3组、瑞芬太尼0.50μg/kg的3组、瑞马唑仑0.2 mg/kg的2组、瑞马唑仑0.3 mg/kg的2组、瑞马唑仑0.4 mg/kg的2组呃逆的发生率,分析两种药物剂量与呃逆的相关性。结果A、B、C、D、E、F组的镇静成功率高于R组(P<0.05)。当瑞芬太尼剂量恒定时、增加瑞马唑仑的剂量,或者当瑞马唑仑剂量恒定时、增加瑞芬太尼的剂量,镇静成功率都随之增加(P<0.05),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率和MAP波动减小、呛咳及体动发生率降低、患者及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增高(P<0.05);但同时,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心率和MAP下降幅度增大、患者苏醒时间与离院时间也逐渐延长(P<0.05)。瑞马唑仑剂量与呃逆的发生间呈弱正相关(0.25μg/kg,r=0.180,P<0.05;0.50μg/kg,r=0.272,P<0.05),瑞芬太尼剂量与呃逆的发生间呈负相关(0.2 mg/kg,r=−0.400,P<0.05;0.30 mg/kg,r=−0.386,P<0.05;0.40 mg/kg,r=−0.303,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无痛检查,0.3 mg/kg瑞马唑仑复合0.25μg/kg瑞芬太尼剂量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3种七氟醚吸入方法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择期手术患儿90例,ASA分级Ⅰ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逐步递增法组(A组)、潮气量法组(B组)、肺活量法组(C组),每组30例.吸入七氟醚160 s后行静脉穿刺,之后行进一步全身麻醉诱导.观察3组患儿入亲情诱导室(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吸入160s后静脉穿刺时(T2)的MAP、HR、SpO2,意识消失时间、穿刺时体动反应发生率,麻醉诱导期间患儿合作程度、有无体动反应及副作用,手术结束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c)、拔管时间(Td),并行躁动评分.结果 患儿意识消失时间A组为(58.1±0.3)s,B组为(41.2±0.3)s,C组为(33.8±0.8)s,A组最长而C组最短(P<0.05);穿刺时体动反应发生率A组(96.7%)高于B组(16.7%)、C组(13.3%)(P<0.05);诱导期体动反应发生率A组(100%)高于B组(13.3%)、C组(10%)(P<0.05),仅在A组发现患儿发生心动过缓和唾液分泌各1例;诱导期患儿合作程度评分B组(0.20±0.07)分最低,A组(0.77±0.13)分次之,而C组(1.43±0.13)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不增加副作用发生的前提下,潮气量法吸入8%七氟醚更易为小儿所接受,更加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寻求较佳的EBUS-TBNA手术麻醉方法.方法 60例择期EBUS-TBNA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SR组),每组20例.麻醉方式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全麻复合TCI舒芬太尼和或瑞芬太尼辅助2%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术中维持双频谱指数( BIS)50 ~60.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T0)、手术开始后30min( T1)和术毕定向力恢复时(T2)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手术开始后30min动脉血气、术中呛咳次数、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用量、术毕至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R组T1时呼吸频率下降明显(P<0.05),S组和R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SR组(P<0.05).(2)R组和SR组术中呛咳次数、术毕至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减少(与S组比,P<0.05).(3)三组患者丙泊酚、利多卡因用量、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同时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并辅助局部麻醉可以满足EBUS-TBNA的手术要求,安全、有效,可作为EBUS-TBNA的常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瑞芬太尼的最适剂量.方法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100例):瑞芬太尼1组(R1组,瑞芬太尼0.25 μg/kg)、瑞芬太尼2组(R2组,瑞芬太尼0.5 μg/kg)、瑞芬太尼3组(R3组,瑞芬太尼1.μg/kg).记录各组麻醉前(T0)、置入胃镜时(T1)、退出胃镜时(T2)的BIS值、MAP、HR、SpO2,并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辅助呼吸和术中体动例数、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离院时间、离院时眩晕等.结果 3组患者To、T1、T2时BIS值、MAP、HR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3组比较,R1组、R2组在T1时点SPO2[(96.9±2.1)%、(96.2±2.9)%比(92.1±5.5)%]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点R1组与R2组比较以及T2时点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R1组[(110±12) mg]、R2组[(65±8)mg]明显多于R3组[(48±6)mg],R1组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多于R2组,同时术中辅助呼吸R1组(6%)、R2组(9%)较R3组(21%)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2组、R3组比较,R1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延长,术中体动及离院时眩晕发生较多(P<0.05),但R2组、R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0.5 μg/kg瑞芬太尼辅助适量丙泊白酚是胃镜检查中较适合的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8月在本院行FOB检查患儿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个月~14岁,体重3.5~45.5kg,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5~3.0mg/kg、咪达唑仑0.5m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丙泊酚2.5~3mg/kg、咪达唑仑0.5mg。记录患儿术中追加麻醉药物情况、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间及苏醒时间、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等。结果两组患儿丙泊酚消耗量、检查操作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查过程中,S组躁动发生率(3.3%)明显低于R组(26.7%)(P0.05)。S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S组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安全用于小儿FOB检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苏醒期躁动,提高内镜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舒芬太尼鼻腔给药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舒芬太尼鼻腔给药的效果.方法 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2~78岁,体重50~85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Ⅱ组和Ⅲ组分别经鼻滴入舒芬太尼0.13、0.1μg/kg,舒芬太尼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各组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 mg和异丙酚1~3 mg/kg,意识消失时置入纤维结肠镜,静脉输注异丙酚50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中酌情追加异丙酚0.5~1.0 mg/kg.于给药前(T0)、给药后2、3、4 min(T1~3)及清醒时(T4)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异丙酚诱导量、总量、术中OAA/S评分、体动反应、检查时间、清醒时间,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检查时间、清醒时间、异丙酚诱导量、异丙酚总量、术中OA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相比,各组T1~4时MAP降低,Ⅰ组T1,2时SpO2降低(P<0.05或0.01);与Ⅱ组和Ⅲ组相比,Ⅰ组T1时SpO2降低(P<0.05);Ⅱ组和Ⅲ组各时点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见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舒芬太尼0.1μg/kg鼻腔给药较静脉给药对呼吸功能的抑制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单一制剂在全麻胃镜操作中的应用特点.方法 择期行胃镜检查术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依托咪酯(E)组和丙泊酚(P)组,双盲法给药.E组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术中胃镜置入时追加0.1 mg/kg.P组静注丙泊酚2.5 mg/kg,术中胃镜置入时追加1 mg/kg.Ramsay分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非洲儿童手术中的应用,为儿童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 4~6岁行下腹部及下肢部位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完全随机分为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前后(T1、T2)及术毕拔出喉罩/气管导管(T3)时的MAP、HR和Sp0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及副作用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MAP、HR和Sp02在To和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P和HR[(68±10) mmHg(1 mmHg=0.133 kPa)、(108±17)次/min]在T2时明显低于B组[(91±8) mmHg、(139±18)次/min] (P<0.05);A组MAP和HR[(67±9) mmHg、(121±16)次/min]在T3时也明显低于B组[(85±9) mmHg、(141±17)次/min] (P<0.05);A组术后VAS评分[(1.5±0.5)分]明显低于B组[(6.5±1.5)分](P<0.05),A组苏醒时间[(5.8±2.4)min]明显短于B组[(12.2±2.8) min](P<0.05),A组术后躁动(4例)明显低于B组(17例)(P<0.05),术后A组啼哭和呛咳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患儿诱导期和苏醒期有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且术后疼痛明显降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是非洲儿童下腹部及下肢部位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用丙泊酚组(B组)两组,观察两组丙泊酚用量、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抑制(Sp O292%或呼吸暂停15s)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患者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吸刮子宫内膜时(T3)、呼之能睁眼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B组。A组手术结束至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单用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可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宫缩痛,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