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分别用于老年人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腹部手术实施全身麻醉且术后接PCIA泵镇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F组)两组,每组60例。S组镇痛泵中为舒芬太尼2.5μg/kg+0.9%生理盐水200 m L。F组镇痛泵中为氟比洛芬酯25 mg/kg+舒芬太尼1μg/kg+0.9%生理盐水200 m L。在术前24 h(T0)、术后6 h(T1)、24 h(T2)、48 h(T3)各时间点分别进行MMSE和VAS评分及血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测定,并记录结果。结果 S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S组术后MMSE评分低于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Aβ水平明显升高,S组高于F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5~80岁,BMI 18.6~27.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对照组)和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镇痛配方为舒芬太尼1.5μg/kg+格拉司琼6 mg;观察组镇痛配方为艾司氯胺酮0.2 mg/kg+舒芬太尼1.3μg/kg+格拉司琼6 mg。记录术后6、12、24、48、72 h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1 d、术后24和72 h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3、7 d的MoCA评分,并统计术后7 d 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12、24、48、72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术后48、72 h时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 h的TNF-α、IL-6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评估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浆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4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镇痛组(KF组)和芬太尼镇痛组(F组),每组120例。分别于术后6、24和48h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记录术中、术后芬太尼用量及自控镇痛次数。分别于术前1d、术后3、5d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并静脉采血测定血浆S-100B蛋白、NSE浓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dKF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KF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为19.3%明显低于F组为37.3%(P<0.05)。术后3d血浆S-100B蛋白、NSE浓度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KF组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降低术后血浆S-100B蛋白、NSE浓度,降低POCD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吗啡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男39例,女51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吗啡联合无背景剂量镇痛泵组(QA组)、吗啡联合有背景剂量镇痛泵组(Q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QA组和QB组于术前在L2-3间隙单次注射吗啡5μg/kg,术后QA组连接无背景剂量静脉镇痛泵(PCIA),QB组连接1 ml/h背景剂量的PCIA,C组仅在术后连接1 ml/h背景剂量的PCIA。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术后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1、3、6、12、24、48、72 h静息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在术后1~2 d评估患者恢复指标和康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QA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QA和QB组术后48 h PCIA有效按压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自控镇痛(PICA)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PICA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年龄23~34岁。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ICA,复合组采用PICA联合TAPB。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产妇术后2 h、4 h、12 h、24 h、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镇痛效果实施评估。同时统计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即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复合组术后静息和活动状态下2 h、4 h、12 h、24 h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A联合TAPB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镇痛药物的用量,是安全、可行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智能化患者自控静脉镇痛(Ai-PCIA)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65岁,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i-PCIA组(A组)和传统PCIA组(C组),每组30例。A组通过智能化无线镇痛系统+术后每日2次随访进行术后镇痛管理和效果评价,C组通过病房医师反馈+术后每日2次随访的方式进行镇痛管理和效果评价,术后随访在8:00—9:00时和17:00—18:00进行。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前1 d、术后第1天和第2天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补救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8、12、24 h,A组静息时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8、12、24、48 h,A组活动时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A组RCSQ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总用量和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i-PCIA可以提高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改善睡眠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胃肠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术后行PCIA,背景剂量2 ml/h,按压剂量2 ml/次,负荷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药液量100 ml分别含舒芬太尼150μg(A组)、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氟比洛芬酯200 mg(D组)。观察并记录术后即刻(T0)、2 h(T1)、4 h(T2)、12h(T3)、24 h(T4)患者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C、D组在T2~T4时VAS评分和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低于A、B组(P<0.05),T1~T3时B、C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A、D组(P<0.05)。术后24 h内A、D组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200 mg复合舒芬太尼100μg/ml静脉自控镇痛可为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及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或贲门癌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B组于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两组PCIA配方均为氟比洛芬酯150 mg加芬太尼0.5~0.6 mg;C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PCIA配方为芬太尼0.8~1.0 mg.记录术后0、4、8、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及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SBP、DBP、HR、SpO2、安静和活动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A、B组术后24 h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的患者例数少于C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降低芬太尼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6月择期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60例,ASAⅠ~Ⅱ级,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4组,术后使用PCIA,背景剂量2 ml/h,按压剂量2 ml/次,负荷量2 ml,锁定时间15min,药液量100 ml。4组分别为舒芬太尼3.0μg/h(A组)、舒芬太尼3.0μg/h+氟比洛芬酯4.0 mg/h(B组)、舒芬太尼2.0μg/h+氟比洛芬酯4.0 mg/h(C组)、舒芬太尼1.0μg/h+氟比洛芬酯4.0 mg/h(D组)。记录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D组T1、T2时点VAS评分高于其他3组(P0.05),镇静评分低于其他3组(P0.05)。48 h内D组按压次数多于其他3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4.0 mg/h复合舒芬太尼2.0μg/h静脉自控镇痛可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住院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8~67岁,BMI 21.3~26.7 kg/m~2,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记录术后在PACU内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总用量、48 h内疼痛VAS评分、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记录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记录患者局麻药中毒、皮下血肿、感染、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P组术后舒芬太尼追加剂量及总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4、8、24、48 h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较好(P0.05)。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多模式镇痛可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下行胸外科手术病人90例,年龄38~76岁,身高154~181 cm,体重44~82 kg,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A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拔除气管导管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C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经T6,7行硬膜外阻滞,采用舒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均采用0.125%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0.5ug/ml行PCEA,维持VAS评分≤3分.于术后4、12、24、48 h时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中和术后48 h内阿片类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B组术后4 h时BCS舒适度评分升高,C组术后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升高,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BCS舒适度评分升高,术中及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减少胸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腔镜术后疼痛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所行妇科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F 组,n =40)和舒芬太尼组(S 组,n =40)。DF 组用生理盐水将地佐辛0.3 mg/kg +氟比洛芬酯2 mg/kg 稀释至100 ml,S 组用生理盐水将舒芬太尼2μg/kg 稀释至100 ml,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记录术后6 h、12 h、24 h、48 h 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Ramsay 镇静评分、PCIA 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各时点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与 S 组比较,DF 组术后6、12 h Ramsay 评分明显降低(P <0.05);两组患者术后 VAS、BCS评分和 PCIA 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T1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点 IL-6、IL-10、TNF-α浓度显著升高(P <0.05);与 S 组比较,DF 组术后不同时点的 IL-6、TNF-α浓度显著降低;而 IL-10浓度显著升高(P <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腔镜手术患者 PCIA,可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和胸椎旁阻滞组(T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支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术后采用PCIA。S组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T组则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两组均使用0.4%罗哌卡因30ml,阻滞完成后30min使用针刺法测定并记录感觉阻滞平面;记录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记录术后2、4、8、12、24、48h的静息和咳嗽VAS评分;记录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哌替啶补救性镇痛例数;记录阻滞相关并发症、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S组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S组术后12h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S组PCIA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S组PCIA 48h内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气胸、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或胸椎旁阻滞均可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术后镇痛,但前锯肌平面阻滞较胸椎旁阻滞作用更持久、操作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且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随机、单盲和对照临床研究。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216例,ASAⅠ或Ⅱ级,计算机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D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继之用生理盐水将地佐辛25 mg+氟比洛芬酯250 mg配制成100 ml,以2 ml/h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48 h;S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推注舒芬太尼3μg,此后用生理盐水将3μg/kg的舒芬太尼配制成100 ml持续泵注。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4、8、12、24、36、48 h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安静状态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0°翻身活动时D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出汗、恶心和寒战发生率D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与单用舒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术后运动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拟行择期骨科手术患者370例,年龄≥60岁,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组(FS组)和脂肪乳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术后连续3d行PCIA,并随访谵妄的发生(CAM-ICU法)、VAS评分和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FS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16.3% vs.26.2%,RR=0.62,95% CI 0.41~0.93) (P<0.05).FS组罹患谵妄的风险是S组的0.57倍(95% CI 0.34~0.96)(P<0.05).FS组术后VAS评分及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 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相比,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能够减少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s controlled infusion analgesia,PCIA)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年龄65~89岁,ASA分级Ⅰ~Ⅲ级)分为3组(每组30例).各组PCIA药物: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0.04μg· kg-1 ·h-1+托烷司琼5 mg;Dex 1组(D1组),舒芬太尼0.04 μg· kg-1·h-1+托烷司琼5 mg+Dex 0.02 μg·kg-1·h-1;Dex 2组(D2组),舒芬太尼0.04 μg·kg-1·h-1+托烷司琼5 mg+Dex 0.05μg·kg-1·h-1;各组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间隙L3~L4.手术结束前10 min,均静脉注射5μg舒芬太尼,术后连接镇痛泵.记录手术和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副作用的发生率,镇痛总体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术后4、8、12、24、48 h 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镇痛48 h后各组单位体重下舒芬太尼的消耗量. 结果 术后8、12、24、48 h,S组Ramsay评分[(1.7±0.5)、(1.6±0.6)、(1.6±0.5)、(1.8±0.5)分]低于D1组[(2.2±0.6)、(2.0±0.5)、(2.2±0.5)、(2.2±0.5)分]和D2组[(2.3±0.5)、(2.3±0.4)、(2.4±0.5)、(2.3±0.5)分](P<0.05);D1组和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D1组VAS评分[(0.7±0.8)、(0.7±0.8)分]低于S组[(1.3±1.1)、(1.4±1.0)分](P<0.05);术后8、12、24、48 h,D2组VAS评分[(0.8±0.6)、(0.8±0.6)、(0.6±0.7)、(0.7±0.7)分]明显低于S组(P<0.01).镇痛48 h后,D1组BCS评分[(3.2±0.7)分]明显高于S组[(2.1±0.5)分](P<0.01),D2组BCS评分[(3.6±0.6)分]高于S组与D1组(P<0.05);S组[(2.02±0.10) μg/kg]舒芬太尼消耗量大于D1组[(1.96±0.61)μg/kg]和D2组[(1.94±0.39) μg/kg](P<0.05),D1组和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ex0.05μg·kg-1·h-1联合舒芬太尼0.04 μg·kg-1·h-1 PCI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降低了舒芬太尼的消耗量,临床应用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7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全麻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T组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n=39),不行神经阻滞;常规SAPB组(SAPB组,n=40),全麻诱导前超声引导下双侧腋中线第5肋水平前锯肌...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乳腺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ASAI-II级90例全麻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A组(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B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右美托咪啶0.02μg/kg/h;C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mg+右美托咪啶0.04μg/kg/h,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手术前(T0),手术后2h(T1),4h(T2),8h(T3),24h(T4),48h(T5)时的心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疼痛(VAS评分法)和镇静评分(Ramsay分级法)。并观察术后48h内有无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A、B两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值均较术前高,C组术后血压较术前高,但其心率较术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VAS评分2h~8h内B、C两组和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4h~48h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8h镇静Ramsay评分C组与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于B、C组,C组嗜睡发生率大于A、B两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与氟比洛芬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15min经静脉分别给予地佐辛0.15mg/k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5ml(C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检测注射地佐辛(或生理盐水)前(T_0)、术后2h(T_1)和12h(T_2)时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_H)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T_1、T_2和术后24h(T_3)时的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血浆Cor、ACT_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D组血浆Cor、ACT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3时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T_1、T_2时BCS舒适度评级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前给予地佐辛能有效减轻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