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12~2009-12我院资料完整的37例面中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根据螺旋三维CT重建显示的骨折情况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半冠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面形和功能恢复。结论:开放复位固定是面中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螺旋三维CT重建对面中部骨折的治疗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面中部骨折手术治疗及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面中部骨折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治疗的98例面中部骨折病例,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时机及方法进行探讨,着重讨论了切开复位与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基础,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 本组病例共98例,男性占78.6%,好发于21-40岁年龄段,伤因,车祸伤占32.6%工伤事故的打击伤占24.5%,跌伤占17.3%,骨折以上颌骨为主的联合骨折为最多(72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70例面中部骨折的坚同内同定术进行总结,探讨面中部骨折复位的方法.方法:70例面中部骨折患者,采用小型、微型钛板和不同的手术人路完成手术.结果:术后咬合和外观恢复满意,但不同手术入路存在各自优缺点.结论:坚固内固定术是面中部骨折复位固定的好方法,但手术入路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4.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面中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本组病例72例,分别为Le FortI、Le FortⅡ、Le FortⅢ型骨折,部分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单纯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别或联合采用口内切口、眶下缘切口及头皮冠状切口进路,暴露骨折端复位骨折,选择不同规格的小型或微型钛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切取颅骨外板移植修复。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面形、开口度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骨折固定方法,提高了骨折固定稳定性,保证了效果,能早期促进骨折愈合,为面中部解剖结构的重建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面中1/3骨折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年来我院收治58例面中1/3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病人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术后3月复查,全部病人开口度≥37 mm;除2例外,其余(牙合)关系恢复良好;52例面部畸形中除1例颧骨轻度塌陷、2例颧骨略突出外,外形基本恢复正常;11例眶下区麻木的患者有2例仍感觉较对侧迟钝,但范围明显缩小;2例眼球内陷、下沉伴复视病人已基本恢复。结论:在积极治疗面中部骨折的同时,应注意术前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附9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整理了我院口腔科1995~2000年间98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对其致伤因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车祸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7.14%;下颌骨体部骨折居首位,占40.54%,最常见的合并伤为面中份骨折,其次分别为胸、腹、四肢伤,颅脑损伤;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结论下颌骨骨折以下颌骨体部、颏部最多;坚固内固定为今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1999.1~2003.5面中部骨折住院病例44例,对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43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例陈旧性骨折面形及咬胎关系恢复欠佳。结论:开放复位固定是面中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上颌前庭沟黏膜切口是面中部骨折理想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对 10例面中部复杂骨折的患者 ,设计隐蔽切口行钛板内固定 ,并辅以石膏帽外牵引复位的方法 ,收到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8~ 4 5岁 ,均为面中部粉碎性骨折。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 5例 ,上颌骨、颧骨、眶外缘骨折 3例 ,上颌骨、颧骨、眶外缘、鼻骨骨折 3例。二、材料小型 (2 .0mm)、微型钛板 (1.5mm) ,杭州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石膏绷带 ,结扎丝Φ 0 .2 5mm ,钢丝Φ 2 .0mm(可用自行车辐条 )。三、手术方法根据骨折部位不同 ,选用上前庭沟切口 ,颞部切口、下睑结合…  相似文献   

9.
倪文庆  卜寿山  戈伟 《口腔医学》2012,32(10):638-640
[摘要] 目的 探讨面中部多发性骨折的手术路径和临床处理。方法 采用头皮冠状/半冠状切口结合下睑下切口和/或前庭沟切口手术路径治疗52例面中部多发性骨折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2年,评价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发生,获得较理想的面部外形和良好的咬合关系。4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分支损伤,3个月后功能恢复。没有出现永久性面神经分支损伤病例。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部位获得较良好的对位。结论 本研究显示,冠状切口结合辅助小切口治疗面中部多发性骨折,有手术视野显露清楚、入路隐蔽,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提高面中部骨折的治疗质量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全国第二次口腔颌面创伤研讨会暨口腔颌面创伤学组成立已 3年。 3年来 ,颌面部创伤的研究与临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举办了多期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学习班 ,近期又举办了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中国首届学习班 ,使坚固内固定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普及。近来还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颌面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专著 ,相信对于使用该技术将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1] 。同时根据研究与治疗的需要 ,国内出现并引进了新的名词和概念 ,如全面部骨折 (panfacialfracture)、鼻眶筛 (naso orbital ethmoid ,NOE)骨折[2 4 ] ,反映出当前需要更好地处理复杂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神经完整地推向前方,不必专门解剖面神经。直视下觅得两骨折段,按原位置和方向复位,以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半年复诊。结果 16例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术后半个月张口度大于3.0 cm,半个月及半年后X线片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骨折部位不愈或延迟愈合表现,无内固定物松脱,愈合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好,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中,由于其切口隐蔽安全,利于保护面神经及重要血管,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颌骨骨折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和颌间牵引修复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颌骨骨折术后影响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124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内或口外入路手术,以钛板坚强内固定或联合颌间牵引进行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Ridit分析。结果:钛板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组治愈41例、显效8例、无效4例,钛板坚强内固定组治愈33例、显效6例、无效3例,颌间牵引组治愈7例、显效11例、无效11例。经Ridit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三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钛板对颌骨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可使其达到早期功能复位与重建的良好效果。如联合颌间牵引,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73侧)髁突颈骨折行耳屏前绕耳轮脚切口,向前下沿外耳道前缘颞下颌韧带关节囊表面将覆盖在关节表面的腮腺上极翻起,向前牵拉腮腺组织,不用显露耳颞神经、颞浅血管及面神经,显露颞下颌韧带和关节囊;在直视下寻找移位的髁突,将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后1、3、6月复诊。结果术后3月,所有局部伤口耳轮脚上切口隐蔽仅见耳屏前愈合线、面型对称、开口度≥3.5cm、开口型无偏斜、关系好、骨折一期愈合、髁突表面未见骨质吸收、面神经瘫痪症状恢复、双侧咬合力对称、伤口愈合线隐蔽。结论髁突颈骨折经耳屏前后上绕耳轮脚切口,切口隐蔽,能较好的保护颞下颌关节区相关血管神经;对髁突颈部骨折行翼外肌-髁突解剖结构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在术后3月内可判定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在6种咬合负载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和骨折段位移,为下颌骨骨折的坚强内固定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体部骨折及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对下颌骨体部骨折在6种咬合负载情况下对上、下缘单板及双板固定3种方法的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以无板固定为对照,比较各种工况下骨折断层的应力、骨折段位移,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法固定的效果。结果:前牙咬合、正中咬合、患侧及健侧磨牙咬合、患侧及健侧前磨牙咬合负载下,上缘单板固定时骨折段位移分别为0.03887mm、0.04195mm、0.11043mm、0.006955mm、0.175625mm和0.00696mm;下缘单板固定时骨折段位移分别为0.046215mm、0.1962278mm、0.09593mm、0.009414mm、0.158956mm和0.010594mm;双板固定时骨折段位移分别为:0.006245mm、0.020233mm、0.022952mm、0.003876mm、0.021451mm和0.005344mm;患侧磨牙、前磨牙咬合骨断层应力分布下部为张力带、上部为压力带。结论:体部骨折用单板固定存在着隐患,对下颌体部骨折应尽量采用双板或下缘单板结合单颌固定,以增加骨断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颌间牵引钉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适应症的掌握。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68例颌骨骨折病例应用颌间牵引钉牵引复位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总结分析临床疗效及操作注意事项,评判其优缺点。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创口Ⅰ期愈合折线,其中61例达到解剖复位标准,7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颌间牵引钉适合于多种类型颌骨骨折,操作时间短,仅局部有轻微损伤,可进行多方向调整,术后患者舒适,拆除方便,但患者经济负担加大。结论颌间牵引钉结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手术快捷、安全、效果良好,为颌骨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颌间牵引方法,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评价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稳定性,为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的理论支持。方法建立下颌骨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按照Champy的下颌骨骨折理想固定线进行小型钛板固定,分别模拟切牙咬合及健、患侧磨牙咬舍,得出骨折段的相对位移情况。结果下颌骨正中联合及下颌体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在功能咬合时,骨断端相对位移均在150μm内;下颌角骨折,切牙咬舍时,骨断端位移也在150μm内,但在健侧及患侧磨牙咬合情况下,骨断端位移较大。在同样的咬合力下,下颌体及下颌角处一块小夹板固定时,骨断端相对位移量不能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结论两块小型钛板下颌骨正中联合或下颌体骨折坚固内固定,骨折段稳定,但在下颌角处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支持。下颌角和下颌体骨折一块小夹板张力带固定不够稳定,需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及术后辅助固定或减小咬合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97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固内固定复位术,其中50例术后加颌间牵引,47例不加颌间牵引,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对单发性骨折,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多发性骨折,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坚固内固定术加颌间牵引组治疗效果优于未加颌间牵引组。结论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多发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入路途径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在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病例132例,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采用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治疗组采用开放性软组织切口入路,对照组行经头皮冠状切口入路。观察两组术后X线下骨折处接合情况及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神经症状、视觉情况、张口开合度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观察患者在年龄、骨折发生原因、受伤距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仅一处骨断端未接合良好治疗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两处及以上未接合良好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5例;张口开合度异常治疗组3例,对照组6例;复视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神经症状治疗组2例,对照组6例;面部畸形治疗组2例,对照组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疗效稳定,采用开放式软组织切口入路具有安全、高效、切口小、部分患者可利用原面部创口手术的优势,费用相对较低,经六个零超细线面部美容缝合,可使术后疤痕最大限度减少。虽经头皮冠状切口入颅具有切口隐蔽、美观等优势,但具有切口相对较大,手术耗时长,需全麻,费用较高,有时暴露不足,操作不便,易损伤面神经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感染颌骨骨折的坚强内固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的疗效调查,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感染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89-1999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行钛板植入坚强内固定者14例,根据术前、术后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除1例未随诊外,其余13例均发生正常骨愈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4例,其中3例再次感染,1例下齿槽神经麻木。结论:感染的颌骨骨折在清创的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