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赟  李小兵 《口腔医学》2022,42(7):659-663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不仅影响上下颌牙齿的排列及咬合关系,严重者还可能影响患者牙弓形态、面型及呼吸等,其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中是临床诊断及治疗计划的重要部分。上颌扩弓治疗是解决口腔正畸患者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主要方法,其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利于医生加深对牙弓宽度发育不足机制的认识、优化方案设计选择、精准化临床治疗、提高上颌扩弓治疗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目前针对上颌扩弓治疗的疗效的评价方法多样,该文针对上颌扩弓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作一综述,并前瞻性地提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手术辅助快速扩弓矫治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病例牙齿和基骨的变化。方法:上颌发育不足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按年龄分为扩弓组和手术组,扩弓组(平均年龄12.51±0.82岁)行矫形快速扩弓治疗;手术组(平均年龄19.07±2.54岁)行手术协助快速扩弓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和咬合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均有明显的扩弓效果,手术组牙弓宽度增加更为显著,扩弓组牙弓长度增加明显,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手术组B点显著后移,而扩弓组B点前移,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手术组腭平面后旋,扩弓组腭平面前旋,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病例上颌切牙均内倾,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协助快速扩弓治疗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可取得良好的扩弓效果;对上下颌骨、上颌切牙在矢状面的改变更有利于III类错畸形的矫正;在病例的选择上,更适用于低角病例。  相似文献   

3.
年轻成人上颌快速扩弓(YA-RME)对牙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年轻成人上颌快速扩弓后患者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以16例年轻成人上颌快速扩弓患者为观察组,32例替牙期上颌快速扩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扩弓前(T1期)扩弓后(T2期)患者牙颌结构的变化,测量项目包括上颌牙弓宽度、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合)平面交角、临床牙冠高度、腭穹隆角、腭龈缘水平宽度、腭中部宽度、腭顶宽度差以及下颌平面角和下面高。t检验,α为0.05。结果①上颌快速扩弓后观察组6-6牙弓宽度增加4.2+2.7mm,对照组增加5.4+2.3mm,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上颌快速扩弓后观察组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合)平面交角减小6.4+11.3°,对照组减小0.6+5.6°,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③上颌快速扩弓后观察组腭穹隆角增加8.1+ 6.9°,对照组增加1.6+7.8°,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④上颌快速扩弓后观察组腭顶宽度差为0.8+1.2mm,对照组为3.0+1.7mm,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⑤上颌快速扩弓后观察组临床牙冠高度增加0.6+0.4mm,对照组增加0.2 +0.4mm,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⑥上颌快速扩弓后观察组下颌平面角增加0.9+1.8°,对照组增加1.4+2.5°,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年轻成人上颌快速扩弓可以有效地扩大上颌牙弓宽度,扩弓主要依靠牙齿及牙槽骨的颊向倾斜扩展,但是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牙龈退缩和下颌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5例,戴用双轴扩缩式快速上颌扩弓器,每天早晚加力各1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第3周扩大,第4周缩窄……,依此类推,至第9周扩大牙弓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至反(牙合)解除,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双轴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A点平均前移量达3.2mm。结论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能有效地矫形治疗以上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5.
上颌快速扩弓是矫治青少年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促进腭中缝骨改建、增加扩弓稳定性、缩短保持期、减少扩弓复发一直是正畸学者探究的问题。本文简述上颌快速扩弓后腭中缝生物学改变, 并对上颌快速扩弓及促进腭中缝骨改建的辅助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吴成勇  张兵 《口腔医学》2011,31(11):693-694
目的 探讨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快速扩弓器尽早治疗上颌狭窄、牙列拥挤、前牙局部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运用螺旋快速扩弓器,直接打开腭中缝,纠正宽度不调和促进上颌骨发育,同时尽早戴上、下牙弓方丝弓矫治器。结果 对20例早期恒牙列错牙合患者,以方丝弓矫治器联合快速扩弓器进行联合尽早治疗,通过对矫治前后牙尖测量比较,观察牙弓、基骨的宽度的变化。结论 方丝弓矫治器尽早联合快速扩弓器,是治疗上颌狭窄、牙列拥挤、前牙局部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畸形一种快捷、高效、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对牙弓、基骨宽度的影响。方法 对18例恒牙早期牙列中度拥挤病例以上颌快速扩弓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联合治疗,通过对矫治前后牙牙台石膏模型的测量比较,观察牙弓、基骨宽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牙弓、基骨的宽度比治疗前增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和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能使牙弓、基骨宽度快速增加,对牙列拥挤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Hyrax快速与慢速扩弓矫治替牙晚期上颌狭窄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晚期上颌基骨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Hyrax快速扩弓与Hyrax慢速扩弓进行矫治,扩弓前后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BCT),通过Invivo5牙科软件三维重建,分别测量扩弓前后上颌第一磨牙、第一前磨牙冠状位硬腭水平基骨宽度、颊侧牙弓宽度、双侧牙槽骨倾斜角度的交角、双侧牙齿倾斜角度的交角,轴位颊、舌侧骨质厚度。扩弓前后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冠状位:Hyrax快速扩弓与Hyrax慢速扩弓在骨性开展和牙弓总宽度变化上无差别,扩弓后牙弓总宽度增加,第一前磨牙平面的骨开展量大于第一磨牙平面,牙齿和牙槽嵴颊向倾斜,牙槽嵴倾斜的角度慢速扩弓组大于快速扩弓组,牙齿倾斜的角度快速扩弓组大于慢速扩弓组;轴位:颊侧骨质厚度减少,舌侧骨质厚度增加,但Hyrax慢速扩弓组颊侧的减少量小于Hyrax快速扩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替牙晚期患者,与Hyrax快速扩弓相比,Hyrax慢速扩弓慢速轻力的特点更符合生理特性,并且对颊侧的骨质厚度影响小,是一种有效的扩弓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联合使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与单纯使用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9~11岁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分为2组,A组(10例)在进行前方牵引前快速扩弓1~2周,B组(10例)直接进行前方牵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以McNamara测量法及传统分析项目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两组病例上颌骨及上牙弓前移,前牙反牙合改正,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2)扩弓组下颌骨向后下旋转,侧貌改善更为显著。结论:(1)替牙牙合期进行上颌前方牵引,可有效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2)上颌前牵引扩弓组产生下颌骨后下旋转,软组织侧貌改善更为显著,对低角病例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朱鲲  于艳玲  侯凤春 《口腔医学》2012,32(2):100-102
目的 观察患者接受上颌快速扩弓联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覆牙合、覆盖及上牙弓宽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3年2月—2008年1月于青岛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测量(N1:治疗前;N2:进行上颌快速扩弓后;N3:固定治疗后;N4:保持1年后)。分别测量每位患者的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并对前牙覆盖和覆牙合进行测量。患者的平均年龄(11.3±1.4)岁(10.2~15.3岁)。结果 治疗全部结束后、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覆盖、覆牙合分别增加(2.6±2.3)mm、(3.7±2.1)mm、(5.2±2.5)mm、(0.3±0.6)mm、(-0.1±1.6)mm,患者复发率在尖牙宽度为47%,前磨牙间宽度为21%,磨牙间宽度为10%,覆盖复发率为9%,覆牙合为13%。结论 患者经过上颌快速扩弓后,在固定矫治阶段复发明显,保持阶段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发。 上颌快速扩弓能够减小覆牙合,增加覆盖。  相似文献   

11.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牙合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机及其成功率、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先后关系两方面讨论。牙槽突植骨的最佳时机为恒尖牙萌出前,其牙根发育1/2~2/3时。植骨前的快速扩弓有增大裂隙,扩大植骨量,降低植骨难度等优势,但是稳定性仍有争议。植骨后的快速扩弓可扩展腭中缝而不破坏植骨区,但是目前仍是小样本研究。慢速扩弓持续的轻力可起到较好的骨改建效应,但慢速扩弓的研究中多配合了固定矫治器,长期稳定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春期后随着年龄增长,上颌骨缝趋于融合,骨阻力变大,腭中缝很难打开。因此,常规上颌快速扩弓很难矫治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近年来效果明确、创伤性更小、稳定性更好的成人矫形上颌快速扩弓、外科辅助快速腭扩展、横向腭牵张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作者就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矫治技术及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上颌快速扩弓技术是正畸临床上治疗上颌骨横向发育不全的有效手段。对于骨骼发育成熟的成年患者,常需辅以外科骨皮质切开术,即外科辅助快速扩弓技术。由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牙支持式扩弓矫治器存在支抗牙颊倾、颊侧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Mommarts医师于1999年首先提出了骨支持式的腭牵张器,配合骨皮质切开术,称为外科辅助骨支持式快速扩弓技术,本文就此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surgically assisted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SARME)对成人鼻腔容积及鼻阻力的影响。方法: 16例上颌横向发育不足,伴一侧或双侧后牙反牙合成人患者进行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T1)、扩弓保持3个月后(T2)拍摄螺旋CT,测量鼻腔宽度及鼻腔容积变化,并采用鼻声反射测量(AR)检查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及鼻阻力的改变。应用SPSS 16.0 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T1)、扩弓保持3个月后(T2)鼻腔宽度、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和鼻阻力的改变。结果: 上颌快速扩弓后,鼻腔上部及中部宽度无显著变化(P>0.05),而鼻底宽度显著增加(P<0.01)。鼻腔容积及鼻腔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增加(P<0.05),而鼻阻力显著减小(P<0.01)。结论: 手术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可对成人鼻气道形态产生影响,使鼻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颌外科辅助快速上颌扩弓治疗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对8只成年犬配合单侧颊侧骨皮质切开及翼上颌连结松解术进行快速上颌扩弓,通过组织学、定位X线片及模型测量分析,观察该方法对上颌牙弓快速扩大的效果.结果:有7只犬手术辅助快速上颌扩弓效果明显.结论:单侧正颌外科手术辅助快速上颌扩弓的方法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唇腭裂患者术后扩弓研究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唇腭裂患者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足,上颌扩弓是解决唇腭裂患者横向发育不足的有效手段。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并评价了目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扩弓的颌骨、牙槽、牙弓和软组织改变,及其对功能的影响、长期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7.
《口腔医学》2017,(7):660-663
随着不拔牙矫治的兴起,扩弓成为解决牙弓横向发育不足、牙弓狭窄、牙列拥挤、后牙反牙合等错牙合畸形最常用的方法,但其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还鲜有深入研究,该文就年龄、扩弓器的种类、扩弓器放置位置、扩弓速率、保持和复发等影响上下颌联合扩弓对牙槽骨改建的因素做一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8.
成人上颌快速扩弓后牙龈退缩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林  林久祥 《口腔医学》2004,24(2):84-86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对成人牙龈退缩的影响。方法 测量成人上颌快速扩弓组 (RME组 )和非上颌快速扩弓矫治病例组 (对照组 ,C组 )治疗前后牙牙合石膏模型临床牙冠高度的变化。结果 矫治前后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临床牙冠高度的差值与C组矫治前后同名牙临床牙冠高度的差值比较 ,男性RME组无统计学意义 ,女性RME组第二前磨牙无统计学意义 ,第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上颌快速扩弓不会加速和 (或 )导致成人牙龈退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影响的三维变化。方法:选择53例伴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先采用 Hyrax 矫治器进行上颌快速扩弓,然后前方牵引矫治。平均扩弓16 d,前方牵引平均5个月。分别于扩弓前(T0)、扩弓结束时(T1)及前方牵引结束时(T2)拍摄锥形束 CT 并进行三维重建和测量。结果:扩弓结束时鼻咽段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处冠状径和鼻咽段容积显著增大(P <0.05);前方牵引矫治后鼻咽段4项指标与扩弓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大(P <0.05)。结论:上颌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可显著增加鼻咽段上气道容积。  相似文献   

20.
1860年Angle首先使用快速扩弓(Rapid palatal expansion,RPE)利用螺旋扩弓器产生的力克服腭中缝组织的生物性强度使上颌骨骨缝分离,矫治上颌牙弓狭窄,该方法直到今天仍在临床广泛应用。RPE治疗的理想时间为骨发育成熟的早期(即骨成熟指数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