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11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除1例因钢板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1~5.2个月,骨折愈合率为99.2%;并发症发生率4.2%。按照Enneking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96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为90.7%。膝关节活动度:伸0°,屈135°,踝关节活动度:背伸30°,跖屈40°。结论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敷料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在西藏高原地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16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9.4岁(19~66岁);胫腓骨中上段骨折4例,下段骨折12例。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无继发性损伤,予行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端,并采用负压吸引敷料覆盖创面或创腔。7 d后更换VSD或予行二期缝合或软组织覆盖。 X线检查明确骨折愈合时间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16例创面均二期愈合,未见感染、皮肤或皮瓣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本组共随访患者12例(电话通知来院复诊),4例失访,平均随访18个月(12~24个月)。影像学检查明确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5个月(3~7个月),其中骨折一期临床愈合9例(75%),延迟愈合3例(25%)。随访期间除2例出现钉道感染,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余患者未见深部感染、植皮或皮瓣坏死、畸形愈合、骨不连或骨髓炎发生。结论负压吸引敷料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西藏高原地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的同时,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缩短二期创面修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介绍小切口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2 55例中 89例复杂胫腓骨骨折 ,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螺钉、钢丝、克氏针或丝线 )后加外固定器固定。术后早期酌情纵向加压 ,外固定器动力化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 1 2~ 84个月 ,平均愈合时间 4~ 5个月 ,再移位数 5例 (5 .88% )。结论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可以避免伤口并发症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减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的出现 ,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以来,对22例重度(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及皮瓣、肌皮瓣转移治疗。结果22例患者获8个月~3年5个月(平均1年6个月)随访。21例骨折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创口皮肤坏死2例,骨缺损2例,骨不连1例,钉道感染及固定针松动各1例。皮肤坏死、感染率为13.63%。结论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稳、穿针任意、构型灵巧、骨折固定呈三维固定等特点。早期皮瓣移植覆盖创面能降低开放性骨折的感染率。对于严重粉碎、伴有大块骨缺损或骨折靠近关节面的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及皮瓣、肌皮瓣转移治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L型镶嵌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急诊采用清创、骨折复位、L型镶嵌式骨外固定器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发生间隙性钉道感染3例9孔,经针对性治疗后治愈。无深部感染及螺纹钉松动。骨折无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膝、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L型镶嵌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固定方法。患者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期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急诊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同时皮瓣转移修复11例,急诊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同时皮瓣转移修复7例;急诊先行外固定架固定VSD负压引流装置覆盖创面,再二期皮瓣转移修复18例。结果32例伤口一期愈合,4例伤口表皮发生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未发生畸形愈合。外固定架针道感染6例,外固定取出后痊愈,6例骨髓炎一次性治愈。随访6—3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25±1.63)个月。结论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通过分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既往7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侧肢体骨折,对侧肢体无明显外伤,其中39例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39例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患者均随机选取,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环形外固定器组的疗效优良率为89.74%,明显高于单臂外固定器组的69.23%(P<0.05);相对于单臂外固定器组,环形外固定器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环形外固定器组的踝关节功能(疼痛、功能、步态与活动度)评分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应用于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外固定架固定结合二期微创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对开放性骨折62例一期采用清创后外固定架固定,待软组织创面恢复后二期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结果 62例均获随访,2例骨折延迟愈合,二期植骨后愈合。按照Johner-Wruhs标准评估:优51例,良7例,可4例。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采用一期外固定架固定结合二期内微创内固定治疗,能降低感染率,减少损伤及出血,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76例GustiloIII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ⅢA型4l例,ⅢB型22例,ⅢC型13例。其中57例伤口行彻底清创后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局部皮瓣、肌皮瓣转位,一期闭合创面;19例经抗感染、局部换药后二期闭合创面,骨折均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进行固定。结果随访8—56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创面感染15例,经抗感染、换药、皮瓣转位后治愈;针道感染9例,经换药后治愈;未并发骨髓炎。骨折愈合时间3—15个月,平均6.3个月,其中4例延迟愈合;4例骨不连和2例骨缺损患者经再次手术加压固定或结合肢体延长术后骨愈合。结论半环槽式外固定器采用多向穿针三维立体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固、微创、有利于控制感染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优点,但仍需防治针道感染、骨不连、骨缺损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4例胫腓骨骨折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48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率91.7%,骨折延迟愈合率6.25%,骨折不愈合率2.05%。有10例外固定针孔感染,2例螺钉松动。结论此方法是治疗胫腓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但针道感染、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应重视。  相似文献   

11.
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弘 《临床骨科杂志》2008,11(4):359-361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减张缝合11例,局部皮瓣转移7例,腓肠肌皮瓣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均一期闭合创面,骨折采用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进行固定。结果随访12~40个月。其中3例有针道感染,无骨髓炎发生,2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8(9±3)个月。结论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微创,可同时处理骨缺损,但需防治针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阶段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 (UMEFA )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89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经清创、骨折复位后均予以UMEFA外固定。然后 ,将其分 2组。A组 5 3例为全程骨外固定组 ,其中 8例因并发症较严重 ,中途拆除外固定架 ,其余 45例外固定维持至骨折愈合。B组 36例为临时骨外固定组 ,伤口愈合、肿胀消退、骨折纤维连接时拆除外固定架 ,改用长腿管状石膏外固定。结果 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8% ,显著低于A组40 % ( P <0 .0 1)。B组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 2 13.6d ,显著低于A组 2 68.4d( P <0 .0 5 )。B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 83% ,显著高于A组 60 % (P <0 .0 5 )。结论 分阶段使用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具有治疗效果好、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碳素棒组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98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中,48例采用碳素棒组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98例均获随访,时间8~20个月。疗效按Johner-Wruh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治疗组优38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优36例,良4例,差10例,优良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深度感染及伤口延迟愈合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素棒组合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开放胫腓骨骨折操作简单,深度感染率低及延迟愈合率低,康复快,疗效较钢板内固定好。  相似文献   

14.
Management of distal tibia fractures remains challeng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hybrid external fixation, as definite treatment, was associat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low rat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November 1999 and October 2006, 48 patients (33 men and 15 women) with a mean age of 45.6 years and a median ISS of 14.3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a distal tibia fracture and treated with the use of a hybrid external fixator. Eight patients had an open fracture. Mean follow-up was 14 months (range, 9-36 months). In 40 patients, radiographic evidence of union was observed at 3.6 months (range, 3-6 months). Delayed union was observed in three patients. There were five non-unions (10.4%) with three of them were septic. When compared to previously reported series, with conven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e use of hybrid external fixation with or without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fibula, was associated with satisfactory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and limited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腓骨内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50例胫腓骨骨折,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闭合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方法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12例,Pilon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28例,斜形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10例。结果 50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5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腓骨固定适合于胫前皮肤条件不好的闭合性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和胫骨下1/3粉碎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治疗80例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12~76岁,平均34·5岁。42例仅固定胫骨,38例同时固定胫腓骨。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随访2年以上,42例仅固定胫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3个月,发生并发症16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8·6%和71·4%;38例固定胫腓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发生并发症2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5·9%和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固定胫腓骨可简化手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少畸形愈合,降低并发症和获得更好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采用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21例随访19~50个月,平均27.5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Baird-Jackson标准: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33例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采用3种治疗方法(单纯石膏外固定术10例,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11例及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12例)治疗的Ⅲ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和分析。单纯石膏外固定组男5例,女5例;年龄24~61岁;受伤至治疗时间4 h~15 d;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4例,2例摔伤,其他伤1例。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组男7例,女4例;年龄21~64岁;受伤至治疗时间为3 h~12 d;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5例,摔伤1例,其他伤1例。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组男7例,女5例;年龄23~67岁;受伤至治疗时间5 h~11 d;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6例,摔伤1例,其他伤1例。主要观察和分析指标包括:①骨折复位的影像学表现,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情况及关节面是否平整等;②根据Bourne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最近一次随访的病例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③患者早期并发症(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再移位及行走痛)和晚期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个月~3年,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组及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解剖复位分别为7例和8例,多于单纯石膏外固定组(2例).术后随访踝关节功能评分: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组优8例,良3例,差1例;单纯石膏外固定组优3例,良4例,差3例;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组优5例,良4例,差2例;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组疗效最佳。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组骨折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结论: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稳定骨折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岁。结果:120例中111例优良,或通过Ⅱ、Ⅲ期手术,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因感染、骨折复位不良,骨折不愈合;8例Ⅱ期截肢。结论:对于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以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术中良好的骨折复位、简单的内固定合并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有利于日后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