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需行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CNKI等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RCT),同时筛检纳入的参考文献,查找乌司他丁与单肺通气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e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包括24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可减少需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的IL-6,IL-8的生成,从而对肺功能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由于血液与非生理性异物接触而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可引起多种酶、炎性介质、自由基、细胞因子等的释放增加,再加上缺血、缺氧,可导致心、肺、肾、肝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乌司他丁(ulinastatin)系成年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出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抑酶活性。它能抑制多种酶的释放及其活性,稳定溶酶体膜,清除自由基,因而可以起到保护机体重要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通过抑制纤溶酶、保护血小板的功能达到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CPB病人,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为1万U/kg、抑肽酶(Aprotinin)为10万U/kg分别以生理盐水溶解稀释至20ml,对照组为20ml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经外周静脉用微量泵30min泵入。分别于麻醉后(T1)、CPB 30min(T2)、手术结束(T3)、手术结束后24h(T4)4个时点自挠动脉取血,测定血浆栓溶二聚体(D-二聚体)、GpⅠb和GpⅡb/Ⅲa的浓度,记录术后胸腔引流量。结果三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于T2、T3、T4时点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于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GpⅠb的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对照组的其余各时点和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两组的T2、T3时点,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在T2、T3、T4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GpⅡb/Ⅲa的变化与GpⅠb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胸腔引流量乌司他丁组、抑肽酶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乌司他丁组和抑肽酶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实验证实,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血液纤溶系统亢进,血小板功能受损,乌司他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保护了血小板的功能,具有和抑肽酶相似的血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血液中氧自由基、促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肺叶切除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60例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30例.U组术前给
于乌司他丁10000 U·kg-1,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单肺通气60 min、术后24 h抽取混合静脉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麻醉诱导后相比较,在单肺通气60 min、术后24 h时C组SOD明显降低(P<0.05),而U组的SOD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C组(P<0.05);两组MDA、IL-6、IL-8、TNF-α在单肺通气60 min、术后24 h时均显著升高(P<0.05),但U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对于开胸手术术中需单肺通气患者,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王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5):446-44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脏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CPB心脏手术患者70例,采用SPSS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乌司他丁)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血浆炎症反应因子及心肌酶学指标。结果: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白细胞(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高于T1时刻(P< 0.05);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K-MB、cTn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高于T1时刻(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水平,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所引起的肺组织炎性损伤,研究术中应用乌司他丁(UTI)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将乌司他丁2万U/kg于体外循环开始后,直接加入体外循环机中;对照组除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乌司他丁外,其他条件相同.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左右房中性粒细胞数(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血小板数(et);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气道压力、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①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5 min左房PMN、Pt明显低于右房(P<0.05);②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IL-6、TNF-α进行性升高,于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达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P<0.05).③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IL-10进行性增高,于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实验组增高更显著(P<0.05).④两组患者肺泡氧合指数(OI)CPB后比麻醉诱导时增高,对照组升幅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⑤两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在停CPB和手术结束后均有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且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通过抑制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激活、肺内聚集和扣留,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的产生,并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通气功能障碍,保护并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肺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所引起的肺组织炎性损伤,研究术中应用乌司他丁(UTI)对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转流后将UTI加入体外循环机中。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左、右房中性粒细胞数(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血小板数(Plt);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肺顺应性;CPB后肺组织电镜检查变化结果。结果①对照组心脏复跳后左房PMN、Pt明显低于右房(P〈0.05);②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IL-6、TNF-α进行性升高,心脏复跳后逐渐下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P〈0.05)。③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IL-10进行性增高,心脏复跳后逐渐下降,实验组增高更显著(P〈0.05)。④肺顺应性在停CPB后均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⑤电镜观测:实验组Ⅰ型、Ⅱ型肺泡细胞内细胞器、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较轻。结论UTI能减轻CPB后肺损伤,保护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TI)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患者30例,随机分为UTI组(n=15)和对照组(n=15)。UTI组转流前经中心静脉泵注UTI 5000u/kg,10min内完成,对照组给等量平衡液。转流完毕时从中心静脉采血检测MDA和SOD。结果①对照组MDA含量转流后明显比转流前升高,而SOD则明显减少(P<0.05),UTI组MDA含量转流前后变化不大;②组间比较,转流前两组的MDA和SOD含量变化不明显,转流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UTI组,而SOD含量则显著低于UTIn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乌司他丁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乌司他汀(Ulinastatin)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B组UTI 1万UI/kg,C组UTI 2万UI/k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开放主动脉后5min(T2),CPB结束后2h(T3),6h(T4),和24h(T5)各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于术后2h和6h记录气道平均压,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计算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 血浆IL-6的水平在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IL-10的浓度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5),TNF-α的浓度体外循环中C组低于A组(P<0.05),IL-8的水平3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OIC组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UTI2万UI/kg可抑制IL-6的释放,对TNF-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IL-10的释放明显上调。UTI通过上调IL-10的抗炎作用和对炎性介质不同程度的抑制,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UTI组(8000U/kg)和高剂量UTI组(12000U/kg)。手术过程中在体外循环加入不同剂量的UTI,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观察手术切皮前(T1)、停用CPB1h(T2)、4h(T3)、24h(T4)时间点肺功能指标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静态顺应性(Cs)、肺动态顺应性(C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PIP、Pplat、AaDO2较CPB前显著增加(P〈0.05),而Cs、Cd均下降(P〈0.05)。术后T2、T3时点两UTI试验组的PIP、Pplat、AaDO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s、Cd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UTI组在T2、T3时点PIP、Pplat、AaDO2分别较低剂量UTI组显著降低(P〈0.05),而Cs、Cd在上述时点较低剂量UTI组增加(P〈0.05)。结论在CPB瓣膜置换术中,UTI能减轻肺损伤,改善肺功能。在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方面,UTI12000U/kg作用明显优于8000U/kg,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中促炎细胞因子、心功酶、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及应用乌司他丁(UTI)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辨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UTI组(U组)32例,对照组(C组)28例。U组接受UTI90万IU,于麻醉后至CPB前缓慢静注30万IU,另60万IU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C组不接受UTI。分别于术前、术半、术后第1,3,7天测量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水平;记录心脏复跳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①炎性细胞因子术前各指标均无差异,术后显著升高(P<0.05);IL—6,IL—8,TNF—α以术毕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组间比较,术毕、术后第1天U组IL—6,IL—8,TNF—α水平较C组低(P<0.05)。②CK—MB及cTnI术毕最高,LDH术后第1天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组间比较,术毕3项指标U组均低于C组(P<0.01—0.05)。③术毕IL—6与LDH及cTnI,IL—8与CK—MB及LDH均成显著正相关(P<0.00—0.05)。④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U组为81%,C组为79%。术后U组应用多巴胺的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U组肾上腺素的平均使用时间少于C组(P<0.05)。结论:UTI可抑制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降低CK—MB,LDH,cTnI的释放,减轻心脏手术中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直视手术患者60例,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酶(NE)、白介素(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主动脉开放后的3个时间点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具有抗蛋白酶分解、调节细胞因子和减少氧自由基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TNF-α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4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转机时分别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泵注时间均为1 h。C组患者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 h(T3),4 h(T4)和20 h(T5)抽取颈静脉球血。采用ELISA法测定颈静脉球血TNF-α和PMNE的浓度。结果:与各自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TNF-α的浓度在T2,T3,T4,T5明显升高(P<0.01或P<0.05),T4达到高峰,T5开始下降。TNF-α的浓度C组在T2,T3,T4,T5时明显高于U组。C组患者颈静脉球血PMNE浓度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明显升高(P<0.01);U组则在T2,T3,T4明显升高(P<0.01),T5回落接近手术前但高于手术前水平(P<0.05)。而C组的PMNE浓度在T2,T3,T4,T5时升高幅度明显高于U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从而可能对CPB后机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心脏手术患者31例,随机分成两组,抑肽酶组(抑肽酶200万U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n1=20),UTI组(在应用抑肽酶的基础上,应用UTI总量60万U,n2=11)。检测右心房血和肺静脉血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术后肺死腔率(VD/VT)、肺泡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动脉氧分压(PaO2)。结果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UTI组肺静脉血中MDA水平较抑肽酶组低(P<0.05),SOD活性较抑肽酶组高(P<0.05);术后UTI组CaO2、PaO2与抑肽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D/VT、OI、P(A-a)O2低于抑肽酶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出血和输血量、输血小板患者所占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TI能减轻CPB所致肺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肺保护作用;在CPB手术中联合应用UTI与抑肽酶可更有效地抑制CPB所致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低温肺保护液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0.5万u/kg,加入4℃舍氧冷血灌注液中进行肺动脉根部灌注);对照组(4℃合氧冷血灌注液进行肺动脉根部灌注)。检测体外循环(CPB)前、CPB后1/2、6h的肺泡氧和指数(OI)、呼吸指数(RI=A—aD02/Pa02)。结果:(1)体外循环后1/2h实验纽与对照组O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外循环后6h实验组OI、R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a的产生,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调整机体促炎系统及抗炎系统动态平衡,从而抑制白细胞的激活、肺内聚集,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通气功能障碍,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UTI)对机体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转机前给予乌司他丁30万U置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术后第1、2、3天每天给予5%葡萄糖液250ml加乌司他丁30万U静脉滴注;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而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术前1 d,术后第1,3,5,7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y-谷氨酰转肽酶(y—GT)。结果手术前两组病人TBiL、AST、ALT、y-G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结束后,两组病人TBiI、AST、ALT、y—GT均分别高于手术前(P〈0.05),但实验组TBiL、AST、ALT、y-GT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他司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持续肺动脉灌注4℃低温含氧血混和乌司他丁以及间断肺通气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心脏手术及大血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组25例,对照组25例。CPB期间肺保护组经主肺动脉持续灌注4℃混和鸟司他丁的低温合氧血及给予间断肺通气;对照组常规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分别在麻醉诱导期、转流结束即刻、转流结束后6、12、24小时取桡动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记录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结果:术后肺保护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后TNF—α、IL-6和IL-8水平开始升高,24小时仍高于术前(P〈0.01),但肺保护组TNF-α、IL-6、IL-8水平上升幅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经肺动脉持续灌注混和乌司他丁的低温含氧血及间断肺通气对CPB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卫东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5):672-67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在单肺通气下行肺部手术治疗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5):乌司他丁组(n=15):术前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 000 U/kg。麻醉诱导插双腔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30 min(T1)单肺通气后30 min(T2)、单肺通气后90 min(T3)、术毕双肺通气30 min(T4)、胸内操作结束后2 h(T5)、术后24 h(T6)7个时点记录MAP、HR、取桡动脉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IL-8。结果 T1时点组患者血浆SOD活性均下降,MDA产生增加。对照组SOD活性于T3、T4、T5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差异有显著性。乌司他丁组在SOD活性水平于T4、T5点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的MDA含量在T4、T5点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乌司他丁组于T3、T4、T5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IL-8于T3、T4、T5时均显著升高(P〈0.05),乌司他丁组T3、T4时也较T0显著增高(P〈0.05),但于T4、T5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少行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可能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对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单肺通气(OLV)肺叶切除术时患者动脉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OLV麻醉行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分乌司他丁治疗组(W组,10例)和对照组(A组,10例)。W组在OLV开始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10000IU/kg,1h内注完;A组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后30min(T1)、1h(T2)、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采血测定TNF-α、IL-6、IL-8。结果:①TNF-α:A组在T3时开始上升,T7达峰值;W组T4开始上升,T7达峰值;A组T6、T7上升幅度明显大于W组(P〈0.05);②IL-6:两组均在T3时开始上升(P〈0.01),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L-8:A组在T2时开始上升(P〈0.01),T5达高峰,T6回降,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A组在T4、T5、T6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10000IU/kg可抑制OLV引起的TNF-α、IL-8升高;但不能抑制OLV引起的IL-6上升。 相似文献
20.
尹彦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2):259-26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及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于麻醉后及转机时静脉泵入乌司他丁,对照组静脉持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麻醉后手术前(T0期)、体外循环30min(T1期)、主动脉开放1h(T2期)、4h(T3期)、24h(T4期)二组患者动脉和颈静脉球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与T0期相比,二组患者T1期、T2期、T3期、T4期动脉、颈静脉球血TNF-α选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