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胃镜检查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137例急性NV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接受胃镜检查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入院后8 h内,n=46)、早期组(入院后8~24 h,n=45)、常规组(入院后24~48 h,n=46)。比较3组患者的胃镜下检查情况(胃镜检查阳性、活动性出血、止血后再出血检出率)、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1周后实验室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胃镜检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早期组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高于常规组,止血后再出血检出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患者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止血后再出血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早期组、早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且超早期组少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镜检查后1周,超早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早期组、常规组,血尿素氮、中性粒细胞相对值低于早期组、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根据入院后胃镜检查的不同时段分为急诊24 h组(入院后12~24 h内行胃镜检查)、急诊48 h组(入院后24~48 h内行胃镜检查)和择期组(出血48 h后行胃镜检查)20例。比较3组患者胃镜下检出率、立即止血率、再次出血率、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率及病死率。结果:3组患者的立即止血率、并发症率和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时间越早,病变检出率越高,再次出血率越低,输血量越少,住院时间越短,住院费用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诊24 h组、急诊48 h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较大的诊疗优势,尤其出血24 h内是急诊胃镜诊治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均40例。其中观察组于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止血治疗;对照1组于发病后12~24 h内行胃镜诊治术;对照2组于发病后24~48 h行胃镜诊治术。观察3组检查结果阳性率、一次性止血成功率、患者平均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2组检查结果阳性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1、2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占明显优势。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检出率较高,控制出血症状迅速,利于患者的康复。与择期胃镜诊治对比,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依据胃镜检查时间分为A组(常规胃镜检查组)、B组(早期胃镜检查组)、C组(超早期胃镜检查组),各40例。比较三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出血量、止血率、再出血率、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确诊结果,检查前后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B、C组活动性出血检出率及止血率均高于A组,出血量、再出血率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5);B、C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构成均优于A组(P0.05),且C组出血停止时间构成优于B组(P0.05);检查后,B、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A组(P0.05),且C组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5);三组确诊疾病各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胃镜检查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其出血量较少,恢复情况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池添  袁帅  石胜利  胡宝英   《四川医学》2019,40(4):368-371
目的探讨有利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诊治的首次胃镜检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接受胃镜诊疗的5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胃镜诊疗时机选择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7例。A组于入院后24小时内有活动性出血期间行急诊胃镜检查,B组经治疗后无活动性出血时行胃镜检查。对比两种方法对胃镜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组胃镜检查时间窗为入院后(12. 26±9. 95) h,B组为(21. 55±18. 37)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病灶检出率低于B组(74. 07%vs. 100%,P<0. 05),A组首次内镜下治疗成功率与B组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100%,P>0. 05)。A组内镜检查并发症显著高于B组(22. 22 vs. 0%,P<0. 05)。两组患者的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活动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次胃镜诊疗中,过早胃镜干预有较高的内镜诊疗并发症和漏诊风险,以病情为胃镜检查的时机选择靶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与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6例,根据是否在24小时内接受胃镜检查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123例,为住院后在24小时内接受胃镜检查患者;对照组123例,为住院后24小时以上才接受胃镜检查患者。观察两组在住院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9,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85、2.05,P<0.05),死亡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81,P<0.05)。结论: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治疗可迅速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并可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迅速止血,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确保治疗安全、提高止血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针联合胃镜喷洒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出血发生后36h内行胃镜检查明确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并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给予补充血容量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针.观察组患者除给予泮托拉唑针外,同时胃镜检查时每个溃疡面喷洒血凝酶.两组患者均于粪便转黄后将泮托拉唑针改为口服剂型.结果 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针剂联合胃镜喷洒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急诊胃镜在基层医院诊治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紧急胃镜术在基层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病灶内镜下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3例紧急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2.5%.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及胃癌.其中前三者以中青年组多见,后者以老年组多见.出血24h内、25—48h和48h后行紧急胃镜检查分别为26例、85例和62例,确诊率分别为92.0%,80.0%和50.0%.24h内确诊率明显高于48h后的确诊率(P<0.001);25—48h确诊率也明显高于48h后的确诊率(P<0.001).食管静脉曲张6例,给予套扎治疗止血,非曲张静脉破裂的动脉出血11例行微波治疗即刻止血.内镜下治疗总有效率92.9%.结论:基层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内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者内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及疗效,分析胃镜检查的时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于出血24h内进行急诊内镜诊治,成功止血73例(97.3%),内镜下治疗有效率90.7%;77例于出血24~48h内进行内镜下诊治,成功止血有68例(88.3%),内镜下治疗有效率76,6%:出血24h内治疗组确诊率、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积极改善一般情况、血压稳定后,应尽快行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可快速明确病因并控制病情,胃镜检查时间越早,成功止血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118例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为92.4%,不同时间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不同,<24 h与24~48 h检查相比检出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胃镜止血总有效率93.8%,不同时间治疗一次成功止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镜检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1.
周长元  刘俊  侯秋林 《河北医学》2014,(7):1132-113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方法:240例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6h),早期组(6-24h)及晚期组(≥24h),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近期疗效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240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30例,发生率为12.5%,其中超早期组为20.83%,早期组为11.20%,晚期组为3.84%,再出血发生率超早期组明显高于早期组与晚期组(P<0.05),早期组与晚期组无明显差异(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方面三组间优良率及死亡率两两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与术后再出血有关,对于符合条件的HICH患者,早期手术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2.
曾甫东  陈基东 《广西医学》2006,28(10):1561-1562
目的 探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A组34例,用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B组33例,用静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立止血治疗.结果 A组患者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B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天数A组明显短于B组(P<0.05 );两组输血量及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静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静注奥美拉唑联合应用立止血,住院总费用未见明显增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59-160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采用药物、补液、纠正贫血治疗,无效后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治疗组患者24h内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再行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8例患者治愈,占28.57%,7例显效,占25.00%,6例有效,占21.43%,7例无效,占25.00%。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24例治愈,占42.11%,18例显效,占31.58%,9例有效,占15.79%,6例无效,占10.53%。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4h行胃镜下止血患者转归好,治愈率高,而且住院费用较少。但急性大出血易先早期全身用药,病情稳定后再行胃镜下止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时间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禁食72 h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入院禁食24 h后72 h内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肠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角肌肌围(MAMC)均较支持前显著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均较支持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禁食24 h后72 h内行肠内营养支较72 h后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屏障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丁建明  郭凌 《微创医学》2006,1(1):28-29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止血效果。方法对15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常规检查后,立即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按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使用喷药、高频电凝、微波透热、套扎等不同止血方法治疗。结果胃镜检查发现出血原因依次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其它疾病;48h内检查找出出血原因者145例,占93%;内镜下喷洒90例、高频电凝24例、微波透热20例、套扎10例24h内活动性出血均停止。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诊断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宇 《中外医疗》2014,(34):13-14
目的分析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以1 d为界限,将24 h内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急诊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急诊组患者采取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胃镜诊治,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急诊组患者确诊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患者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患者住院时间、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镜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确保较高的确诊率,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切实保证患者身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及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茁1)和NF-资B表达的差异,以期为该病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5例,其中手术时机为超早期(出血后<8h)105例、早期(出血后8~24h)95例、延迟(出血后>24h)45例。采集患者外周血5ml;术中留取少量出血皮质区脑组织为出血区标本,血肿旁约1cm的周围脑组织为非出血区标本。采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及脑组织TGF-茁1、NF-资B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外周血及脑组织TGF-茁1、NF-资B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超早期组<早期组<延迟组(均P<0.05)。3组患者脑组织出血区和非出血区TGF-茁1、NF-资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超早期组<早期组<延迟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和颅内感染,合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早期组<早期组<延迟组(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及脑组织TGF-茁1、NF-资B表达可随手术时机推迟而明显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建议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早期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期(末次出血≤24h内治疗)接受胃镜诊断、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我院消化科接受诊疗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时机将病例分为急诊组(末次出血≤24h内诊断并治疗,40例)和非急诊组(末次出血24h后诊断并治疗,40例)两个组别,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评估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胃镜镜检确诊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出血原因有消化性溃疡、静脉曲张、恶性病变、胃息肉等;与非急诊组患者对比,急诊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输血量更少(P0.05);死亡率急诊组低于非急诊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入院接受诊疗,临床应用胃镜镜检确诊率高,此外急诊胃镜下治疗,还能达到尽快止血的效果,为提高救治成功率,需积极把握时间期,末次出血后24小时内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与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病因诊断率为94.6%,高于早期胃镜组的72.5%。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栓出率,急诊胃镜组(20.7%)高于早期胃镜组(1.1%);对活动性出血138例内镜下治疗即刻止血率94.2%。结论: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程国宝 《当代医学》2014,(13):94-95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0)。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奥曲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止血时间为(28.1±12.3)h,输血量为(25.3±2.5)U,治疗组止血时间为(25.9±6.6)h,输血量为(23.2±2.5)U,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止血快,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