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28-131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入院接受诊疗的120 例成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5 例,克罗恩病(CD)45 例,另选择50 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肠道菌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 组(P<0.05),UC 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 组(P<0.05);UC 组和CD 组C 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UC 组和CD 组各炎症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UC 组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存在相关性。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IBD 活动期患者的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菌群的改变与炎症性肠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CD和ITb在肠道菌群方面的鉴别特征。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9年11月CD患者15例、ITb患者23例,运用可培养细菌菌群分析的方法对每例患者住院后首次粪便进行分析,同期健康志愿者21人的粪便作对照。结果:CD和ITb患者肠道中均以双歧杆菌、拟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CD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ITb组乳酸杆菌、双岐杆菌、大肠杆菌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或P<0.05),拟杆菌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ITb组拟杆菌较CD组增多明显(P<0.05),CD组大肠杆菌较ITb组增多明显(P<0.05);各组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D和ITb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拟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可能对二者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活动期、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黏膜标本中梭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这6种菌群含量,探讨肠道膜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35例UC患者(活动期组20例、缓解期组15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乙状结肠黏膜活检组织,提取标本细菌DNA,根据细菌的16S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动期组的肠黏膜标本中大肠杆菌含量增加,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菌属含量减少(P<0.05),但肠球菌属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缓解期组拟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减少(P<0.05),大肠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含量无明显变化。活动期组患者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1,较对照组降低,而缓解期组与对照组B/E值均>1,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C患者结肠黏膜存在明显的菌群变化,以活动期UC更明显,提示肠道菌群改变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胡尧舜  高广川  李小容  向豪  冯琴 《西部医学》2021,33(11):1687-1690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肠道菌群与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46例和恢复期组60例,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肠道菌群数量(双歧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和血清IFN-γ、IL-4水平,并分析双歧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数量和血清IFN-γ、IL-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双歧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急性期组双歧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数量低于恢复期组(P<0.05);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血清IFN-γ、IL-4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期组血清IFN-γ、IL-4水平高于恢复期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双歧杆菌、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消化球菌数量与血清IFN-γ、IL-4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MPP患儿肠道菌群数量较少,血清IFN-γ、IL-4水平较高,且血清IFN-γ、IL-4水平随肠道菌群数量减少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宁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6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20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观察组予结肠宁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秦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秦口服,疗程30 d。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肠道10种正常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黏膜通透性与健康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健康组无差别(P>0.05)。(2)治疗前除观察组的肠球菌和对照组的梭菌外其他均明显异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酵母菌、消化球菌、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菌落数量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酵母菌、乳杆菌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歧杆菌等其他7个菌种依然低于健康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菌落总数均明显多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恢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结肠宁联合美沙拉秦及单用美沙拉秦均能改善肠黏膜通透性,诱导UC临床缓解,但在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及促进益生菌增殖方面前者较后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研究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情况。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分析21名先天性ARM组患儿10日龄(出院前1 d)、1月龄和3月龄~4月龄时粪便中3种主要菌群数量,并与日龄匹配的21名对照组正常婴儿菌群数量进行比较。结果:(1)10日龄,先天性ARM组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比值(bifidobacteria/escherichia coli,B/E)<1,大肠杆菌数量较双歧杆菌高和乳酸杆菌高(P=0.021和P=0.004),且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高(P=0.001)。(2)1月龄,先天性ARM组B/E较10日龄增高(P=0.030),B/E>1,双歧杆菌数量增高(P=0.001),高于自身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P=0.001、P<0.001和P=0.004),乳酸杆菌数量亦较对照组高(P<0.001)。(3)3月龄~4月龄,先天性ARM组乳酸杆菌数量较1月龄时降低(P=0.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571),双歧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高(P=0.004)。(4)3月龄~4月龄,连续服用益生菌患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婴儿(P=0.013),未连续补充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和对照组婴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32)。结论:(1)10日龄,先天性ARM患儿以大肠杆菌数量占优势,乳酸杆菌数量亦高,较正常对照组婴儿肠道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占优势的定植状况不同。(2)1月龄和正常对照组婴儿一样,双歧杆菌成为患儿肠道优势菌,而乳酸杆菌数量仍居高。(3)3月龄~4月龄,患儿肠道乳酸杆菌数量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菌群状态接近正常婴儿。(4)患儿1月龄后连续补充益生菌制剂至3月龄~4月龄能够使肠道保持高水平的双歧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粘膜上菌群分布的差异,以探讨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地区40例肠道病变仅局限于乙状结肠以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结肠镜分别在乙状结肠以上的正常肠段和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肠段取得粘膜标本,另选4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中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结果 (1)健康人乙状结肠以上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分别为8.71±0.44、9.01±0.33、7.01±0.13,乙状结肠以下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为9.21±0.24、9.02±0.18、7.12±0.21,均无明显差异。(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8.92±0.37、9.15±0.17、7.22±0.24,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为6.52±0.76、7.49±0.31、9.67±0.22,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较健康人为低,大肠杆菌均较健康人为高。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肠段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探讨微生态调节剂不同的使用方法对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 ①预防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预防组和对照组模型;②调节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再分为自然恢复组和调节组.以上各组分别在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预防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下同时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②调节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作用.停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6-18
目的探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及益生菌干预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在益生菌干预前后检测粪便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消化链球菌数量,并与同期30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益生菌干预前研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酵母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消化链球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经益生菌干预后研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酵母菌数量明显较干预前增加(P0.05),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消化链球菌数量明显较干预前减少(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结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伴有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经益生菌干预能够有效纠正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三联活菌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三联活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2组肠道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并检测肠道菌群与粪便中可溶性IgA(sIgA)的变化.另取24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联活菌治疗组肠道功能异常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组肠道肠球菌、大肠杆菌、酵母样真菌、梭菌分布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分布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三联活菌治疗组菌群失调情况较常规治疗组有所改善(P<0.05),粪便中sIgA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是未达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三联活菌可以通过平衡肠道菌群失调,提高肠道免疫力,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金仁陈子方对脾虚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评价其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妈咪爱组、金仁陈子方高剂量组、金仁陈子方低剂量组.以苦寒泻下中药大黄造成脾虚模型小鼠,灌胃给药7天后,选用厌氧及需氧菌选择性培养基测定粪便标本中代表性菌种: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结果 脾虚模型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P<0.01)、乳酸杆菌(P<0.05)等厌氧菌含量显著下降.给予金仁陈子方灌胃后这两种厌氧菌含量均恢复正常(P<0.05),大肠杆菌(P<0.01)、肠球菌(P<0.01)、产气荚膜梭菌(P<0.05)在造模完成时含量显著上升,灌胃金仁陈子方之后大肠杆菌(P<0.01)、肠球菌(P<0.05)、产气荚膜梭菌(P<0.0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脾虚证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异常低下,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增加,金仁陈子方可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对脾虚泄泻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大肠杆菌(E.coli)、肠球菌(Enterococcus)的引物并对肠道的这4种细菌菌属进行定量测定,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确定肠道菌群的情况。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分别检测小鼠肠道主要的菌群。结果:造模成功小鼠血糖升高(〉12.3mmol/L,P〈0.05)时,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P〈0.05),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增加(P〈0.05)。结论:小鼠糖尿病模型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荧光定量PCR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定量方法,可正确定量肠道中的细菌菌群数量。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诱发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剂量青霉素连续给药,观察小鼠肠道4种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连续7d大剂量青霉素注射后,肠道内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上升,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则受到抑制,造成了肠道菌群失调。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纠正这种菌群失调有作用,提示在长期应用抗菌素时及时补充外源性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可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壳低聚糖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对小鼠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20只,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用甲壳低聚糖600mg(kg.d)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d,而后检测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乳杆菌数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结论:甲壳低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王氏保赤丸对小鼠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影响,从肠道菌群变化方面研究长期用王氏保赤丸是否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为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王氏保赤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王氏保赤丸147、49、17mg/(kg.d)灌胃14天;设正常对照组和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盐酸林可霉素灌胃14天。取盲肠内容物培养后分离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鉴定并计数。结果:各组大肠杆菌数量无差异。抗生素组肠球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王氏保赤丸高、中、低剂组3种菌群计数无明显变化,与抗生素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服用王氏保赤丸不会引起抗生素样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青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菌群对尿酸处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男28例,女2例)及同期在健康查体中心查体的健康对照组粪便标本20例(男16例,女4例).应用细菌培养方法进行粪便菌群分析,运用酶比色法检测不同组粪便中细菌分解前后尿酸含量变化,磷钨酸法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表现为总需氧菌(7.76 ±0.67,P<0.05)、大肠杆菌(7.58 ±0.34,P<0.05)及拟杆菌(2.75 ±0.31,P<0.05)增加,乳酸杆菌(2.69±1.48,P<0.05)及双歧杆菌(5.38 ±0.34,P<0.05)数目减少.血及粪便中尿酸含量升高(P<0.05),粪便菌群尿酸处理能力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菌群尿酸分解活性主要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呈正相关(r =0.565,0.328,P<0.05).结论 青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失调现象,粪便菌群尿酸处理能力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有关.菌群失调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益生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例IBS患者为IBS组,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给予IBS组患者益生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定量检测肠道菌群。比较两组以及IBS组各亚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 IBS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较对照组减少,肠杆菌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便秘组拟杆菌较其他两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泻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较其他两组减少,肠杆菌较其他两组增加,交替组乳杆菌较便秘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益生菌干预后,IBS各亚型双歧杆菌及乳杆菌较干预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干预有助于改善IBS肠道菌群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8.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分析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随机选择腹泻型IBS组66例,对照组58例,取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作活性菌培养,分析比较两组肠道微生态状况。②将IBS患者随机分为A及B两个观察组,A组和B组分别使用奥替溴铵及奥替溴铵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①腹泻型IB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P〈0.01);乳酸杆菌减少,酵母菌增多(P〈O.05)。腹泻型IBS患者肠道B/E值小于1,对照组B/E值大于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A组和B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84.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x^2=21.20,P〈0.01)。结论腹泻型IBS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用奥替溴铵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摧广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含量与细胞因子、TLRs分子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8月期间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为UC的患者作为UC组,采集粪便标本及病变肠黏膜组织、正常肠黏膜组织;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粪便标本。测定肠道菌群含量及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TLRs分子的表达量。结果:UC组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病变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呈负相关,与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的含量呈正相关;病变肠黏膜中IL-17、IL-23、HMGB1、Fstl1、TNF-α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且与病变肠黏膜中TLR2、TLR4、TLR5、TLR9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能够通过增加TLR的表达量来促进炎性因子分泌、激活肠黏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颈动脉硬化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 7 月—2018 年4 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17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17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行血管ET 评价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观察组僵硬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放射波增 压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内膜中层厚度、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顺应性、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酵母菌低于对照组(P <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僵硬度、压力 应变弹性系数、放射波增压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内膜中层厚度)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 母菌)呈负相关(P <0.05),与肠道菌群(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呈正相关(P <0.05)。 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顺应性)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呈正相关,与肠道菌群(消化 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呈负相关(P <0.05)。结论 血管ET 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 的临床价值较高,且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密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