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荷黑色素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盐水处理组和EPO处理组,盐水处理组和EPO处理组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瘤细胞B16.17天后,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白细胞(WBC)数量及脾脏脏器指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CD4+、CD8+T细胞亚群的分布;ELISA检测血清中IL-2和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盐水处理组荷瘤小鼠外周血中RBC、Hb和Hc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P<0.05),应用EPO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中RBC、Hb和Hct含量及脾脏脏器指数(P<0.05),三组小鼠外周血中WBC数量无明显差别(P>0.05);盐水处理组及EPO处理组荷瘤小鼠脾脏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小鼠(P<0.05).EPO处理组与盐水处理组相比,CD4+T细胞百分率无差别(P>0.05),而CD8+T细胞百分率下降(P<0.05),致使EPO处理组小鼠CD4 +/CD8+T细胞比值升高(P<0.05);盐水处理组及EPO处理组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L-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小鼠(P<0.05),EPO处理组小鼠血清中IL-2水平与盐水处理组相比增高(P<0.05),但该两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EPO在改善荷瘤小鼠贫血状态的同时,还可通过提高外周血CD4 +/CD8+T细胞比值和IL-2含量而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甘润良章岳山匡希文胡平玲(衡阳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衡阳421001)作者简介:甘润良,男,34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转移方面研究;章岳山,男,31岁,硕士研究生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发现开拓了免疫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等几项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尿毒症时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常出现紊乱、防御能力低下,以致极易导致继发性感染发生率上升。其原因除毒素诱发外,有报道患者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浆中纤维结合蛋白量明显低下,且与患者免疫功能减低有关。本文以尿毒症患者为对象采用多项指标探讨其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活性,同时检测几项体液免疫水平以探讨其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植物多糖具有许多有益的治疗效果,如抗肿瘤、免疫调控、伤口愈合等.其机制被认为是通过调控天然免疫,特别是巨噬细胞的功能而达到的[1,2].但是对于动物来源的多糖,其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室从猪软骨里提取了多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磁场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低频交变磁场和稳恒磁场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为15mT的50Hg交变磁场和80mT的稳恒磁场均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肿瘤组织的供血情况有明显抑制效果,且磁场使肿瘤组织内形成较丰富的间质纤维,使肿瘤细胞坏死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正> 本工作检测了34例脑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简报如下。 一、检查对象: 脑肿瘤患者:共34例。其中良性23例;恶性11例。平均年龄40岁,均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正常对照组28例,平均年龄41岁,均为健康献血员。 二、检测方法: (一)RBC C_(3b)受体花环试验:参见文 相似文献
7.
香菇多糖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肿瘤的作用效果及其对荷瘤S180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分为正常盐水对照组,肿瘤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香菇多糖实验组.通过对小鼠体质量、瘤重及抑瘤率,脾重及脾指数,外周血血细胞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脾细胞悬液T细胞亚型等,观察香菇多糖的抑瘤效果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香菇多糖实验组小鼠的脾指数比其他3组均有明显上升.同时香菇多糖有显著的抑瘤作用,抑瘤率为34.97%;香菇多糖实验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特别是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加,与其余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模型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增大,应用环磷酰胺后更为明显,而香菇多糖可以逆转这种状况,与肿瘤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香菇多糖实验组脾细胞悬液CD4+/CD8+比值完全倒置,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菇多糖能使荷瘤小鼠脾指数增加,具有恢复和保护睥功能的作用;能改善骨髓造血机能,使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影响荷瘤机体T细胞亚群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银屑病红细胞免疫功能报道甚少,而且结果尚不完全一致。1986年1月~1988午3月,我们对48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临床检测,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 病例和方法 48例银屑病患者均系根据临床症状确诊的门诊或住院病人。男27例、女21例,年龄11~68岁,其中26~50岁的青壮年3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阿霉素化疗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BALB/ c 小鼠给予阿霉素化疗以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并灌服枸杞多糖(62.5、125、250 mg/ kg)干预处理7 d,实验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膜CD59 表达水平;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观察红细胞膜Band鄄3 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红细胞NKEF-A、NKEF-B 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NK 细胞杀伤H22 细胞的能力。结果:阿霉素化疗后小鼠红细胞Band-3 蛋白、NKEF-A、NKEF-B 表达水平和NK 细胞杀伤活力均显著降低,而CD59 分子表达未见显著变化。枸杞多糖对化疗小鼠红细胞Band-3蛋白表达、NKEF-A 和NKEF-B 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恢复作用,并能恢复化疗小鼠NK 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枸杞多糖可以改善化疗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通过观察艾灸大椎穴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LAK细胞活性,IL-2产生水平,探讨艾灸抑瘤效应的免疫学机理。结果显示: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状态,可起到正向免疫调节作用;艾灸治疗组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NK、LAK细胞活性;IL-2产生水平较荷瘤对照组明显增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艾灸的治疗作用有选择性的相对的腧穴特异性,艾灸大椎穴组T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艾灸非经穴对照组。艾灸抑瘤效应,可能是通过改善荷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状态,抑制移植性肿瘤在新宿主的早期生长、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骨巨细胞瘤(GCTB)复发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寻找新的诊治靶点提供必要的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在 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大医医学等数据库以“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复发”“骨巨细胞瘤转移”和“giant cell tumor of bone”“recurrence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metastasis of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1年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有关骨巨细胞瘤复发转移机制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5 703篇,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9篇和英文文献31篇。大量的研究证实RANK/RANKL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细胞周期相关分子、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组蛋白修饰、免疫细胞与相关分子等对GCTB的复发转移有促进作用。结论 GCTB较强的侵袭性及远处转移性导致治疗遭遇瓶颈,其复发转移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因此深入研究GCTB的复发转移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地中海贫血的红细胞抗氧化酶和核苷酸代谢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溶血机制,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地中海贫血各型及亚型的红细胞抗氧化酶及核苷酸代谢酶活性,活性单位采用比较客观的IU/gHb表示。发现地贫红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增高,认为该现象与地贫红细胞内氧化压力升高有关,酶活性增高是为了抵抗自由基对膜蛋白、膜脂质的损伤。发现轻型β地贫红细胞中嘧啶5'核苷酸酶(P5'N)活性降低,认为该酶活性降低与β地贫红细胞内嗜碱性点彩颗粒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R. Grebe H. Wolff H. Schmid-Schönbein 《Pflügers Archiv :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1988,413(1):77-82
The wellknown biconcave shape of resting RBC reflects an intrinsic overall negative spontaneous membrane curvature. It depends to a high degree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spectrin-actin-ankyrin-Band-3 hetero-complex. Alterations of this complex have previously been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hape transitions, which have been abolished by treatment with enzymes reducing the surface charge of the RBC. In this report we show that treatment of erythrocytes with enzymes reducing the surface charge (e.g. neuraminidase, trypsin, chymotrypsin and pronase), consistently exerts a stomatocytogenic effect, i.e. it reduces mean mean curvature. Also the time dependency for the charge reduction and for the correlated decrease of mean mean curvature is shown. So-called stomatocytogenic agents (e.g. clorpromazine, tetracain and triton X100) and so-called echinocytogenic agents (e.g. dinitrophenol and Na-salicylate) are known to change membrane curvature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It is further shown that by prior reduction of surface charge by various enzymes the dose response curves of all stomatocytogenic and echinocytogenic agents tested is shifted towards higher degrees of stomatocytosis or lesser degrees of echinocytosis. The data show, that in RBC pronounced curvature influences are produced by the surface charge located on the sialic acid residues in the glycocalix.Supported by SFB 109 of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künstliche Organe) 相似文献
14.
血浆物质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量血浆物质的浓度改变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柱层析法分离血浆不同分子量物质,通过建立血浆物质浓度梯度红细胞酵母菌花环率的方法,观察血浆物质浓度对调节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作用。结果1.随血浆、大分子量血浆物质浓度增高,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率(RBCC3bRR)先增高而后降低;2.中小分子量血浆物质则随浓度升高RBCC3bRR升高;3.血浆、中小分子量血浆物质58℃、30分钟灭活后RBCC3bRR较灭活前显著增高,而大分子量血浆物质灭活前后RBCC3bRR无显著改变。结论大分子量血浆物质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中小分子量血浆物质能增强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推测某些大分子物质能激活CR1,中小分子量血浆物质中C3b片段和C3b灭活因子(KAF)在调节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恶性转移潜能相关性.方法 收集45例SPT标本,利用光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依据形态学综合评分,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波形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糜蛋白酶、CD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PR、嗜铬粒素A、突触素、AE1/AE3、β-catenin、p53、cyclin D1、CD34、Ki-67表达,将以上结果同临床随访资料(分为非转移组和转移组)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非转移组和转移组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平均直径和大体包膜情况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单独形态参数(核分级、核分裂象、细胞异型性、血管内瘤栓、渐进性坏死巢、凝固性坏死)并不能区分非转移组和转移组,但核分裂象、血管内瘤栓和渐进性坏死巢在转移组较非转移组更为常见.依据形态学综合评分,非转移组41例中,39例(95.1%)综合得分<5分,转移组综合得分全部≥5分.免疫组织化学非转移组与转移组比较,β-catenin、p53、cycli D1、CD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核增殖指数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例SPT患者中,平均随访37.4个月,8例失访,33例无瘤生存,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肝转移,目前无死亡.结论 SPT的核分裂象、血管内瘤栓和渐进性坏死巢对于预测肿瘤的恶性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形态学综合评分对于预测SPT的恶性转移潜能具有重要价值;核增殖指数Ki-67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与红细胞CR1基因型及活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与红细胞CR1 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及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 和Hind 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1 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变化,同时用ELISA 和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测定红细胞CR1 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CR1 基因型点突变比率(43-6 % ) 明显上升,与正常人(20 % )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原发性肝癌患者3 种CR1 基因型的红细胞CR1 活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01 或 P<0-05) 。活性变化也不同。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CR1 活性及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下降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原发型、获得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并将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H22-DC-TIL)过继免疫荷瘤小鼠,研究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应用H22-DC-TIL后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NK、LAK、CTL活性及血清TNF活性,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H22-DC-TIL具有很强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和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H22-DC-小鼠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0%±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B16-DC-TIL(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2)H22-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K和CTL活性(活性分别为30.43%±1.35%、31.40%±1.80%和35.30%±1.20%),并可检测到血清TNF水平明显上升[血清TNF为(40.41±1.85)U/m l],它们均达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未经DC激活的TIL组、H22-DC-小鼠脾淋巴细胞组、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H22-DC-TIL可产生很强的体外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2)H22-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SCID小鼠体内人体肿瘤移植及其人体免疫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转移性人肺巨细胞癌系(PG)及转染了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PG细胞(PGTS7)在SCID小鼠及免疫重建SCID小鼠体内的生长及转移行为,阐明PGTS7自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增强人体免疫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皮下移植人体肿瘤,部分受体鼠同时经腹腔注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成瘤潜伏期、成瘤率、生长速度、体积、肺及淋巴结转移率和小鼠血清中人体免疫球蛋白(HIg)的含量。结果全部动物见肿瘤生长,但PGTS7在免疫重建鼠体内成瘤潜伏期延长,肿瘤体积小、淋巴结转移率低,而血清中HIg含量高。结论(1)SCID小鼠亦为研究PG及PGTS7生长及转移的良好动物。(2)PGTS7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能刺激小鼠体内人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增加HIg的产生,降低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不同转移潜能肿瘤细胞胸腺素β10表达水平及微丝结构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胸腺素β10(Tlaymosinβ10,Tβ10)表达水平与人类肿瘤转移潜能的相关性以及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变化差异。方法 利用Northern-blot和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组9种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类肿瘤细胞系中Tβ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组织化学的方法显示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变化。结果 Tβ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高转移潜能的人类肺癌、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细胞中高于相应的不/低转移肿瘤细胞;高转移性癌与不/低转移癌细胞比较,前者细胞内肌动蛋白多聚体减少,微丝骨架杂乱、模糊,而低转移癌系微丝骨架粗大、结构清晰、排列整齐。结论 在所研究的人类肿瘤中,Tβ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转移能力呈正相关性;肿瘤转移潜能的增高伴有肌动蛋白多聚体的丢失和微丝结构的解聚,微丝骨架的这种变化与Tβ10的表达增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转移潜能的人肿瘤细胞系金属蛋白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目的探讨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类肿瘤细胞的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与其侵袭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类肺癌细胞系(PG、PAa、BE1、CL3、LH7)、黑色素瘤细胞系(WM35、WM1341b、WM983a、WM451)及前列腺癌细胞系(PC,PC3M),经细胞培养,条件培养基的收集与浓缩,利用明胶Zymography法检测以上各组细胞MMP2和MMP9的产生及活性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各自的转移潜能联系起来。结果转移能力相对较高的细胞系产生MMPs的能力相应强于转移能力相对较低者:PG高于PAa,BEI高于CL3和LH7。在进展期黑色素瘤株WM983a和转移瘤株WM451出现了MMP9的表达,早期瘤株则无。前列腺瘤细胞PC3的转移性克隆PC3M的条件培养基中有较高的MMP9活性。结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与其产生MMPs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