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CA_1区产生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但是对海马 CA_1区DND 发生机制仍有争议。本实验目的是为了阐明兴奋性氨基酸、Ca~(2+)和乳酸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DND 发生机制中的作用。首先,通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蒙古沙土鼠制作迟发性神经元损伤(DND)动物模型。在5min脑缺血及缺血后重灌流1~96h,测定了动物脑海马CA_1区组织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以及LDH及CK同工酶分布的经时变化。本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能量代谢的变化是DND发生机理中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20分钟再灌流2天或7天造成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模型,检测背侧海马 Ca~(++)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并用海马 CA_1区神经元密度作为指标,观察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10分钟再灌流7天,造成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模型,用海马CA_1区神经元密度作为指标,观察绞股蓝总皂甙(GPM)对海马DND的影响。NS组、GPM-I组和GPM-Ⅱ组的CA_1区神经元密度分别是107.50±6.63、146.18±19.75和165.30±9.24。GPM-I组、GPM—Ⅱ组与NS组比较P<0.01,P<0.0001。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绞股蓝总皂甙对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DND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缺血性脑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其致伤机制及减轻缺血造成的脑损伤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1982年 Kirino等首次提出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现象 (DND)的概念 [1 ] ,DND的发现为脑缺血后使用脑保护剂、减轻缺血造成的脑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旨在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DND的研究进程及 γ-羟基丁酸的发现1.1 脑缺血后 DND的研究进程 许多学者对 DND可能机制认为有三种假说 :1全脑缺血再灌注后 ,由于兴奋性氨基酸(EAAs)过量释放 ,作用于 EAAs受体 ,使蛋白激酶和磷酸化酶激活或失活 ,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最终使蛋白…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初,学者们发现暂短脑缺血后使血流再通,海马CA_1区神经元在血流再通后逐渐出现神经元坏死,这就是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提出。由于DND的发现,给传统的ICVD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再灌流损伤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深入细致地研究DND的病理(光镜和电镜)和生化改变,并将病理变化与生化改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进一步阐明DND的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找出较为有效的抗再灌流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谷氨酸转运体GLT-1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验证GLT-1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4VO)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程度。结果预先给予3min脑缺血预处理(CIP)可显著对抗8min缺血打击引起的DND;与CIP 脑缺血打击(IS)组相比,DHK CIP IS组出现明显的DND。结论GLT-1参与了C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首先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10分钟再灌流7天,造成海马DND模型,以计数海马CA_1区神经元密度作为指标,观察谷氨酸钠和氯胺酮对海马DND的影响;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技术测定脑缺血10分钟时背侧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示谷氨酸钠加重海马DND损伤;氯胺酮对海马DND有明显保护作用;短暂性脑缺血10分钟时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此结果均直接或间接说明兴奋性氨基酸在海马DND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缺血缺氧 5~ 1 0 min内 ,缺血中心区发生急性神经元坏死 ,随着血流再灌注 ,缺血半暗带发生一系列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 DND) ,终至细胞不可逆死亡。对 DND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学的探讨 ,是当今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外学者初步提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 NMDA受体 )过度刺激 ,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和自由基损伤等与 DND之间有一定关系。目前有关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尚未有突破性进展 ,开发利用中药无疑将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本文试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1 DND发生机制从 1 92 5年 Spielmey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谷氨酸转运体GLT1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4VO)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右侧脑室注射DHK。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程度,确定组织学分级(HG)。结果对照(双蒸水)组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的DND,不同剂量DHK引起不同程度海马CA1区的DND,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不同剂量谷氨酸转运体GLT1抑制剂DHK引起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耿进霞  潘培森  李领香  黄凯 《医学争鸣》2007,28(13):1175-1177
目的:观察谷氨酸转运体GLT1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HK) 对脑缺血预处理(CIP)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右侧脑室注射DHK.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程度,确定组织学分级.结果:假手术组和CIP组海马CA1区未见明显的DND;损伤性缺血组海马CA1区有明显的DND;CIP 损伤性缺血组海马CA1区DND不明显; DHK CIP 损伤性缺血组中,DHK阻断了CIP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定量分析发现,DHK CIP 损伤性缺血组较CIP 损伤性缺血组的保护效应明显降低.结论:DHK可抑制CIP诱导的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12.
环磷酰胺对大鼠海马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光运  王胜春 《医学争鸣》1998,19(2):237-238
免疫系统参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对其作用机制逐渐加深了认识.海马缺血性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改变,与之相关的兴奋性氨基酸、钙离子和自由基的研究已有重大进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与DND的关系,我们从免疫抑制对其病理过程的影响入手初步观察了环磷酰胺对DN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许多资料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可导致海马 CAl 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寻找有效的保护性药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及珠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测定了短暂性脑缺血后不同再灌时间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短暂性脑缺血时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流30分钟后乳酸恢复到对照水平(P>0.05);而再灌流48小时后海马乳酸量又再次升高(P<0.01)。本实验结果揭示乳酸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焦莉  徐沙贝  唐荣华  骆翔  王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2625-2627,2631
目的 观察探讨星型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胞间通讯变化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利用尼氏染色、TUNEL方法 观察再灌流后星型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抑制剂CBX对海马DND的影响.结果 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后3 d、7 d海马神经元明显脱失,部分CA1、CA2区神经元凋亡;应用CBX后TUNEL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幸存神经元数目增加.结论 星型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抑制剂CBX可有效抑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海马神经元DND.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瘤易感蛋白DND1是在进化中保守的RNA结合蛋白.为了进一步了解DND1的功能,我们筛选了与DND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用Dnd1基因编码序列构建诱饵载体筛选小鼠10.5天的胚胎文库.结果:筛选小鼠胚胎cDNA文库得到4个与DND1相互作用蛋白,分别为Tun蛋白、辅肌动蛋白α...  相似文献   

17.
1972年Kerr[1]描述了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即凋亡(apoptosis)。研究表明,凋亡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neuronaldeath,DND)与半暗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与凋亡1.1凋亡在DND中的作用Shizego等[2]应用蛋白合成酶抑制剂明显降低了DND的发生,首先提出凋亡参与这一变化。Bcilharz等[3]对发育中的脑组织一侧缺血缺氧中DND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缺血15分钟再灌流3天,DND区细胞出现典型凋亡改变。缺血60分钟再灌流10小时即有凋亡细胞出现,但皮质区缺血60分钟后再通10小时,仅表现为坏死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间歇性低压低氧预处理(Hypobaric Hypoxia Preconditionin,HHP)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GCIR)后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elayed Neuron Death,DND)及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低压低氧对照组(HHP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GCIR组)、低压低氧预处理+全脑缺血/再灌注组(HHP+ GCIR组).采用吴穹改良的复制间歇性低压低氧环境模型,选用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大鼠GCIR模型.硫堇染色下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组织学分级(Histological grade,HG)和神经元密度(neuronal density,ND),反映锥体细胞DND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细胞HSP70阳性细胞表达变化,将四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Wistar大鼠HHP+ GCIR组海马CA1区较GCIR组HG分级降低、ND明显增加(P<0.05),HSP70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推测间歇性HHP是通过上调神经细胞HSP70的表达,减少神经元DND,发挥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普洛迪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普洛迪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54例VaD患者随机分为普洛迪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普洛迪组患者采用普洛迪1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16ml静脉滴注,均1次/d,共用28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8d、3个月时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脑卒中患者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总分、ADL评分及DND评分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8d、3个月时两组患者以上各量表评分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普洛迪能改善轻中度Va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Stroke is a debilitat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millions each year.While in many cases cerebral ischemic in jury can be limited by effectivw resuscitation or thrombolytic treatment,the injured neurons wither in a process known as 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Mount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DND is not simply necrosis played out in slow motion but apoptosis is triggered.Of particular interest are two groups of signal proteins that participate in apoptosis-cyclin dependent kinases(CDKs) and p53-among a myriad of signaling events after an ischemic insult.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CDKs,a family of enzymes initially known for their role in cell cycle regulation,are activated in injured neurons in DND.As for p53,new reports suggest that its up-regulation may represent a failed attempt to rescue in jured neurons,although its up-regulation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an indication of apoptosis.These observations thus rekindle an old quest to identify new neuroprotective targets to minimize the stroke damage.In this review,the author will examine the evidence that indicates the participation of CDKs and p53 in DND and then introduce pre-clinical data to explore CDK inhibition a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target.Finally,using CDK inhibitio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pertinent criteria for a viable neuroprotective strategy for ischemic in 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