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便于保温,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因小儿缺乏表达能力,给输液操作带来了难度,患儿家属对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输液护士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护士在头皮静脉穿刺时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采取负压进针的方法,稳妥固定针头;针对肥胖患儿选取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穿刺,可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针头固定,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的病例数。结果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例数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例数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静脉穿刺针头固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桂芹 《护理研究》2005,19(10):868
临床上 ,静脉穿刺成功后在固定针头过程中 ,往往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固定困难 ,针头滑出血管外 ,导致穿刺失败。或输液过程针头滑出血管外 ,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我们在多次试验基础上 ,改进常规固定针头顺序 ,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在静脉穿刺成功后 ,将无菌医用输液贴 (4条 ,其中一条带吸收垫 )不带吸收垫的 1条贴在进针部位 ,将针头牢固地固定在血管内 ,另一条固定针柄 ,带吸收垫的 1条固定针头 ,最后 1条固定硅胶管。2 使用人群2 .1 小儿 由于小儿静脉穿刺时不配合 ,穿刺成功后立即固定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穿刺的失败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小儿不同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特点进行评估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的病情、合作程度、心理状态、输液、性质及患儿血管特点和针头大小情况等。结果:通过对患儿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特点进行综合性评估,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头、进针长度、角度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荣枝 《家庭护士》2007,5(4):43-43
选择适宜的方法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保证静脉通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滚动、滑脱、针尖刺痛、液体输入不畅等现象,由于每位护理人员的手法不同,患儿的年龄、胖瘦等个体差异,因此固定方法也有所不同。2006年3月一2006年12月收治458例住院患儿,选择穿刺部位为头部静脉(额静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固定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是儿科病室内对住院患儿的首选给药途径。但因小儿生理及心理特点给穿刺针头固定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哭闹不配合的患儿,若针头固定不好,常使临床上复穿率明显升高。笔者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发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技巧。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无论是在日常治疗还是在应急抢救过程中,几乎都需要进行静脉输液,3周岁以内的患儿由于好动,不合作,选择四肢静脉穿刺,穿刺后不易固定,易造成针头滑脱,而头皮静脉分支多,表浅易见,静脉管壁因受头皮内纤维隔固定,不易滑动,而且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活动,故小儿输液头皮静脉穿刺应为首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头皮静脉穿刺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婴儿静脉穿刺术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通过小儿头皮静脉可以直接给药、输液、输血等,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特别在患儿危重时刻,能否穿刺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练掌握此项技术。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静脉选择、穿刺操作、针头固定是静脉穿刺术中三个主要环节,现分述如下:一、静脉选择:静脉穿刺前选择好适当的体位、适宜的血管、适合的针头,对于穿刺成功是必要的,宁可多费些时间,  相似文献   

9.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和留置针的保护是儿科护士工作的重点,我院采用科学的穿刺和保护方法,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穿刺静脉的选取与操作技巧1.1按静脉走行寻找血管根据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指触摸体会静脉在皮肤上的沟痕感,以确定静脉的部位及走向。在相应静脉的部位触及明显沟痕感时,即可进行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0°~15°,速度不可过快,见到回血后,再向前进针少许方可固定。若穿刺时感觉到有落空感而不见回血,可向后挤压一下输液管,检查有无回血,以确定针头是否堵塞。1.2选择颅骨缝间静脉小儿头颅沿着其额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操作方法之一.由于小儿天性好动,加上胆怯、不配合,在穿刺成功后,为确保治疗顺利完成,针头固定非常重要,经临床实践发现,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按常规固定针头后,将一次性针头的硅胶管用胶布固定在离穿刺较近的一侧耳廓上.其优点是较传统用绷带绕头1周固定针头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且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与“慎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当君子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众"则是指在许多人违反原则时,君子却不随波逐流,不盲目  相似文献   

17.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of the hip joint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has been a major area of interest for surgeons treating injuries and non-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rgans of locomotion. The work of prominent Polish surgeons and orthopaedists has contributed to progress in this branch of medic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