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3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1月收集的341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较多,分别占36.95%、24.3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占总报告例次的48.39%;静脉注射方式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63.93%。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221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剑锋  张洁 《中国药房》2011,(43):4109-4111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集的221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发生ADR的主要剂型(145例,占65.61%);ADR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159例,占71.95%);祛瘀剂的ADR发生率最高(86例,占38.91%)。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促进临床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孙志明 《中国药房》2014,(18):1692-169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2012年收集的223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较多,分别占42.60%和29.1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占总报告例次的37.22%;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86.55%。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重视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我院2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高岩芳  王华  赵志强  霍芳  李晓敏  陈星 《中国药房》2007,18(23):1819-18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各科室上报的240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为211例(占87.92%);抗菌药物引发ADR最多见,有153例(占63.7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有118例(占49.17%)。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01年~2008年120例不良反应报告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20例ADR报告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ADR,占75例(62.50%);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更易发生ADR,占37例(30.83%);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占50例(41.6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8例次(40.85%);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起ADR最多,占52例(42.33%);ADR发生的时间以0.5h~24h发生的最多47例(39.17%)。结论:加强ADR监测力度,安全、合理、有效使用药品,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集的19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例ADR报告中,由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50.52%),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4.0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6.07%;190例ADR报告中,有5例严重的ADR;ADR病例中有174例治愈,16例好转。结论: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有利于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495例ADR报告进行汇总,从ADR发生的年龄、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物类别与品种数、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类型、严重ADR报告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5例ADR报告中,男性发生率(55.56%)明显高于女性发生率(44.44%);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29.29%);抗感染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26.87%),其次为消化和循环系统药物(分别为15.76%);静脉用药引发的ADR最多(71.92%);消化系统损害133例(26.8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130例(26.26%);严重ADR报告占比12.73%,消化系统损害23例,血液系统损害12例,全身性反应11例。结论:需进一步重视ADR监测工作,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李小燕 《中国药房》2014,(30):2839-284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临床各科室收集上报至全国ADR监测网络的140例ADR报告,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上报的ADR报告中,男性ADR发生率(59.29%)远高于女性(40.71%);抗感染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39例,占27.93%;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引发ADR,占84.29%;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38例,占26.58%;严重的ADR有9例,占6.43%;所有ADR均治愈和好转。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尤其应把握抗感染药的使用指征,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45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的45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1例ADR报告共涉及16类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5.18%);抗感染药物发生率最高(33.26%),其次是消化系统药(14.41%)、营养药(9.98%)、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7.32%);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25.06%)。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3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元春  马儒清  陈金月 《中国药房》2009,(17):1346-134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34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报告ADR例数最多的部门为药学部,有80例(23.53%);21~60a年龄段患者ADR发生率较高(63.83%),且女性高于男性;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ADR的主要因素(83.24%);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48.08%),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引发;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8.05%)。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提高报告质量,合理、规范使用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1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2012年上报的12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ADR报告涉及的127例患者中,男61例(48.0%),女66例(52.0%),男女比例为1∶1.08;60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49例,38.6%).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61例,48.0%),其次为消化系统(24例,18.9%)和免疫系统(20例,15.7%).损害涉及的药品有56种,抗感染药占首位(19种,52例,40.9%),其次为中成药(17种,31例,24.4%);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25例,48.1%),以头孢西丁为首.结论 本院AD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以头孢菌素类多见.  相似文献   

12.
我院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定峰  黄金城 《中国药房》2007,18(14):1101-110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2006年9月收集到的47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47例ADR中,患者性别无差异,41~60a发生率较高;中药注射剂16例(占30·2%),生物制品15例(占28·3%),抗感染药8例(占15·1%);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其质量监测,并进一步完善我院ADR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药品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收集到的精神科药品致ADR报告64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5例ADR报告中,抗精神病药引起的ADR最多,有565例(占87.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神经系统损害最常见,有234例(占34.26%),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病;消化系统的损害居次,有93例(占13.62%)。结论:临床应加强对精神科药品ADR的监测工作,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0月所收集的39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90例ADR报告中,女性(236例)多于男性(154例),以≥50岁的中老年人与≤18岁的未成年人发生率居高。在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最多(占86.67%)。在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抗菌药物居首位(占70.00%),其次是中药及中药制剂(占11.03%)。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1.79%)。结论:我院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相关;临床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5年24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收集到的24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40a者占79.83%;心血管系统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5.69%,其次为抗微生物药;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主;ADR发生频率最高的为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占9.0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8.14%。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强化医务人员对ADR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章萍  廖应熙 《中国药业》2012,21(16):66-68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65例(92.86%);抗肿瘤药物引发的最多见,有37例(52.86%);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29.0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9例(12.86%)。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明霞  段露清 《中国药房》2008,19(2):131-13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34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99种(含不同剂型和规格),其中抗感染药居首位(34种,34.34%),其次为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94例/次,59.4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546例ADR报告,分别从资料来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结果等采用回归性分析.结果 546例ADR中,女性患者较多(占56.59%);共涉及140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及中成药较多,分别占32.60%和20.51%;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反应最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 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4~2006年1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爱武 《中国药房》2008,19(5):381-382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2006年12月收集的13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18~60a人群发生ADR为72例(占52.94%);抗微生物药与中成药引发的ADR分别占总例数的51.47%、14.71%;静脉给药为87例(占63.9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1例,32.69%),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36例)、消化系统损害(24例);严重ADR16例,占11.76%。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