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络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纳络酮注射液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用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方法 :5 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 (n=30 )及对照组 (n=2 9)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的变化以及治疗 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情况。结果 :纳络酮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觉醒时间平均为 (8.12± 3.6 5 ) d,较对照组 (12 .4 2± 3.82 ) d明显减少 (P<0 .0 1)。治疗组伤后 10 d的 GCS评分〔(10 .5 2± 3.4 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2± 4 .0 4 )分 ,P<0 .0 5〕,伤后 3个月 GOS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4.5 2± 2 .0 2 )分比 (3.6 8± 2 .15 )分 ,P<0 .0 5〕。结论 :纳络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用药能明显缩短患者昏迷时间 ,降低伤残及病死率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其机制可能与拮抗伤后β内啡肽释放及改善脑组织微循环 ,抑制脑循环中微血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吸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 mL/天,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76.7%(2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 (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的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肺性脑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6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血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配合西医治疗肺性脑病,能明显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面罩无创机械通气 (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5例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 NIPPV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 ,并与单用 NIPPV治疗的 32例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91.4 %比 81.3% ,P<0 .0 5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0 .86± 0 .0 5 ) k Pa(1k Pa=7.5 mm Hg)比 (0 .6 9± 0 .32 ) k Pa,P<0 .0 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10± 0 .0 7) k Pa比 (0 .86± 0 .0 3) k Pa,P<0 .0 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由意识障碍转为清醒状态所用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10 5 .0 0± 5 .5 2 )分钟比 (135 .0 0±6 .13)分钟 ,P<0 .0 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 NIPPV治疗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可靠 ,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91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d,静脉滴注.治疗前后观察肝性脑病症状的变化.结果 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有助于肝性脑病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佐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意识障碍患者有促醒作用,且明显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略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4.21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换气、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静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性脑病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精氨酸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谷氨酸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氨、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氨水平及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7d后血清氨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醒脑静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可以降低血氨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但不能改善肝、肾功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的疗效。方法 :急性 CO中毒患者分 2组治疗。 2组常规治疗相同 ,对照组 (4 6例 )加用高压氧治疗 ,治疗组 (31例 )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和高压氧治疗 ,观察 2组疗效。结果 :醒脑静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1%和 6 7.4% ,发生迟发脑病例数分别为 2例和 6例 ,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 CO中毒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 ,缩短意识恢复时间 ,减少迟发脑病的发生 ,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对照组各 44例。对照组进行纠正低氧血症、低血压 ,抗惊厥 ,控制脑水肿及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 2 4h内抽搐停止率、72h内意识障碍消失率、1周内原始反射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 2例和 4例在住院期间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 :以中西医结合疗法 ,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明显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合息风化痰通腑汤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合息风化痰通腑汤治疗;对照组36例仅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和显效率(7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和显效率(47.2%),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10±4.45)分,与对照组(15.31±6.81)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合息风化痰通腑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促醒作用。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昏迷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有效时间、显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昏迷患者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中暑38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6~ 1999年 ,我们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中暑 38例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6 8例重症中暑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8例中男 16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5 6 .2± 15 .8)岁。对照组 30例中男 13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 4.3± 14  相似文献   

14.
早期针刺、推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16例住院的中风偏瘫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1例和对照组 5 5例。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 ,早期采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1.9%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6 3.6 %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9.93± 7.82 )分〕明显少于治疗前〔(2 2 .30±8.19)分 ,P<0 .0 1〕及对照组治疗后〔(13.0 4± 7.96 )分 ,P<0 .0 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应用头针、体针、推拿及运动治疗 ,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预防残疾 ,降低致残率 ,减轻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并发心、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 ,对照组 2 8例用纳络酮静滴 ,疗程 1d,跟踪随访 1周。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对有肝功能损害及心电图改变者有明显疗效 (P <0 0 5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疗效显著 ,且对于心、肝功能损害者尤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将58例新生儿HIE意识障碍分为醒脑静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χ^2=8.131,P=0.043〈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防治新生儿HIE意识障碍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略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字2 =4.21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大剂量纳洛酮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肺换气、通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其中28例使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纳络酮联合醒脑静为观察组,2组均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6%(P<0.05),且改善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之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络酮联合醒脑静能明显改善肺性脑病的症状体征,提高血氧分压,使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改善酸碱失衡,疗效较好,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葛根素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葛根素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 12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 0例。两组在同等的西医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30 0 mg,15 d为 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素 1(ET 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0 % (P<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 ET 1明显下降〔(15 2 .6 0± 11.5 4 ) ng/ L 比 (10 6 .98±12 .4 4 ) ng/ L,P<0 .0 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14 7.6 5± 9.78) ng/ L 比 (14 2 .6 0± 11.36 ) ng/ L,P>0 .0 5〕。结论 :葛根素可改善 CHF患者的心功能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 ET 1的产生、改善心肌供血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通脉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通脉酯注射剂 (赤芍 80 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 6 0例(治疗组 ,静滴通脉酯注射剂 180 mg)和对照组 6 0例 (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 ml) ,两种药物均加入质量分数为 5 %的葡萄糖或 0 .9%氯化钠溶液 5 0 0 ml中 ,每日 1次 ,连用 14日。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做血液流变学、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0 % )明显优于对照组 (75 .0 %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通脉酯注射剂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9.2 3± 8.34)分 ,(5 .16± 6 .0 7)分〕及生活能力状态评分〔(4.2 6± 1.35 )分 ,(1.86± 1.77)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 (9.2 0± 7.19)分和 (2 .82± 1.83)分〕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略有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脉酯注射剂 (赤芍 80 1)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