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及在分流加断流术(联合术)适应证的选择,确定手术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与常规方法比较,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当血浆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小于20%,可实施联合术;而当ICGR15大于25%,特别是病肝明显缩小者,不宜施行联合术。结论: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病肝储备功能,对外科术式的选择、手术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术前检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肝脏功能储备,评估肝切除术的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因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式分为吲哚氰绿组(ICG组)和Child-Pugh评分组(CP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参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G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0.16%,1/64)明显低于CP组(12.85%,9/70;P<0.05)。ICG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P组(18.75%vs37.14%,P<0.05)。结论:吲哚氰绿排泄试验比Child-Pugh评分系统能更有效地评估患者肝储备功能,利于筛选手术患者,减少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非侵袭性检查与肝组织病理检查的相关性,探讨非侵袭性检查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依Knodell系统进行评分,并将非侵袭性检查: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实验(ICG RI5值)、Child-Push评分、MELD评分与Knodell评分相对照,研究是否相关.结果:肝脏非侵袭性检查:ICG RI5值、Child-Push评分、MELD评分与Knodell评分均有相关性(P〈0.05).24周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中,Knodell评分、ICG RI5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排泄实验、Child-Push评分、MELD评分与Knodell评分均有相关性,是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的可靠指标,并能预测其短期预后.且ICG RI5值与Knodell评分的相关系数更大,预测其短期预后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犬肝硬化模型的肝组织结构变化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门脉系置管四氯化碳注射法制备了犬肝硬化模型 ,并对肝硬化进程中肝储备功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方法 :对成年杂种犬进行脾静脉属支置管术 ,每周 3次经管内应用 0 .8ml/ kg的1 0 % (体积分数 ) CCl4 脂肪乳溶液 ,第 2、4、6、8、1 0周末采取小块肝组织 ,测定血清生化指标 ,进行吲哚氰绿排泄试验及口服糖耐量试验 ,并测取门脉压。结果 :用药 8~ 1 0周后 ,肝硬化形成率 68.7% ,病死率 2 5%。肝储备功能在用药 8~ 1 0周间下降显著 ,吲哚氰绿清除率由0 .1 3 1± 0 .0 1 3降至 0 .0 52± 0 .0 0 9,吲哚氰绿 1 5min滞留率由 9.52± 1 .50升至 3 1 .3 0± 8.50。口服糖耐量试验 ( 1 2 0 min) 8.3± 0 .7mmol/ L升至 1 4.9± 2 .3 mmol/ L。结论 :门脉置管四氯化碳注射法制备犬肝硬化模型方法成功新颖 ,腹腔无粘连。肝硬化进展中 ,肝储备功能逐渐下降 ,总胆红素、口服糖耐量试验及吲哚氰绿排泄试验 ,对肝硬化进展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吲哚菁绿排泄试验(ICG)对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评估价值.术中阻断第一肝门23例(阻断组),未阻断第一肝门23例(未阻断组).术前及术中各检测1次ICG,计算术中与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的差值(ΔR15),记录术前及术后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未阻断组ΔR15显著低于阻断组(P<0.01),两组术后同时间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有效方法,采用术中与术前ΔR15能有效的评估HIRI.  相似文献   

6.
吲哚菁绿潴留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与护理操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亚英  张霁 《重庆医学》2002,31(4):316-316
目的;介绍吲哚菁绿潴留试验用于评估肝储备功能及护理操作。方法:结合251例吲哚菁绿潴留试验,对其原理、方法及护理操作详细说明。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血中ICG R15均显著高于胆囊结石(P<0.01)及慢性肝炎患者(P<0.05)。结论:术前检测血中ICG R15对了解肝储储备功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正确的护理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测量肝脏占位患者肝实质硬度以评价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弹性成像ARFI技术检测63例肝脏占位患者肝实质硬度值(LS),同时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记录ICG血浆清除率(ICG-K)及ICG 15 min滞留率(ICGR15)数值,以及Child-Pugh(CP)评分所需的各项检查进行评分,将LS值与ICGR15、ICG-K和CP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例患者ARFI技术未获得有效数值。LS与ICGR15呈显著正相关(r=0.789,P<0.01),与ICG-K呈显著负相关(r=-0.738,P<0.01),与CP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1)。CP评分A、B、C级之间患者L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FI成像技术快速、简便、无创,可以有效评估肝脏占位患者肝功能储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2例,评估腹水并检测吲哚氰绿15 min储留率(ICGR-15)及总胆红素,探讨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建立的一个基于上述三个变量的决策树评估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结果:本组病例中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82例患者,严格遵照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制定的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行肝部分切除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手术后死亡,术后均安全出院?结论: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能够准确评估肝部分切除患者的肝储备功能状况,对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ICG(Indocyanine greea)定量检查,不仅方便,使用安全,而且敏感。目前美国、日本等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肝脏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判定。 1.原理及检查方法ICG静脉注射后,迅速与血清白篮白、脂蛋白结合,经肝由胆汁中排泄色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0年6月-2010年12月26例原发性肝癌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手术,14例)和缺血预处理(IPC)组(切肝前对第1肝门实施10 min缺血及10 min再灌注,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3、7天的ICG清除率(ICGK),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IPC组在术后第1、3、7天的血清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IPC组在术后第1天的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同一时间点ICGK、TBIL、TBA、AL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CG清除试验作为一种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并不能很好的评价HI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