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生前甲基对硫磷与氯氰菊酯混配染毒,对大鼠子代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方法]48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4组,于妊娠第1~15天用农药甲基对硫磷与氯氰菊酯进行连续灌胃染毒,对照组采用溶剂灌胃.甲基对硫磷剂量分别为:0,0.0230,0.0725,0.2300mg/kg体重;氯氰菊酯剂量分别为0,0.8000,2.5265,8.0000mg/kg体重.甲基对硫磷与氯氰菊酯采用等毒性混配,即分别为:0、1/300 LD50、1/95 LD501/30LD250,对349只仔鼠进行早期神经行为发育指标的测试;对64只仔鼠进行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测试. [结果]仔鼠断崖回避达标率在出生的第5、6天,高、中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视觉定位达标率在出生的第16天下午,高、低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 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指标,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 [结论]大鼠孕期暴露于甲基对硫磷与氯氰菊酯混配农药,对仔鼠的神经行为发育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氯氰菊酯和甲基对硫磷混配染毒对亲子两代大鼠的内分泌干扰和免疫毒性效应.[方法]孕鼠112只随机均分为4组,于妊娠第1~15天,以剂量为0(对照组)、1/300 LD50(低)、1/95 LD50(中)、1/30LD50(高)等毒混配的氯氰菊酯和甲基对硫磷,每日灌胃染毒1次,共15天;对照组为色拉油.56只孕鼠自然分娩,仔鼠10周龄时随机抽取64只(每组16只,雌雄各半)处死;另56只孕鼠(每组14只)于妊娠19天处死;亲子两代分别称量脏器重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睾酮(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 [结果]脏器系数中仅仔鼠的卵巢重量系数与混配农药之间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r=0.3144,P=0.0172);孕鼠中剂量组血清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仔鼠低剂量组血清睾酮高于对照组(P<0.05);孕鼠IgA水平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rs=0.4649,P=0.0002);其余未发现异常.[结论]妊娠期氯氰菊酯和甲基对硫磷混配染毒对母鼠和子代有一定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鼠暴露甲基对硫磷与氯氰菊酯混配农药对仔鼠大脑NMDA受体亚单位N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于妊娠第1~15天用甲基对硫磷与氯氰菊酯等毒性混配液进行连续灌胃染毒,剂量分别为1/30 LD50、1/95LD50、1/300 LD50,对照组采用食用油灌胃。在仔鼠出生后7、14、21、28天龄时分别从各组中随机抽取5只,共80只动物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脑皮质内侧、皮质外侧、梨状皮质、中脑黑质网状结构、海马(CA1、CA3、DG区)的NR1受体表达。[结果]在大脑皮质外侧,中、高剂量组21、28天龄仔鼠的NR1受体蛋白表达比对照组降低(P〈0.05)。在中脑高剂量组21天龄仔鼠的NR1受体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海马CA1区,高剂量组14天龄仔鼠NR1受体的表达低于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21天龄仔鼠则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1);随着该混配农药剂量水平的升高,NR1受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具有剂量-效应关系(r=-0.377,P〈0.01)。海马CA3区低剂量组14天龄仔鼠的NR1受体阳性细胞表达数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部位的NR1受体蛋白表达无改变(P〉0.05)。[结论]母鼠甲基对硫磷和氯氰菊酯混配农药暴露可干扰仔鼠脑NR1受体的正常表达过程,使大脑部分区域NR1受体表达下调,延迟受体蛋白的表达高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出生前暴露于农药氯氰菊酯和甲基对硫磷混配对胎鼠和子鼠脑细胞DNA的毒性效应。方法48只Wistar大鼠在怀孕第1~15天每日一次采用甲基对硫磷、氯氰菊酯混配农药灌胃,1个对照组和3个暴露组,剂量分别为0、(0.0230+0.8000)、(0.0725+2.5265)和(0.2300+8.0000)mg/kgbw,相当于(0、1/300、1/95和1/30)LD50。分别取24只孕16天胎鼠大脑和24只出生后30天龄子鼠大脑,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脑细胞DNA的损伤。结果甲基对硫磷和氯氰菊酯混配在中、高剂量水平可明显引起妊娠16天胎鼠脑细胞DNA的断裂(P<0.05),并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r=0.836,P=0.000)。在高剂量水平可引起出生后30天子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断裂(P<0.05);子鼠脑细胞DNA损伤程度比胎鼠减轻(F=15.81,P<0.05)。结论大鼠出生前暴露于甲基对硫磷和氯氰菊酯混配可引起神经细胞DNA链断裂损伤,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在较低剂量水平DNA损伤能够被修复,而在较高剂量水平DNA损伤不能够被修复。  相似文献   

5.
探讨母体雌二醇(estradiol,E2)和壬基酚(non-ylphenol,NP)联合暴露对仔鼠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并初步探讨E2和NP的联合毒性作用。将孕鼠随机分为7组,花生油溶剂对照组,NP染毒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E2染毒低、高剂量组(10、20μg/kg),NP+E2联合染毒低、高剂量组(NP50 mg/kg+E210μg/kg、NP100 mg/kg+E220μg/kg组),每组6~7只孕鼠,妊娠第9~15天灌胃染毒。观察母鼠生产指标(产仔数、活产数);仔鼠神经行为发育指标(平面翻正、空中翻正、听觉惊愕和视觉定向);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学习记忆;检测垂体和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活性。与对照组和单独染毒组比较,联合染毒低、高剂量组孕鼠产仔数、活产数减少,仔鼠断崖回避、平面翻正、空中翻正、听觉惊愕和视觉定向发育时间推迟,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跳台实验中反应时间延长,步下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海马组织ChAT活性下降、AChE活性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孕期暴露壬基酚和雌二醇联合作用可影响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妊娠期五溴二苯醚(BDE-99)染毒对母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仔鼠体重和肛门-生殖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孕鼠随机分为0.2、2和20 mg/kg BDE-99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妊娠期间,3个染毒组每天给予BDE-99灌胃,对照组孕鼠每天给予玉米油灌胃。在母鼠妊娠第11天和19天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水平,于仔鼠出生后第3、9、15、21和27天测定仔鼠体重,在仔鼠出生后第21天测定肛门-生殖器间距。结果 妊娠第11天,2和20 mg/kg剂量组母鼠血清TT3和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第19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母鼠血清TT4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20 mg/kg剂量组母鼠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27天所有剂量染毒组雌性仔鼠的体重均低于对照组。20 mg/kg剂量组雄性仔鼠在出生后第21天的肛门-生殖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 孕期暴露于一定剂量水平的BDE-99可降低母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导致仔鼠出生后体重下降、肛门-生殖器间距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哺乳期母鼠接触氯氰菊酯对断乳期雄性子代小鼠生殖内分泌的损害作用,为研究氯氰菊酯的生殖发育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1只健康清洁级ICR孕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低剂量(6.25 mg/kg)和高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25 mg/kg),每组7只.分娩后第1天,母鼠以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染毒至分娩后第21天.染毒后,每组随机取雄性仔鼠15只,称重,剖杀取睾丸,称重睾丸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睾丸组织睾酮(T)和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取小鼠的同侧睾丸,HE染色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睾丸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体重、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比较,高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氯氰菊酯染毒剂量的升高,血清和睾丸组织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各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E2和睾丸T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处理组仔鼠睾丸生精细胞层减少,管腔内径增大,细胞相对稀疏,且排列较紊乱,但睾丸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哺乳期母鼠接触氯氰菊酯对断乳期雄性子代小鼠生殖内分泌有明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暴露对仔代大鼠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只4周龄Wistar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喂饲BBP含量为0、0.05%、0.25%和0.75%(分别相当于每日50、250和750 mg/kg体重)的饲料,从4周龄持续到其仔鼠出生后第21天(postnatal day 21,PND21)断乳结束(包括雌性大鼠交配期、孕期及哺乳期);仔鼠断乳前与母鼠同笼饲养,断乳后至PND49,仔鼠按性别分笼饲养,喂饲方式和染毒剂量与其亲代母鼠相同。观察母鼠的一般情况,记录其妊娠时间、产仔数,计算分娩率、仔鼠性别比等;测定不同日龄仔鼠的体重以及脑、心、肝、脾、肺、肾、睾丸(或子宫、卵巢)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测定仔鼠血清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0 mg/kg组雌雄仔鼠脾脏系数升高(P0.05),750 mg/kg组雌雄仔鼠肝脏系数升高(P0.01),雄性仔鼠睾丸系数升高(P0.05);各剂量BBP染毒组母鼠的分娩率、妊娠时间、产仔数、仔鼠性别比无明显变化;250、750 mg/kg组雄性仔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均明显升高;各剂量染毒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下降;750 mg/kg组血清总胆固醇(CHO)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活力均升高;雌性大鼠仅血清TBIL含量下降(P0.05);其他指标未见异常。结论 BBP暴露影响仔鼠的肝脏、脾脏及睾丸发育,BBP致雄性仔鼠肝功能损伤较雌性仔鼠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剂量毒死蜱(氯吡硫磷)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雌性大鼠生育功能的影响。 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雌雄按2∶1合笼,将孕鼠分为对照组、毒死蜱组、氯氰菊酯组和联合染毒组等4组,每组8只。按照1 ml/kg量灌胃,毒死蜱组剂量为1.6 mg/kg,氯氰菊酯组剂量为2.5 mg/kg,联合染毒组给药毒死蜱1.6 mg/kg+氯氰菊酯2.5 mg/kg。从孕1~孕8 d染毒,孕19 d,处死孕鼠,记录黄体数和总着床数,活胎的体重和身长,并观察活胎外观是否有畸形。分离胎盘并记录胎盘重量,测定大鼠全血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450aromA。 结果 孕第19 d,联合染毒组孕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孕鼠黄体数、总着床数、死胎率、胎仔性别比例和胎仔身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染毒组胎盘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染毒各组活胎仔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染毒组孕鼠全血中AChE活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单独染毒组胎盘P450arom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似,联合染毒组胎盘P450arom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低剂量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产生一定的胚胎毒性,造成仔鼠发育迟缓,并引起了孕鼠AchE的下降和胎盘P450aromA蛋白表达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经过甲醛和苯联合染毒处理的小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78只孕鼠用不同浓度的甲醛和苯进行吸入染毒,分为对照组(甲醛0 mg/m3、苯0 mg/m3)10只、GSH组(170 mg/kg)8只、低剂量组[甲醛(0.10±0.01)mg/m3、苯(0.11±0.01)mg/m3]10只、低剂量+GSH组[甲醛(0.10±0.01)mg/m3、苯(0.11±0.01)mg/m3、GSH 170 mg/kg]8只、中剂量组[甲醛(5.00±0.30)mg/m3、苯(5.50±0.40)mg/m3]10只、中剂量+GSH组[甲醛(5.00±0.30)mg/m3、苯(5.50±0.40)mg/m3、GSH 170 mg/kg]10只、高剂量组[甲醛(10.00±0.50)mg/m3、苯(11.00±0.50)mg/m3]12只、高剂量+GSH组[甲醛(10.00±0.50)mg/m3、苯(11.00±0.50)mg/m3、GSH 170 mg/kg]10只。记录孕鼠生产情况和存活仔鼠数;称量仔鼠体重,分离肝脏及脑组织,称重后进行RT-PCR,检测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孕鼠的平均产仔数和存活数分别为(10±2)只和(8±4)只,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仔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剂量下注射GSH组的仔鼠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染毒但注射GSH组的仔鼠体重高于对照组,但肝脏、脑的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中父系表达基因3(Peg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下降,未染毒但注射GSH组中神经富亮氨酸重复3(LRRN3)表达下调、Peg3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鼠注射GSH有利于改善接触甲醛与苯混合气体导致的胚胎异常,但未染毒孕鼠注射该药物对胚胎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壬基酚联合孕期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生殖系统的危害。[方法]SD大鼠同笼交配获取40只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200mg/kg壬基酚组(B)、200mg/kg壬基酚 50mg/kg大豆异黄酮组(C)、200mg/kg壬基酚 150mg/kg大豆异黄酮组(D)、200mg/kg壬基酚 450mg/kg大豆异黄酮组(E)。孕期灌胃染毒,对其子一代雄鼠90天龄剖杀检测其精子数量、质量,睾丸组织重量、酶活性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精子活动度、附睾尾精子计数、每日精子生成量、睾丸组织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血清睾酮(TT)水平显著下降,壬基酚与各剂量大豆异黄酮联合作用组睾丸重量、精子活动度、附睾尾精子计数、睾丸每日精子生成量、ALP、T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B组比较,C组的睾丸重量、睾丸系数、睾丸每日精子生成量、ALP、LDH水平均显著升高,E组睾丸重量、睾丸系数、每日精子生成量、ALP、LDH显著升高而平均窝活产只数、精子活动度睾酮水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50mg/kg大豆异黄酮对壬基酚所致雄性生殖系统危害似具有拮抗作用。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对壬基酚的雄性生殖系统危害似表现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剂量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对仔代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雌雄按2∶1合笼,孕鼠分为对照组、毒死蜱组、氯氰菊酯组、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联合染毒组等4组,每组8只,孕l至孕8天染毒孕鼠。给予雄性仔鼠普通饮食喂养至成年。股动脉放血法处死仔鼠,迅速分离脏器,计算脏器系数,附睾尾精子计数,计算精子活动率、精子畸形率。测定血清生殖激素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改变、生殖细胞凋亡和生精细胞端粒酶的表达。〖HTH〗结果 联合染毒组雄性仔鼠睾丸、附睾的体重比值显著性降低(P<0.05),附睾尾精子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FSH高于对照组,T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染毒组雄性仔鼠睾丸少量曲细精管生精上皮退化变性,生精细胞脱落,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胚胎期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混合染毒对仔代大鼠的生殖系统有明显的增毒作用;对睾丸的损伤及性激素水平(FSH、T)的协同影响,可能是产生联合生殖毒性的机理之一;提示对毒死蜱和氯氰菊酯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时应考虑这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壬基酚对仔鼠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宫内及哺乳期暴露壬基酚对雄性仔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对28只受孕母鼠从受孕第1天开始灌胃染毒壬基酚(分别为0、50、100和200mg/kg体重),直至仔鼠娩出21d断奶后停止染毒,仔鼠于70日龄剖杀,测定与仔鼠生殖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随着壬基酚染毒剂量的增加,70日龄雄性仔鼠的睾丸和前列腺的重量降低,睾丸重分别为2.86、2.98、2.59和2.44g;前列腺重分别为0.26、0.23、0.20和0.19g.每克睾丸日产精子数和每克附睾精子计数也随壬基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每克睾丸日产精子数分别为22.46×106、18.46×106、17.43×106和17.26×106;附睾尾精子计数分别为46.85×106、39.74×106、35.57×106和31.36×106.雄性仔鼠包皮分离时间在高剂量组(47.83d)大于对照组(46.31d).结论宫内及哺乳期暴露于壬基酚可使雄性仔鼠睾丸生精功能降低,但睾丸无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暴露于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新生SD大鼠生长发育和成年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雄鼠。自出生第3天(postnatal day3,PND3)开始经口给予5-Aza-CdR 25、250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溶剂。连续暴露5d,最后一次暴露结束后24h,处死半数雄鼠(幼鼠。剩余部分继续喂养至12周龄(成鼠),乙醚麻醉。取睾丸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精子头计数等,附睾做精子畸形检查。[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幼鼠体重出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发现幼鼠睾丸组织中出现空泡变性。检查发现染毒结束后继续喂养至12周的成鼠睾丸组织无明显形态和组织学变化;但每克睾丸组织精子头计数及每日精子生成量随幼年时暴露剂量增加呈现下降趋势(P〈0.05),而精子畸形率随剂量增加呈现上升趋势(P〈0.05)。[结论]新生大鼠对DNA甲基化抑制制5-Aza-CdR生殖毒性作用敏感,低剂量短时间的暴露即可引起成年期生殖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对大鼠的生殖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吡哆素L 2 吡咯烷酮 5 羧酸酯对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 雄鼠 80只 ,雌鼠 12 4只随机分 4组 ,溶剂对照组 ,3个剂量组吡哆素L 2 吡咯烷酮 5 羧酸酯分别为 4 0 0、80 0和 16 0 0mg/kg。雄鼠交配前连续给药 6 0d ,交配期间继续给药 ;雌鼠交配前连续给药 14d ,交配后给药至妊娠第 14天 ;分别观察生殖毒性试验指标。结果  4 0 0mg/kg组无明显毒副反应 ,80 0mg/kg组有个别鼠出现后肢麻痹 ,16 0 0mg/kg引起雌雄大鼠后肢麻痹 ,消瘦。吡哆素L 2 吡咯烷酮 5 羧酸酯 16 0 0mg/kg使雄鼠的交配率下降 5 0 % ,有统计学显著性。 80 0mg/kg组生育鼠 7只 ,16 0 0mg/kg组未生育 ,对雄鼠的生育率有统计学显著影响。 80 0mg/kg组雄鼠的精子数为 (5 9 4 0± 2 1 71)× 10 5,16 0 0mg/kg组雄鼠的精子数为 (0 4 0± 0 14 )× 10 5。 80 0mg/kg组活胎数为 (8± 3)只 ,16 0 0mg/kg组无受孕鼠。结论 吡哆素L 2 吡咯烷酮 5 羧酸酯在本实验条件对SD大鼠无致畸性 ,无作用剂量为4 0 0mg/kg ,发育毒性的无作用剂量小于 4 0 0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对F1代仔鼠的发育状况及性成熟期雄性仔鼠生殖系统损害情况 ,并期望得到现有文献中缺如的DBP对F1代仔鼠生殖发育毒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NOAEL)。方法 选择在宫内暴露期和哺乳期 (受孕第 2天至仔鼠 2 1天断奶 ) ,通过灌胃方式给母鼠染毒 (DBP终浓度分别为 0、5 0、2 5 0和 5 0 0mg (kg·d) ,观察对仔鼠的影响。结果 DBP对母鼠无明显影响 ,中高剂量组 [2 5 0、5 0 0mg (kg·d) ]对F1代雄性仔鼠的出生体重、每窝活产数、体重增长及雄性仔鼠肛殖距有明显影响 ,对性成熟期雄性仔鼠生殖系统损害尤为严重 ,可观察到小睾丸、附睾发育不全甚至缺失、睾丸未降等现象 ,附睾尾精子参数和睾丸精子头计数及附睾、肝、肾、前列腺的脏器系数明显降低 ,而与激素合成相关的垂体系数却略有上升。低剂量组未观察到有害影响。结论 雄性生殖系统是DBP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幼年敏感期所受的损害部分不可逆 ,并得到DBP经口染毒对F1代仔鼠生殖发育毒性的NOAEL为 5 0mg (kg·d)。据此 ,进一步提出DBP经口摄入的参考剂量 (RfD)为 5 0 0 μg (k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