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颈椎前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疗效,促进病人的康复,我院 1997年 3月~ 1999年 10月介入康复护理,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患者 32例中,男 18例,女 14例 ;年龄 28~ 52岁,平均 38.6岁。颈椎病 18例,其中病变累及 1个节段 4例, 2个节段 11例, 3个节段 3例 ;颈椎骨折、脱位 15例,其中 C5~ 6 9例, C7 2例, C4~ 5 4例,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天数 14~ 26d,平均 18.6d。 1.2康复护理 (1)术前措施:①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由颈椎病变引起四肢感觉、运动障碍,而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6月,共收治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38~76岁,平均48.6岁。下颈椎骨折脱位3例,2例为颈5-6、1例颈6-7;胸腰段骨折脱位3例,为胸10-11、胸11-12、胸12-腰1各1例。6例患者中除1例术前神经功能为Frankel分级E级,其余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及固定,胸腰段骨折脱位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观察手术节段内固定位置及骨融合情况,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手术并发症。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4.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脑脊液漏1例,换药对症处理3周后愈合。1例颈5-6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手术后第2天出现内固定移位,骨折椎再次脱位立即二次行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固定术;3例术后神经功能由术前Frankel C级恢复至D级,2例无明显改善(术前均为A级),1例较术前加重(术前E级,术后为A级,经再次手术减压并康复治疗6个月后恢复至D级)。随访期间均达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现象。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好发于下颈椎及胸腰段;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宜行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固定,而胸腰段骨折宜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应先充分减压后再精细复位,避免加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增加颅骨牵引物质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增加颅骨牵引物物质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于2001-05/2005-10选择在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患者为实验对象。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29岁,经拍颈椎正侧位X射线平片检查均为双侧小关节突脱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分类标准:A型18例,B型5例,C型3例,D型2例,受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5~36d。采用Gardner颅骨牵引,床旁拍摄X射线平片了解复位情况,牵引物质量从4kg开始,每隔20min增加2kg,至复位成功为止。28例患者全部复位成功,均进入结果分析。复位牵引物质量为17~32kg,平均质量23kg,复位时间最短12h,最长4d。不全瘫者有不同程度好转,无1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大物质量颅骨牵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是安全、可靠的,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不易造成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绞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绞索患者,总结其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做好病情观察、呼吸功能训练、气管推移训练、手语训练、颅骨牵引、心理护理的方法。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本组38例患者入院后均予颅骨牵引,其中7例患者经牵引成功复位改为保守治疗,另18例牵引后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例行颈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绞索的患者术前进行颅骨牵引,择期手术联合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1999~2000年收治颈椎骨折病人12例,经牵引、固定及康复护理,取效较满意。1 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人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52岁,其中C3、4骨折4例,C5骨折6例,C6、7骨折2例。入院时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其中意识模糊3例,昏迷2例,中昏迷4例,深昏迷1例,有四肢瘫痪1例。方法:6例行颅骨牵引,6例气囊颈围支持固定,均给予抗感染支持治疗。(1)维持颈椎的稳定: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围颈或颅骨牵引对颈椎制动,防止颈椎对颈髓的进一步损害,防止颈部过仰、过伸,避免头偏向一侧,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专人专护,在床旁醒目…  相似文献   

6.
2005—10/2007—12我院把循证护理应用到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中,在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交通伤和坠落伤14例,年龄22~71(平均40.5)岁。骨折部位C23例、C31例、C43例、C53例、C71例、多节段颈椎骨折10例,均伴有截瘫,根据病情分别选用牵引复位、切开复位、脊髓减压及植骨融合等手术。  相似文献   

7.
背景: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难点是如何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选择手术入路应既有利于复位及脊髓的减压,又能够保证坚强固定,植骨融合。目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仍存在较大分歧。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修复方式选择及其对植骨融合、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26例,按照Frankel分级标准进行分级:A级7例,B级48例,C级54例,D级17例。术前进行下颈椎损伤分类评分,其中4分15例,5分23例,6分25例,7分22例,8分18例,9分16例,10分6例。结合患者受伤机制、形态特点、脊髓受压部位及损伤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修复方案,其中前路组91例采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单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后路组6例行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前后联合组29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
  结果与结论: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无气管、食管损伤。4例术中发现硬脊髓破损,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5例A级无恢复,1例B级无恢复,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术后复查X射线片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1例不融合,2例延迟愈合,其余病例植骨均在12个内骨性融合(平均8.5个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椎体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提示术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下颈椎损伤分类评分,结合损伤形态、损伤节段、脊髓受压部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减压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共实施28例颈前入路颈椎手术,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27~65岁。颈椎间盘突出症10例,其中单间隙7例,双间隙3例;脊髓型颈椎病8例;颈椎外伤性骨折6例,其中C52例,C63例,C71例;颈椎骨折并脱位4例,其中C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长节段颈髓损伤的损伤机制以及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无骨折脱位型长节段颈髓损伤的患者,其中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和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的颈脊髓损伤共25例(80.65%);伴后纵韧带钙化3例(9.68%);伴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例(6.45%),采用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脊髓功’能的变化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31例术后随访3~17个月,平均9个月,术静ASIA评分平均为96.63±6.4分,术后3周ASIA评分平均为158.53±12.4分,术后3个月ASIA评分平均为18i.68±12.6分,术前和术后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者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除2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颈椎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重要原因;作用因素有惯性作用和直接外力;后路广泛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能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颈前路手术采用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治疗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复位情况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42例,均行一期颈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采用颅骨牵引联合自制复位工具。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前、末次随访时评估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行CT、X线及MRI检查,评价Cobb角变化、脊髓神经减压情况及关节突交锁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评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颈动脉、椎动脉及食管等破裂损伤;均获得满意复位,其中39例完全复位,3例未完全复位。1例术后因高位脊髓神经损伤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1例术后并发重症肺炎,治疗效果差自动出院;余40例患者随访6~12(7.5±0.3)个月。42例患者术前ASIA分级A级...  相似文献   

11.
早期手术治疗下颈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骨折脱位 80 %以上发生于下颈椎 ,其中 70 %合并脊髓伤或神经根受压症状[1] 。下颈椎损伤是否早期手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 5 5例早期手术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 ,对其目的、时机、手术方法的选择等有关问题作一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5 5例 ,男 48例 ,女 7例。年龄 2 2~ 79岁 ,平均 41岁。损伤部位 :C4 骨折 9例 ,C4~ 5脱位 8例 ;C5骨折 10例 ,C5~ 6脱位 8例 ;C6骨折 10例 ,C6~ 7脱位 10例。损伤类型 :屈曲压缩性骨折 2 0例 ;爆裂性骨折 9例 ;骨折脱位 2 6例 ,并发其它脏器损伤 1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2.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颅骨牵引,并在早期(平均69 h内)选择全麻下经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钛板内固定术,其中,11例患者在麻醉下牵引复位,24例牵引未复位,于术中经前路撬拨复位.结果:本组35例患者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完全复位.无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食管损伤等,围手术期无死亡,所有切口Ⅰ/甲级愈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未出现神经功能加重者,25例脊髓不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颅骨牵引结合早期颈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其护理配合非常重要。护理不当可使术后并发症增多,甚至引起内固定松动脱落,导致治疗失效,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PCB系统是近年来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1种装置,具有可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2]。2003年5月~2005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颈前路减压PCB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24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7~58岁,平均41.23岁…  相似文献   

14.
65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菁  于从  张颐容 《天津护理》2010,18(3):131-132
总结65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颈部制动、颅骨牵引、并指导气管食道推移训练,预防压疮及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康复功能训练等护理。随访6~38个月。患者脊髓运动感觉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融合率100%。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收治第 5、 6颈椎半脱位截瘫,脊髓休克 1例。经牵引及颈椎前路切开减压,椎管探查术,术后给予康复训练,取效良好。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 39岁,于 1999年 8月 10日因游泳时头颈部被撞,当即感颈部疼痛,四肢活动受限,尿便失禁 8h。入院后体检:体温 36.7℃,脉搏 72次 /min,血压 110/70mmHg,呼吸 20次 /min,双上肢皮肤感觉尚存在,双上臂肌力为 4级,双前臂肌力为 5级,右手握力差,剑突水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尿便失禁,经 X线摄片诊断为第 5、 6颈椎半脱位并高位截瘫,脊髓休克,即在局麻下行颅骨牵引术,经牵引 21d后在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伴有脊髓损伤的不稳定颈椎骨折脱位 ,并以椎管后方压迫为主的 10 8例病人 ,采用后方入路颈椎管减压和改良小卢氏棒内固定治疗 ,收到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6例 ,女 32例 ,年龄 17~ 6 9岁 ,平均 43 5岁。车祸伤 47例 ,高处坠落伤 43例 ,压砸伤 18例。损伤类型 :屈曲型 6 7例 ,伸直型 2 6例 ,垂直压缩型 15例。单纯骨折 71例 ,骨折伴脱位 37例。单个颈椎骨折 89例 ,两处或以上骨折 19例 ,颈 4骨折 7例 ,颈 5骨折 32例 ,颈 6骨折35例 ,颈 7骨折 14例 ,颈 5~ 6骨折 9例 ,颈 6~ 7骨折 11例。完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颈椎侧块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颈椎侧块钢板治疗 5 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均无神经、血管并发症。通过 4~ 36个月的随访 ,颈椎侧块钢板对颈椎固定牢靠 ,无螺钉松脱及钢板断裂现象 ,同时对颈椎滑脱有良好的复位作用。全部达到骨性愈合 ,脊髓功能除 5例按Frankle分级为A级者术后 3个月无明显改善外 ,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适用于需要后路减压的颈椎骨折、脱位 ,对其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 ,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本方法还具有短节段固定 ,术后仅需轻便外固定 ,可早期活动等优点。该手术有一定风险 ,因此要求术者技术熟练 ,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 spime locking plate,CSLP)在治疗复杂颈椎损伤伴颈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椎体爆裂性骨折、椎板骨折合并颈髓损伤,5例颈椎脱位复位失败,3例颈椎椎体骨折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4例陈旧性颈椎脱位伴截瘫或不全截瘫患者行颈椎前后路同期减压,前路植骨,CSLP内固定。结果 本组25例患者经6—3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诊,植骨块在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螺钉松动等并发症。颈椎生理曲度良好,颈椎稳定性良好,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对于某些复杂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治疗效果均不令人满意,采用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减压可以一次性彻底解除脊髓前后方受压,对于由此而引起的颈椎不稳,可采用颈椎前路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来解除,CSLP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其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融合率高、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手术适应证为: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椎板骨折;颈椎脱位复位失败;陈旧性颈椎脱位;颈椎椎体骨折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9.
范斌  梁文杰  李丽芳  冯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1999-2000,2003
目的比较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时期的早晚对治疗难易程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比较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26例在伤后不同时期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手术治疗的难易程度及疗效。其中受伤时间超过4周的患者6例,受伤时间小于4周的患者20例。结果在就诊患者中,受伤时间超过4周的6例患者牵引复位失败,且术中减压复位亦较受伤后就诊时间小于4周的20例患者困难,术后疗效欠佳。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后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脱位的整复并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中对恢复及维持颈椎前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7日~2017年8月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行前路带锁钢板系统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拍摄患者术前、术后当日、术后1年的X线片,通过Cobb角评估患者融合节段的前凸,将齿状突至C7后下缘连线和C4后下缘的垂直距离作为D值,评估患者的颈椎前凸;应用JOA评分标准判定患者的脊髓功能。结果:患者术前Cobb为(-33~19)°,术后当日、术后1年Cobb分别为(-13~21.7)°、(-13~21.3)°,与术前Cobb相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术前D值为(-8.8~15.2)mm,术后当日、术后1年的D值分别为(0~18.7)mm、(0~18.7)mm,与术前D值相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术后脊髓功能达优者13例、良10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71.9%。结论:在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中应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有助于患者恢复、维持颈椎前凸,效果理想,可将此治疗方案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