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探讨16例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诊治方法和改善预后的途径。方法 综合分析16例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原发肿瘤切除 胆道癌栓清除 T管引流-化疗14例,单纯癌栓清除 T管引流2例,术后TACE14例,化疗药物T管滴注或灌注9例,术后二者同时化疗者9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原发灶未切除仅T管引流2例,术后生存时间为2.5个月和4.5个月。14例原发灶切除者,术后生存1年、1.5~2年、2~2.5年、2.5~3年分别为12例、9例、6例和3例,其中1例存活4.5年。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患者,积极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发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年半来治疗 1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例患者入院后确诊为转移性肝癌 ,肝脏转移灶均为单发 ,肿瘤直径在 4 .5~ 1 2 .4 cm ,平均 7.8± 2 .5 cm。 2例来自胃癌 ,7例来自结直肠癌 ,1例来自恶性淋巴瘤 ,门诊误诊率高达 6 0 %。 9例患者均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胃肠道肿瘤切除术 ,手术顺利 ,无 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单发肝转移癌发病率低 ,容易误诊 ,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以及临床思维的局限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治疗首选肝转移灶和原发灶肿瘤同期切除  相似文献   

3.
运用RIA法对76例男性肝癌及10例女性肝癌患者血清睾丸酮(T)、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男性肝癌手术组及非手术组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E2水平则显著低于后两组;雄/雌激素比例(T/E2)显著高于后两组;肝癌切除后T水平下降,E2水平升高,T/E2比值下降,与肝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女性肝癌组T、E2水平与肝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T/E2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男、女肝癌组的P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本组资料结果提示:高T水平及低E2水平与肝癌有关,性激素比例失调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实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1986年4月至1996年4月对94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实行了以肝动脉栓塞为主的综合治疗,并进行了4-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半年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3%,69.1%,18.1%。结论综合治疗适用于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该方法不仅实用安全,而且可以为二期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地区分布及病因流行病学加以综述。结果 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主要病因有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和饮水污染。相关的病因有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性激素、遗传等。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插管化疗栓塞 (TACE)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 (PA )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 0例接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PA的变化并与常规肝功能比较。结果 本组 TACE后肝功能不全 2 6例 (1 7.33% ) ,死于肝功能衰竭 3例 (2 .0 % )。 PA在 TACE后第 1 d即有明显下降 ,术后 1周左右降至最低 (8.6± 3.5mg/dl) ,以后逐渐升高 ,于术后 4周左右恢复至 TACE前水平。 TACE 3次者术前及术后 1周 PA水平分别为 1 3.2± 3.0 mg/dl,6 .9± 3.3m g/dl,与 TACE 1次或 2次比较差异显著 ;常规栓塞术后 1周 PA水平 (6 .7± 2 .4 mg/dl)较肝段栓塞低 (1 0 .7±3.4 m g/dl) (P>0 .0 1 ) ;碘油用量低于 1 5 m l者术后 1周 PA水平 (9.1± 3.7m g/dl)与碘油用量超过 1 5 m l者 (7.0± 2 .3mg/dl)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 ;有门静脉癌栓者术前及术后 1周 PA分别为 1 2 .4± 2 .1 m g/dl,5 .8± 1 .9m g/dl,无癌栓者术前及术后 1周 PA分别为 1 6 .7± 3.3mg/dl,9.2± 3.5 mg/dl,两两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结论  TACE对肝功能的损害随着治疗次数和碘油用量的增加而加重 ,有门静脉癌栓者肝功能的损害更加明显 ,肝段栓塞可以减轻肝功能的损害。血清 PA可以敏感地反映 TACE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胆管癌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年来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于介入治疗后3~5天突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8例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内絮状回声。全部患者均行ERCP检查确诊,7例内镜下胆总管内癌栓完全取净,未放置胆道引流,另5例放置胆道引流管,全部患者均恢复出院,4例患者随访1.5年仍带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胆管癌栓脱落引起梗阻性黄疸不少见,诊断应与肝功能衰竭鉴别,治疗首选内镜下胆管取癌栓和/或胆道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8.
唇形切肝法用于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陈述唇形切肝法的操作细节并评议此咎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优点。方法 唇形切肝法是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下列5个技术环节;(1)充分游离肝周韧带;(2)设计唇形肝切口;(3)切中山品两侧置缝线牵提;(4)楔形断肝和(5)肝断面对缝。结果 笔者单位用此咎子术方法治疗233例PLC患者,其中8便因肿瘤复发接受了两次肝切除手术。手术死亡率为1.2%,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肾  相似文献   

9.
对34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PLC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比值均低于正常人(P<0.01),而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Ⅲ期PLC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1)。sIL-2R水平≥1000u/ml、500~1000u/ml、<500u/ml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分别为80.0%、29.4%、0%。肝癌切除术后2周sIL-2R水平较术前低(P<0.05),免疫治疗后4周sIL-2R水平亦较治疗前低(P<0.05)。细胞免疫水平都有所改善。提示测定外周血sIL-2R水平可作为PLC的免疫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胸腔积液的原因并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各类右肝切除手术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3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0例,发生率为3.8%;同期行右肝切除的467例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方法游离肝脏且肝切除后常规对拢缝扎膈肌创面,术后出现胸腔积液49例,发生率10.5%,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膈下积液、术后肝功能不全伴中等量以上腹水、肝门阻断时间长、肝硬化等是肝癌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采用氩气电刀游离肝脏且不常规对拢缝扎膈下创面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伴有临床症状的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内复发性肝癌的再切除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980年至2000年31例肝内复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69.2%及50.1%,二次切除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32.8%及25.4%,最长一例已无瘤生存12年,而140例未再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仅9.3%,其中TACE组及PEI组的5年生存率相似,分别为12.2%及14.8%。结论:再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内复发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手术者,我们推荐使用PEI术。  相似文献   

12.
肝癌切除加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癌切除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121例患者分成4组:手术组(OP),手术加化疗组(OC),手术加免疫治疗组(OI),手术加免疫化疗组(OIC),化疗经肝动脉及门静脉途径;免疫治疗采用LAK细胞及白介素-Ⅱ。结果:4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76.7%、55.6%、45.2%、36.4%。OI组及OI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OP组。结论:术后免疫化疗有助于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道癌栓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胖胆道癌栓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根治性手术疗效较好。结论原发性肝癌伴胆道癌栓的诊断以B超为较好的诊断方法。ERCP和MRCP对明确本病的分型有一定帮助。而根治性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8年来收治 13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急诊行肝癌切除术 ,1例行缝扎止血及肝动脉插管术。术后 1h死于出血性休克 1例。术后随访 11例 ,术后生存小于 12月 2例 ,12 -18个月 3例 ,19-3 0个月 2例 ,3 1-4 2个月 3例 ,>4年者 1例 (术后第 3年亚临床复发再切除病例 )。随访患者最终死亡原因 :癌复发和转移、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结论 肝叶切除和肝脏局部切除不但可以彻底有效地止血 ,而且可以切除肿瘤达到根治的目的 ,是首选的方法。术后的综合治疗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腹腔化疗交替应用以预防复发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加用免疫治疗 ,以期获得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前应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  1 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2 5例肝癌行术前短程大剂量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2周后手术切除 ,与同期单纯手术切除的病例对照 ,进行病理、肝功能、血常规、AFP、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分析研究。结果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 ,导致癌周小血管、淋巴管闭塞及纤维机化带形成 ,显著缩小肿瘤体积 (P<0 .0 1 ) ,减少术中出血量 (P<0 .0 5 ) ,提高术后近期 AFP转阴率 (P<0 .0 1 ) ,降低术后 1年复发率 (P<0 .0 1 ) ,提高术后 2年生存率 (P<0 .0 1 )。同时 ,没有严重副作用。 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 ,术前短程大剂量冲击放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 ,改善预后 ,增加二期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1年~2001年我院收治的24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急诊行肝癌切除术17例,填塞止血3例,肝动脉结扎 填塞止血2例,肝动脉结扎 缝合止血1例,保守治疗1例。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于术后24h内死于MODS。随诊21例,术后生存小于3个月4例,小于6个月4例,小于12个月7例,12~24个月2例,24~36个月2例,大于36个月2例。随诊患者最终死亡原因:肝癌复发和转移、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结论 肝叶切除和肝脏局部切除不但可以有效止血,而且可以切除肿瘤,部分病例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0-1999年收治的21例肝癌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肝癌破裂出血在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中均可以发生。肝癌破裂并非均为自发性破裂。肝癌破裂绝大多数超病突然,症状体症明显,小部分病例症状体症可不明显或不典型。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如不积极救治,大多数迅速死亡。如能得到有效救治,部分患者可延缓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的血浆sP-selecti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15d,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30天,患者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后牝15d进一步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手术切除肝癌可降低患者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血浆sP-selectin水平的检测及动态观察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病情的发展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估计会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察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的临床恢复过程。方法9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分成复发再切除组(A组)与第一次手术切除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胆红素及转氨酶恢复正常的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A组胆红素与转氨酶恢复正常的天数平均分别为8.3、9.1天,比B组10.3、10.8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肝功能恢复优于第一次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科自1988年以来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18例,女性3例。其中肝癌主瘤位于右肝13例,左肝3例,肝门部1例,中肝(即左内和右前叶)4例。肿瘤平均直径为9cm,最大者为14cm。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变。手术方式以肝叶部分切除术为主。患者死亡相对集中的时间为术后7天内、术后7~14天和术后14天以后。同时分析了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死亡的原因,并就肝叶切除量与肝衰及肝硬变与肝再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