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加强输血监管,确保用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志强  徐学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239-239,242
为了解当前各地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与临床用血的合理性,笔者对本站及各地临床用血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临床医师对输血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输血指征过宽、缺乏输血的风险意识导致各地普遍存在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合理输注。应加强输血专业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输血风险意识培训,及时更新输血观念,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成分输血情况,探讨临床用血的特点、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血液制品使用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成分输血率逐年提高,但血浆输注比例较高.结论:成分输血的理念已成我院常态,临床输血的主要成分为红细胞,血小板和冷沉淀用量逐年上升,血浆和全血用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本院临床用血状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推进本院的成分输血。方法:通过各种血液制品的出库记录及临床输血后输血反应报告单的统计,对本院用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成分输血的意识迅速建立,成分输血迅速取代全血的临床应用,成分输血率达到98%~100%;总用血量增加,其中红细胞制品使用比例较低,占33.03%~41.84%,机采血小板使用增加,血浆使用量较大,占49.75%~57.86%。结论:本院临床用血总体科学、合理,成分输血率符合国家规定的成分输血要求,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血浆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白体输血工作需要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4.
血浆的合理应用一直是临床开展科学合理输血活动的重要工作,克服滥用血浆已成为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内容之一。2001年之前西安地区的由采集全血所分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尚有部分积压,2002年以后由于血浆用量大涨,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时常需从省外地市调入血浆以缓解供应之不足,至2005年初全省各地市血站剩余的由采集全血所分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即使全部调入西安也不能补齐临床输血对血浆需求的缺口。为清楚了解西安地区血浆使用情况,搞清楚近几年来血浆用量逐年大增的原因,从宏观上限制杜绝血浆的滥用,为制定有关保障血浆充分供应的…  相似文献   

5.
血浆的合理应用一直是临床开展科学合理输血活动的重要工作,克服滥用血浆已成为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内容之一。2001年之前西安地区的由采集全血所分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尚有部分积压,2002年以后由于血浆用量大涨,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时常需从省外地市调入血浆以缓解供应之不足,至2005年初全省各地市血站剩余的由采集全血所分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即使全部调入西安也不能补齐临床输血对血浆需求的缺口。为清楚了解西安地区血浆使用情况,搞清楚近几年来血浆用量逐年大增的原因,从宏观上限制杜绝血浆的滥用,为制定有关保障血浆充分供应的措施提供依据。特对西安地区临床血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浆的合理应用一直是临床开展科学合理输血活动的重要工作,克服滥用血浆已成为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内容之一。2001年之前西安地区的由采集全血所分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尚有部分积压,2002年以后由于血浆用量大涨,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时常需从省外地市调入血浆以缓解供应之不足,至2005年初全省各地市血站剩余的由采集全血所分得的新鲜冰冻血浆、即使全部调入西安也不能补齐临床输血对血浆需求的缺口。为清楚了解西安地区血浆使用情况,搞清楚近几年来血浆用量逐年大增的原因,从宏观上限制杜绝血浆的滥用,为制定有关保障血浆充分供应的措施提供依据。特对西安地区临床血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1983—1998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推广成分输血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加速推广成分输血的具体对策。1983—1987年成分输血仅为3%一5%;1988—1995年有了明显改善,但比例仍不超过50%;1996—1998年成分输血比例逐年增高,1998年达67%。成分输血中血浆使用比例较大,红细胞悬液输注较少,1990—1998年均在9%一20%之间波动;血小板近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冷沉淀的用量仍很小。影响成分输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对推广成分输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对成份输血知识的宣传不到位;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推广措施或措施不得力;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对推广成份输血重视不够;输血科未及时将各科成份输血的统计情况向全院通报等。加速推广成分输血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输血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业务素质,使输血科每个工作人员均具有指导临床成份输血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抓住各种机会同临床医生进行广泛交流,使医生真正从思想上更新用血观念;医院给予必要的行政支持,制定操作性强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每月通报各科室的合理用血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加强与血液中心的联系,确保临床用血的及时供应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和长沙市中心医院临床用血现状,并分析住院患者临床合理用血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方法 对2011 ~ 2014 年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和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临床用血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异体输血总量、自体输血总量、住院患者人均异体血用量、成分输血率、手术台次、台均异体用血量及大量输血患者人均用血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011 ~ 2014 年在住院人次逐年增加的基础上,异体输血总量也有所增加,但临床用血量的增长率远低于住院人次的增长率,住院患者人均异体血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自体血用量呈增长趋势。大量输血例数逐年减少,大量输血各成分血液制品用量、大量输血平均红细胞和血浆用量均呈负增长趋势。同期手术台次虽然增长了28.77%,但是手术患者台均异体红细胞和血浆用量均呈递减趋势。结论 通过持续改进,医院输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升了临床科学、合理及安全用血水平,有效节约了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9.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金永,金顺姬(包头市第二医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血事业已从简单供应全血发展到成分用血,各种成份血液制品已多达几十种,极大地满足了临床对不同血液成分的要求。在治疗性血液成份单采方面,又大致分为:①血浆单采及血浆置换;②血液中有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输血前评估确保临床合理用血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临床科室输注血液制品424200ml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临床科室输注血液制品321000ml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输血前评估情况进行整理收集,总结其中不合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血浆、悬浮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不合格率,输血单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输血前评估,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合格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规范管理濮阳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控制输血风险,安全有效输血。方法调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存在的风险,采取培训指导、建章立制、合格准入、综合考评、动态管理等有效措施。结果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潜在的问题。结论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专项管理和标准化血库建设,规范了临床用血行为,确保了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临床用血(输血)流程管理,提高医院用血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血及输血安全,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分析了当前医院血库管理和输血流程的不安全因素,强调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引入RFID技术到临床输血各环节,建立起一套可靠、安全、有效的输血机制,总结并分析了RFID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临床成分输血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推广、普及成分输血;掌握成分输血的目的,坚持成分输血的原则,不断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使输血安全有效;不滥用血液,科学合理地使用成分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源,对于缓解血源的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成分输血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输血科的职能作用与血浆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科的职能在临床合理使用血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严格按卫生部颁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浆使用指南)的要求,对本院临床各科室申请使用血浆的病例进行审核和指导。结果通过对本院三年(2007~2009)血浆用量的统计,血浆的使用比例逐年下降,基本趋于合理。结论输血科在临床合理使用血浆中起到了管理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郑州地区183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本地区不同血液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为血站采用血液制品精细化管理来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17年1~12月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至郑州市签订供血合同医院的各类血液制品,收集并查阅同期医院反馈的183例临床输血反应反馈单,记录血液制品种类和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比较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统计分析不同血液制品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差异。结果 2017年1~12月共发放血液制品751 490袋,发生输血反应183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 024%(183/751 490),其中全血、悬浮红细胞、去白悬浮红细胞、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 869%(2/107)、0. 052%(89/172 366)、0. 024%(15/62 247)、0. 030%(47/155 337)和0. 005%(7/147 460)。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和发热为主,过敏的患者中,由普通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38例(40. 43%)高于病毒灭活血浆6例(6. 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热的患者中,由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54例(75. 00%)高于去白悬浮红细胞6例(8.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全血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悬浮红细胞和普通冰冻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和病毒灭活血浆可以显著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Although 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IC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reduce the demand for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patients who use ICS approach still have not completely avoided chances of blood transfusion.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ate of allogeneic red blood cell(RBC)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ICS, and to evaluate irrationality of allogeneic RBC transfus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all patients associated with ICS approach from January 2013 to July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oretical hemoglobin level after reinfusion of salvaged RBC at the end of operations was estimated. Irrational transfusion was defined as initiating allogeneic transfusion with theoretical hemoglobin above 100 g/L. The clinical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gender, age, body weight, ratio of blood loss to estimated blood volume(EBV), salvaged blood volume and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level were subsequently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rational transfusion and those did not.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irrationality of allogeneic RBC transfusion in these patients. Results Of 1487 patients with ICS approach in this study, the rate of allogeneic RBC transfusion was 31.4%(467/1487), and the rate of irrational allogeneic RBC transfusion was 26.0% (341/1313). Patients with irrational transfusion were younger (t=4.656, P<0.001), with lower body weight (t=3.910, P<0.001) and slightly lower preoperative HGB level (t=2.822, P=0.005) than those with rational transfusion, but had significantly larger salvaged blood volume (U=?10.926, P<0.001) and higher ratio of blood loss to EBV (U=?17.067, P<0.001), disregarding whether they preoperatively met anemia criteria or not (U=?1.396, P=0.163).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level (OR=1.975, P=0.005) and the ratio of blood loss/EBV (OR=5.392, P<0.001)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the irrational allogeneic RBC transfusion. Conclusions The irrationality of allogeneic RBC transfusion existed in ICS patient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level and the ratio of blood loss to EBV. Determining the HGB levels before transfusion is required to avoid unnecessary blood administration. Doctors should keep their knowledge in blood management updated and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of rational transfusion for a better patients care.  相似文献   

17.
李立波  黄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2827-2828,2831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度我院用血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血站管理系统软件,统计分析本院2004-2012年临床用血变化。结果:全血使用量逐年下降,近几年已经没有使用;成分输血率近几年保持100%;血浆用量大幅下降,降幅达84.7%;内科血浆使用量大幅下降,妇产科血浆使用量增加较大。结论:继续监督临床科室,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8.
庄运芳 《海南医学》2014,(11):1674-1676
目的调查本血站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站接受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治疗的6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输注目的,并将患者按照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适应证标准,分至控制组和非控制组,比较两组患者输注前后8h内的PT及APTT。结果新鲜冰冻血浆合理输注目的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补充多种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占65.71%,不合理输注目的占34.29%,以补充蛋白质、扩容、促进伤口愈合为主,分别占12.51%、8.49%、8.17%。控制组患者输注后APTT、PT较输注前明显缩短,输注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控制组患者输注后APTT、PT较输注前有一定缩短,但输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的合理使用有利于纠正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但其不合理使用现象临床普遍存在,医院输血科应发挥自身特长,通过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新鲜冰冻血浆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腾方  陈方祥  何静 《重庆医学》2007,36(24):2491-2492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本院“军字一号”网络信息中心,查阅2001年10月-2006年4月妇产科输血病例652例,分析红细胞悬液、全血、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血液成分使用情况。结果652例患者输注的血液成分红细胞制品占89%,血浆占7%,其他占4%。经输血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成分输血在妇产科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成分输血比例达到99%。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宣城市临床用血现状。方法随机调查5家二甲医院2007-2008年住院输血病历800份,分析临床输血的合理性、各临床科室用血特点、“少量血”和“搭配血”输注状况。结果成分血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合理性输注比例不同,存在不合理的“少量血”和“搭配血”。结论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证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的掌握欠佳。对血浆输注的随意性和习惯输注“搭配血”的现象,说明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观念不强,以及输注全血的陈旧观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