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清顺治十三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张仲景祠墓,并请当时任汝南参政之桑芸撰写祠墓记。祠墓记共812字,文中概述仲景生平、冯应鳌遇仲景灵异、张府丞重建仲景祠墓事宜,文词精美流畅,堪称是一篇医古文佳作。 相似文献
3.
江苏昆山市,比邻申城。其北隅有玉山,势峻秀,名驰远近。当地因山建园,名为“亭林园”,盖以纪念一代学人而兼思想家顾炎武者。顾炎武,明南直隶昆山人,故里有湖日亭林,以是又称亭林先生。先生身处明季,清军入关,国破家亡,先生坚守民族气节,以天下为家,藉著述存志;若《曰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之类,诚皇皇焉可享誉百 相似文献
4.
江苏昆山市,比邻申城。其北隅有玉山,势峻秀,名驰远近。当地因山建园,名为“亭林园”,盖以纪念一代学人而兼思想家顾炎武者。顾炎武,明南直隶昆山人,故里有湖日亭林,以是又称亭林先生。先生身处明季,清军入关,国破家亡,先生坚守民族气节,以天下为家,藉著述存志;若《日知录》、《天下 相似文献
5.
6.
陈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3):138-140
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临证治病一大特色.笔者通过学习张仲景寒热并用法指导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疗效,体会到寒热并用法当属和法的范畴、寒热并用法是临床上各种疾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寒热并用法在脾胃病治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寒热并用法取效的关键在于权衡寒热所偏及把握寒热药物用量比例. 相似文献
7.
在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痞"首先是一个症状,有时也是一个证候。作为症状,痞有三种形态:气痞、痞硬与痞块。此只是相比较而言,"气痞"的"濡"与"痞硬"的"硬"没有明确界限;"痞硬"的"硬",与"痞块"的"块"也无明确界限。痞"硬"到一定的程度,可发展成为"痞块"。痞,是"证",还是"症",这在张仲景书中是不确定的。痞可以属寒、热、虚、实,属寒热错杂,属虚实相兼等,从而可以形成多个不同的证。同时,这些证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互相转化。在张仲景书中,痞证不只是五泻心汤证,而把五泻心汤证之外的痞称为"痞的类似证"是对张仲景论痞的谬解。 相似文献
8.
由生姜泻心汤方后注可知,理中人参黄芩汤的药物组成为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大枣、桂枝、白术,为三泻心汤底方。三泻心汤均是治疗寒热错杂心下痞之方,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偏于止呕降逆;生姜泻心汤以生姜为君,偏于消中焦水饮;甘草泻心汤以甘草为君,偏于补中止泻。理中人参黄芩汤方中白术健脾益气,生姜发散水气,半夏降逆止呕,集三泻心汤功用为一体。因此,三泻心汤可以看作是由理中人参黄芩汤化裁而来。《伤寒论》中,理中丸体现了仲景的温中思想;三泻心汤体现了仲景温、清并用的理中思想;小建中汤体现了仲景的补中思想;调胃承气汤体现了仲景的泻中思想;小柴胡汤体现了仲景的和中思想;竹叶石膏汤体现了仲景的清中思想。张仲景通过温中、清中、补中、泻中、和中等治疗方法使人体处于中和状态,故而理中也可理解为调和人体之阴阳。张仲景之理中当解读为和中与致中和,而理中人参黄芩汤温、补、清、和兼具,最能体现理中之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3):2
张仲景国医学院为公办中医本科院校,是河南南阳理工学院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张仲景国医大学,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并入南阳理工学院。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南阳地处我国中西接合部和南北地域过渡带,中药资源 相似文献
10.
11.
12.
张仲景除了医术高超,医德也高尚。他认为医生除了要有高明的医术外,还必须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对于那些在搭脉时“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草菅人命的医风十分愤慨,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庸医也非常反感。他的观点是只有“精究方术”,才能真正造福于大众。 相似文献
13.
论述"辨病脉证并治"是张仲景医学思维的精华,指出"辨病脉证并治"的高明之处在于重视疾病分类中的等级概念,是张仲景智慧的体现。提出"辨证论治"的问题所在是丢掉了"病"和"脉"这两个分类的关键。由于丢掉了母分类,便混淆了子分类的所属关系。强调中医学对于睡眠障碍的研究,需要重视"脉"在疾病分类中的独特作用,并介绍了作者的脉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工麝香 杏林奇葩——记人工麝香获准正式生产并广泛用于中成药制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麝香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药材,也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名贵药材,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品种发展至今已被398种中成药使用,其中形成了很多国宝级的传统中成药品种,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西黄丸、麝香保心丸、片仔癀、云南白药等,对我国人民医疗保健起到了长期的、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