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斜视的屈光状态,探讨屈光不正与斜视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儿童共同性斜视359例分为内斜视组和外斜视组,分别进行屈光状态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同性内斜视以远视居多,共同性外斜近视多见。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中重度远视关系密切,共同性外斜视6岁以上与近视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与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状态分布情况,探讨屈光不正与斜视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儿童共同性斜视717例分为内斜视组和外斜视组,分别进行屈光状态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同性内斜视以远视为多,共同性外斜视远视稍多,近视次之,其中≤6岁组以轻度远视为主,>6岁组以近视为主。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中重度远视关系密切,外斜视≤6岁与远视有关,>6岁与和近视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所周知,麻痹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和隐斜的发病原因不同,其中对共同性斜视的眼外肌运动量的改变问题至今仍重视不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共同性斜视眼的眼外肌变化及眼球运动范围的改变。我们对这些问题自1960年开始重视,于1963年首次提出共同性斜视注视野改变问题并提出以斜视度、注视野、视力为基点的一种新手术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内斜视与共同性外斜视的屈光状态分布情况,探讨屈光不正与斜视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儿童共同性斜视717例分为内斜视组和外斜视组,分别进行屈光状态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同性内斜视以远视为多,共同性外斜视远视稍多,近视次之,其中≤6岁组以轻度远视为主,>6岁组以近视为主。结论共同性内斜视与中重度远视关系密切,外斜视≤6岁与远视有关,>6岁与和近视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关于斜视的分类、病因等统计分析的报道较少,为探讨国人斜视的分类、发病年龄和发病因素等问题,将我院1973~1979年6月可查到的斜视病例统计分析于下。 临床资料分析 本组1,263例中共同性斜视1,025例(81.16%);麻痹性斜视238例(18.84%)。男655例(51.86%);女608例(48.14%)。 一、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年龄(表1)多发生于5岁以前,内斜视在3岁以前的发病约占半数,外斜视的发病年龄较分散,且较内斜视为晚。  相似文献   

6.
共同性斜视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屈光不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对象和方法:本组对象为我院1986~1987年斜视弱视门诊就治的10岁以下共同性斜视,年龄3~10岁.凡因器质性眼病影响视力而发生的继发性斜视均未计入。  相似文献   

7.
廖志坚  王伟 《当代医学》2011,17(20):83-84
斜视是眼科常见病之一,类型很多,特点各异,其中以垂直斜视较为复杂,包括共同性和非共同性2种。发病特点多系某一斜肌或垂直肌因某些病因使其麻痹,功能障碍,眼位呈垂直行斜视。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来经住院治疗的共同性斜视240例。在同期4500人眼科住院患者中斜视病例272例,其中共同性斜视240例,占5.35%,其中男性135人,女性105人;共同性单眼斜视177例,其中内斜视133例,外斜视44例,共同性交替性斜视63例,其中内斜视40例,外斜视23例,以单眼共同性内斜视最多,占55.4%。发病年龄,5岁以前发病率最高165例,占68.9%,10岁以前发病的共计227例,占94.5%。就诊年龄年青人多,16—20岁111人,占总数近一半,21—25岁72人,占总数1/3强。视力情况,斜眼与健眼视力不相同的139人,弱视  相似文献   

9.
由该院眼科王利华副教授主持的“眼轴长度与水平性共同性斜视手术矫正量关系的临床研究”,不久前通过了科研鉴定。 共同性斜视为临床多发性眼病,其中水平性共同性斜视最为常见,又可分为共同性内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水平性共同性斜视不仅影  相似文献   

10.
间歇性外斜视是从外隐斜过渡到共同性外斜视的一种斜视,常于幼年时期发病,正位视与外斜视交替出现[1].本院眼肌科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成人间歇性外斜视40例,现将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共同性斜视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屈光不正是产生共同性斜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斜视而造成的视功能障碍与眼位偏斜给患者的学习与心理状态均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探讨共同性斜视、弱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现将91例共同性斜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共同性斜视术后的立体视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欣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2):109-110,118
[目的 ]探讨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立体视觉的重建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 1 2 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应用同视机、三棱镜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斜视度检查、视功能检查 ,分析结果。 [结果 ]用统计学分析 1 2 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觉恢复情况。其中 79例获得立体视觉 ,功能治愈率6 1 .72 % ,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性质、眼位矫正效果、术前矫正视力、斜视度与术后立体视觉的恢复密切相关。 [结论 ]斜视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 ;早期矫正眼位有利于获得立体视觉 ,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为探讨斜视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6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和20例眼球摘除者的眼外肌组织标本,每例标本1/2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1/2标本作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数量较少,间质成分多。小年龄组中可见萎缩变性的横纹肌细胞和排列混乱的肌纤维。而大年龄组则只有少量萎缩变性的肌细胞排列在大量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中。电镜下整个眼肌组织结构模糊,肌膜不完整,细胞内结构紊乱,细胞核固缩。且在大龄组中肌丝紊乱,肌纤维弯曲排列、间隙变宽以及空泡样改变更明显。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有明显的改变,且病程越长,肌纤维的损害程度越重。从组织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共同性斜视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20例连续性外斜视的病史、屈光状态、双眼单视功能、斜视度、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远视眼占40%,屈光参差占20%,低中度远视眼占20%,高度近视眼占10 %,正视眼占10%.弱视眼占50%,内斜视自发外斜视占60%,内斜视术后外斜视占40 %,无三级视功能占50%,有I级视功能占15%,有Ⅱ级视功能占10 %,有III级视功能占25%.结论 内斜视患者中,无双眼单视功能、弱视、高度远视、屈光参差者可自然而然变为外斜视,对于这类患者内斜视手术应慎重. 对于连续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除要根据肌肉的功能状态、视力、屈光状态、原手术量和远近斜视度确定外,还应根据其共同性与非共同性,如为共同性,尽量在非手术眼上手术或在已手术眼上的未手术肌肉手术,计算按共同性斜视;如为非共同性,尽量在手术眼上手术以复位肌肉,注意切除瘢痕,恢复眼白,术中进行牵拉试验,了解限制因素,结膜是否紧缩,肌肉是否松弛,瘢痕是否限制,术中轻巧,避免过度烧灼止血,手术以略过矫为好.如为内斜视自发的连续性外斜视,无肌肉亢进或麻痹者,手术方法同共同性外斜视.  相似文献   

15.
共同性斜视为眼科较常见的疾病,但国内有关文献,除林文秉氏①著者外,尚不多见。本文分析了120例住院患者,并着重研讨了有关发病因素及手术效果方面的问题。 一、一般性分析 本院于1952—1956年间984名住院患者中共有共同性斜视120例,约占12.2%;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 对20例连续性外斜视的病史、屈光状态、双眼单视功能、斜视度、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度远视眼占40%,屈光参差占20%,低中度远视眼占20%,高度近视眼占10 %,正视眼占10%.弱视眼占50%,内斜视自发外斜视占60%,内斜视术后外斜视占40 %,无三级视功能占50%,有Ⅰ级视功能占15%,有Ⅱ级视功能占10 %,有Ⅲ级视功能占25%.结论 内斜视患者中,无双眼单视功能、弱视、高度远视、屈光参差者可自然而然变为外斜视,对于这类患者内斜视手术应慎重.对于连续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除要根据肌肉的功能状态、视力、屈光状态、原手术量和远近斜视度确定外,还应根据其共同性与非共同性,如为共同性,尽量在非手术眼上手术或在已手术眼上的未手术肌肉手术,计算按共同性斜视;如为非共同性,尽量在手术眼上手术以复位肌肉,注意切除瘢痕,恢复眼白,术中进行牵拉试验,了解限制因素,结膜是否紧缩,肌肉是否松弛,瘢痕是否限制,术中轻巧,避免过度烧灼止血,手术以略过矫为好.如为内斜视自发的连续性外斜视,无肌肉亢进或麻痹者,手术方法同共同性外斜视.  相似文献   

17.
单卵双胎儿表型不一致性共同性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通过分析单卵双胎儿表型不一致性共同性斜视发病因素,探讨其发病机制。②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表型不一致性斜视单卵双胎儿7对14例,记录出生后体质量、产期,有无家族发病史、外伤史或神经系统疾病史。检查屈光、斜视角、眼球运动等以确定斜视类型。③结果外斜视与正位视结合5对,内斜视与正位视结合2对。7对单卵双胎儿中6对早产,13例体质量低于2 500 g。斜视表型病儿体质量明显低于非斜视病儿(P=0.039 1)。7例弱视中的5例见于斜视表型,另2例见于非斜视表型。所有伴斜肌异常、分离性垂直斜视或眼球震颤者均见于斜视表型。④结论发生于单卵双胎儿的不一致性斜视揭示了环境因素在斜视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出生时低体质量、早产可能与不一致性共同性斜视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的情况。方法:对480例共同性斜视术前、术后应用同视机、立体视觉图检查立体视觉,分析临床结果。结果:共同性斜视选择的手术时间对不同年龄组术后立体视觉恢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共同性斜视的手术时期与立体视觉恢复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晶晶  孙建宁 《现代医学》2010,38(3):269-271
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斜视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时间因素,为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一次斜视矫正术后获得眼球正位的6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用同视机行立体视功能检查.结果:6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前均无立体视,术后3个月有29例获得立体视觉,功能治愈率43.2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卡方检验发现发病年龄、病程、接受手术时年龄与术后立体视觉的恢复密切相关.术后两周、1个月、3个月立体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斜视的发病年龄、病程、接受手术时年龄与术后立体视的恢复密切相关,而术后近期随访时间与术后立体视的恢复无关;早期矫正眼位有利于获得立体视觉,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近年来儿童斜视的类型及手术年龄的分布,以指导斜视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术病儿(≤13岁)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斜视的类型、手术年龄的构成比。结果共同性内斜视病儿占20.7%,共同性外斜视病儿占50.6%,麻痹性斜视病儿占26.4%,特殊类型斜视病儿占2.3%。共同性内斜视病儿的手术年龄以1~6岁最多,占61.8%;共同性外斜视病儿的手术年龄明显偏大,7岁及以上者占58.1%。结论儿童斜视手术病例中外斜视比例高于内斜视,外斜视手术病儿中以7岁及以上者较多,内斜视手术病儿中以6岁及以下者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