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瘤病毒家族成员BK病毒(BKV)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群中,但除免疫缺陷者外,有症状性感染罕见。目前研究认为BKV感染和多种疾病有关。BKV感染已成为临床上需重新认识并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对该病毒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1971年首次报道多瘤病毒家族成员BK病毒(BKV)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证实BKV跟临床上多种疾病相关。BKV已引起临床上特别是肾移植领域的更多的关注。本文对近5年来对BKV研究的主要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瘤病毒(polyoma virus)属乳多空病毒科,目前已知13种,其中与人类相关的主要有BK多瘤病毒(BKV)、JC病毒(JCV)和SV40病毒。多瘤病毒相关的移植肾病(PVN),多数由BKV感染引起,因此常被称为BKV相关的移植肾病(BKVN)。BKV于1971年从1例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患者体内分离而得。尽管在1978年就发现了BKV感染引起的移植肾病,但由于病例较少,此后近20年来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来,BKVN呈增多趋势。发病率从1%-5.5%不等.其中30%~50%的患者最终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已成为影响肾移植效果的主要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我们从PVN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学以及临床诊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尿中多瘤病毒BK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中多瘤病毒BK(BKV)检测在肾移植后BK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测序方法检测61例肾移植后患者尿中BKV DNA,并与30例血液透析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尿液检测结果对照.结果肾移植组BKV DNA检出率为36.1%(22/61),明显高于血液透析组的13.3%(4/30)(P<0.05),对照组检测均为阴性(P<0.05).1例BKV阳性肾移植患者出现输尿管梗阻.移植组发生排斥反应和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的BKV DNA检出率分别为40.9%(9/22)和33.3%(13/39),P>0.05;肾功能正常和异常者BK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36.0%(18/50)和36.4%(4/11),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是引起BKV尿的高危人群.肾移植后有无排斥反应史及肾功能正常与否与BKV尿无相关性.尿BKV检测可作为肾移植后BKV相关性输尿管梗阻的鉴别诊断和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引起人类感染的多瘤病毒有3种,即BK病毒(BKV)、JC病毒(JCV)和猿病毒-40(SV-40)。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潜伏或感染的多瘤病毒可活化而致病,导致移植肾肾病的多瘤病毒主要是BK病毒,而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PVAN)是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此病认识的深入、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移植病理的发展,PVAN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002~2003年,全球报道肾移植后PVAN发生率为1%~10%,PVAN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率为10%~8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液细胞学检查在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筛选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定期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129例肾移植患者的尿液标本查找诱饵细胞( decoy cell).对decoy细胞阳性者(病毒尿症)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预留的血液标本的BK病毒DNA并随访.血肌酐升高及持续性病毒血症、病毒尿症者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5例(19%)患者的439份尿液标本检查到decoy细胞,首次检测到decoy 细胞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9(14 ~540)d;8例(6%)患者存在病毒血症,最早出现在移植后119(56~ 540)d.3例(2%)患者病理证实存在多瘤病毒性肾炎,全部来自持续性decoy细胞阳性组患者且存在病毒血症.最早检测到decoy细胞时间比病毒血症(52 d)和病理诊断(81 d)分别提前.decoy细胞检测预警多瘤病毒性肾炎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为12%,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尿液细胞学检查寻找decoy细胞是一项简单、敏感的筛选、监测BK感染的工具,和病毒血症相比能更早的提示BK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膀胱炎(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往多认为环磷酰胺(CTX)的药物毒性是引起HC的主要原因。目前有文献报道环磷酰胺、马利兰等药物毒性主要与移植后早期HC相关,而迟发性HC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CM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以及GVHD密切相关,尤其是BK病毒感染与HC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现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多瘤病毒相关性肾病(PyV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肾移植术后确诊PyV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穿刺原因及病理学诊断时间。按Banff 2018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级,比较各级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分析患者血、尿BK病毒DNA载量及移植肾功能。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患者病理诊断PyVN距肾移植手术时间为16(8,29)个月,血清肌酐升高为穿刺的主要原因。44例患者中,PyVN 1级19例、2级21例、3级4例,各组光学显微镜下病毒包涵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2级患者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内多瘤病毒载量均多于或高于1级患者,3级患者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内多瘤病毒载量多于或高于1级患者,3级患者肾内多瘤病毒载量多于或高于2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3)。确诊时39例患者具有血、尿BK病毒DNA载量检测记录,其中38例尿BK病毒阳性,30例血BK病毒阳性。患者确诊PyVN时血清肌酐较术后1个月升高,末次随访时血清肌酐较确诊PyVN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P=0.049)。不同级别PyVN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确诊时2级患者血清肌酐水平高于1级患者(P=0.007)。肾移植术后1、3、5年移植肾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5%、69%、62%,不同分级PyVN间移植肾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级越高,存活率越低(P=0.01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肾内多瘤病毒载量、确诊时血清肌酐水平为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 结论  PyVN多发生在肾移植术后2年内,临床表现以血清肌酐升高、BK病毒血症和BK病毒尿症为主,术后常规监测BK病毒有利于早期诊断并保护移植肾,Banff 2018分级标准可有效预测移植肾预后。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IgA肾病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评估高压氧治疗前列腺癌放疗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安全性,探讨高压氧对体内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采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皮下接种构建小鼠荷瘤模型(n=40),随机分组,实验组(n=20)每周连续进行5次200 kPa高压氧暴露,共20次,对照组(n=20)常压常氧条件下饲养.连续4周观察2组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组瘤体组织相关病理学特征,包括瘤体微血管密度(CD34)、瘤细胞增殖(Ki-67蛋白)以及瘤细胞凋亡(p53、p27蛋白)等指标. 结果 肿瘤接种后第28天,实验组移植瘤体积为(425.8±13.9)mm3,对照组为(433.6±12.8)mm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瘤微血管密度及Ki-67、p53、p27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7±9.5、(55.2±6.7)%、(31.2±5.3)%、(80.4±5.7)%,对照组分别为77.15±8.7、(50.65±7.3)%、(30.5±4.7)%、(85.3±6.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无促进作用,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因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体外水平上研究咪唑立宾的抗BK多瘤病毒(BKV)功能并初步分析其抑制病毒复制的阶段。方法本研究采用咪唑立宾的溶剂作为阴性对照,已知具有体外抗BKV活性的西罗莫司作为阳性对照。首先,在不同细胞系中分析咪唑立宾和西罗莫司的半致死浓度。然后,以此为依据设置药物浓度梯度处理细胞,感染BKV后在不同时间点上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BKV的复制曲线,对细胞做免疫荧光检测BKV感染率。最后,用BKV单循环假病毒感染不同药物浓度处理的293F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假病毒感染效率,以此判断咪唑立宾对BKV感染早期的影响。结果咪唑立宾与西罗莫司都具有体外抑制BKV感染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免疫荧光显示BKV的感染率随着咪唑立宾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胞上清病毒DNA定量检测表明咪唑立宾处理组病毒复制曲线受到明显抑制。西罗莫司对BKV感染水平和复制水平的抑制作用与咪唑立宾类似,本研究中两种药物对BKV感染早期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咪唑立宾在细胞水平上具有抗BKV活性,且抑制作用并未发生在病毒感染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应用高压氧治疗前列腺癌放疗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安全性,探讨高压氧对体内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皮下接种构建小鼠荷瘤模型(n=30),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常压常氧条件下饲养,实验组每周进行5次0.2MPa高压氧暴露,共计20次。连续观察4周两组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瘤体组织相关病理学特征指标:瘤体微血管密度(CD34)、瘤细胞增殖(Ki-67蛋白)以及瘤细胞凋亡(p53、p27蛋白)。结果:肿瘤接种后第28天,对照组移植瘤体积为(122.0±8.2)mm3,实验组为(120.0±7.9)mm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移植瘤CD34及Ki-67、p53、p27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6.2±4.9)%、(75.3±8.4)%、(44.2±5.7)%、(61.5±5.5)%,实验组分别为(39.3±5.2)%、(78.1±7.6)%、(40.4±6.2)%、(63.7±5.1)%,病理学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对小鼠荷瘤模型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无促进作用,对前列腺癌中新生血管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虽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元醇代谢途径异常、蛋白非酶糖化和大分子糖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细胞因子的异常及基因多态性、细胞凋亡、脂代谢紊乱、钙分布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对于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传统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骨折发病率和患病率研究为主,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以人群骨量或骨密度测定为主,为骨质疏松症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骨质疏松症与种族、民族、地域、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掌握其危险因素及易感人群,适时评估骨量,对多学科综合性防治至关重要.该文就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烧伤后缺血缺氧性损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体烧伤后会发生局部和全身性损害 ,缺血、缺氧是其基本病理生理过程之一。众多学者曾对烧伤后缺血、缺氧的变化进行过细致探讨 ,然而关于重症烧伤的发病机制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 ,这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 ,提出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一、缺血损伤引起的免疫反应机体烧伤后 ,免疫系统受到刺激 ,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CARS)及混合性抗炎反应综合征(MARS)。这些变化对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烧伤后免疫抑制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据报道 ,烧伤患…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草酸钙结石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结石类型,约3/4的泌尿系结石含有草酸钙。除了极少数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草酸钙结石,以及继发性草酸钙结石(如胃肠道疾病所致),临床上草酸钙结石绝大多数为缺乏明确的遗传背景,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找不到明显的致病原因的特发性草酸钙结石。特发性草酸钙结石病是一个复杂的、多病因的疾病,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3,自引:4,他引:123  
前列腺癌在许多西方国家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 ,仅为 2 .41 / 1 0万男性人口 ,但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 ,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 995年 ,上海 :3 .7/ 1 0万男性人口 ,北京 :4.0 / 1 0万男性人口 )。我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跃居第三位 ,前列腺癌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国 50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已成为泌尿外科领域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国外每年有 2 80 0余篇有关前列腺癌的高质量文献。自 1 995年至今 ,我国发表相关文章 2 4 1 3篇…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治湖  陈新 《医师进修杂志》1997,20(11):561-562
  相似文献   

19.
造影剂相关性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造影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造影剂相关性肾病越来越多出现于临床,逐渐引起肾病及其它学者关注。本文重点综述近五年来研究焦点: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高渗、低渗造影剂肾毒性的评估及防治造影剂肾病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郑珊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5):271-27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 ,NEC)是新生儿最常见的胃肠急症。自1975年以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研究已逐渐了解其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发病率由于各地区、研究所间,年份不同及低出生体重儿存活数等计算上的差异,目前难以查明。近年多个大的新生儿中心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儿( <15 0 0g)的发病率,确诊者为10 .1% ,疑诊者为17.2 %。但在某些国家因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低,NEC的发病率极低,如日本、瑞士。Shimura调查日本5 2所新生儿中心,发现3 2 790例婴儿住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 ,发病率为0 .3 % ,低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